七年级历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题目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A卷(带答案)
【第1句】: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第1句】: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第2句】:“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制国家里就有所体现,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君是()
A.禹B.启C.汤D.盘庚
【第3句】:第十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第4句】: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
【第5句】: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该国是()
A.齐国B.秦国C.楚国D.晋国
【第6句】:从夏商两朝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A.增强国力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重视军事
【第7句】: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第8句】:右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C.青铜树D.四羊方尊
【第9句】: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
【第10句】: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第11句】:张华同学在编排历史短剧《商鞍舌战守旧群臣》时,为商鞅设计了下列言论,你认为哪项不恰当()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
C.保留没有军功旧贵族的特权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第12句】:右下图是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真正的文字——甲骨文,“文字的出现是人类
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第13句】:右图中的耕作方式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A.商B.周C.春秋D.战国
【第14句】: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李冰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
【第15句】: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16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文天祥B.司马迁C.孔子D.屈原
【第17句】:近年来,沙尘暴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损失惊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朴素的生态环境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
【第18句】:电影《墨攻》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由刘德华饰演的墨家代表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其中他多次提出墨家的思想是()
A.“春秋无义战”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第19句】: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
【第20句】: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主要社会现实是()
A.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周天子提倡思想自由
C.当时的知识分子喜欢议论时政,组成社团学派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__等人做大臣。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任用___________为相。
(2).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文字叫做,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3).春秋战国时期,和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4).孔子的言论学说被他的弟子记一书中,而老子的学说则被记录在一书中。
(5).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同时,春秋战国盛行“”,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第3句】:组合列举题(6分)
【第1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要招聘节目主持人,请在相应的横线后填写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人与自然》——()《法制空间》——()《军事天地》——()
《关爱民生》——()《教育论坛》——()《爱心世界》——()
【第4句】:辨析改错题(10分)
1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
改正:
(2)公元前1046年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了商桀王。【】
改正: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那时已有卜辞。【】
改正: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改正:
(5)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都为统一打下了基础。【】
改正:
【第5句】: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计23分)
【第1句】:请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1分)
(2)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诸侯?(2分)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4分)
(3)材料二中高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最底端的又是谁?(2分)
(4)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第2句】:请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厩(马圈)焚(烧毁)。子曰:伤人乎,不问马(人受伤了吗?不管马如何)。
——摘编自《论语》
材料二: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简要解释一下这个思想。(3分)
(2)材料二中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孔子这句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或帮助,请举例说明。(4分)
(3)如果让你为孔子树碑立传,你将如何介绍孔子呢?(简要介绍即可)(5分)
【第6句】:分析与探究题(本题11分)
【第1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他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1)下面是刘欣同学整理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简表”,请根据表中的相关信息,在表中空格内填上相应的内容。(8分)
姓名时期主要思想
战国
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不要过分捕捞
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墨子战国
韩非战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假如你是一位班主任,你喜欢用哪个学派的思想管理班级?文案你的理由。(应包括所选学派的名称、主要主张及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3分)
参考答案
【第1句】: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CCCABBAAACBCBCDBB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伊尹、管仲。(2).甲骨文、金文。(3).铁器、牛耕(4).《论语》、《道德经》(5).《离骚》、钟鼓之乐
【第3句】:组合列举题(6分)
【第1句】:《人与自然》——(老子或者庄子)《法制空间》——(韩非子)
《军事天地》——(孙子)《关爱民生》——(孟子)
《教育论坛》——(孔子)《爱心世界》——(墨子)
【第3句】:辨析改错题(10分)
27⑴【×】改正:公天下改为家天下(2)【×】改正:商桀王改为商纣王
(3)【×】改正:夏朝改为商朝(4)【√】(5)【√】
【第4句】: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计23分)
【第1句】:(1)分封制。(1分)(2)为巩固统治(2分)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4分)(3)周天子平民和奴隶(2分)(4)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2分)
【第2句】:(1)孔子“仁”的思想(1分);“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2分)。(答案符合题意,合理正确,即可得分。)
(2)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②举例说明符合题意,合理正确,即可酌情得分,共4分。
(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1分);孔子还是伟大的教育家(1分),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1分))。
五分析与探究题(本题11分)
【第1句】:(1)(8分)
姓名时期主要思想
孟子(1分)
春秋(1分)
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2分)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2分)
孙武(1分)春秋(1分)
(2)儒家:“仁”“爱人”“为政以德”;“仁政”治国等。
道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无为而治”等。
墨家:“兼爱”“非攻”等。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等。
兵家:“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等。(说出某一学派的一项主张即可)
实际运用: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宽恕、容人。
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
法家:建立班规,奖惩分明。
兵家: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取长补短。(此题较为开放,本答案仅为提示,只要能将所选学派的思想主张灵活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名称、主张、运用各1分,共3分)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范本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第1句】: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第2句】: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第3句】: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第4句】: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5句】: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第6句】: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7句】: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第8句】: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第1句】: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第2句】: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第3句】: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第4句】: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
【第1句】: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
【第2句】: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第3句】: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4句】: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时】7课时
【课型】知新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多种形式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1句】:夏朝的兴衰。【第2句】: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第3句】:西周的分封制。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教学过程】
【第1句】: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并配以音乐,由同学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或播放“大禹治水”动画,引导学生回忆与大禹有关的史实,说明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
家。由此导入新课)
【第2句】:学习新课:(落实目标)
(一)夏朝的兴衰
【第1句】:夏朝的建立
首先请同学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第2句】:末代暴君夏桀
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课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第1句】: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
【第2句】: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
【第3句】: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
【第4句】: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
【第5句】:多媒体展示《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西周建立。
【第6句】: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教材23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指导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三)西周的分封制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以,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七年级历史统一国家的建立测试题与答案
七年级历史统一国家的建立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1句】:单项选择(40分)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第1句】: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20年
【第2句】: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B.太尉C.郡守D.县令
【第3句】: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灵渠
【第4句】: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隶书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第5句】: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匈奴D.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第6句】:右图是水排模型,其用途是()
A.水上运输B.引水灌溉C.排水防涝D.鼓风冶铁
【第7句】: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班超经营西域B.张骞出使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D.大秦遣使来汉
【第8句】: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开创了“四诊法”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
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第9句】:西汉时用于播种的工具是()
A.水排B.耧车C.翻车D.筒车
【第10句】: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河西走廊②安息③今新疆境内④大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第11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
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第12句】: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
【第13句】:在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监察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D.皇帝
【第14句】: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
A.秦始皇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
【第15句】: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九章算术》B.地动仪C.造纸术D.《伤寒杂病论》
【第16句】:规定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到处罚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第17句】: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文案是()
A.汉武帝时,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
B.汉朝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坊”
C.汉代的`一些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D.汉朝农业生产已普遍使用两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第18句】: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福兮,祸之所伏”
【第19句】: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孔子B.王充C.张衡D.董仲舒
【第20句】: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有()
①善于用人②有关中作为后方③约法三章④军力强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第2句】:配伍填空(12分)
A.《论衡》刘秀()
B.《史记》张衡()
C.“麻沸散”秦始皇()
D.地动仪王充()
E.焚书坑儒华佗()
F.光武中兴司马迁()
【第3句】:识图辨析(10分)
在下列图中,找出属于秦汉时代的物品,并将朝代名称填入括号中
A.长信宫灯()B.耧车()
C.人面网纹盆()D.兵马俑()
E.四羊方尊()F.阳陵铜虎符()
【第4句】:想一想(12分)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几句诗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作者对此事件持何态度?为什么?
【第5句】:学史有方(12分)
秦汉时期有许多成语典故,你知道有哪些吗?
第三单元
参考答案
【第1句】:单项选择
12345678910
CADDADBDBC
1112131415161718120
CDCDCDBBDA
【第2句】:配伍填空
F、D、E、A、C、B
【第3句】:识图辨析
A.(西汉)B.(西汉)D.(秦朝)F.(秦朝)
【第4句】:想一想
这首诗反映的是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作者对这一事件持赞许的态度。“昭君出塞”增进了匈奴与汉族的友好与团结,促进和加强了匈奴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自此以后,汉匈关系密切,互市兴旺,往来增多,友好相处了四十年。
【第5句】:学史有方
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胯下之辱;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约法三章;萧规曹随;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飞扬跋扈
七年级历史《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以及西周的分封制等问题,大家是否想知道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七年级历史《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
史上的地位。
【第2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3句】: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
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第4句】: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第2句】:教学重难点
【第1句】:重点:【第1句】:夏朝的建立【第2句】:商朝后期都城【第3句】:分封制
【第2句】:难点:【第1句】:夏朝建立的标志【第2句】:国家的含义及形成原因【第3句】:分封制
【第3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禅让”制,从首领更替的形式切入新课。
(二)讲授教学:
【第1句】: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第1句】:演示课件: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生认真听,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第2句】: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讨论以下问题:
夏朝建立的时间
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
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
夏朝的历史地位
设问: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现在禹成了国王,他的王位由谁来继承?还是通过民主选举吗?那现在又实行什么制度呢?你能文案与禅让制的区别吗?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并根据小字内容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在生说到引酒作乐时,课件演示:夏朝的青铜器酒杯)
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
【第2句】:夏商更替——鸣条之战
生爱憎分明地回答:“推翻他。”
生踊跃讲述,积极争取机会。
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第1句】:让学生根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
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商朝的重大事件——盘庚迁殷。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并文案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并说明由于时间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学生回忆、归纳,动手写,动口说
【第2句】: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文案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说《封神榜》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第3句】:商周更替
生按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第4句】:分封制
【第1句】: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
【第2句】:讨论:分封制实行的利与弊。
【第5句】:问题探究。
上一篇:一年级学生列队口号汇总7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