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诗意
《游子吟》是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作者是孟郊。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注释:
【第1句】: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第2句】:吟:诗体名称。
【第3句】: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第4句】:临:将要。
【第5句】:意恐:担心。
【第6句】:归:回来,回家。
【第7句】:言:说。
【第8句】: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第9句】: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第10句】:报得:报答。
【第11句】: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诗意: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第3句】: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拓展阅读:《游子吟》背影
笔者自幼喜爱古典诗词。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幼时就背得烂熟,成人后则越发无时无刻不萦绕于怀。简简单单的六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把母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三十岁时,无论是在流浪的路上,还是旅居异地的客栈里,这首《游子吟》,时常就那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心底吟哦而起。若按儒家“父母在,不远游”的告诫,我年轻时的流浪旅居实乃不孝;可我为生计而四处奔走,不正是在想方设法奉养老母,让她老人家衣食无忧安度晚年么?天底下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同时,也没有比子女对父母的思念更刻骨铭心的了。这种爱是与生俱来的,用不着“圣人”教诲,也用不着写成《孝经》供人学习。我的父母从未教导我长大了要“孝顺”父母,我也从来没教育过自己的子女长大后应该如何“孝顺”我们。然而,我对自己的父母,我的.孩子对我们夫妇,一直都是充满了爱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如影随形,永远陪伴着我们。
这种情感应该说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我们动不动就张扬“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他民族又何尝不懂得“尊老爱幼”?不过,如果仅仅言“孝”,那倒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传统。美国人何尔康比(中文名字何天爵),早在120年前就意识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以家长为权威中心的宗法制度”,“孝道是唯一彻底的中国人的宗教”,“朝廷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孝道的思想灌输得深入人心”;“因此,在维持这一体制的恒久性和对这一制度下民众的控制方面,专制教育方式都起到了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何尔康比:《中国人的德行》,初版于1895年)。何尔康比的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实际上《孝经》里已明明白白地说明了:“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亲和忠君直接相连,天下百姓全是皇上的“子民”,就连七品芝麻官也被称作“父母官”,“孝亲”的最终指向自然就是“忠君”了。如此一来,还有比“以孝治天下”更动听也更能迷惑人的口号了吗?所谓“孝”,从来都是单方面的,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博爱”毫不搭界。人们言“孝”时,后面往往要加一个“顺”,即为“孝顺”。这无疑说明了“孝”要求的是“顺从”“服从”,子对父如此,臣对君更是如此。也只有这样,“以孝治天下”才能把天下百姓治理得服服帖帖。统治者热心于宣讲“孝道”,而被统治者也无不诚心悦服,因为历朝历代,就从未有过“养老保障”一说,黎民百姓老了不指望儿子送终还能指望谁去?于是,“孝道”自然而然就成为“唯一彻底的中国人的宗教”了。
上一篇:关于友善友谊的口号锦集20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