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6万余名师生员工,向今天的主角20xx届全体毕业生同学和你们的亲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对在座的每个人来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特别铭记和永久珍藏的日子。前面各位代表的发言饱含深情,言辞恳切,让我十分感动。刚才受到表彰的各位毕业生同学,你们真的很棒,我为你们点赞!而且我要说,山东大学20xx届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优秀的,我要为你们所有人的“不负青春”点赞!
大学是生命的馈赠。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在今天这个品尝甜蜜果实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过辛劳和汗水的人们。我提议,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辛勤养育你们、永远关爱你们的父母,送给对你们言传身教、为你们授业解惑的老师们!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三年前我来到山大的那一天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就到了为20xx届的同学们送行的日子。开场时播放的毕业视频非常精彩,一个个画面记录下你们山大岁月的点点滴滴,同学们专注的表情、会心的微笑、湿润的眼眶、热烈的掌声让我动容。我清楚地记得,你们给校长信箱的来信、在校长在线的留言以及在“山大日记”抒发的感悟。我也知道,学校的生活不全是美好你们吐槽校区间的交流有些“山高路远”、住宿的条件让人“黯然神伤”、舌尖上的山大“盛名难副”,自习室经常“一座难求”。作为校长,我感到亏欠你们很多,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向你们真诚地表达歉意!对你们几年来的信任、理解、包容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学们,虽然学校目前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追求卓越、创建一流的意志是坚定的。在你们的见证和参与下,学校这几年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去年8月,我们成功举办了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成立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大会增设“国际历史学会—山东大学青年历史学家奖”为常设奖项,在这一顶级学术论坛上留下了永久的山大印记。在此也感谢20xx届的许多同学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为大会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在荷兰莱顿大学CWTS发布的20xx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山大排在中国大陆高校的第9位。根据上个月刚刚更新的数据,学校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到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八位。其中,我们的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数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第1句】:5‰,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环境与生态学、免疫学、动植物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农业科学等进入ESI前1%。经过4年多的建设,我们的青岛校区由一纸蓝图变成了美丽现实,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由此形成我们新的办学格局。这些成绩,是在社会各界帮助支持下,我们全体山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为今天的庆典进献的一份特殊贺礼!
今天的典礼具有双重的意义,它不仅是你们完成大学学业的一个标志,也是学校兑现承诺的一种仪式。早在1901年立校之时,山大就确立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115年来,这个庄严的承诺一直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从未偏离,从未动摇,从未改变!今天的典礼昭示着,在经过了知识的洗礼、智慧的启迪、文化的浸润、人格的熏陶之后,你们已成人成才,山大再一次用行动兑现了为天下培养造就人才的诺言。典礼之后,你们将从这里出发,奔赴各地,走向世界,倾你们所学、用你们所长、尽你们所能,去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贡献人类!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呼唤创新、倡导创新、崇尚创新的伟大时代。从“互联网+”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工业【第4句】:0”到“中国制造2025”,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每一个口号和行动,都充分说明“创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刚才李卫学长和王小舒老师向大家阐述了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借这个机会,我也想与同学们聊一聊关于“创新”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首先,创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巨大潜能。创新是人类的天性,是进步的动力,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史其实就是一部日新月异的创新史。在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真正让我们摆脱饥寒交迫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源,更有深藏在我们体内的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创新可以分为很多层次,也体现为很多形式,创造新产品是一种创新,创发新技术是一种创新,创立新理论是一种创新,创建新制度也是一种创新,甚至用新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等等,也都是一定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只要用心观察、深入思考、不断实践,每个人都有创新的可能,每个人都可释放创新的潜能。前不久,火爆微信朋友圈的山大毕业生航拍照,你们摆的一个个pose、喊的每一句口号,还有那些为你们拍照的'无人机,不都是你们创新潜能的发挥吗?
其次,创新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深沉禀赋。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在绵延50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闻名于世的文明成果,不仅在农、医、天、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还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两弹一星”、人类基因组测序、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莫言老师、屠呦呦女士陆续获得诺贝尔奖,更是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第三,创新是山大百年传承的优秀基因。大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山东大学的诞生是顺应时代、求变求新的结果。建校115年来,她不断地创造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从“童鱼”到“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从“彭一般原理”到参与阿尔法磁谱仪、ATLAS强子对撞机等项目为暗物质研究和“上帝粒子”发现作出卓越贡献,一项又一项的杰出成就,积淀形成了山大特色的创新基因。前不久,5名90后小伙子研究制造了一台机械臂,它可以写龙飞凤舞的毛笔字、写深情款款的情书,甚至还可以穿针引线。更不可思议的是,竟然还可以用语音、肢体语言或者意念来控制它。它的出现引起了轰动,而它的5名设计者中,有4位是山东大学的毕业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届届像你们一样的莘莘学子,才是山大这片创新沃土上培育出来的最灿烂、最活跃、最珍贵的创新成果!在你们每一个人身上,都闪耀着山大标识的创新DNA!
同学们,创新的时代成就创新的事业,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命运之神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2300多年前,也是在这一方热土上,我们的山东先贤、亚圣孟子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而你们,作为当代山东这片土地上最有活力的创新群体,理应继承和弘扬孟子这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勇敢地担承起时代赋予的创新使命,书写出绚丽多彩的人生华章!
希望你们始终坚守求善的品格。创新不是盲目地标新立异,创新的目标在于求善,创新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从云计算、大数据到打车软件、网上商城,创新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创新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方面,我校88岁高龄的王文兴院士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为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坚持与雾霾斗争10余年,成为我国PM【第2句】:5治理的先行者和大气环境化学的奠基人。他告诫年轻人,“搞科研就像进庙修行一样,不要想着发财,因为这不是发财的工作”。这就是品格,一种践行校训“气有浩然”的高尚品格!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坚持有为有守,在创新的大潮中把握住正确的航向!
希望你们大力弘扬求是的精神。创新的基础在于求是。任何创新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对真理的探求、对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的。爱因斯坦认为,“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刚才李卫校友的精彩发言,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求是的真谛。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求是的基础在于学习。华罗庚告诉我们:“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这既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同学们毕业走向社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而应该是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希望你们谨记校训中“学无止境”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获新知、求真理、创业绩。
希望你们积极提升求变的能力。求变是创新的途径,而创新本身也是一种变化。20世纪最有创造性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师毕加索,由于艺术手法不断变化,被世人称为“艺术变色龙”。与我们合作发起成立“2025创新创业联盟”的海尔集团,其成功之道也在于不断地求变创新。在“求变”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一种求异的思维品质,也就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逆向思维。历史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体现“求异”思维的例子。这种逆向的“求异”思维,是我们在“求变”中实现“创新”的关键所在。因为,创新需要的是跳出框框去观察与思考问题,需要人们扬弃老路去开辟新路,如果没有“求异”就很难做到“求变”,更谈不上“求新”。同学们应该积极用“求异”的思维去提升“求变”的能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质疑传统、乐于打破陈规、善于实现创新。
同学们,以上三者,“求善”指引方向,“求是”提供动力,“求变”开辟路径,是我们实现创新的三个核心要素。有人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那就让我们用“求善、求是、求变”的火种,一起来点亮“创新”这盏明灯,让她的光芒指引着你们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母校永远为你们祝福!
大学校长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别离六月,杨柳依依,我们相聚在仲夏时分,集结在南湖之畔,举行20xx年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学成毕业的二○一一届5018名本科生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向关照你们学习生活的教职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抚育你们成长的各位家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经过数年的学习,你们已经成长为意气风发的有为青年,即将离开校园,奔赴四海。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你们捧回我校首座全国“挑战杯”竞赛金奖时的笑脸,记得你们接连获得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赛总冠军、全国“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冠军、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邀请赛冠军所带来的荣耀,记得你们年复一年奔赴贫困山区开展义务支教的身影,记得你们中不断涌现的“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所给予我们的震撼与感动……你们高洁的品行与出色的能力,成为了母校珍贵的收获,将永远地留存在中南大的历史记忆之中。
在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没少抱怨饭菜太差、澡堂太远、宿舍太热、自习室太少、课程太无聊、活动太无趣、领导讲话太多,今天在这里,首先我要代表学校,对这几年里为大家的成长成材所做得不够的地方,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们会努力地继续加强、改进,尽力为未来的孩子们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同时,我更要对你们一直以来对学校抱持的深厚情感表示最真诚的感谢,人人都说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为美妙的时光,在美丽的中南大校园,你们一定都留下了关于自己青春岁月的珍贵记忆,这将会是大家足以珍藏一世的宝贵财富。
站在这里,我是校长,更是学长。我在这个学校学习、工作已有34个年头,经历了无数次依依情深的“六月之别”。每到临近六月,我都会思索,在这最后的时刻,到底要对这些充满朝气的面孔说些什么。
无数前人先哲已经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提出了许多良言忠告,如胡适先生曾为毕业生开出有名的“三味良药”:“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早已跳脱了时代环境的桎梏,至今仍被人们奉为赠给大学毕业生的金玉良言。而今天,我想要借用大家所熟悉的中国经典诗文,用三句话来表达我们的祝福和期待:
第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著名的《岳阳楼记》里为大家所熟知的一句话,数百年来仍激励着有志之士能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西方将知识分子称为“社会的良心”,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现代的知识精英,你们将会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希望大家在个人事业的发展中有社会担当,做一个胸怀世界的人,做一个心忧天下的人,做一个具有人文情怀、服务社会福祉的人。
第二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苏轼在黄州之贬时写下《定风波》里的首句,表达了野外途中偶遇风雨时淡然与豁达。同学们所即将迈入的社会,将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你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与职业发展,可能会顺风顺水,也有可能会是艰难曲折的。因此,希望大家在未来职业场上豁达处世,大气做人,以足够的能力、勇气和智慧做好迎接各种困难的准备,做一个坚强、淡定的睿智之人。
12大学校长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第三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的《蝶恋花》词里的文案,本是怀人、离愁名句,经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点化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意境,成为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象征。作为生于国家兴盛之际、长于民族腾飞之时的一代,你们将拥有充满无限可能的精彩未来。因此,希望大家在世俗的生活里,能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去展开奋斗与进取。
同学们,你们将成为母校又一批永远关注的焦点、永远期待的游子。最后,我想摘取一位资深校友写的《中南情》的几段话作为结束语:
“是否记得晓南湖畔
青春过往
故事色彩斑斓
是否记得黄鹤楼上
遥望长江
寄梦展翅飞翔
中南情
永难忘
不管再过多少年
怀着信念
放飞梦想
我们再铸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去年9月我就任西南交通大学第65任校长,到今天尚不足十个月。这期间,我到峨眉校区开展工作调研,在食堂和同学们一起共用午餐,也和沈志云院士在他家中促膝长谈。说到对一个地方的挂念,有一个词叫做魂牵梦绕,不管怎样,峨眉就是我心头有这份情愫的地方。还未曾与大家好好交流,就要说再见,我内心充满眷恋和不舍;同时,也为你们顺利毕业感到由衷高兴。
四年前,你们怀着求知之心、报国之志,进入交大相聚峨眉,开始大学生涯。四年的大学时光,使你们深深地爱上了母校的一草一木,也让母校见证了你们的成长成熟。峨眉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记录你们大学生活的青春圣地。四年来,你们摘金夺银,在科创竞赛中为学校赢得荣誉;你们注重思辨,在“晨光杯”辩论赛上挥斥方遒;你们坚持服务,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委会”的舞台上展示风采;你们奉献爱心,扶助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你们关心学校发展,在微博上整理“交大报考攻略”和“峨眉生活指南”;你们关注社会民生,在芦山地震中与灾民心手相牵。同学们,母校为你们的成绩而骄傲,为你们的成长而自豪!
我相信,经此四年,母校也将定格在你们的人生记忆里。你们不会忘记,入校时帮忙拉行李的憨厚师兄,相伴走过的同窗好友,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服务你们的宿管阿姨、食堂大叔、保安大哥;你们不会忘记,图书馆的端坐身影,实验室的通宵达旦,明诚堂的欢声笑语,157吧的激扬文字;还有,古朴典雅的忠字门,四号桥漫天飞舞的银杏叶,荷香满塘、垂柳如烟的明湖,承载交大故事的200米铁轨,也一定是你们最温馨的青春记忆。你们还不会忘记,四大力学的折磨,提交论文的忐忑,八方求职的艰辛。当然,你们更不会忘记,“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和“灌输文化尚交通”的历史使命。
我也知道,学校网速“不给力”、食堂“排长队”等种种不足、不便和不周,同样令你们还有诸多意见甚或怨气。借此机会,我特别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学校的理解、宽容和包容,感谢你们在低声抱怨后依然深爱着母校!
古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离别之际,我想用四个关键词作为临别赠言,与大家共勉。
第一,担当。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不仅是一种无形与有形的责任,更是人走向成熟最可贵的品格。担当首先应是生命对生命的'承诺,继而是对家、国、天下的承诺。学会担当,不仅需要我们从书本领悟,更要不断在未来的生活中砥砺。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信心和能力:人所能担的责,我必能担;人所不能担的责,我亦能担。无论是五四运动的群起响应,还是抗美援朝的挺身而出;无论是茅以升老学长“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赤诚之心,还是黄万里教授诤谏三门峡水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正义凛然,担当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的标识符。担当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必定是交大人的成功密码和永恒使命。
第二,自信。自信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是“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从容,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决心,是“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气魄。一流大学自有一流心态,一流学生当有一流自信。去年12月份以来,我校两次举办“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交大人在大会上郑重承诺:中国高铁建设到哪里,西南交大的平台、学科、人才、成果、智库就支撑到哪里,这就是交大人的自信。同学们,这是呼唤奇迹的时代,也是创造奇迹的时代。无论何时,无论顺境逆境,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我希望你们带着交大人的自信,勇敢、坚定、乐观、豪迈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第三,奋斗。人生既要学会仰望星空,更要坚持脚踏实地的奋斗,特别是在逆境中奋斗。唯有奋斗,才可使人生绽放。“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是积沙成塔、滴水穿石的执着,是实现理想、通往成功的阶梯。前不久,我校“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引起海内外高度关切,而最早进行这项研究的王家素、王素玉夫妇,在既无资料又无场地的情况下,自己搭建简陋大棚做实验,并以此为家,一步一脚印,历经十余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同样,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铁路提速安全“保护神”的我校“本土院士”翟婉明教授,22年如一日执著于我国铁路事业,任凭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奋斗不止、笃定前行,勇攀科学高峰,堪称奋斗之楷模与后学之典范。我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同时在奋斗的历程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千万不要以为毕业了就不再需要读书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读书,特别是研读经典,将给予你整个生命周期不竭的力量。
第四,感恩。中国自古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以德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良的人性美,它来自对生命的爱与希望。交大人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曾四度出任母校校长的茅以升老学长,在抗战时期倾其所有,延续交大薪火,力挽学校于既倒,使交大得以历经十余次辗转而重回唐山,凤凰涅盘,弦歌不辍。先生曾这样说:“吾同学因受母校培植至毕业成就,学校之于同学犹如慈母对待子女,既称校友,顾名思义,对母校似应为校儿或校子”。先生爱校之情、护校之心,可见一斑。还有历届交大校友们,他们以个人名义设立各类奖(助)学金,资助学弟学妹完成学业,你们当中很多同学也曾得到过学长的资助。当下,经济社会深刻变革,转型转轨加速,公序良俗和道德良知被一些人遗忘,自私自利、不知感恩、不懂反哺。每一个人,尤其是经过大学浸染的我们,理应是思想精神道德的坚定守护者,理应是真善美的忠实追随者!希望你们能够展现交大人的感恩情怀,做感恩的践行者,始终给予社会“关爱的能量”。现在我提议,请全体同学用最真挚的掌声,向养育你们的父母、培育你们的恩师、服务你们的普通员工,以及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们,一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还要感谢生活、感谢命运、感谢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亲爱的同学们,长亭古道,终有一别。你们将满怀激情和梦想,踏上人生新的旅程。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实后盾,始终关注支持你们的成长!愿你们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在“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带着担当、自信、奋斗、感恩的“初心”,去闯荡世界,书写鼓舞群伦的人生华章!成为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
最后,祝大家平安幸福、前程似锦!
谢谢!
大学校长在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范文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值此x届本科毕业生的重要人生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毕业典礼,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兴奋、激动、自豪和成功。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热烈祝贺x届本科毕业生经过四年努力,跨越人生的重要阶段,顺利毕业!同时,我也要借此机会感谢大家,如果没有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各种方式促进学校的发展,也就没有学校今天的进步和成就。你们顺利毕业,既是学校之幸,更是学校之福!
同学们,四年前,你们进入法大,成为法大学子,给法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四年来,你们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法大毕业生,为法大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四年后,你们将离开法大,成为法大校友,让法大依依难舍、无尽牵挂。四年的法大生活无疑是你们人生的重要阶段。这四年法大生活的耳濡目染,让你们和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法大人”。从今往后,无论你们走到哪里,哪怕是天涯海角,哪怕是外层空间,法大人是你们永久的身份。
什么人才是法大人?大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法大学习和工作过的人。但这还不全面。真正的法大人还应该是具有法大精神的人,有法大气质的人。
法大1952年建校以来,至今已近一甲子。这么多年来,法大历经坎坷,但始终向前,在全体法大人的共同努力中,逐渐积淀了大家认同的法大精神:那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人文精神,那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那就是“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还有“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气度,“经世济民,福泽万邦”的情怀,“公平至上,正义优先”的价值观,“可夺法大名,不泯法大志”、“只向真理低头”的骨气,“凡我在处,便是法大”的身份文化认同,等等,等等。这些精神可以说已浓缩在我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之中。大家不难看出,法大的精神有大气、大度和大爱的特质。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激励、支撑和传承中,我们法大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国际化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融入国家高等教育主流,荣登国家法学教育之巅,成为近十年来中国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
同学们,尽管你们在四年前入学时,可能对法大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但今天不同了,你们已经拥有了法大的背景,烙上了法大的印记,浸淫了法大的特质,今后还要承载起法大的荣耀。毕业典礼的结束,意味着你们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仅仅背负“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的称号,还是融入传承和弘扬法大精神的法大人行列?我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后者。法大精神是一面旗帜,现在这面旗帜到了你们手里。我希望大家能像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法大校友那样,扛起这面旗帜,恪守“家风”,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无论你们身居何处,无论你们富贵还是贫穷,你们都要牢牢记住法大的精神,坚守法大的精神,做真正的法大人,成为卓尔不群的法大人。
上一篇:电厂标准化检修口号集合70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