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制度讲解与口号
篇一:佐藤学
佐藤学,日本教育学会会长、教授。1951年生,教育学博士。
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三十年如一日,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学校,扎根中小学实地观察,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个人著作
《美国课程改造史研究--单元学习的创造》(1990)
《学习,其死亡与再生》(1995)
《教育方法学》(1996)
《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1996)
《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1997)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1999)
《教育方法》(1999)
《教育时评(1997-1999)》(1999)
《教育改革设计》(1999)
《改变教学,学校改变》(2000)
《“学习”再考》(2001)
其中,《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与《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的主要内容已结集成中译本《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2003),《改变教学,学校改变》的中译本《静悄悄的革命》《李季湄,长春出版社,2003》出版。
《课程与教师》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积二十多年来“课程”与“教师”研究的一部力作。作者从质性研究与阐释学的视角,诠释了日本学校教育的发展问题与课题;提供了重建“课程”概念、重建“教师”概念的思路。同时,也提示了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未来学校发展的构图。佐藤学的《课程与教师》主张:将“传递中心课程”转变为“对话中心课程”;将教师的角色由“技术熟练者”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者”;将学校由“教育工厂”转变为“学习共同体”。课程的重新释义
“课程重新界定为‘学习经验之履历’的课题。提到“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课程表,认为所谓课程就是国家规定的学科计划。对课程的这种理解源于宗教革命后的16世纪,反抗国王与教会权力控制的大学,把强制推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学程讽刺性地称之为“课程”,从此,课程沿袭了“学科课程与组织”这一含义。既然课程不是国家规定的学科计划,那么如何来理解它的新定义呢?首先,课程是“学习经验之履历”,履历即指从前到现在的生活经历,所以必定不是单面的,而是儿童经验之总体,包括政治的价值、伦理的价值、艺术的价值、产业的价值。其次,课程既然是一个旅程,那么它必
然是一个凝聚师生创造性智慧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想象力。
曾经听教师抱怨新教材过于单薄,只得在假日给学生补课时再用旧教材教一遍。过了不久,和一位资深教师又谈起这个问题,她认为精炼的新教材提供给了她一种框架和思路,基于这种支撑,她收集各种资源来发展、丰富自己的课程,然而,她带进课堂的是一种类似于教学设计的东西,而不是剧本化的教案。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教师才会也才能在课堂中敏感地感受到他的学生与自己创造性火花的撞击产生共振,真正锻炼和成就了这段共同的旅程。这样,教师不再成为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的匿名者,恢复了第一人称“我”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恢复到人与人最自然的我与你的伙伴情谊关系中。
基于存在论的教师工作特性――回归性、不确定性、无边界性
“然而,教师是如何经营‘教师角色’的呢?我设定了反映教师工作之特征的三个概念――‘回归性’‘不确定性’‘无边界性’来考察作为‘中间人’的教师所体验的经验世界。一谈起教师工作这一话题时,“教师应当如何”和“如何才能成为教师”的规范性逼近往往就成了中心议题,人们很少会关注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我是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教师,我是怎么生活着的”,即教师感到存在论在逼近。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了存在论危机,在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推搡和责备中无所适从。深加分析,这种存在论危机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这就涉及到佐藤学教授提出的教师角色的三个存在论特性,即回归性、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所谓回归性,沃勒说,“教师这一工作就是势必复归投掷者手中的飞镖”,飞镖的比喻暗示我们无论教师如何高喊“学生不好、社会不好、家庭不好”之类的批判,这种批判就会像飞镖那样回归,最后还是如数返还。所谓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面对的不同的、活跃的学生个体以及学生个体所交织形成的复杂的网络所构成的。不同立场的评论在某种立场看来是完满的实践,在另一种立场看来却往往是全盘否定的,这也使教师们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正是教师工作的回归性和不确定性引出了第三个特性,即无边界性,教师工作不同于医生和律师工作,当医生送走笑吟吟的痊愈病人后感到的是一种完结的轻松感,律师在法官宣布结案时可能在幻想一个美妙的假期。而这种句点式的“心灵假期”却很少带给我们的教师,教师工作真是千头万绪的,大凡牵涉学生生活的一切问题都作为教师的责任担当起来,从打游戏机到家庭问题,这种无边界性是招致教师事务繁忙、身心疲惫的主要原因。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回归性、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在带来存在论危机的同时,也潜藏着重建新的教师形象的契机。比如,回归性促使了教师通过外界来反思和省察自己的实践。不确定性恰好就提供了教师进行创造性、探究性劳动的无限可能,而教师职业的魅力也就在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教育一个学生是基于他的整个人生而言的,我们不仅要教他们读、写、算,而且要教他们学会“关爱、关心、关联”,
而无边界性则保证了教师实践领域的综合性和统整性。
《课程与教师》一书集佐藤学教授文章之精华,是钟启泉教授从佐藤学教授已出版的主要著作中精选出来。贯穿本书始终的是三个主题:重建课程概念,将“传递中心课程”转变为“对话中心课程”;重建教师概念,将教师的角色由“技术熟练者”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者”;重建学校概念,将学校由“教育工厂”转变为“学习共同体”。这三个主题是内在统一的:“对话中心课程”意味着课程是一个教学事件,它需要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不断被创生出来,在这里,学生的“自我履历”和教师的“经验学问”成为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在教
学中对课程的创生意味着教学在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化、程序性的训练过程,而是一个依赖教师的“实践智慧”的引导过程,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由此确立,教师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解放,而不是使学生在“公共框架”中就范;当课程的本质成为“对话”的时候,学校也就成为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在平等对话中结成的“学习共同体”,权威与服从的
传统线性关系在学校中被彻底解构。
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
——与日本位藤学教授的对话
钟启泉
【第1句】:世界课堂的变化
钟启泉:您的《课程与教师》中译本(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切中了东亚国家包括中国教育的时弊,因此,在中国大陆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乃是理所当然的。您在该书《中译本序》中说,“改革与实验的时代也是混乱与迷惘的时代”,并且指出,“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今天,请围绕这个话题进一步谈
谈您的看法。
佐藤学:世界各国的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变化。如今,在许多国家,中小学的课堂用粉笔和教科书进行教学,教师在黑板和讲台面前,面对排列整齐的课桌椅展开单向传递的课堂情景,正在进入博物馆的资料室。在新的课堂里,二十多个学生围坐在几堆课桌前,展开合作学习。教学不再是划一的同步教学了,而是以主题为中心,组织探究性的单元学习。在课堂里,运用大量的资料,教科书不过是资料的一种而已。在教学中,尽管也有教师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的场面,
但更多的是,学生围坐在一起展开“探究式学习”的居多。
钟启泉:您说,根据1995年世界41个国家的数学和理科课堂的比较研究,初中2年级课堂已经有近半数是新的课堂情景了。但相比之下,日本同年级的课堂八成还是划一的同步教学。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大陆更加严重。可以说,划一的同步教学在中国依然占支配地位。而且,尽管近年来,比如在上海,开始倡导小班制,但班级规模过大的格局短期内恐怕难以改观。特别是西部地区,有
的班级甚至多达120名的学生。
佐藤学:这是东亚国家学校的共同特征。班级人数在40人以上的国家已经只限于地球的一角,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这些东亚国家。其共同点是,百科全书式知识的单向、划一的传递;组织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学习、以竞争为动机的个人主义学习。在日本,课堂的改革在缓慢地、确凿地展开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教师的活动由“传递”转变为“支援”,以儿
童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之中。从课堂环境看,小学课堂里的讲台已经隐退,课桌椅的排列也多种多样。一句话,已经从单向传递的教学转换
为,以儿童自身设定的课题为中心展开自主地、能动地学习的教学。
钟启泉:不过,由于课堂教学的过分性急的转换,似乎也出现了种种的
混乱。您曾经抨击过“活动主义”、“体验主义”的倾向。??
佐藤学:这是事实。例如,把儿童的“自主性”与“主体性”绝对化,尽管有活泼的活动,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偏重于形成活动的态度,而无视了学习经验的意义。这就是“活动主义”、“体验主义”的倾向。或者,在“教师中心”转型为“儿童中心”的口号下,教师指导儿童的关系事实上淡化了,成为放任自流的活动。再者,所谓课堂教学的转换,被庸俗化了,一味地追求如何愉快地开展活动,而忽略了教育内容的研究和教材研究,也忽略了儿童需要刻苦学习
【第2句】:课堂改革的课题
钟启泉:那么,课堂改革的最重要的课题是什么呢?
佐藤学:在课堂中,倘若局限于“同步教学或是个别学习”的二元对立的图式,课堂改革是难以充分地推进的。在课堂改革中,最重要的课题不在于“同步教学或是个别学习”,而在于小组的“合作学习”。事实上,同欧美各国的课堂相比,日本的课堂多是“同步教学”,“个别学习”也比其他国家多。最少的是“合作学习”,特别是“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在日本的课堂中学习以外的场合里“合作”的活动居多,但在教学中的学习,是以个人主义为基本特色组织起来的。倘若考虑到晚近学习理论的核心主题是“合作”(collaboration),那么,
学习中的个人主义是应当扫荡的。
钟启泉: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必须从“勉强”转型为“学习”。为了克服基于“勉强”的课堂文化,建构以“学
习”为中心的课堂文化,应当撤除哪些障碍呢?
佐藤学:第一,以往的“勉强”是无媒介的活动。“学习”是以工具和他人作为媒介的活动,而“勉强”是一种“座学”、它不以事物与他人作为媒介,停留于死记硬背。应当在“学习”的实践中组织儿童同客体对话、同他人对话的活动。第二,以往的“勉强”是个人主义的活动。“勉强”的个人主义渗透在每一个儿童的意识之中。在“勉强”中往往以为,不借助任何人的力量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才是最理想的。而“学习”则不同,它是通过同他人的交往实现的,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碰撞而实现的活动。现代教育学倡导“互惠学习”(reciprocallearning)作为未来的学习模型。“勉强文化”的个人主义必须转型为“互惠学习”、“合作性学习”。第三,“勉强”是一味积累知识、技能的活动。在“学习”中,应当发展表达和分享知识、技能的活动,在知识技能的表达和分享中寻求反:躬自问的反省性思维。必须从“传递。转向“对话”。重要的不在于知识技能的积累,而在于在课堂中一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作为表达与共享的活动。
“学习”就是从身心向他人开放、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相互倾听是相互学习的基础。
钟启泉:创设以倾听为中心的课堂,对于教师说来,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迄今为止,我们的许多课堂满足于表面的热闹。教师和学生都犯有不同程度的“倾听缺失症”。然而,即便课堂里儿童们纷纷举手,发表见解,倘若没有
确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也不可能体验到变革自己的“学习”。
【第3句】:课堂改革与课程创造
钟启泉:您说,“相互学习的课堂为新课程的创造提供了准备”,怎样
理解这句话?
佐藤学:一殷说来,“课程”意味着学期和学年之初制定的教学计划。但“课程”的本来涵义是“学习的经验”,是这种经验的轨迹——“学习的履历”。“课程”的本义与其说是学期和学年之初作为“计划”所制定的,不如说可以理解为,在学期和学年的过程中作为学习轨迹进行的创造,在学期和学年的终结成为儿童的履历和成就。课堂作为开发的场所,要求残留着教师与儿童的手迹的课程创造。日本学校的一个特征是,“教的课程”组织得十分细致周密,而“学的
课程”的设计却十分薄弱。
钟启泉:如果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话,那么,创造课程
的中心课题是什么?
佐藤学:应该是以儿童的认知兴趣和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来组织课程。这就意味着,要改变历来追求生产性和效率性的“目标一成就一评价”模型的单元,重建为把学习作为有意义经验加以组织的“主题一探究一表达“模型的单元。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设定课题,以生产性和效率性作为实现教学过程之标准,以测验从数量上评价其结果的“目标一成就一评价”模型,这是一种仿效大工业的流水作业而形成的课程框架。以主题为中心,把学习组织成活动式、合作式探究的过程,其结果不是用测验加以测定,而是以报告、作业的形式来表现,
追求学习经验的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价值。
钟启泉:在课堂教学层面,如何来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
佐藤学:具体说来,就是把儿童与客观世界的沟通与对话、与教师和同学的沟通与对话、与新的自我的沟通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加以组织。不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学习”作为一个个单元来加以组织。可以说,这就是课程创造。在这里,儿童的学习是通过建构世界(认知性实践)、人际交往(社会性实践)、完善自我(伦理性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我把通过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本质特征,谓之“学习的
三位一体论”。
钟启泉:21世纪的课堂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篇二:态度决定细节+细节体现素质
简单不等于容易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只是读书笔记而已。真正谈细节最早的是老子,我的书只是老子关于细节的读后感。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的就是细节,就是基础,就是从小事做起的概念。而且,细节也不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古今中外都很关注细节。
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事却做不到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曾在新加坡的酒店里看到台灯上有两个插座,一个是扁孔的,一个是方孔的,而且每一个都有三座和两座的,这个细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意识。但是在国内我去过很多酒店,从来都是非常吃力地找插座。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没有做好呢?这就是细节的意识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里提出,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很多事情不是目标的远大使我们吃力,而是眼前的事情没有做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比如应酬时,我很少看到人们在离席的时候把椅子归位。我们天然地认为,那是服务生应该干的,我们很少顺势而为,为社会服务,为别人服务。如果你到欧洲,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这些细节最后反映出的就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书中还讲了“1%的错误会带来百分之百的失败”,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关键事情中有关键指标,这个关键指标就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细节,如果这个没有做到位,我们就可能全盘皆输。比如说我们现在突然断电,那我们这个会就废了,不管你做了什么努力,都没有用。这也是我后面要讲的细节短路原理。
我们还有一个公式:一百减一等于零。有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一个关键环节做错了,就全盘皆输。管理上我们一直提倡简单不等于容易,很多事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没有做到位。我做了六年的总经理,我深知很多事情非常简单却不容易做到位,就是我说的简单不等于容易。现实中人们总是想做大事,但实际上芸芸众生中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做大事。其实,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做简单的事,都在做反复的事,甚至做完全没有趣味的事,这就是生活,就是人生,你有什么能力调整呢?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时间和可能性调整的。很多人做的事情不一定是自己的所爱,社会有社会的分工,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爱好分工。所以我们认为,应该静下心来,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如果这样,个人素质的一小步,就是民族素质的一大步。每个人把自己的岗位、自己的工作内容、自己和别人的合作做透了,我们的社会就很了不得。因此,我们“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观点提出来,与其说是管理的观点,还不如说是民族文化的观点。
遵从你以为不正确的游戏规则
我认为细节的实质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细节源于态度。也就是说,一个人能不能做好细节,首先是他的态度是否端正,关键点在于你愿不愿意做,而不是你能不能做。很多事情没有做好,不是没有能力做,而是首先你愿不愿意做,这才是关键。比如上海地铁有两条线,一个是中国设计的,一个是德国设计的。二号线没有按照德国人设计的做,自以为聪明地改了很多地方,比如本来有三个
台阶,但是中国人后来去掉了它们。这个细节造成的危害是什么?上海雨水很多,每次下雨就往地铁里面灌,后来还是得补了这几个台阶。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想做,所以细节首先是态度。在企业,经常有招聘广告打“三年经验”这个概念,我一直琢磨,企业打“三年经验”的目的是什么,难道真是经验吗?你工作了三年就一定很厉害吗?其实不是,我认为其实要的是态度。我觉得老板看中的并非经验和技能本身,而是具有三年经验的人所具备的成熟踏实的工作态度。因此我说,“三年经验”实际上是一种与生活妥协的能力,妥协的背后藏着一种坚持,坚持把事情做好的决心和态度。所以我们说,细节首先是态度。
细节的第二个方面,是细节体现素质。如果有了态度,剩下的就是你的素质。如何通过长期地训练提高自己的素质,完成所需要的细节,这是第二个问题。当然关于什么是素质,现在社会的认识是很不一样的。我对素质有一个个性化的理解:素质就是快速适应文明社会的能力。素质不等于聪明,更不等于学历,快速适应文明社会的能力就是真正的素质。其实,现在社会上我们认为走向成功的一批人,其实未必就是最聪明的,但是他们一定是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需要的。适应的主要是两条,第一条是尊重自以为智商低于自己的人,甚至包括你认为智商更低的人。第二条是遵从你以为不正确的游戏规则。比如德国现在经济很不错,但它在二战失败时,国家千疮百孔。而三四十年过去了,它又很快成了世界经济的前三强,非常了不起。我们看德国人似乎很笨,很简单地做一些事情,好似没有一点脑筋。我在德国曾经看到一个50多岁的老太婆,我在前面开车,她在后面。正好等一个红灯,我等了六分钟红灯都没有变绿,我觉得这个灯可能坏了。因为我的知识结构告诉我,没有什么红灯是超过三分钟的,我已经等了六分钟还没有变,我就可以断定是灯坏了。于是很简单,我就过去了。但是我一开出去,从后视镜里看到后面的车没有开,还停在那里。我就琢磨,如果这个红灯到明天早上还不绿的话,她就等到明天早上?我知道德国人是很死板的,于是我就把车停下来等她,看她怎么弄。结果又等了五分钟,这个老太太下车了,跨过人行道,到对面的红绿灯电线杆下面摇,把灯摇绿了再回头开车。这就是一个普通德国人。故事到此还没完,她开车过来后我问她:“如果灯不绿怎么办?你明知道灯是坏的,那你摇当然可以,如果摇还是不绿,不仅仅是接头的问题,怎么办呢?”她说:“很简单,往右拐过去。”我说:“拐过去就不是你走的方向了。”她说,“三个右拐不就是直线了?”就是这么“笨”的德国人却能够做出宝马、奔驰。现在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你必须跟别人一样干,要遵从你以为不正确的游戏规则。
所以一个人在社会上,主要的细节表现为两点,一是态度,二是素质。我认为细节源于态度,细节体现素质。我跟我女儿说过一句话:社会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改变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你必须第一次见人就要有素质,要符合礼仪。
没有细节就管理混乱
我们可以通过细节看管理,站在细节的角度看看管理是怎么回事。去年12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下面的精细化研究中心联合民营经济杂志社,对1745家企业做了抽样调查,出来的结果一点都不乐观。民营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对管理认识的误区主要在以下方面:
第一,没有科学系统、条理清晰的战略规划。
第二,很多工作缺乏具体的规范和标准,管理者个人的标准成了工作标准。我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是没有形成文件。
第三,过分集权,多数基层管理人员没有基本授权。什么事情都要问老板,甚至问老板娘。第四,滥用家属、亲友、世交关系,忽视职业能力。我们需要用一个人在什么岗位上,就必须搞清楚这个岗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需要对哪些东西熟悉、需要懂什么。考察人就要从这个角度考察,要考虑清楚这个人有没有这个能力,而不是其他的关系。
第五,沉浸于创业时期的企业成功模式,固守经验,总是抱怨现在的企业难做。我们老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中是没有用的,因为现在的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
第六,老板和管理人员不自觉地带头破坏企业规则。企业很多东西是定下来发了文件的,随随便便地就被破坏了。
第七,股东和家族成员对企业实行多头管理。老板、老板娘、小姨子等等都有话说,搞得企业不知道怎么弄。
第八,急功近利,注重市场短期利益,不关注品牌价值的培养与保护。
第九,老板希望复制自己的替身,而不是从管理角度进行规则的梳理和复制。其实管理中更多的做法是四个东西,一是经验,包括自己的经验、行业的经验、专家的经验、书本的经验等等;二是规则,把经验提炼出来变成可以复制的规则,这是我们管理者要研究的事情;三是习惯,把规则训练成员工的习惯,让他们按照要求做,变成习惯,企业的能力就上去了;四是文化,当养成的习惯慢慢坚持下来,最后就会沉淀成一种文化。所以,研究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研究这四个东西,一定要搞清楚经验、规则、习惯、文化,把经验整理成规则,把规则训练成习惯,把习惯沉淀成文化。
第十,对员工的要求非常苛刻、挑剔。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不断流失。现在大家都知道,人才市场结构性短缺,一边是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有就业者的原因,他们的素质、态度等等。另一方面也有管理者的问题,主要是对员工的要求太苛刻了,总是希望这个人很了不起。问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怎么会跑到这里来拿两千块钱一个月呢?我们现在做精细化管理,要求有岗位分工,只有通过员工岗位的专业化定位,才能找到更合适的员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模式。
第十一,没有科学的薪酬和工作绩效评估体系。谈判工资考验员工的谈判能力,进而怎么考核,怎么绩效,根本不知道。
第十二,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界定不清晰,部门协调不流畅,互相扯皮。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第十三,企业管理的文件没有或者不完整、不清楚。领导制订文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管理规则常常冲突,导致管理混乱,大家无所适从。
第十四,不重视团队的学习和培训,特别缺乏对基层员工的操作指导和程序培训。企业里面的培训应该加强小班制,把相同的岗位集中在一起学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工作方法。我们现在很多岗位都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什么事都是乱糟糟的。
第十五,不重视对中高层及骨干人员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导致核心团队不稳定。
第十六,企业文化只有漂浮的口号,没有落地,不能和企业管理规则相结合。比如有的企业要求员工诚实,写进了章程,但是自己却偷税漏税。
因此,我们说中国企业现在的效率是很低下的。我的同事做过一个研究,中国人人均一年工作的时间是2200个小时,每小时创造的财富不过是【第5句】:75美金。其实很多国家,包括不发达国家,工作时间没有我们这么长,人家没有我们这么辛苦。同样是不发达国家的巴西,他们一年工作1841小时。最厉害的是挪威,他们人均每小时财富创造是【第37句】:99美金,是我们的六到七倍。一旦管理没有章法具体表现出来,就一定是细节混乱,很多事情没有标准,做不到位,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管理现状。所以,我想跟大家讲,我理解的企业管理主要是三句话的概括。第一,企业管理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率的过程。第二,管理是对过去作延长线去指导无法预估的未来。第三,管理是将科学、艺术和经验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实践,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有的甚至是笼统经验的东西。
总之,用细节看管理,通过去年年底的调查分析现在中国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现在的管理还是不太到位。
培养全民的细节意识
细节怎么起作用呢?两个。一是短路原理。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比如说要终止生命非常容易,心脏停止跳动就行了,不需要什么东西都坏,有一个关键部位坏了整个人就没了。很多事情就像人体一样,作为一个系统,一个关键环节出问题就全盘皆输,细节的作用是通过短路原理表现出来的。二是放大效应。比如说,一个酒店有一些细节做得很特别,让客户感觉很温暖,服务做得很透,那你对这个酒店的印象就会大不一样。细节可以产生放大效应,这就是我们认为的细节的功能。
问题是我们国人在细节问题上,经常是不认真做,一方面是态度不端正,另一个方面是素质不到位。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过于急功近利,过于浮躁,中国社会需要培养全民的细节意识。通过细节意识的培养改造人们的素质,改变人们的态度。
说到细节意识的培养,我想以我们眼前的一个小事说起。比如现在大家在预防甲型流感——我相信大家平时在家都洗手,但是如果按照预防流感的方法洗手,这个是不会的——卫生部公布的洗手方法是六步:第一步,取适量的皂液于手心,这个大家会。第二步,双手掌心相对摩擦,这个大家会。第三步,双手掌心向下相叠,十指交叉摩指缝和手背,双手位置交换,这个大家就不会了。第四步,十指相握,相对摩擦指尖和甲沟,一直到第六步,这些都不会,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再拿煮鸡蛋来说,日本人是这样煮的:用长宽高各40厘米的容器,装五十毫升的水,烧四分钟就可以了,然后再用余热泡三分钟,用冷水再泡三分钟,就可以了。日本人这样煮鸡蛋,节约了五分之四的水,节省了三分之二的热能。这是一个意识,是一种习惯。当然,我们现在有点钱,可以认为这个方式无所谓,但是大家别忘了,文明社会对文明人的新标准不是有钱,而是不浪费任何能创造价值的能量。所以,很多事情的标准变了,尽管我们小康了,但我们没有资格浪费资源。
因此,一个事情怎么做透,不同的民族做法非常不一样。在日本,他们教育小孩的方式跟我们很不一样。我在日本的一个幼稚园考察发现,三岁的小班,70多个小孩可以展现成一个非常漂亮的蝴蝶图案。我想不通他们怎么排出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图案的,我非常震撼。他们不会对小孩那么宝贝,而是不断地训练他们。训练方法也很简单,一开始就在地上画出一个蝴蝶的形状,然后变成一个个的
座位,让那些小孩在指定位置坐着。怎么让他们记住位置呢?往这个位置上贴照片,天天找,不断地训练,解散、坐上去,连续训练一个礼拜,就大致记住了什么地方,身边是谁就知道了。最后把那个照片拿掉,符号拿掉,让大家找,刚开始找不到,后来慢慢就找到了,再练一个礼拜就没有问题了,就排成了非常漂亮的一个蝴蝶图案。而且,所有小孩的东西都放在合理的地方,这个要求非常严格,帽子放在哪里,鞋子放在哪里,清清楚楚,天天这么训练。这种细节意识,人家从很小就开始培养了,我们应该学习人家那种细节意识。所以,我说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首先从细节意识开始养成。在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个我们在企业当中推广的方法,通过一些方法的训练提高员工的细节意识和细节素质。我们在企业的沟通设计当中,首先是“三提”原则。第一个“提”是提前,企业的沟通一定提前沟通,在决定前、会议前、决策前要进行沟通。不要匆匆忙忙地突然跟人家在会上说一个事,弄得莫名其妙,这就非常不利于沟通,所以一定要学会提前沟通。第二个“提”是提高,提高沟通的频次。要反复沟通,沟通以后要做确认,比如我说的事你听明白了没有。第三个“提”叫提交,就是尽可能提交书面沟通。通过电子邮件、会议记录,甚至通过事后的备忘录形成书面的沟通方式。我们的沟通平时大家都在做,但是做透了吗?没有。所以我们需要强调“三提”原则,提前、提高、提交,要在企业中反复通过这些东西训练员工。
当然,这个有一定的抽象性,还有更具体的做法,比如我们提出说话“五要点”,员工跟领导说一个事,一定要用五要点的方式说话,这就落实到细节上了。这五要点是:第一,三分钟,一定要用三分钟说完一个事;第二,分条陈述,就像我今天一样,用这样的方式说话,因为口头交流很难有效分段,用“一二三”会比较清晰;第三,三段论的方式说话,就是先说这个事的结果,然后讲这个事的过程,最后做一些提示。如果是想讲一个道理,就先说结论,再说原因,最后对中间的某些原因加以说明。有些东西需要标准化的格式进行训练,然后养成规则意识、团队意识、服从意识,这个很重要;第四,用数字说话;第五,用专业名词说话。比如营销里面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就应该用术语说话。通过要求员工说话符合这五个要点,用这种方式训练,这样我们的交流就变得比较职业化了。如果长期坚持这种方式,我们的细节意识也会培养出来,因为做什么事首先要追求规则,规则一旦细化了,细节意识就上来了。
通过分析细节的实质和功能,可以发现细节是通过短路原理和放大效应产生作用的,因此我们需要提升全民的细节意识。
每天给自己一份工作清单
如果说大家基本同意细节很重要,管理也很重要,认为从细节的角度看管理是对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好细节呢?下面我们来看员工细节意识的养成,如何去培养员工的细节意识。
在此,我们重点讲一下如何通过清单习惯来培养员工的细节意识。所谓清单习惯,就是员工给自己做工作清单,每天都给自己做,每周也给自己做,我到底今天做什么,我这个礼拜做什么,拿出清单来。这种清单如果每天都做好了,每周都做好了,那么思维模式也会发生变化。第一,会学会做计划,先有一个规划的概念。第二,会思考得更全面,在没有做之前就先想清楚哪些事需要做,这样会比较系统。第三,提前做好计划,就可以为工作做准备,做对的概率会更高。所以,我们可以给员工印制一个工作清单手册,把图表、表格印出来,每天早晨用10分钟的时间给自己今天的工作做一个规划,然后在下班之前的15分钟,做一个总结。每天都这么做,一天一张表,如果把这个养成习惯,
篇三:新人创业说明会操作提纲
【第1句】:让未入司员工认识平安,认同平安,加盟平安;
【第2句】:让新人认识了解保险,懂得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第3句】:向新人宣导寿险营销事业的前景广大,让他们意识到加入该行业可以获取成功。
【第2句】:组织
以营业区为单位,由营业区牵头,培训部配合。
【第3句】:对象
招聘中已填表,尚未入司新人。
【第4句】:场地安排
【第1句】:场地大小视人数而定,突出平安企业文化的特色,寿险营销氛围。
【第2句】:场地布置标语、张贴画。
1)标语口号:
?一人走进平安,换取众人平安
?以平凡创造卓越,用今天把握未来
?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我为众人服务,众人助我成功
?信心是成功的开始,恒心是成功的方法
2)张贴画:平安标志,峰会宣传画
【第3句】:背景音乐:平安组歌(平安颂、峰会会歌),歌曲:“真心英雄”
【第5句】:时间:1个半小时
【第6句】:讲师
主持人一名
负责:1)通知授课讲师
2)放背景音乐
3)维持课堂秩序
(一)寿险是不是我值得从事的行业?
【第1句】:寿险是一项爱心事业
?工作意义重大,它能减少人间无谓的痛苦
?人性会提升(得不到别人理解、认同,但还要去做)
?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度
?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第2句】:中国的寿险市场前景广阔
?全国人均保费低
?国家医疗、养老体制改革,政府重视
?很多人已经买了保险,而更多的人打算要购买保险
(二)平安是不是我应该选择的公司?
【第1句】:平安简介
【第2句】:当地平安简介
(三)营销是不是我能胜利的工作?
【第1句】:加盟平安,一定会在寿险营销事业上获得成功,平安给你最好的培训、
商品、技巧、晋级机制……
【第2句】:一切尽在掌握
寿险营销具有挑战性,需要强者,选择全在你自己
【第9句】:附件
?
范例:上海平安创业说明会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真诚地欢迎各位的到来。我想各位所希望听到的,是一场关于寿险行业,关于平安公司,关于营销工作的真实的说明希望听到一些让你真正有所获的东西,而不至于浪费各位宝贵的时间。
从在座各位朋友的眼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正如每个刚入门者一样,我想大致可能有这样三个疑惑:
【第1句】:寿险是不是我值得从事的行业?
【第2句】:平安是不是我应该选择的公司?
【第3句】:营销是不是我能够胜任的工作?
各位朋友,假如我问你一只狗熊与一条鳄鱼发生争斗,谁会赢?你可能会说这关键要看是在哪里打,如果是在深潭里鳄鱼必赢无疑,若在陆地上则熊的赢面大。是的,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场所。我们每个人为了赢得人生这场战斗,同样首先要选择一个理想的行业,有道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那么寿险是不是一项值得从事的行业呢?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寿险的产生是因为人性的需要。(关于风险的对话)寿险是个充满人性需求的行业,她因人的需求而产生并永恒。
每天都有婴儿诞生,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金,当获得第一份工作,结婚成家,提薪升职,医疗保障以及补充养老金的准备……我们说,只要人就会有寿险的需要。
第二个角度:中国是世界是最后一块最大的寿险处女地,而金融保险业已日益成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的行业。中国人以前缺乏寿险的观念,是因为有国家作医疗、养老等福利的保证。现在不同了,打破了大锅饭,中国人必需学会自己养活自己。很多人已经买了保险,而更多的人打算购买保险。因此寿险业在中国有广阔的天地,如同一轮朝阳冉冉升起,而被誉为行业。
我们要选择一个有前(钱)途的行业里生存,更要选择在一个活力的公司里发展,这才是希望所在。
那么平安是不是一家应该选择的公司呢?
平安,一个十年的新公司也可以历史悠久。
平安的股东……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业区
*美国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公司*美国高盛投资公司
平安的顾问——
*台湾国华人寿*日本第一生命
*美国林肯国民*德国DKV健康保险公司
平安的管理——
*巨资聘请美国麦肯锡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平安: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快速成长的保险公司。
上海平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功典范。94年起步,【第96句】:【第97句】:98上海寿险个人营销三连冠,98年市场占有率高达47%,现有客户量160万。
我们的口号和目标是:将上海最优秀的寿险公司——平安,带入充满希望的二十一世纪!
(两名成功业务员个人感受各10分钟)
今天,我们在这里其实是要作一个选择,每个人都在选择,因为选择而充满了机会!(美国人的选择题:在下面的三个工作中,你会选什么?【第1句】:工作要求不高,但工资也不高;【第2句】:工作有一定技术要求,但薪金也相应提高;【第3句】:工作具有挑战性,而薪水也由自己掌控,高不封顶。美国人最多选择的是一,选三的只占10%)而寿险营销工作正是第三种工作,她能让平凡的人变得不平凡,成功的人更成功,当然还有很多人屡屡受挫,一蹶不振,最终自我放弃。那么营销是不是你能够胜任的工作呢?
恰当的回答应该是: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完全取决于你!人寿保险绝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行业,但她绝对是每个人都可能成功的行业。她的成功需要勤奋、热忱,人际关系,最关键的是面对挫折的心态。如何看待客户的拒绝?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拒绝别人。(举去商场的购物的例子)遭人拒绝很平常,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市场,你不必担心,我们拥有无限需求的客户;商品,你也不必担心,我们拥有领先同业的险种;技巧,你同样不必担心,我们拥有全面最好的培训:从如何寻找客户开始,如何与客户接触,如何说明商品,到最后如何促成签单以及如何售后服务,你都得到有效的训练。所以不要问自己行不行,而是问自己要不要!如果你想要,我就让你行!
梦想,人类因梦想而为得伟大——爱因斯坦
各位亲爱的朋友,你有什么梦想呢?富裕的生活,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而你现在的收入能够实现你的梦想吗?你现在的工作还打算做多久呢?你要怎样,多久,才能让梦想成真呢?
每个人心底里最后一件生的武器,就是希望。点燃心中的希望这盏灯,黑夜开始光明,明天变得美好,生命充满活力!
我坚信我们所在座之人都是充满希望的,生命当自强,自强创辉煌,让我们一起来为明天作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一个故事(手中的小鸟)一只小鸟的死活完全捏在自己的手中,而人生成败的选择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句广告说得好:一切尽在掌握!欢迎各位朋友的明天从平安起步,祝愿各位的梦想在平安实现!
(二)新人岗前培训班操作提纲
篇四:班级自主管理
自我教育自由成长
——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与思考
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蔡伟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请大家一起来看具有讽刺意味几句话,
学生甲:我的班主任整天阴阳怪气的给我们做工作,我们都叫他东方不败。
学生乙: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女的,对我们严厉的要命,我们给她起了名字叫灭绝师太。学生丙:上帝缺手机,于是把乔布斯带走了;上帝缺保镖,于是把李小龙带走了;上帝缺杀手,于是把拉登带走了;上帝缺唱歌的,于是邓丽君带走了;上帝缺跳舞的,于是把杰克逊带走了。伟大的上帝啊,您缺老师么?请把我们班主任带走吧。
学生丁:世界上趴在玻璃上的动物有两种,一是壁虎,另一种是班主任。
由此看出不喜欢传统班级管理中,警察型、保姆型的班主任。所以,在班主任工作必须专业化的今天,我们应把“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由成长”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目标。该放手时就放手,在实际工作中,自主管理的基本尝试是:班级制度学生定,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环境学生建,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班级活动学生搞,关注学生成长体验;问题面前学生评,等待学生静静成长。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信任孩子的成长能力,尊重孩子的成长意愿,让每一个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
今天的报告从以下三个方面:【第1句】:班级自主管理解读;【第2句】: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第3句】:构建自主管理班级的步骤
【第1句】:班级自主管理解读
【第1句】:定义: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就是老师对班级基层组织(学生个人、小组、学生社团、班级)充分授权、放权,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种班级教育管理模式。
【第2句】:动机:解放学生,解放老师。
【第3句】: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
【第4句】:目标: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管理,学会做人,学会他以后该学会的一切,同时把老师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做一个幸福、自由、健康、专业、纯粹的教育工作者。
【第5句】:班主任职能——研究、引导、管理、服务和协调。
【第6句】:特征:学生观念的人本化、班级管理的人格化、工作措施的人性化、育人环境的人文化
【第2句】: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促使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全的发展。基础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落脚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见,“自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禹——黄牛型;特点:全面包办,亲历亲为;业绩及结局: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做班主任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是一个老黄牛型的人。他最高的荣誉是带领全班同学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可是,我们也知道,大禹那个时候,是小班制,人数少,学生思想单纯,说什么做什么,都听老师的。现在,学校班级大,要是大禹现在还来做我们的班主任的话,用他那套方法,我估计一辈子都是从家门口过了。
秦嬴政——权威性;特点:依靠班长,实行专政;业绩及结局:第一个大班化班级,被班长玩弄,学生敬而远之。
第二位著名班主任是秦嬴政。秦老师做班主任很有一套,他开始学会偷懒了,我们得注意一下。秦老师偷懒的技巧就是依靠班长,他很注意选拔班长,而且打破班长终身制,喜欢组织不同的干部值周,吕不韦、商鞅、李斯同学就因为能力突出,先后做过值周班长,把一个人数并不多的小班,打造成统一中国的第一个超级大班。可以说秦老师在管理学生上很有一套,但是,秦老师没有发动全体学生参与管理,只一味地依靠班长,结果反而被班长误了大事。秦老师去世后,代课老师秦二世做班主任,没想到被指鹿为马的班长赵高给忽悠了,结果班级一泻千里,秦老师的千秋万代梦做到二世就完了。所以,秦老师给我们班主任留下的教训就是——班长很重要,但是只依靠班长的管理,最终怕是会被班长误了卿卿前程。李世民——民主型;特点:亲和、科学、民主,发挥干部集体作用;业绩:转化了著名的差生魏征
第三位班主任李世民。李老师吸取了秦老师的教训,他不依靠一个班长了,李老师更善于发动整个班干部队伍的力量来做班级建设工作,他不仅对干部队伍进行了科学设置,而且还对干部、学生都很好,善于倾听干部们的意见,因此,干部们都肯为他做事情。变化最大的,就是从隋老师班上转来的差生魏征。魏征同学原来在隋老师那个班级谨小慎微,贪生怕死、从不轻易说话,而且还搞点小动作,刚转到李老师班上时,还鼓捣建成太子先发制人,搞恶作剧。但最后他被李老师转化了,一改过去的萎靡作风,说话做事泼辣无比,甚至敢冒死进谏,留下了千古直臣的好名声。李老师呢,也成为体恤民情、关心同学的好老师。他们班开展的贞观之治主题班会,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明嘉靖——偷懒型;特点:偷懒——几乎不上朝,但是有两个法宝:朝对和票拟制度;业绩:创造了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管理最轻松政治局面
嘉靖老师做班主任真的很独特。据《明史》记载,从嘉靖二十九年开始,嘉靖老师就已经没了到班上执勤的习惯,在之后长达27年的时间里他上朝的次数只有4次。真实的历史中,嘉靖老师在帝国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即使像严嵩这样权倾朝野的大坏学生,见到嘉靖皇帝的背影都怕。后人感到很奇怪,一个不理
朝政的人,何以还能对底下的事情掌握得一清二楚?一个躲在后宫里的人,何以还能让属下服服帖帖?这有一个关键原因——嘉靖老师会偷懒。明朝有一种议政方式,叫做朝对,可以叫做述职,也可以叫做调研;还有一种方式呢,就是“内阁票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生集体议事制度,让他们先把管理意见(票拟)写好,然后呈给自己审批。这就既发扬了民主,听取了不同意见,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民主+智慧=成功
所以,我们要在自主管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离开了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
【第3句】:构建自主管理班级的步骤
构建一个自主管理的班级就是要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形成一种班级文化。
(一)、建设班级物质文化,营造自主管理氛围。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①设置“班级自主管理平台”,以“自治、自律、自尊、自强”做为班级自治理念,实行班级自治管理。在管理平台上张贴着班级公约、班级自治委员会职责、小组公约、班级值日、值周班干以及小组竞争龙虎榜和寝室文明榜。
②张贴了课改课堂的要求:“发言积极、声音洪亮、讨论踊跃、争问抢答、质疑对抗、辩论激烈、人人参与、个个展评”,左侧是由学生设计的班级荣誉榜,记载着班级在学校活动中获得的各种荣誉和班级每月月评、月考中的先进个人,记载着班级和学生成长的点滴。
③制作班级名片,上面有我们共同的家——全家福和班级的班训:团结奋进,和谐共赢;班级口号:宁静致远,厚积薄发;班级目标:自信、自律、自尊、自强;以及班主任寄语: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
④设立图书角。班级精心设置了图书角——“纸韵书香”,以“腹有诗书气自华”来激励学生用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
学校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在每班教室外墙设立宣传窗口,上面张贴着本班教师照片和班级合影。在教室内,学校还统一印制了旨在促进学生自治管理的“我们的班级”自治管理论坛,设有自治管理公约、班级之星等。同时,各班还针对教室实际张贴不同的课改励志标语和“班级文化园地”。这些看似细小的布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一种人性化、个性化发展趋向,“在无形之中推进了素质教育,于细微之处加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
学校建设了有书香气味浓厚、展示学生特色的励志、感恩、安全等方面的校园文化长廊,制作了班级文化牌和师生形象名片,学校还在全校学生中征集书法、美术作品及师生格言警句,装裱后张贴悬挂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气息和教育氛围。让墙壁说话,让花草生情,让资源增值,突出“处处皆育人”的境界,努力追寻“诗情画意任欣赏,特色文化漫熏陶”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3句】:小组文化建设
①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在制定时突出文化主题,引领学生打造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以激励每一个成员。
②共同确定小组目标,并根据班规制定组规,让同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③每周由组长负责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小组成员会、座谈、游戏、比赛等,以和谐组员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二)、激活班级制度文化,强化自主管理力度。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并发挥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我们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怎样做:
1.遵循合理性、民主性、可行性、宽容性原则进行班规制定
这样产生的班规,由于是他们自己制定的,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
2.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体制
利用学校对各班课堂、课间、路队、就餐、就寝、卫生、跑操等文化项目进行考评,并给予等级评定。这种考评既是各班班风、学风的比拼,也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进行引导,而且充分保护了学生的尊严。
这些考评每天都在做,看似没什么稀奇的,其实不然,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这些班级文化的考评,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为个人表现不好并没有被直接批评,但是整个班级的某项文化的考评等级因为他的不好表现而降低,这往往比他个人被批评还要让他难受,这种自省比班主任的说教更有教育意义,很多学生为了班级荣誉很快变得守纪起来。这些班级文化的考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因为诸如路队、跑操等班级文化的打造不是一个两个学生表现好了就能够有明显成效的,它需要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才能够做好,久而久之,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团队意识在当前以及未来的意义是不必多言的。这些班级文化的考评,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自治能力。每天,班主任不可能也没必要一直跟在本班学生后面,很多时候是班级的自管会会长、卫生班长、路队长、寝室长、组长、课代表、体育班长等学生干部在带领全班同学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个过程让学生在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中成长得更好、更有效、更有意义!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一定是有出息的人,一定能够承担得起他所应当承担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
在班级管理中,积级推行“自治管理”模式,成立班级自治管理委员会,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将班级自治细化到每一个学生,范围涉及到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创造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班级自治管理格局,推行班长及组长值日制和值周制,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每一方面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奖励和惩罚,一人做好事,表现不错,全组奖励;一人做错事,表现不好,全组也要受罚,这种奖罚分明的制度加强了学生组际竞争的意识,从而也增强了团队的意识。这些制度都是通过全班同学不断商定、审核确定的。自己定的规矩自己去履行,即便犯了错误,也会无话可说,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继而改之,这样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这样来营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浓厚氛围,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把班级的事务交给学生管理,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实践证明,任何学生,只要给他机会,他就会发光;只要给他信心,他的潜力就会不断开掘出来;只要给他责任,他就能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去影响其他同学。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不折不扣的执行班规,细微之处育品格。保护班自管会成员然后带出一批敢管善管、公正无私的自管会成员,这时候班主任才由班级的管理者转换为规划者、咨询者、综合调控者、及时激励者。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学校不再“管理”学生,而是用文化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治管理,自我成长。
3.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因此,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①学习小组评价:在课堂学习和德育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堂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
②“星级评比”塑造学生优秀品格
秉承“人人有才,人人成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人人身上有亮点,个个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的教育理念,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独特的星级管理评价机制为失去信心、从没得到过表扬和激励的学生点燃了希望之灯,通过每月的“七星学生”评比,并在教室后墙设立星级光荣榜,全校制作星级展示牌等方式,使学生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人人有亮点,再落后的学生也能获得星,改变了以前少数学生得“三好”,多数学生什么也得不到的现象,也避免了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通过评星,学生能看到自身的优点,知道自身的缺点,明确努力的方向,能把日常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这是“教化”无法替代的。通过评星学生竞争意识得到了增强,三星争五星,六星争七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同时,“星级班级”评比也有利于班与班之间公平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班级荣誉感,增强学生爱班级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锻炼、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③“三十分段位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30分段位赛”主要是按照班级量化考评细则,由分管德育老师、学生自管会和班级自管会通过考评,根据段位赛中设的分值,逐日进行扣分记录。所扣分数总和在10分之内时,尚属品行优秀区(绿色),也是属于德育示导点的界点,此时,班主任要对该生进行谈话,帮助其改掉一些坏的行为习惯。
如果学生扣分总数达到20分,就到了品行教育区(橙色),此时该生处于德育训诫点的界点,德育处老师要对其进行谈心,督促其重新学习学校《学生学习生活指南》,从“八种文化”等方面进行学习和考试。
如果学生扣分总数达到了30分,就到了品行预警区(红色),此时,德育处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同时启动家校联动机制,让学生用“借分”的方式,警戒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对该生所在班级班主任进行扣分。学校还会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该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不过,很少有学生会进入第三阶段,如果有极个别的孩子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也会暴露出我们管理中的一些漏洞。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这个学生,在家、校联动下,这个学生的进步就会很快。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一点。我们的扣分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都能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与我们着力打造的高效课堂相吻合。
(三)、丰富班级精神文化,扩大自主管理内涵。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从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等方面深入,丰富班级精神文化,扩大自主管理内涵。
1.培养班级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
2.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由于班级中的人的因素主要是指学生和教师,因此,我们具体从师生、生生、生本这三个
篇五:创业提纲
【第1句】:创业机会
【第1句】:北大、清华、山大等名牌大学学生很多都有很浓厚的创业激
情,只是由于各种因素,比如资金匮乏,不敢冒险,政策所限制
等,往往是不了了之。
【第2句】:现在大学生可以拿什么去创业呢?知识、能力还是大学的名
牌效应?如果这些都是,那还差什么呢?如果一个公司为他们提
供这些机会,是否会激起他们浓厚的创业激情呢?
【第3句】:当代大学生从小就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所以来到大学我们
不自觉地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去打工赚钱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现
在凭自己的能力可以干什么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做家教,但
对于一些想做家教的大学生来说,用什么方式来开始自己的家教
生活呢?
【第4句】:做家教和创业有什么关系呢?家教仅仅当一名普通的兼职
教师,还是当老板,自己开办培训班?办培训班需要资金,需要
相关的管理经验,需要场地,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大学生拥有什
么呢?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冲垮了他们的创业激情,放弃自己开办
培训班的理想。
【第5句】:如果一个公司为大学生提供办培训班的一切资源,并且还给
他基本工资,让他们自己办辅导班,自己当校长,他们是否愿意
呢?我想他们会很愿意的。
【第6句】:当今社会是“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是“知识改变命运”
的时代,孩子能够利用寒暑假进行相关知识扩展,增强个人素质
修养,也是家长们共同的希望。这就为我们和千百优秀大学生一
起创建家教联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市场。
【第7句】:现在中小学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向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优
秀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我们公司投资的家教班的教师全是优秀
学生,在生源上很有优势,这不仅为招生提供优势,还在教学上
能够突出特点。
【第8句】:我们将会以低于普通培训市场的收费标准收费,并提供最优
质的服务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第2句】:服务内容
我们公司主要为有目标、有创业激情的大学生提供开办培训班的机会,但作为公司本部也要做一个有特设的培训学校,让大学生依托我们的培训学校实现他们自己的创业梦想。
我们的具体的服务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为优秀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资助,让他们开办培训班;
我们为富有创业梦想并有实力进行招生的优秀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培训场地、教学模式、管理方法等,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源地办理培训班。
符合公司加盟的优秀大学生是在当地比较有名气的大学生,如某一市区高考前十名,某一中学前三名或北大、清华、人大、山大这类的985,211工程大学的学生,他们能够为学校在生源地提供充足的学生报名我们培训班,为我们在当地拓展业务提供帮助。
优秀学生依托我们公司办理家教班,我们依靠他们的声望在当地招生。在我们公司必须为他们做全盘的规划之下,培训班教学工作主要由优秀学生自己管理,如招聘大学生兼职老师、教学模式、课程安排与内容等。我们公司也会在每个城市设立专门的机构,协同优秀学生一起管理培训班,并设立监督机构监督培训班是否有程序、按计划的进行。
(二)、自己创办培训学校,摸索适合社会的家教模式。
我们为优秀学生提供开办培训班的同时,我们公司自己也开办自己的培训学校,但我们的学校培训的内容不局限于内容的传授,在课余时间我们还会进行围棋,象棋、军旗这些棋类知识的培训。
我们的培训学校实行上午授课,下午开展素质训练,用我们独特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其他综合素质。我们还会开展让优秀学生讲述他们的学习生活经历这类的学习经验交流会等。
我们自己先办一批培训学校,摸索出适合社会的家教模式,再向外部扩张,由点及面。下面是我们暂时拟定的家教培训服务。
【第1句】:知识传授
由于我们的教员都是来自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在经历过高考后,所掌握的知识都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丝毫不会逊色于中小学的在职教师们。而且在知识方面往往会有个人的独到见解。我们的教员会针对家长和学生们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的教学要求教授学员知识。
【第2句】:学习经验交流
每个教员都经历过中小学以及大学这一阶段,都会积累下丰富的学习经验,这也是社会上其他培训机构的讲师所不具有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定期的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来指导学生如何更加高效的学习。
【第3句】:学习生活习惯
我们的教员由于都是在校大学生,而他们绝大部分都是远离家乡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从中小学依靠父母到大学的独立生活,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转变,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等方面也是我们讲师拥有的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对学员们学习生活方面的指导,使得学员们能更快的适应相对独立的生活,来减轻父母的一些负担。
【第4句】:智力开发(智力游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员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我们也会按期做一些益智的小游戏,一方面有益于学员的智力拓展,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学员长时间学习产生的疲劳,再者,在游戏过程中也能充分调动学员的乐趣和积极性,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下让学员们学到相应的知识,使学员们切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5句】:综合素质培养
当今社会更加注重的不再是一个人是否有一技之长,综合型人才变得更加抢手。而目前中国多数中小学还是延续了以往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始了多种文艺课程,供学员们选择,从多方面对学员进行培养,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第6句】:人生规划
俗话说:早一天开始规划,早一天掌握命运。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和信心去学习,是否会合理的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为了帮助学员们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目标,我们会针对不同学员的不同潜质,合理的帮助学员设计几种不同的人生目标来供学员参考。
【第7句】:大学引导
谈到大学生活,想必每个高中生都会有自己的美好憧憬。为了满足学员们的好奇心,我们会按时举办一些大学班,向学员们讲述教员们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方面可以满足学员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学员们为了心中的大学努力学习的热情,再者,还能够促使学员们在以后的高中生活中更加全面的发展自己。
【第8句】:爱心家教
一个国家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也会推出相应的全新的家教模式——爱心家教。爱心家教的服务对象为家庭贫困的子女,我们会为家庭贫困的子女减免一半的费用,学期末如果学生成绩优异或者进步幅度较大,我们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第3句】: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1句】:现代很多大学生富有创业热情,但是现在他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资
金匮乏,不敢冒险,政策所限制等,我们公司为这群大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源地开办培训班,我们按比例提成。
【第2句】:现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公司为这群大学生提供资源开办自己的补习班,市场
篇六:内蒙古艺考生文化课集训
内蒙古艺考生文化课第一品牌
[师大艺之苑艺考文化课集训学校]
目前是内蒙古规模最大、师资最强、升学率最高是全区最具权威的一所艺考生文化课集训学校。我校拥有一套独特而完善的教学体系。师资团队均来自呼市二中【火箭班】和师大附中【宏志班】的学科带头人。每年为区内外等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大量的优秀学生,赢得较好的社会声望。
艺之苑学校位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内国际交流中学十四层,教学设施齐全,食宿方便安全。既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同时又让学生提前感受大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配备了完善的硬件教学实施,教室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本学校分为高考信息部、基础教学部、填报志愿指导部、后期管理等部门,保证各部门对学生实行针对性服务。
我校在教学中将采用小班制教学,实行一对一教学模式,确保学生不存在教学盲点。拥有自己独立教材和统一教学大纲的艺考生文化课集训学校。首家实行双向责任制的学习,教师聘用实行末位淘汰制,学生实行积分制管理的学校。
同时我校是内蒙古首家针对艺术类考生进行文化课最后冲刺,高考成绩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师资全部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呼市第二中学优秀教师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多年参加高考判卷经验的教师)管理严格的培训学校。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班教学,保证各班各科均由教学水平高,熟悉高考教学特点的优秀教师任课使每位同学日有收获,月有长进备受其益。我校并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高考成绩大大提高...唯一专业
我校是内蒙古唯一一家专门从事艺考生文化课集训的学校(区别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我校所有文化课老师均来自呼市二中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一线教师),因为专业,所以卓越,被历届学生称为“艺考生文化课集训专家”。
规模教学
我校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设有三大教学点,同时开课班级20多个,每年艺考生高考冲刺班培训人数超过500人,连续9年本科过线率100%。2012年艺术类最高分落于我校!
名师授课
教师全部来自呼和浩特二中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一线教师,并且都具有多年以上艺术类高考文化授课经验。考前由本校聘请每年参加高考阅卷老师及各名校名师针对高考轮流点拨,试题命中率高。小班教学
每班人数35人左右,根据每个艺术考生的情况具体指导。高考冲刺班各科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同步紧跟呼和浩特市一二模考试,兼顾其它各区模拟考试。成绩定期公布于学校网站,家长可登录查询。模块教学
我校在整合各科教师的基础上,采取模块式教学,发挥每位教师的特点和优点,让每位教师在单个学科的细分领域成为有专门研究的教学专家,并让所有学生能够享受到每一位教师的精彩教学成果。内部资料
学校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专门开发只适合艺术类考生的内部教材和练习资料,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独到、高效、直奔高考。
封闭管理
冲刺阶段采取封闭式教学,学习、生活于一体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在校情况定期公布于学校网站,家长可登录查询。
学生激励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就是一个班主任,教学的同时不断激励、鼓舞学生,建立自信,同时建立学生成长
档案,从学习习惯、解题技巧到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生。
敢于承诺
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能力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我校敢于对艺术类考生成绩作出承诺,并且针对承诺的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目前我校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14层、内蒙古师范大华远1号楼一楼、华远2号楼二楼三个固定的教学区,现面向全区招收艺术类考生培训文化课。
我们的口号是“师生苦战100天,确保万无一失”!管理特色
【第1句】:严格考勤:老师和学生均实行打卡制度,每天到校和离校都有记录,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到校,班主任在5分钟之内必须通知学生家长,并定期公布学校网站以便家长了解。
【第2句】:狠抓落实:学校每月都有考试,考试内容为艺之苑要求每天必须掌握内容+本月老师讲的重点内容。
【第3句】:抓紧进度:一周上课6天半,早6:40—晚22:30,学校确保学生在,班主任在,辅导老师在(这在其它同类学校乃至公立学校是做不到的)在100天的时间里,艺之苑要对高考知识点进行最少两轮复习。
【第4句】:狠抓基础:高考70%为基础题,艺之苑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1对1的针对行教学方案,我们的教材来源于全国最优秀的教材!
篇七:托管方案
童学馆筹建方案
前言
人的成长教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各有侧重,为: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何为养性、何为养正?
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众所周知,零岁至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回顾反省人的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因此第一阶段“幼儿养性”的教育特别重要。这段期间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的一切信息,却能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犹如明镜照摄景物一般,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此时正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品格基础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教育端赖父母亲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当幼儿渐渐成长到四岁后,已慢慢学会语言的应用,学习能力亦逐渐地增进,此时即应该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我们了解:四岁至十三岁这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此时背诵经典,耳濡目染于圣贤智慧思想之中,经典的价值必将伴随终身,既可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又可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这种书多读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此种终身受益的教育,就在童蒙读经阶段中种下根苗。
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读经呢?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覆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得非常流利。若能陪孩子一起读,不但本身受益,同时也是最佳的亲子活动。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每天能读诵3O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第2句】: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人的心灵教育,四书五经均乃儒家为医人心而立之方。“蒙童养正”,如同中医强调“扶正固本”的养元气的理论,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动力和最大的抗干扰能力,都来自从小在其身上形成的那一股浩然“正气”。此“正气”就是他们强大而高尚的“人格”。更为可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正”的方法,即形成了一套“幼儿人格教育系统”,它帮助人们从小学会做人,拥有一颗向善的“心灵”,拥有一身良好的“德行”。但是我们不是复古派,我们是改革派。不因循守旧,我们提倡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法,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所以在今天,童学馆改革创新,在传统文化儿童教育中,吸收了现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出了教孩子“做人”的0-12岁“童学馆课程系统”,共计12门课程,以关注儿童的心灵为重。它把教育的重点集中在“育心”上,以期帮助孩子们构建强大而高尚的“人格”,具有德行大智慧。
基本架构【第1句】:硬件【第1句】:场地:150㎡
【第2句】:设备设施:桌椅、听读机、床具
【第3句】:室内布置:墙面装饰
【第4句】:厨房设备:消毒设施、加工制作设备、餐具炊具【第5句】: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措施【第2句】:软件【第1句】:人员招聘【第2句】:管理制度【第3句】:考核制度【第4句】:待遇方案【第5句】:课程设置【第3句】:业务范围
【第1句】:托管:日托、全托、午托
【第2句】:拓展活动:周末的亲子活动、拓展活动【第3句】:夏令营、冬令营:假期各类夏令营冬令营,【第4句】:一对一辅导【第5句】:国学诵读【第6句】:教育产品、书籍【第7句】:特长培训【第8句】:四大名校对接课程【第9句】:奥数【第10句】:英语【第4句】:营销
【第1句】:外在形象: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第2句】:网站、短信平台【第3句】:学生档案
【第4句】:推广活动:家长课堂、一对一家庭教育方案、国学进社区活动【第5句】:平面宣传:宣传册页、告家长书
【第6句】:对学校老师的营销工作:课程推介、提成方案
课程总纲
简言之,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德行:孝亲伦理,习惯性情诗文:识字阅读,写诗作文国艺:琴棋书画,剪纸篆刻数理:快速计算,逻辑推理记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武术:强身健体,自信勇敢
童学馆宗旨小规模、小班制高档次、高品质
小规模、小班制:全部生源在50人,每班人数在20人
高档次、高品质:装修、内部布置与设施有一定档次,环境清雅;教学质量高品质,师资实力强,
【第1句】:形式:日托、全托、半日托价格:
日托:750元/月全托:1180元/月半日托:450元/月
【第2句】:内容:
小学生的托管,主要业务为解决学生的午餐或晚餐,并督促、检查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我们为国学馆举办的托管服务,因此需突出如下特点:
【第1句】:内部布置、装饰以及器物的种类、形状、颜色须符合国学馆的特点;【第2句】:学生服装、工作人员制服等须符合国学馆的特点;
【第3句】:学生就餐时、休息时、学习时播放的背景音乐需极其讲究;【第4句】:播放经典诵读作为背景音乐;
【第5句】:符合学生特点的经典诵读课程,或或根据经典故事改编的游戏;【第6句】:周末的家长课堂:经典与家庭教育、经典与人生;【第7句】:周末的经典诵读课程,或根据经典故事改编的游戏;【第8句】:工作人员礼仪规范以及学生礼仪规范【第9句】:国学经典故事读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第3句】:可以附加的业务:
【第1句】:周末的经典亲子活动、户外拓展活动;【第2句】:小长假的户外拓展活动;
【第3句】:寒暑假的各种培训课程、各种特色的、复合型的夏令营活动;(军事夏令营、特长夏令营、兴趣夏令营、根据经典故事改编的游戏、复合型夏令营)
【第4句】:特长、兴趣培训;(各种特长、记忆力等)【第5句】:对接四大名校的课程补习
【第6句】:消防演习、安全知识讲座(免费)【第4句】:需解决硬件的问题
招生无碍的前提是必须让家长放心、安心,因此需解决的问题:【第1句】:食品安全
厨房加工人员须有健康证,加工手艺好;
配备营养师,力求营养均衡(力求每个礼拜公布一次菜谱);采购食品必须有来源地证明;
厨房配备的硬件有专门制作区、制作设备、储藏设备、消毒设备、就餐区的桌椅等。【第2句】:消防安全消防通道畅通;配备消防设施;
水、电、气的使用安全;
其他安全事项如尖锐物、台阶、悬挂物、室内布局合理、地面是否平整。【第3句】:国学品牌
【第5句】:核心问题
【第1句】:师资的问题:师资需具备的条件:有爱心、资格证、女性,且接受国学培训;【第2句】:课程体系
【第6句】:外在形象问题:统一的视觉识别
【第1句】:标志设计
【第2句】:统一的制服须符合国学馆的特点【第3句】:工作人员礼仪规范【第4句】:内部装饰设计风格【第5句】:器物、桌椅的设计【第7句】:宣传推广问题
【第1句】:传单【第2句】:网站
【第5句】:口号
【第1句】:树苗,须根植于沃土【第2句】:气质塑造,从小开始【第3句】:环境,改变你的小孩【第4句】:国学,我们的精神归依【第5句】:品性塑造,心性改变
【第6句】:教师的考核
每个教师负责20——30名学生,日常工作为:家长联系册:由家长对教学成绩签署意见,包括:【第1句】:服务态度
【第2句】:督促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批改是否认真及时、有无批改错误【第3句】:学生成绩在班内是否有进步、进步名次如何、进步情况是否满意【第4句】:接待家长时的态度语言【第5句】: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篇八:晒晒咱们农村教师的获得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使农村教师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让农村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前些年,很多农村学校校舍都很漂亮,但就是留不住学生,最重要原因是这些“徒有其表”的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说白了,师资均衡才是教育均衡的核心要素。一些优秀教师为什么要逃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路途遥远、收入不高、升迁无望……原因可以罗列出一大堆。其次,留下的不少人为生活的压力操劳如种几亩地、从事第二职业等,不能专心投入专业素养的提升。简单做一归纳,无非就是农村教师没更多获得感。让优秀教师留在农村学校任教,光喊口号、光讲奉献精神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多种途径多个方式,真正让奉献农村教育的教师有获得感才行。唯有这样,才不会让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老实人”吃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近几年来,很多地区出台了推进师资均衡的举措如“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等;有的地区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有农村地区支教经历才能优先晋级职称。这类政策的出发点都很好,为了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但有的成效并不明显其原因是没有考虑支援学校、支教教师和受
援学校、受援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且没有监管考核到位:两三年的支教时间,城区教师才适应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就要离开了,而一年到头的许多时间又都是奔波在城区与农村的路途中,并且干好干坏都一样,都拿一年几万的补贴,因而工作的积极性明显下降,有的不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甚至还有负面影响。
由于我们湖北省农村教师流失、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自20xx年以来,省里及各县市连续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教师招聘,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新机制教师是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从省里到市里各教育行政部门鼓励更多有理想的毕业生投身基层、投身农村,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去感染身边的学生。而现在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年青教师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乐意长期扎根农村学校,这真是师资均衡、教育均衡的福音呀。很显然,农村教师的获得感大大增加了。
这种变化,毫不避讳地说,应该首先是“物质的激励”带来的。改革给农村教师真正带来了甜头,在我看来,现在到农村教书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不久的将来还将成为让许多人羡慕的职业。吸引教师来农村的原因一是向农村教师倾斜的财政政策已遍地开花,比如农村教师现在能得到一定的经费补贴,月工资收入比城市教师多几百块,同时职称评聘也向农村教师倾斜;二是我们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大大改善。校舍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砖混结构的土墙变成了历史,教室内的设备也“鸟枪换大炮”,装备上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三是生活及办公条件也不错了。像我们官庄湖学校,教师周转房生活设施齐全,居住舒适,WiFi信号覆盖全校区,每个办公室都装上了空调、净水机,造价几十万的运动场已经竣工。四是道路交通的改善。我们学校到市区全程都铺上水泥或柏油,
为教师出行提供了便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就是农村对身心健康有利。农村空气清新,时刻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没有城市的嘈杂;再加上学校人数较城里少,班级都是小班制,教师更能关注每个学生;农村学校经常组织文体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十分关注教师们的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过去许多农村教师希望到城市任教。很多人以为,进城任教是冲着城里高待遇去的。其实并不尽然,还有的因为是城里尊师重教的氛围更浓、教师的尊严更有保障。在农村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不够浓,一些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或者家长进城务工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生难教,老师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甚至会遭受家长责难,很难获得认同感。本人发现,一些农村家长,时常会因座位安排、老师批评了学生等事,对老师恶语相加。
因此,农村教师获得感的增加还表现为“精神上的激励”。国家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明确要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坚守了30年的教师授予荣誉称号,并计入个人档案。这将会是一个对农村教师极大的激励机制。而省市县也相正在建立不同层次的荣誉制度,以扩大表彰面,使广大乡村教师受到激励;同时,组织调动相关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平时广泛宣传爱生、敬业、无私奉献的普通而伟大的优秀教师,平实经常化地宣传他们中的先进人物、事迹;正面地宣传社会、社区与家长对乡村教师的热爱、关怀与尊重;适当播发社会与道德舆论对于对教师不恭、不敬之言行的谴责。多措齐发,目的就在于使教师有了人身价值的获得感,激励他们在周边艰苦环境得以实质性改变的较长过程中,增强自身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内驱力。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为了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
能力和整体素质,“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等先后启动,为农村教师外出培训、课题研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促进其专业发展,但这些还不能把所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都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意识,同时加大从国家级到省里市里的各级各类培训,只有“走出去、请进来、消化好”的路子走好了,才能建立一支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肯定留的住的农村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真正提高了,才能从工作中获得恒久的成功体验,才能提升教师的职业获得感。
种种迹象表明,农村教师的获得感确实越来越强了,很多地区都特别注重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大大激发了农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培养拥有健全独立人格的孩子,必须首先拥有独立健全人格之教师。惟有让广大农村教师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使之从繁重的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方能专心致志地去开展“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农村孩子们才能沐浴对等的阳光、接受良好的教育,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让人充满期待。相信伴随农村中小学的各项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教师在为下一代默默奉献的同时无疑也会拥有更多获得感。就让农村教师获得感来的更多更猛烈吧!
圣经讲解
作为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百科全书,圣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库,它对世界文化发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圣经讲解圣经
列王纪下--第四章
1有一个先知门徒的妻哀求以利沙说,你仆人我丈夫死了,他敬畏耶和华是你所知道的。现在有债主来,要取我两个儿子作奴仆。
2以利沙问她说,我可以为你作什么呢?你告诉我,你家里有什么。她说,婢女家中除了一瓶油之外,没有什么。
3以利沙说,你去,向你众邻舍借空器皿,不要少借。
4回到家里,关上门,你和你儿子在里面将油倒在所有的`器皿里,倒满了的放在一边。
5于是,妇人离开以利沙去了,关上门,自己和儿子在里面。儿子把器皿拿来,她就倒油。
6器皿都满了,她对儿子说,再给我拿器皿来。儿子说,再没有器皿了。油就止住了。
7妇人去告诉神人,神人说,你去卖油还债,所剩的你和你儿子可以靠着度日。
8一日,以利沙走到书念,在那里有一个大户的妇人强留他吃饭。此后,以利沙每从那里经过就进去吃饭。
9妇人对丈夫说,我看出那常从我们这里经过的是圣洁的神人。
10我们可以为他在墙上盖一间小楼,在其中安放床榻,桌子,椅子,灯台,他来到我们这里,就可以住在其间。
11一日,以利沙来到那里,就进了那楼躺卧。
12以利沙吩咐仆人基哈西说,你叫这书念妇人来。他就把妇人叫了来,妇人站在以利沙面前。
13以利沙吩咐仆人说,你对她说,你既为我们费了许多心思,可以为你作什么呢?你向王或元帅有所求的没有?她回答说,我在我本乡安居无事。
14以利沙对仆人说,究竟当为她作什么呢?基哈西说,她没有儿子,她丈夫也老了。
15以利沙说,再叫她来。于是叫了她来,她就站在门口。
16以利沙说,明年到这时候,你必抱一个儿子。她说,神人,我主阿,不要那样欺哄婢女。
17妇人果然怀孕,到了那时候,生了一个儿子,正如以利沙所说的。
18孩子渐渐长大,一日到他父亲和收割的人那里,
19他对父亲说,我的头阿,我的头阿。他父亲对仆人说,把他抱到他母亲那里。
20仆人抱去,交给他母亲。孩子坐在母亲的膝上,到晌午就死了。
21他母亲抱他上了楼,将他放在神人的床上,关上门出来,
22呼叫她丈夫说,你叫一个仆人给我牵一匹驴来,我要快快地去见神人,就回来。
23丈夫说,今日不是月朔,也不是安息日,你为何要去见他呢?妇人说,平安无事。
24于是备上驴,对仆人说,你快快赶着走,我若不吩咐你,就不要迟慢。
25妇人就往迦密山去见神人。神人远远地看见她,对仆人基哈西说,看哪,书念的妇人来了。
26你跑去迎接她,问她说,你平安吗?你丈夫平安吗?孩子平安吗?她说,平安。
27妇人上了山,到神人那里,就抱住神人的脚。基哈西前来要推开她,神人说,由她吧。因为她心里愁苦,耶和华向我隐瞒,没有指示我。
28妇人说,我何尝向我主求过儿子呢?我岂没有说过,不要欺哄我吗?
29以利沙吩咐基哈西说,你束上腰,手拿我的杖前去。若遇见人,不要向他问安。人若向你问安,也不要回答。要把我的杖放在孩子脸上。
30孩子的母亲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离开你。于是以利沙起身,随着她去了。
31基哈西先去,把杖放在孩子脸上,却没有声音,也没有动静。基哈西就迎着以利沙回来,告诉他说,孩子还没有醒过来。
32以利沙来到,进了屋子,看见孩子死了,放在自己的床上。
33他就关上门,只有自己和孩子在里面,他便祈祷耶和华,
34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和了。
35然后他下来,在屋里来往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个喷嚏,就睁开眼睛了。
36以利沙叫基哈西说,你叫这书念妇人来。于是叫了她来。以利沙说,将你儿子抱起来。
37妇人就进来,在以利沙脚前俯伏于地,抱起她儿子出去了。
38以利沙又来到吉甲,那地正有饥荒。先知门徒坐在他面前,他吩咐仆人说,你将大锅放在火上,给先知门徒熬汤。
39有一个人去到田野掐菜,遇见一棵野瓜藤,就摘了一兜野瓜回来,切了搁在熬汤的锅中,因为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40倒出来给众人吃,吃的时候,都喊叫说,神人哪,锅中有致死的毒物。所以众人不能吃了。
41以利沙说,拿点面来,就把面撒在锅中,说,倒出来,给众人吃吧。锅中就没有毒了。
42有一个人从巴力沙利沙来,带着初熟大麦作的饼二十个,并新穗子,装在口袋里送给神人。神人说,把这些给众人吃。
43仆人说,这一点岂可摆给一百人吃呢?以利沙说,你只管给众人吃吧。因为耶和华如此说,众人必吃了,还剩下。
44仆人就摆在众人面前,他们吃了,果然还剩下,正如耶和华所说的。
《心经》讲解
《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以下是小编J分享的《心经》讲解。一起来看看吧!
【第1句】:《心经》要义
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心经导读》”。
《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经》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质生活境界,教导我们在圣凡迷悟之间怎样处理修行者所面对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心经》突出地讲了一个“空”字,这一个“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也突出地讲了一个“无”字,这一个“无”字,显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门。《心经》还有两句话,一句是“真实不虚”,一句是“究竟涅槃”。这八个字,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标。
所以说《心经》虽然字数很少,内容却很深刻,道理很透彻。要把《心经》学透彻,是我们每个学佛人天天要训练、天天要思考、天天要体会、天天要观照的中心内容。
可以这样说,佛学是透彻、完整、精辟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奥秘的学问。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般若智慧。佛学的核心,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般若心经》就是讲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来处理内心的烦恼、生命深处的烦恼、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开发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潜在能量。这个潜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在处世接物中,往往有许困惑与窘迫、烦恼与痛苦;人生道路上往往会遇到种种坎坷,种种难以逾越的困难。这些都是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面对这些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心经》这本仅有268字的无上宝典,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
《心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时时以甚深的般若进行观照,才能见到我们身心世界五蕴皆空所显示的真理。见到了真理,开发了智慧,才能够度一切苦厄。《心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这本经的总纲。
般若要用,要观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缘生无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观、要深行,才有在真理指导下的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不是静止的。对于每一位修行者来说,般若是在观照中不断深化、不断升华的。
五蕴不是五件事,其实是一件事。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生命的当下,生命的现实,生活的现实。
《心经》开示明义的这一句话,既是此经的纲要,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佛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生如何从迷惑中觉醒过来,度脱一切苦厄。这一句话指出了修行般若的任务是什么,实践是什么,所取得的效果是什么。“观自在菩萨”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所修的般若行;“照见五蕴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任务;“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整个佛法修行的过程不外乎境、行、果。《心经》这第一句话,就把学佛任务(境)、实践(行)和效果(果)三者包括无遗。所以说这一句话就是《心经》的总纲,也是我们每一位学佛人修行的总纲,也是佛法的总纲。
大家请把《心经》打开。既然是导读,那就是要引导大家来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心经》的段落分一分。
【第2句】:经文的段落及大意
题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整个经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显说般若,从“观自在菩萨”至“真实不虚”。第二部分是密说般若,从“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至“菩提萨婆诃”。
再细分可分为五分。
第一分就是《心经》的总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分从“舍利子”至“无智亦无得”,是讲般若的妙义。我们来看这一段文字: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一段是讲我们凡夫身心世界的基本组成要素——五蕴。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进一步地讲,在真空当中,没有五蕴之相。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讲的我们凡夫的生活现实,六根对六尘(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也就是说,在真空当中,缘生无自性,这六根六尘都是无相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十八界。(眼界就是眼睛,眼睛有它自己一定的界限,所以叫眼界。然后是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再就是色界(可视物)、声界(声音)、香界(气味)、味界(食物)、触界(引发触觉之物)、法界(意识所缘境界);然后是眼识界(视觉)、耳识界(听觉)、鼻识界(嗅觉)、舌识界(味觉)、身识界(触觉)、意识界(思维认知)。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也就是十八个部分。这十八个部分,有物质的部分,有精神的部分。属于物质的部分有十一种,属于精神的部分有六种多一点点。因为其中的法界,虽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纯精神的活动,但是也有属于法尘的一部分,也就是意识中呈现出来的物象,叫做“法处所摄色”。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讲十二因缘;“无苦集灭道”讲四谛;“无智亦无得”讲菩萨以甚深智慧所取得修行的成果。智就是智慧(菩提),得就是涅槃。
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也没有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这是讲凡夫的生活境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讲缘觉的生活境界;“无苦集灭道”是讲声闻的生活境界;“无智亦无得”是讲菩萨的生活境界。
以上这一段,是讲般若的妙义。因为在我们凡夫看起来,这些都是生活的现实。但是把它提升到甚深般若境界的观照下,凡夫的生活境界也好,声闻、缘觉、菩萨的生活境界也好,实质上都是因缘所生法,其性本空。所以说,在真空当中,既无五蕴六根六尘之相,也没有十二因缘、四谛、菩萨的得与智之相。所谓无相,所谓空,其目的就是要我们破除凡夫的执著,破除二乘的执著,破除大乘在修行过程中的一切执著。一切都要以无所求心、无住的心,来面对凡夫和圣者的生活境界。所以以上这一段,就是讲的般若的妙义。
第三分讲般若的妙行。“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讲菩萨在无所得的甚深般若观照下所取得修行成果。修行成果是什么呢?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就是修行所取得的成果。菩萨在行甚深般若时,所取得究竟成果,那就是无上大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成就,依般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般若为佛母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行深般若,所以能够得到究竟涅槃;能行甚深般若,所以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来称赞显了般若。“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显了般若。“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经268字分这五个部分,大家把这五个部分区分好了,记牢了,我们再来念《心经》,就能够随文入观。在观照中,逐步地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六根六尘皆空,照见十八界皆空,照见十二因缘、四谛皆空,照见菩萨的智与得皆空。在没有所求心、没有执著心、没有分别心的甚深般若指导下,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第3句】:释经题
上面是总体上将《心经》的段落大意给各位提示一下,下面稍微具体地讲一讲。但是要在两小时以内把这260字讲得浅显明白,也不容易。
我们先讲经题。经题由四部分组成。
(一)般若。
梵语“般若”中译为慧、智慧、净慧。不管译成什么,都不能完全表达般若一词在梵文中的含义。为了不以智慧二字局限“般若”这个名称,所以仍然保留梵音。一般说有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由经教所显示的道理,比如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获得的智慧为文字般若。
在文字般若的基础上,随文入观,随文生解,随文起行,进行正思惟所获的智慧为观照般若。经文中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讲观照般若。所谓观照般若,就是把文字所显示的般若在修行生活中具体运用。
第三是实相般若。我们观照什么呢?观照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是什么?“五蕴皆空”,空的道理就是实相,实相无相。由现实而悟证的智慧为实相般若。
窥基法师是玄奘法师的弟子,他说:实相般若就是真理,观照般若就是真慧,文字般若就是真教。真教、真慧、真理就是三种般若。由真教产生真慧,由真慧而证得真理,是为三种般若的'相互关系。
上面说到,般若是佛母。一切诸佛从般若生,由此而言,即是诸佛之母。《仁王护国经》说:“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又说:“般若能出生一切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一切诸佛之所以成佛,是由般若而产生;一切菩萨要成佛,必须依般若而成就而解脱;一切世间事业,好事、善事、利益众生的事,都是从般若而产生;一切有情必须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二)波罗蜜多
“波罗”者,彼岸。经典作者说“彼岸有二:一是菩提,二是涅槃。”菩提是觉悟、是智慧;涅槃是究竟圆满、究竟寂灭。菩提涅槃是为彼岸。
“蜜多”者,到义、离义。由行般若,离诸障染,因此到达彼岸。“波罗蜜多”合起来就是“到彼岸”。要到彼岸,就要发心修菩萨行,要修到彼岸的功德,首先要具备七种最胜方便。具足此七种最胜方便,才可以称为到彼岸。这七种最胜是:
【第1句】:住菩萨种姓。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一定要具备菩萨种姓,要有这样的善根,要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没有菩萨的善根,没有福德因缘,就发不起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大道心。
【第2句】:依大菩提心。修菩萨行,行菩萨道,它的动力就是大菩提心。
【第3句】:悲悯有情。行菩萨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下化众生,必须要有对有情众生的悲悯之心。
【第4句】:具行事业。有了发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仅仅发心而不付诸实践,那种发心永远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要具行事业。就是要行六度万行,以这样福慧事业来庄严菩提心、菩萨道。
【第5句】:无相智所摄。修一切善法,修六度万行,都要以无相智作为出发点,不要起执著,不要为名闻利养而修。不能修有相法,要修无相法。所谓无相,就是要破除执著。
【第6句】:回向菩提,将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回向人天小果,一定要回向无上菩提。
【第7句】:不为二障间杂。二障就烦恼障、所知障。在修万行,修一切功德时,都不能从烦恼障、所知障出发,要破除二障,不要让二障在修行过程中,导致信心不专一,誓愿不专一。
要修“波罗蜜多”行,必须具备此七种最胜方便。
(三)心
心,顾名思义,这里的心有两个意思。就其本意而言,这268字,是般若的心脏,是般若的纲要,是般若的要领,是般若的根本。它就像人的心脏,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心,在人生中,起到决定一切、指挥一切的作用。此经就是600卷般若经的核心内容,故称为《心经》;一切佛法都以般若为中心为根本。第二个意思,这268字就是讲的凡夫的心、圣者的心、成佛的心。就是讲从凡夫的心如何修成圣者的心,修成佛的心。
所谓心,如果从一般意义上讲,有四种心:
【第1句】:肉团心。肉团心是身体器官,它虽然是物质的,却是我们精神的依托、思维的依托,所以把它叫做心。
【第2句】:缘虑心。遇到种种因缘、种种景象、种种境界,心有所思、有所虑,叫做缘虑心。缘就是对象,虑就是主观思维活动。主客观一经接触,就有思维活动。
【第3句】:集起心。就是指八识心王阿赖耶识。集指八识种子,指因。通过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的作用,不断地把所接触的外界的一切信息,反馈到八识田中,就成为种子贮存起来。第八阿赖耶识就是以第七识为桥梁,不断地反馈和输出。反馈进去成为种子,输出出来就成为现行。现行生种子(集),种子生现行(起),这样的心我们称为集起心。
【第4句】:真实心。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真如佛性通过甚深般若的薰习、开发、挖掘,能够产生无穷的妙用,所以也把它叫做心。
(四)经
经有五义:
【第1句】:出生义。能出生一切义理。因为佛法的一切义理,都在经典的记载中。我们要懂得佛法,与佛祖进行沟通交流,只有从经书入手。经书能够出生无穷的妙义。
【第2句】:涌泉义。一切经典所讲的道理,其义味无穷无尽。反覆品味、反覆研究,从古到今,永远都不过时,永远都有新意。
【第3句】:显示义。经书的文字内容,能够显示佛法的深妙之义。
【第4句】:绳墨义。经书中所讲一切道理,都是教我们如何除邪显正、改恶修善,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一切言行实践的标准。
【第5句】:结缦义。世间人用绳子把许多花贯穿起来成为花缦,花就不会散落。经书也就好像是一根绳子,把佛教的法门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从譬喻立名。
梵语修多罗,译为法本。教为理本,理为教本,教理互显,并皆为本。
《心经》这本经,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从古到今,译成汉文的有十个译本。这十个译本有详有略。最早的译本是鸠摩罗什的,最迟的译本是诺那活佛从藏文翻译过来。除汉译之外,《心经》还有日文、韩文、越南文、梵文、藏文、英文、法文、德文、蒙文等多种语言的译本。我们现在所读的《心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佛学家,大师级的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所译。这是一位在国际上,从古到今享有盛名的大师级的高僧。有关《心经》的经文只能作简单地介绍。
心经讲解
心经总共有260个字,心经的实旨是心,是佛说与见性弟子由定慧到明理,明心,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理论,心经是以心为刚,讲的是心法,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练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运用智慧观察),照见五蕴皆空(了知身心俱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低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白话)中元居士
观自在菩萨,修行深般若法门,当其功行圆满之时,心中如明镜照亮,明白地照见五蕴皆空,身心无我,本然清净。于是自觉而觉地,度化众生脱离苦海,同登觉悟之岸。舍利子:色之表象离不开空之本质,而这本质离不开表象,它们不是两件对立的事物。色本来就是空,而空也就是色身的本来面目。感受、动机、判断的精神现象与空相同,这与物质现象之色与空的等同是一样的道理。舍利子:世间一切事物本来的性质,皆同一不二,平常无差别,既没有产生,也没有灭失,即无所谓污染,也便无所谓清净,既不会增长,也不会消减。所以观自在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到的这个五蕴皆空的境界中,没有物质色身,也没有感觉、知觉、意志、判断,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思维器官,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应的感觉除去烦恼,没有"六根","六境","六识",没有烦恼,也没有除去烦恼的菩提,乃至没有生老死的十二因缘系列,也没有涅槃没有世间一切皆苦的念头,没有世间苦及其原因的说法,没有苦因可除的希望,没有修行而脱离苦痛的方法。总之,没有般若智慧,以此求般若便什么也不会得到。修行般若法门由本来"无所得"的缘故,因而无所不得。诸菩萨依靠般若智慧到达彼岸,证得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由于内心无牵无挂光明坦荡的境界便没有生死恐惧的心理不安,便没有世俗之人颠倒的梦想和痴迷的欲望。因此而最终达到涅槃。十方三世的诸佛,也依靠般若智慧而达彼岸,证得无上的脱苦之师,是最高圆满的一切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总持法门。它能解救一切苦厄,是真法实相而不是虚假的幻相。所以,于是宣说般若法门的总持咒,咒说: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中元居士讲解
般若(音波野) 般若是印度语,即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大智慧,或者是妙智慧,而佛经所讲的智慧并不是说文化知识,科学理论之类的智慧,仍是指心说法,经中所说的,都是使人认识心,理解心,练心,明心的正法,所以说字字不离心,离心,都没有经书,佛离心没有法可说,佛的千经万卷,通称为心法。学佛的目的是明心,因为人有心才能学佛,没有心用甚麼学佛?所以心为万法源,心经就是为心源而说,所以叫心经,心经的智慧,为大智慧,妙智慧,智慧功能来源於心,心为智慧体,心为智慧根,简称慧根。用智慧破愚迷叫法,智即是理,慧即是光,心叫妙明紫金光,亦叫妙明心,因此,心生之慧叫慧光,也叫智慧灯。六祖云:「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波万年愚。」心有欲叫迷,解迷生智慧叫觉悟,迷既然解了,法也没用了,这叫做物空心空法亦空,了无一物。
波罗密
汉语叫做"到彼岸"。甚麼叫做此岸,甚麼叫做彼岸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苦多乐少,所以又叫做苦海,有些是人为的灾难,有些是自然的灾害,有可以避免的,有不可抗拒的,如水火刀兵,旱涝饥谨,生老病死离别苦,贪求之心不得等等,人若脱离苦海,登上佛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为到彼岸,一个学佛者,思想境界达到如如不动,不被一切所迷,不被万境所转,心若真空,为到彼岸。遇事著急上火,生气发愁,悲伤恐惧等等,是此岸,坦然无事,心平气和,常乐常净,是非无动於心,是彼岸。实际上,幸福和痛苦,好与坏等,全在一人之心,佛说万法,不过是为人明心而说,法是船,觉是岸,心达明,觉至圆,也无此岸,也无彼岸。
多 汉语叫做"定"。定,心稳如泰山,如如不动为定,非指身体的姿势或身体动与不动而言,万境攻心心不动为定,心不被是非,混乱,烦恼,忧愁,悲伤,恐惧,生死所转为定。定乃心之用,无心何言定?定,心之假名,心达真空,无定无静,定静无非明心之法语,人的一生幸福,贫困,本属虚幻,百年之后不过是一把骨灰,完结了人的一生,留下来的,只是幻影虚名,世人把人生看得真实不虚之事,所以心迷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不能自拔,作为一个人来讲,社会,工作,家庭,是非,繁多复杂,万事纷纭,事过心清,心不被一切所迷为定。
心
这里所说的心,不是心脏的心,心是一身之主宰,是人的生命之本,是见闻知觉的能源。心在人在,心去人亡,心也是天下之大本,因为人有一颗妙明之心,才能应物,产生意识,才能理解万物,改造万物,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科学成果、纲常伦理、宗教等等,哪一样不是人心的产物?心是大自然赋予人的一台灵机,是世界上的万机之母,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如果没有人的心,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一切。心既然有这麼大的本领,我们就应该了解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是从何处来?它是怎麼样的?水有源,树有根,找到了根源,才能真正明白,真正理解,心是宇宙真空所化之灵气,故谓之心灵。释迦牟尼佛说,人的心性大而无所不包,细而无所不举,天地日月,河海湖沼,一草一木,都含在如来性海之中,心不在内,亦不在外,自身肉体亦含在心内,如电灯本体亦含在电灯光内一样,人的心能装下整个世界而不满。心之光体遍於五行六合之外,所以叫如来性海,万物之形相俱映在海水之中,人的思维到那裏,心之光就到那裏。意念一动,万里之外,心之光当下即至。心光之速为神速,超过物质之光速。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即是此意。心在人身来说,也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无在无不在,心为万灵机,用到那儿,那儿就灵,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种功能,用那个,那个灵,同时用,同时灵,所以妙明心又叫「六根之性」。因为六种功能都源於一心。比如人用眼看物,眼只是条件,看是心看,不是眼看,就像人坐在屋内通过窗看见屋外之物,窗比作眼,室内之人比作心,窗不能看,人能看,眼不能看,心才能看,所以才把眼睛叫「心灵之窗」。人变老,心不变老。少年时代看山看水甚麼样,老年时再看山看水还是那样,见物之心永不老,所以才说「人老心不老」。听的功能也是一样,是用心来听,不是用耳来听,耳和眼一样也是条件,是人体器官之一。没有心甚麼都听不见。比如人的心高度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时,对其它事物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集中精神看书时,对电视裏演的甚麼,唱的甚麼就不清楚。不是没听见,是没动心,心永远在听,从不停止。人睡著了也在听,所以一叫就会醒。人的一切功能,思维的功能,记忆的功能,录音录像的功能,放音放像的功能,以及身体各部份的感觉功能,都是妙明之心起的作用,人的妙明之心和各个器官的关系,就像电源和电器设备的关系,有电,设备就能运转,没有电,设备就只是摆设,毫无用处。佛留下的千经万卷都说的是心,都是明理明心之路,千言万语,苦口婆心,都是怕后人误入歧途,哪一部经书有叫后人对著佛的偶像烧香祷告?顶礼膜拜?更没有说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相反在「金刚经」中,佛用极具明确的语言告诉后人千万不要那样做:「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二字,非指释迦牟尼而言,是指人人之自我之心。
知心者为自知之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得用理来衡量。如果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那麼请问宇宙之中第一位佛祖是念谁的名字才成佛的呢?念念不离心,自我之意念之念,即是佛因。没有心,你用甚麼去念?念佛之心即是佛。念只是降伏意念之法,心正意念正,何须用念去降伏?人们对著自己塑造的泥塑像,烧香磕头能解决甚麼问题?这不是迷信又是甚麼?你朝拜的那个「佛」不是真佛,跪在地上磕头的这个才是真佛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只有明心才能成佛,要想明心,必先明理,佛以悟真空妙理而成道,理明透彻心自明,明心者不念佛也是佛,光念佛不明心之人是迷佛迷法,佛以慈悲为本,慈悲二字,但是以心为基,慈悲是指心说,慈悲之心,没有定在出家,烧香,念经,拜佛上,是定在人的心上,慈悲之事,何时何地不能做?何人何处不能为?岂能局限在出家当和尚和烧香拜佛者的清规戒律等尘法上吗?所以学佛者不要本末倒置。心经就是叫人找到自心,认识自心,明白自心,心经不是给后人留下的语言文字,而是留下了一颗真心,学佛者如果不认心,不炼心,不明心,佛之真传绝矣!把语言文字当成真的,把领会语言文字当成目的,等於没学,真空实相,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全凭自参自悟,亲自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说开口即是妄,落笔就是假,经书上写不出真的来,经书只是留给后人一张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图,光看图不走路,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到了目的地,这张图也就没有用了,为了过河到达彼岸,就要坐船,经书就是船,到了彼岸,船还有甚麼用呢?所以说「迷时千卷少,悟来一字多」。这就是「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道理。我们学佛的也应如是看。
经
经者路也。心经,心路也。心经离心无经矣。心经乃明心之圣旨,见性之坦途。心是万圣之纲,心是人人都有之大本,认心,炼心,明心,乃心经所指之路,是达无上正等正觉必经之路也,行路必先明路,自我之觉,明路之师也,自我之心,人类试金宝石也,路之邪正远近,觉悟者自知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自心如如不动,心生良智良能,用自心的智慧之光,化自心之暗昧,复自性之光明,证真空之境界,出尘海,超气海,入如来圆觉海
观自在菩萨 观:心之觉,以自心照自心为观,以自明化自愚为观,以自心悟真空为观。
自在:并不是自由自在,或逍遥自在。是自心理体如如不动,不住於法,不住於相,一无所住,自性本空为自在。起心即是妄,自性本来清净,也没有来,也没有去,即是自在。
菩萨:菩萨是梵语,译成汉语,「菩」意为觉,「萨」意为性,人能觉悟本性,这个「人」即是菩萨。
观自在菩萨,即是自心求理悟真宗,由定慧开始,悟心明觉,达明心见性的内圣功夫,即是自心自参自悟,自性自一度,自心自明的功夫。是明心见性的第一步,是明心见性的基础。是心行觉观,佛才把此经定名为心经。实为自心求理悟真宗,明心见性之真功,心为佛果,观自在菩萨为佛因。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即自心已通妙有真空之理体,无人无我,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清净本然,心明觉圆之时。
照见五蕴皆空
照不是用光去照,明心与自然母体合明叫照,即自我之真心本体,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叫做照,用自心智慧之明,照自心愚昧无知之暗,即是照。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的总称,即是蒙在珠宝上的尘垢,理明透彻一尘不染,复本性之圆明,心空无物,一物不迷,万有皆空,即是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自心理体本无苦厄,苦是随缘而生,因缘而起,父母深恩,夫妻儿女之重爱,生老病死,是是非非等精神上的压力,或肉体上的折磨,苦不堪言,无法摆脱。只有明白道理,认识到苦因何而起,因何而有,因何而生,才能摆脱。苦与不苦,是由心定,自心量大,无所谓苦。自心狭小,一句话都承受不了。同样的事,因人的觉悟不同,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结纶。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老婆婆,人人都叫她做哭婆,为甚麼呢?原来她每天都坐在庙门前哭。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都哭。有人就问她为甚麼每天都哭呢?她就回答:我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雨伞的,一个是卖鞋的。雨天的时候卖鞋的儿子没有生意,我替他担心所以便哭。当晴天的时候卖伞的儿子没有生意,我又替他担心所以便哭。人们听了就对她说:唏!雨天的时候卖伞的儿子有生意,你应该开心笑啦。晴天的时候卖鞋的儿子有生意,你更加应该笑啦。自从哭婆听了那人的一番说话后,从此就没有人叫她做哭婆了,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她都是开开心心的,人人都叫她做笑婆了。又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盲公,在地上拾到一只金戒指,他又非常不开心,人家都很奇怪,於是就问个究竟,你想想他怎样回答?他说:我是盲的也拾到金戒指,开眼人一天不知拾几多。其实只要明理明心,明白社会人生的一切道理,自心平静如水,不起一念,苦从何处来?自性圆明,无善无恶,无苦无乐,一切苦厄自脱。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可以比喻为自性。
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质。宇宙真空为万物之母,天地日月星都是源於真空母体,都是生於真空,灭於真空,生生不息,永无了期。这些被真空所包含的形形色色的万物,统称为色。色是真空演变生化出来的。是与空不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显的时候,人看得见,摸得著,谓之有,隐的时候,看不见,摸不著,谓之无。但实际上并不是无,而是隐於空,是另一种形式的有。比喻水,水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雨,雪,霜,雾,冰,都是水,波浪也是水,水蒸气也是水,这些都是有形式的水,水蒸气再扩散,与空合为一体,眼睛看不见了,只看见空,但并不等於空中无水。即是说,空即是隐於空,色即是现於空。妙有真空乃色之本,万物生生灭灭永无了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生是灭的开始,灭是生的开始,生生灭灭的'一切是色,生色之本是真空,空色一体。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是客观外界之物,通过见闻觉知的功能,反映在心中产生的领受(受),想象(想),思维(行),辨别判断(识)的心理活动,这些都因心应才有。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在物上物就有,心不在物上物就无。心不在焉,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自做到如如不动,无受想行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也可比喻为自我之心性,此言心之本质。
法,不是方法的法,也不是法术的法,这个法字,在这里泛指万事万物的意思,也可以说就是五蕴。前面已经说过,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和有永远互相转化,当然,有的转化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星球的生灭,恐怕得以若干万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人生不过百年,谁也不可能看见这个转化的全部过程。但是用理可以推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不但宇宙真空无生无灭,万物也无生无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著。所以说万物同体,谁也没有离开这个宇宙大自然,即然如此,也就无所谓垢与净的区别了。物转化为真空时,真空并没有增加,真空化为物时,真空也没有减少甚麼。就像人的生育一样,母生九子,母体并没有少了甚麼。一个子女没生,母体也没有多出甚麼,道理是一样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这裏说的空,是说人的妙明之心本来空无一物,至清至净,如如不动,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应万事万物,才称其为妙觉,色受想行识,心动则生,心空自灭,所以称其为幻,所以说真心之中,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岂能没有,每分每秒都在用,但真正起作用的能源是心,心若不动,心不外驰,眼耳鼻舌身意随之不起作用,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触身无知觉,意不生念,虽有若无。眼耳鼻舌身意又叫六根,六根是心的派出机构,是心应万物不同的器官。心通过六根觉察,判断万事万物,那一根失灵,心就失去了那一方面的作用,心用到那一根,那一根就起作用,同时用,同时起作用,心不在六根上,六根就无事可做了,就失业了,就等於没有了。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是对应六根而言,又叫六尘。六根不起作用,六尘从何而起?故真心之中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句是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无身界,无意识界的简化说法。界,解作「识」,所以也可以说成是无眼识乃至无意识识。六根眼为首,六根意为总,六根心为源,心动眼界生,心动意念立,心不动无界可立,眼见心不烦,声乱心不恼,心平气则和,自性无烦恼。自心本清静,一了百自了,明心见了性,万事都能了,表面平常人,心中觉悟高,不离诸是非,不逃诸烦恼,本来没有事,苦辣酸甜都是自我心。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是执迷不悟的人,无无明,是甚麼都明了,是一个知万理,通万化,自心圆明的大觉者。亦无无明尽,是一尘不染,万法皆空,明心见性的大觉者。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说自心之光辉,与真空母体合而为一,已达无生无灭,无老无死之涅盘境界。
无苦集灭道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集,就是众苦在心,心中全是苦,灭,是跳出烦恼,诸苦全无,道,是所以能离苦得乐的原因。灭道,就是已达明心,无苦无乐的境界。苦乐乃是境,并非自心,自心如如不动,无苦亦无乐,到此地步,已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灭可证,无道可修,故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自心本来清静,本体光明。因除愚昧才生智慧,如无愚昧可除,智慧也不必生了。即无智。人愚昧无知之时,妙明之心并没有丢,只是自心不明白,似失而非失。理透心明之时,似得而非得,乃自家原来本有之珍宝,本非外得。俗语说:「骑著马找马」,也是这个道理。马本没丢,只是心没想到。心明白过来了,马也不是找回来的,本来就是自己骑著。即是无得。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 菩提萨埵(音多),简称菩萨。炼心达大定,自性圆明之人叫做菩萨。依心经所指之路,由定慧而达彼岸,复自性之真空,没有一丝欲念,万法皆空,为心无罣碍,得大自在,为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人的生死本末,来龙去脉,以及宇宙自然千变万化之理,即已明了,就应一无所恋,一无所贪,人间的一切幸福,苦厄,生死别离,俱属幻生幻灭,此时此地天伦乐,散时离时两无关,假的真做圆伦理,何真何假如是观。明理明心法自然,即是心无罣碍。自心坦然自如,如如不动,就是已达到圆觉,已脱众苦,自然也没有恐布。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涅盘,就是自心已达圆觉,与真空母体合而为一,无生无灭。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三世诸佛皆由此理而证。此理即自心自明,自性自度,依自性之定智慧,照自心之暗昧,而达明心圆觉,登无上界,与真空母体合而为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即是佛。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 智慧能解自心迷误、暗昧、无明、未知数,能通万化之源,无一化不知,无一神秘不解。自心比神还乎其神,秘不可言之事,迷不住心。自心不被一切所转,不被一切所迷,心同自然一体,自心就是一个大神。
咒,就是语真言实,不二之理,可不是把心经当做咒语来念就能成佛。若不理解经意,若不实际练心,若不能做到明理明心,即使念上几千遍几万遍也没用,能悟到自心,认识自心,体会到自心,用自心照自心,自心明自心,胜於念千经万卷,因为千经万卷唯心旨,就是说,千经万卷,都是已经明心的人,给尚未明心的人下的圣旨,必须遵旨而行。所以说千经万卷唯心旨,目的是明心不是念,心经所言之理,能使人明心,故为大神咒。
是大明咒
自心智慧明灯,照自心之暗空,达明心见性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自然真空同体,一性圆明,十方平等,是为大明,能达此地步皆是心经之功。是使心达大明之真宝,是使心达大明的明言灵语,此理真实不假,是为大明咒。
是无上咒
无上指心而言,人心是一身之君,是生命之源,理解宇宙人生的至极真理,也只能用心去悟,心为无上智,心出於无上之源,是为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自性真空妙明理体为万佛根,万佛源,无心一切皆无,也无佛,也无经。一切果皆从心成,心是一切的种子,若没有妙明心,就甚麼都没有了。心能明万理,心是一台灵机,心是万机之母,什么能与妙明之心相比呢?心高于一切,妙明心即是无等等。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所有的道理前面已经讲清楚了,没有什么再说的了,佛还怕后人不信,因此,这句话就像是佛在发誓一样地对后人说:「我不会欺骗你们,这个道理一点也不假,只要照这个道理去做,就一定能离苦得乐」,佛的慈悲之心尽矣,学佛者千万不要埋没圣贤一片心。无量大过难得悔,无为大法难得信。信是功德母,信而行,行而证,明心见性,也非难事。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句从来没有人解过,只接上句真实不虚四字,即了结了这一大因缘。
心经总共有260个字,心经的实旨是心,是佛说与见性弟子由定慧到明理,明心,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理论,心经是以心为刚,讲的是心法,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练功,自参自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用语言文字,是没辨法说清楚的这些就叫做语言道断,又叫真经无字,在这个意义上说,凡是有字的经,可以说的法,都是假的,写的经,说的法,就像一个指路牌,对不明方向的行人,是有用的,对一个不走路的人是无用的,对已经走过这段路的人,都是没有用的,练心者读心经亦要同样看法。
佛教所说的是慈悲,儒教所说的是忠恕,道教所说的是感应,这六个中文字,下面都有个心字在的,其实大家都是叫人去修心,去练心,亦是心经所有的意思,只不过是其它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语言,去教同一个道理。
上一篇:鼓舞2023的口号合集200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