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论文
【第1句】: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将多语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双语研究。然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交流需求增强,这种交流可能是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的。在此背景下,多语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三语习得研究作为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三语习得的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三语习得后续研究的发展做出展望。
【第2句】:国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肇始于Hoffman和Thomas的研究。Hoffman的著作LanguageAcquisitioninTwoTrilingualChildren是三语习得研究的典型作品。Hoffman在此研究中主要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三方面跟踪调查两个从小同时学习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小孩的语言发展与习得。在此期间,Cenoz,Gorter,Kemp&Jorda等学者对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Cenoz&Gorter探究了在巴斯克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三语环境下写作技能的培养,并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这三种语言之间的联系与交互。语言学家Kemp给多语现象下了定义,他所提及的影响元语言意识的变化因素为三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包括语言习得者同时掌握的两门语言,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成熟度、学校教育等因素。Jorda基于言语行为和语用能力的分析,阐述了三语语用意识的产生以及影响。语言学家DeAngelis探究了习得的语言之间的距离、近因的使用、语言习得的顺序、文本的形式和对目标语与源语言的熟练程度。
【第3句】:国内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与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相比,国内的三语习得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起步较晚。从已有的三语教育研究成果可知,国内三语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从研究理论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将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与汉族学生的二语习得进行对比研究,将语言迁移理论、认知优势理论、语言损耗理论、文化濡化、涵化理论、元语言意识理论运用到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研究中。关于研究领域,学者们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神经学、教育学等方面展开了研究,运用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时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解决办法和途径。就研究内容和方向而言,国内三语习得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三语教育现状
国内不少学者对三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姜秋霞和刘全国对西北民族地区外语基础教育做了现状调查,发现由于教学条件和与语言接触的限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掌握英语是极其困难的。胡德映(P99-120)的研究发现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并没有在外语学习上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因为授课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几乎不会考虑或者时常忽略学生的双语(汉语和民族语)能力以及由双语能力导致的认知差异。张贞爱等发现相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质量和三语教育认同都较高。
(二)语码转换
在国内,从语码转换这一视角研究三语习得的学者较多。刘全国研究了中国西部的藏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三语习得的语码转换。他在研究过程中观察了藏族学生的英语课堂并记录下课堂中发生的`语码转换现象,对中国的语码转换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并为国内外关注中国三语习得研究的学者提供了研究证据。吴白音那,文秋芳通过调查内蒙古地区某蒙古族学校3名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情况,探究了三语环境中教师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与功能及其分布特征。
(三)学习动机
原一川对中国云南省的50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云南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大多数取决于他们在目标语言学习中获得的分数。同时,原一川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动机的因素还包括他们对目标语的态度,目标语背后所涵盖的文化,学习中的焦虑以及学习的内在动机等。
【第4句】:未来研究展望
由以上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概况可知,国内外的三语习得研究都关注了语言学习的动机、态度、障碍、语言迁移、二语和母语的影响以及语言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短期的抽样调查,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纵向实证研究较少,不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未来对三语问题的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按“三语语用”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关三语语用的文章只有9篇,因此,国内学者可以结合国内少数民族外语教学的特有现象,拓展三语习得在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分析三语语用的产生与语用意识。
第二,将三语习得研究渗透到语言各层次,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语篇等层次。通过对国内24种主要外语类期刊有关三语习得的文章进行归纳,发现对词汇的研究居多,而对语音的研究只有8篇,未来对语音层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第三,国内的三语习得主要集中在对藏语、彝语、状语、苗语、蒙古语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拓展到更多的少数民族语中,有助于丰富语言文字的研究。
第四,探索三语习得研究的新方法,将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结合,提供更多有数据分析和科学论证作为支撑的研究报告。
第五,目前探究二语对三语影响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反过来研究三语对二语的影响的并不多见。因此,三语习得对二语习得的逆向影响可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浅谈国内外生态投资研究综述学术论文
内容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生态环保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在此背景下,我国生态投资逐年增长,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生态投资主体单一,政府生态投资存在着投资质量不高、重复建设严重、投资效益差、监督管理不力等,同时引发难以筹集用于生态投资的资金等问题。政府无法对项目总投资进行有力的控制,管理弱化,投资效益低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机制的深入发展,探索新的生态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态投资环保投资生态补偿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生态问题是颇费物力和经历的。建设时不考虑生态问题,省了小钱,待日后产生了问题再去治理,就要花大钱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节约生态投资,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第1句】:国内研究综述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着,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1)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第2句】: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进入现代化比我国要早很多,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早已经历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加以保护。其中对于生态的投资,也较之我国早了很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中,已经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美国的莱斯特?R?布朗在其《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中就在分析了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之后,提出了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并最终得出要通过降低生育率以稳定人口、调整经济的手段(包括财政引导、税负转移、补贴转移、许可证交易和对财政调整的支持等)、加速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转变等来改善现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地球。书中其实就涉及到了生态投资的主要议题:生态投资的来源,生态投资的多样性和生态投资的方向。加拿大学者布莱恩?纳特拉斯,玛丽?奥特梅尔着有《与虎共舞:环保导向带来企业成功》一书,介绍了公司、政府、非营利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如何在满足持续财务绩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同时,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投资于生态环境,承担更大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而具体的关于生态经济的学说,国外和国内一样,也是从环保投资中引申出了生态投资的概念或是就认为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是同一个内涵。如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环保投资包括:(1)环保设备的投入;主要是指“三废”处理和污染控制设备的投入,用于自然保护和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投资;(2)环保服务投入;(3)洁净技术和洁净产品的生产投入。而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包含于生态投资的诸多领域。西方国家对于生态投资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去体现,发达国家中,瑞士生态环保投资主要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家庭三部分承担,三者的比例大致相当。在投资方向上,废弃物的管理花费最大,占整个环保投资的1/3强,空气和水污染的防治费用次之,各占25%左右。而加拿大则设立了环保开支账户(EPEA)作为环境和资源账户体系(CSERA)的一个分支,其范围包括发生在污染治理和控制、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环境监视、环境评价和环境审计、土壤改造等方面的费用,但是,提高健康水平、美化环境等方面的费用则不包括在内。其投资的.主要方面有:(1)关于环保的家庭开支。家庭环保开支是指居民对控制和减少日常生活对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而支付的费用。(2)政府对环保的现金和资本支出,包括中央政府之间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3)商业资本运营对环保的支出。而意大利对环保投资的分析以账户的形式反映在区域和地方两个层面上并影响着环境政策。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已着手对环境税进行研究和实践。美国生态环保产业通过联邦和州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发行市政债券进行市场融资、企业自筹和公私合作(PPP)模式筹集更多的资金。而日本则通过建立财政投资于贷款项目基金、政府金融机构支持融资、会计预算和非政府组织(NGO)的融资来满足其生态投资的需求。
目前已有的研究认为生态投资概念是由环保投资概念演化而来,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环保投资的范围界定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活动;忽视了生态产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难以真实反映生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我国新时期生态投资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而,本文的着重点之一就在于剖析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扩大生态投资的多元投资体系加以探讨。
从以上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理论讨论来看,生态投资的范围并不统一,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角下,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为了保证我国社会沿着这个方向顺利发展,必须深入对生态投资的研究,进而能够准确反映生态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综合生态投资的研究现状不难看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开始的时间并不长,对于生态头的定义众说纷纭,还没有统一定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课题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国内研究只是单纯的理论研究,缺乏对现实社会指导作用的研究,对于这些都有待更多学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萧琛等译:《经济学》(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龚玉荣沈颂东:环保投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第2句】:2
陈克新:环保投资:筑就金融海啸防波堤.中国经济导报。200【第9句】:【第2句】:5
程雪莲宋慧云:对中国现行环保投融资现状的反思.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第6句】:1
刘社:对增加我国环保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问题的探讨.经济经纬、19【第99句】: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分析论文
1研究内容
我们将所搜集到的13篇文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评述,即评述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应用的书籍,共两篇(牛瑞英,2007;张虹、王蔷,2010)。第二类是介绍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两大派别: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共两篇(高一虹、周燕,2009;高瑛,2009)。第三类是社会文化理论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中介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理论、动态评价等,共九篇(张雪梅,2002;张艳红,200【第8句】:2010;高艳,2008;韩宝成,2009;杨华堂,2006;张晓勤,2008;张国荣,2004;盖淑华,2010)。下面,我们分别作分析。
【第1句】:1评述
牛瑞英对JamesLantolf和StevenThorne合写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一书做了详细的述介。认为该书全面、系统、清晰地呈现了社会文化理论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现状,其出版标志着社会文化理论和社会文化的二语习得研究的成熟(牛瑞英,2007)。张虹和王蔷对KarenE.Johnson的《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社会文化视角》一书的内容和结构体作了介绍,并对书中提出的语言教师教育领域中五个正处于变革的观点做了解读和评述。对我国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张虹,王蔷,2010)。
【第1句】:2两大派别
认知学习观和社会文化学习观是二语习得领域业已形成的两大流派(文秋芳,2008)。梁文霞、朱立霞(2007)对近20年国外四大主流应用语言学期刊有关二语课堂文献的研究表明:二语课堂研究主要采用认知取向(cognitiveorientation)和社会取向(sociologicalorientation)两种视角。两个派别孰是孰非、孰重孰轻,一直以来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高瑛(2009)对比分析了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认知视域下的研究主要以输入、输出及互动假说为理论依据,采用静态微观量化分析,聚焦个体与生生互动,关注话语及互动的功能和形式。社会文化视域下的研究主要以最近发展区与支架式帮助为依据,采用动态宏、微观结合的质化分析,聚焦群体与师生互动,关注互动中的意义、形式及结构,强调语境(高瑛,2009)。高瑛认为理想的发展趋势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课堂互动话语的研究,更有力地帮助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高一虹、周燕(2009)认为两个学派在批评和借鉴的对话中,形成了一定的交叠,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整体“人”的关注以及对于多元性、动态性的注重。但二者也存在互补关系。在实证研究中,前者多采用量的方法;后者多采用质的方法(高一虹、周燕,2009)。
【第1句】:3相关理论
【第1句】:【第3句】:1中介理论
教师话语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对学生的输出甚至整个二语学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把在课堂上所获得的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需要中介。而教师的中介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最佳的作用形式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内化。高艳(2008)指出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关注语言学习者,为其创造有利于主动建构与发展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把在课堂环境下所获得的内容,通过意义建构转化成为真正的知识。教师用语言作为中介工具帮助学习者,而学习者用它来理解和内化新的知识,通过内化获得个人认知和语言发展(高艳,2008)。杨华堂(2006)调查了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教师中介作用的看法及教师中介作用在课堂上的发挥情况。结果显示,教师的实践和学生的理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建议: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让学生有胜任感;三教学生用正确的策略学习;四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
【第1句】:【第3句】:2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由新韦伯斯基派的学者如鲁纳(Bruner)、伍德(Wood)和麦瑟(Mercer)等人提出。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师-学习者互动形式,帮助学习者完成其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张国荣(2004)和张晓勤(2010)分别把“支架”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写作和阅读中,通过实验最后都证实了“支架”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一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四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张国荣,2004;张晓勤,2010)。盖淑华(2010)将“支架式”教学法应用到词块教学中,探讨二语词块习得能力及其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的词块习得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其综合语言能力也有显著进步;但词块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并不均衡,其中,对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盖淑华,2010)。张雪梅(2002)从“支架”理论出发,通过探讨学习者会话的特征提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可参考的有利于学习者会话的因素:一学习者会话的目的要清楚明了;二学习者会话的复杂性与难度应适中;三学习者会话设计应考虑学习者因素;四学习者会话中参与者角色应明确(张雪梅,2002)。
【第1句】:【第3句】:3动态评估
动态评估(DA,dynamicassessment)立足于智力的发展观,跨越多个时间点观察评估学生的进步与改变情况,了解学生动态认知历程、学习迁移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过程取向”和“教学介入与评估相结合”是其最鲜明的特点,同时它突出社会文化、非智力因素等对个体潜能的影响。张艳红(2008)借鉴Lantolf的介入式动态评估(interventionistDA)的程序性设计理念和Poehner的交互式动态评估(interactionistDA)中的交互思想,探索网络环境下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施动态评估的可能性。实验证明,动态评估在写作过程中为学生适时提供了策略、资源和激励等方面的有效帮助,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师生及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2010年,张艳红又通过实验建构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体系,提出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发展状况来设计循序渐进的“支架式”教学“介入”形式。韩宝成(2009)从关注点、目的、过程、结果解释及评价者角色等方面区分和对比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详细分析了干预式动态评价和互动式动态评价的特点和异同,介绍动态评价在二语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并指出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应从更多实证层面获得支持才有说服力。
2存在问题
社会文化理论的这些相关论文增进了我们对该理论的了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认为这些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改进:
2.1研究涉及面窄。主要是社会文化理论在写作、阅读领域的应用,关于会话的很少,听力和翻译的没有。社会文化理论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没有得到均衡研究。
2.2历史研究(longitudinalstudy)不足。研究主要以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为主,历时的追踪性研究只有一例:张晓勤(2008)。横断研究虽然能帮助我们了解一定时间的内师生行为,但只有进行历时研究,我们才能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了解教师或学生某一行为长期出现会产生的效果或某一教学措施对学生的远期效果。
2.3数据来源较单一。实证研究只采取了单一的观察、录像、录音或访谈来收集数据。这样只能收集到参与者的行为或语言,却不能充分探究其内心世界和心理过程。因此,今后的研究可结合教师或学生的反思,辅助以内省(introspection)和回顾(retrospection)的方法来挖掘造成他们特定语言或行为的深层原因(Ellis,1990)。
3结语
通过对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综述,我们发现其研究内容包括相关书籍的述介、认知派和社会派之争、相关理论的应用三个方面。我们认识到,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将相关理论运用到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追踪性的历史研究,并通过不同手段来收集数据资料。
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论文
摘要: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方言语言习得影响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1句】:解析语言习得
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的纵贯研究及实验方法,并着重研究音位、语法、词汇及交际能力的发展。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换句话说,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实际上可以视为同义语。那么,为什么我国语言学界,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界,关于这个问题却要区分“习得”和“学习”,并为此而争论呢?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关于语言习得的讨论,几乎全部集中在Krashen关于“习得”与“学习”的理论上。那么,我们就先从Krashen的理论谈起。
可以说,Krashen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区分“习得”与“学习”之上。Krashen认为:习得是无意识的过程,如同第一语言掌握的过程。当习得发生时,习得者不一定总能意识到这个过程,他/她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他同时认为,学习是掌握有意识的知识,是“知道这种语言”(knowaboutthelanguage)。需要澄清的是,Krashen并没有认为课堂教学只是学习,而没有习得。由此可见,Krashen自己的主张是“习得”加“学习”。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Krashen认为,仅靠学习不能使得学习者达到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他看来,只有“习得”,而不存在“学得”。换句话说,按照他的观点,仅靠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没有听与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人们无法达到运用语言的程度。因为按照他的观点,仅依靠“学”,是学不“得”的。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作为一个通用的概念,在国外的文献中,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可以置换的。关于“习得”与“学习”的区分,只是Krashen的一家之言。比如,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之父”美誉的Ellis,就曾明确地在关于语言习得的专著中提到,他使用的语言习得的概念等同于语言学习(learning)。
至此,笔者希望说明的问题是: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对国外大多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来说,是不加以区分的,除非涉及到Krashen的理论,才会特别讨论这个问题。因此,当我们看到国际上有关研究文章中提到“语言习得”这个用语时,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学习和掌握语言。而本文所指的语言习得正是指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第2句】: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前面已提到语言包括主体语言或母语,以及客体语言或外语,方言对这两种语言的习得都有一定影响,现分析如下:
(一)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
诚然,语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常通过对方言的喜爱表现出来。乡音作为个人归属的最明显的标志,带有浓重感情色彩,标志某人是某一群体的成员。从文化历史的层面上看,方言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较为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财富,方言是保存这些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途径。人们往往通过方言来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体现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些文艺作品来显示自己的方言的魅力,树立自己语言或方言的威信。
人自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必定是自己的方言,母语的习得从方言开始。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对于人们学习普通话大致有三大影响:
【第1句】:普通话辨音与发音能力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已在掌握方言母语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儿童时代所具有的语音感知能力、发音能力已经朝着方言的方向发挥了。他们成年后对方言母语的语音知觉就很敏感,对标准普通话的语音知觉就很不敏感,往往感知不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普通话辨音能力受到影响。成熟后的发音器官的活动也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定势,有时即使感知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也难以改变方言母语发音的习惯性定势,普通话语音发出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第2句】: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的普通话如果存在发音错误或缺陷,往往给人口齿不清、说话含混的感觉,影响语言表达和交际。普通话有而方言没有的词语和句型方言区人往往不熟悉,只能听懂却不能积极地表达出来,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语和句型又不便翻译,只好放弃不用,只能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共有的词语和句型,以致词汇贫乏、句型单调,语言表达能力大受影响。以方言为内部语言的人往往缺乏普通话的语感,运用普通话交际时,还要经过一个内外部语言的转换过程。由于多了一道翻译的手续,他们理解和表达普通话的敏捷度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运用普通话交际时就没有运用方言交际那样流利自如,因而显得有些笨嘴拙舌。
【第3句】:心理上受到影响
方言区人对于方言母语有着难以割舍的认同心理,学习普通话时,心理上会发生碰撞,暂时不适应时,会对学习普通话产生抵触情绪,对普通话缺乏归附动机。另外,从语言学习心理角度来看,成年人已过了最佳语言学习年龄,学习标准普通话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由于这些潜在的心理障碍,使得很多人只满足于勉强应付低水平交际的地方普通话,不愿意努力学习标准的普通话。
(二)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第1句】: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
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务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学习者初次接触一种语言,产生文化紧张心理是很正常的。而方言能够尽快帮助学生熟悉并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对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第2句】:缩短学习者的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具有排他性。一个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对新文化的适应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方言能够帮助他们缩短这种文化适应的过程。
【第3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范围和特定的使用人群。而方言能够使学习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最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终提高他们外语习得的速度和成效。
【第4句】:容易对标准外语的'学习产生误导
方言可以缓解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缩短其适应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但是,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弊”还是显然易见的,例如刚开始若是跟着方言学会了不标准的发音,那么以后很难改正。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便于各种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认,载承着一方水土风情的方言对这种文化的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句】:如何利用及应对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或是为了利用好的影响,或是克服坏的影响,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习得语言,加强各际的文化交流。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利用或克服方言对学研习得的影响呢?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以供学者或语言教学者参考:
(一)重视及加强普通话的学习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语言政策,推广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普通话二方言+声调。其实不然,因为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等诸方面与普通话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区域的语言有着自身的特点,即或是同为北方方言,或在同一区域,也有各自的特征,这就是我国语言的特点。因此各方言区的人要讲好普通话,必须了解其方言与普通话在声、韵、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点,然后进行改正,这样才能讲好普通话。
(二)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
笔者认为,在促使学生选择学习外语的众多因素之中,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才是其学习的根本原因。可从目前我们对语言习得环境的综合利用上来看,重课上学习而轻语言实践习得的现象大量存在,这是对语言习得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只喜欢跟自己统一语种的人“扎堆”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良好有利的语言习得环境实际上仅限于课上环境,课外环境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惜。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研究课方言开发和利用,并努力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标准语仅是语言交流、沟通的工具,而真正促进更深入的文化交流的是方言,我们必须重视方言的文化交流作用。
【第4句】:结论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曾将世界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认为东方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其特点是在交际过程中注重依赖语境。汉文化无疑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留学生在汉语习得或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必须熟悉他所处的文化语境才能顺利进行交际,否则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交际障碍。地方文化语境是来华留学生最先直接接触的具体语境,他们在华期间的一切生活和学习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所以,研究地方文化语境对汉语习得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言是地方文化语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并加以“扬长避短”。如此,才能真正的加强跨文化的交际,才不会出现那种仅会讲语言,但不懂文化的现象。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龚亚夫:《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几个概念》,《英语教师》2008年第1期。
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
张崇富:《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3期。
上一篇:武术赛事宣传标语汇总5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