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陶瓷企业开业标语聚集100条-标语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陶瓷宣传口号

【第1句】:陶韵风范,千年荣昌!

【第2句】:传承千年梦,怡然荣昌陶。

【第3句】:荣·中华瑰宝,昌·经典陶瓷。

【第4句】:安富荣昌陶器,泥精保鲜第一。

【第5句】:盛世荣昌,陶行天下。

【第6句】:荣昌天下,陶醉世界。

【第7句】:荣昌用泥造艺术,用泥彰显文明。

【第8句】:荣昌陶,世界荣耀。

【第9句】:陶艺醉古今,创意名天下。

【第10句】:荣昌陶,创艺高。

【第11句】:承千年风韵,载时代品位。

【第12句】:古韵今尚艺陶品,山清水秀美荣昌!

【第13句】:陶韵千年,荣昌万世。

【第14句】:泥火淬炼,碧血结晶,孕育荣昌陶品。

【第15句】:千年荣昌陶,荣耀中国风。

【第16句】:安富古镇泥精排成行,荣昌千年陶韵世界享。

【第17句】:荣昌韵,千年造。

【第18句】:一寸一匠心,一器一风韵。

【第19句】:陶来陶往,陶在荣昌。

【第20句】:陶冶千年,华彩璀璨。

【第21句】:千年荣昌,一品陶瓷!

【第22句】:荣昌陶醉在“瓷”——安富。

【第23句】:禹血染神泥,陶土分红白;煅火用青松,珍品显神韵。

【第24句】:昌陶的历史,展示中国文化。

【第25句】:美丽荣昌靠人杰续炼泥精,智慧安富依地灵再铸陶魂。

【第26句】:荣昌陶瓷,荣耀于世。

【第27句】: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尽显东方陶艺文化。

【第28句】:中华陶,荣昌陶!

【第29句】:千年锤炼,中国精神。

【第30句】:荣昌陶瓷,富安天下。

【第31句】:一切皆神韵,当作荣昌陶。

【第32句】:荣昌安陶,千年化韵,百世传承。

【第33句】:荣昌安陶,陶誉天下。

【第34句】:陶韵之乡,美在荣昌。

【第35句】:荣昌安陶,荣耀天下。

【第36句】:锄出土,劳成瓷。

【第37句】:陶韵弘扬,安富荣昌。

【第38句】:成大器之泥精,淬经典之陶宝。

【第39句】:荣千年匠心,陶万年风范。

【第40句】:陶冶一份心境,收获一世永恒。

【第41句】:滔滔江水,巍巍山城。大器荣昌,千古传承。

【第42句】:荣昌陶艺扬名天下。

【第43句】:文化经典,灵动人间。

【第44句】:陶器保鲜真实用,荣昌典雅更出众。

【第45句】:陶冶性情,创造生活,尽在荣昌!

【第46句】:天下陶艺在荣昌。

【第47句】:安陶圣地,万古流芳。

【第48句】:爱陶就淘荣昌陶。

【第49句】:兴、馨、欣-艺传千年。

【第50句】:融合历史精髓,展现陶艺品质。

【第51句】:承古之风韵,塑今之陶魂!

【第52句】:古昔风韵今朝塑,盛世荣昌安富来!

【第53句】:火土相生,妙手入魂——千年荣昌陶。

【第54句】:荣昌陶都,传承中华。

【第55句】:荣昌美如画,陶艺醉天下!

【第56句】:历史的传承——荣昌陶艺。

【第57句】:匠心为你,烧出千年文化荣昌。

【第58句】:安富名陶,荣昌成器。

【第59句】:无所拘泥,天生陶器。

【第60句】:藏东方神韵,陶千年积淀,昌中华风骨。

【第61句】:千年风华陶韵情,唯有荣昌经典存。

【第62句】:瑰丽文化,陶艺巅峰。

【第63句】:荣昌陶器美无匹,保鲜生活又第一。

【第64句】:千年荣昌陶,经典会永恒。

【第65句】:陶熔今古,荣昌天下。

【第66句】:古意(韵)悠然——荣昌陶器。

【第67句】:陶艺天下,荣昌品质。

【第68句】:历史从陶器繁荣,创造助国家昌盛。

【第69句】:荣昌安陶,世界荣耀。

【第70句】:传承有道,创新永航——荣昌陶。

【第71句】:我荣昌陶,寿比华夏(寿比中华)。

陶瓷马作文

我的外公是个收藏迷,房间里摆满了他买来的艺术品,有六角宝塔,泥人,古董花瓶,古老的画……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陈列在客厅茶几上的一匹陶瓷马。外公说,这匹陶瓷马是他17年前游安徽太极洞时,在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摊上买来的。这匹马是用陶瓷制成的,高大约两分米,全身乌黑发亮,摸上去光滑细腻。它的底座是一块近似三角形的陶瓷,还雕着一只笔筒,笔筒上的花纹十分平滑。

这匹马玲珑剔透,精神抖擞,身强力壮,十分魁梧。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滴溜溜地转。它的鼻孔微微翘起,似乎在轻松地呼吸着,大嘴巴紧闭着,像有不可泄露的秘密。它昂首抬头,仰望着天空,有些洋洋得意,又细又长的脖子上长着一列整齐的鬃毛,随风轻轻地摆动。马的胸脯挺得直直的,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威风凛凛。它那一条浓密的`尾巴好像女孩子扎的马尾辫,似乎在不停地甩着。

马儿站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右前蹄微微抬起,左前蹄立在大石块上,支撑着身体。两只后蹄腾空离地,像是在一碧千里的蒙古草原上驰骋。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战马在战场上驮着将士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英武豪迈,攻破了敌人的城池,为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雕刻工匠真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他们把这匹马雕琢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一幅逼真的骏马图活生生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一只活脱脱的骏马仿佛在我的面前奔驰。这匹马使我懂得了要像骏马一样勇敢,任劳任怨,信心百倍,积极进取,做一个坚强的人。

我喜欢这只精美的陶瓷马,喜欢它的外表,喜欢它的坚强……

参观陶瓷馆日记

今天上午,老师带我们去淄博陶瓷馆参观。

到了那里,讲说员张老师带我们参观第一个馆——-名人名作馆,刚进去。就看到一个大盘子,它的名字叫“嫦娥奔月”“哇!”我的心里想,“真是想不到,刻得画和真的差不多完全一样!”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一幅很美的画,虽然看上去是画的,但竟然是陶瓷做的!这又令我们大吃一惊!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举世闻名的中华九鼎,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我想:这可真壮观!

一会儿我们又去了陶艺馆这儿都是些像泥巴似的玩意儿,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正在踢毽子,真不知道作者怎么把它做得那么逼真。接着,我又看到了好多鱼,这些鱼仿佛是真的一样,再大海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怎么制作成陶瓷的展览图,陶瓷是先从山上运下泥巴,捏成陶瓷的形状,放进火里烧,然后拿到市场上卖。

参观结束了,我们班所有师生一起照了一个“全班福”,然后唱这歌开心的走了。

陶瓷散文精选

导语:阅读陶瓷散文,可以让我们感受中国瓷器的魅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瓷散文,供各位阅读与参考。

  【第1句】:中国瓷器

【第1句】:一张精致的名片

去景德镇,冲着那里的瓷业。一直以来,它成为我心驰神往的地方,满怀着神秘。“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无论玲珑剔透、轻盈细致的套盘,还是圆圆胖胖、稚稚拙拙的碗盏,都那样生动可爱、楚楚动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瓷器,偶若遇见景德镇的产品,对着底部的印记,大人们会郑重其事地介绍一二,话语中透着赞赏与崇敬。也曾几回,将一些瓷器附在掌心,立在案头,摩挲,端详,相看两不厌。瓷器无语,人也无语。

景德镇在昌江之南,古称昌南镇,因其陶瓷闻名,外国人径直用昌南的读音(chāngnán)称呼中国,即China。正如尼罗河畔的金字塔,让人们知道了古埃及,如今一说到埃及,人们无不油然想起金字塔。又如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泰国人妖,许多人因之知道了泰国,并乐不可支地趋之而鹜。景德镇,恰似引介和展示中国的一张精致的名片,任所有的骄傲镌在瓷器上。

【第2句】:在火中涅盘

在浮梁瑶里古镇附近的“陶花源”,一处古代龙窑遗址。龙窑依山傍水,像一条巨龙,身长20余米,腰宽两米多,“龙头”高翘望着苍天,“龙尾”低伏,紧贴地面。从窑里挖出的泥土,干燥而金黄,带着“火”的颜色;那刚出土的瓷片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瓷器来自泥土,似乎为了赶赴一场前世的约定,完成一次生命的燃烧。铸铁成钢,寒梅吐香。即便是一抔普普通通的泥土,只要敢于锻造,勇于磨练,甘受熬煎,就可以升华自己。一次炼狱,或许就是一次涅盘。感谢火。有了火的锤炼,泥土有了筋骨,修得如玉的瓷器。纵然哪一天,她可能被碾成碎片,但经由火中,红过、紫过,也生而无憾。

【第3句】:生命来自泥土

上古时期,女娲因为大地的冷清而感到孤寂,灵机一动,用泥土仿照自己制作了“人”,进而创造了人类社会。几千年前,据说因为一场偶然的火灾,将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烧成了瓷器。人与瓷器共同作为来自泥土的奇迹和杰作,带来无限生机与趣味。没有人类,地球将会黯然失色;没有瓷器,人类也将减少几许美感。“一枝草一点露”,一棵小草因为一滴露水的眷顾,会化作生存的机会与条件。生命既然活在世界上,就有存在的理由,以及继续存在的条件与关怀,最终化为奇迹。纵然不过泥土,可能生长庄稼,也能化身如玉。瓷是修炼得道的玉。

【第4句】:与水相济

也是在陶花源。在瓷器制作的作坊,我看见泥土与水糅合的制丕工序。因为水的融入,泥土黏合紧密而不松软,便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姿态,更有了水的灵性。因此也感谢水。别拒绝水,上善若水。拥有火的炽烈,也无妨藏有水的温柔。水性至柔,柔极至刚。正如钢刀淬火,唯有水火相济,阴阳相调,才赢来钢的坚韧与锋利。瓷器因为水的融合,才那么坚韧而柔媚。听吧,弹击瓷器,金属般的清脆悦耳动听,原来附有火的朗笑、水的潺潺。

【第5句】:雕琢灵魂

“玉不琢,不成器。”在每一款瓷器上,都流动着匠师艺人的灵魂,让人仿佛看见他们和高人悟道,听到他们在松风中歌唱,以及泥土的呢喃,火的舞蹈,水的笑逐。那随手渲染的狼毫勾勒,一片墨痕,现出荷叶、梅花、芙蓉、小鸟,青花如水墨般在瓷胎上游走,或浓或淡,泛着一片欲滴的苍翠。还有其中的山水、美人、书法以及朱红印章,都洋溢着无限的意蕴。

凝视瓷器,其实就是凝视生命,以及由远古而来的迟缓的脚步。

【第6句】:独一无二

在景德镇,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古代的御窑,同样一款的瓷器一次无论烧制出成千上万,但最终只选取其中的一件,其余的都将被砸碎,只为了那件御物在世间享有独一无二的身价。大凡价值连城的文物,都以稀为贵,无论其精粗美丑。生命的价值在于不重复他人,活出一个真的自己。有个性更有价值。芸芸众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谁能禁受住浪涛的冲刷,坚持到最后,就将出局取胜。唯一或许就是第一。《石头记》中的那块顽石,因为来自女娲补天时的石头群中,人间独有,所以成了“通灵宝玉”。

【第7句】:历久弥珍

见过出土的铁器,锈迹斑斑,刃角老钝;见过陈年的绸缎,色泽黯淡,凄惨欲裂;却看见古老的瓷器,经受着腐蚀、磨砺和漫长的时间的'考验成为世人追捧的宝物,在岁月的推进中,愈久愈闪烁出诱人的光芒,正如陈年老窖久而弥香。

真的生命历久弥珍,正如人间最美的爱情,纵然有过激情浪漫、难舍难分,若能持久绵长、地老天荒、至死不渝,更为人们称颂向往。

【第8句】:爱恨情仇

在艺术的路途中,多少顶礼膜拜者,以一份怜瓷惜瓷的心情,将它轻捧在怀,怕雨淋着,怕风吹着,怕噪音吵着,把它看作中有灵性的至宝。也有心术不正的人觊觎瓷器,把它看作无价的财富,用汗浸的手触摸、把玩,贪婪的贼光使之黯然失色。也因此,多少不择手段、尔虞我诈、谋财害命的闹剧在瓷器的身边上演。瓷器在鄙俗者的面前,永远是一堆变形僵化的钱币,无法呈现出花的绚丽。在不停的争夺中,常看见瓷器在一瞬间随手而碎,圆润、光滑中潜藏着尖锐的锋刃,锋利的碎片满含仇恨,对着正在亵渎轻慢她的人。

一款瓷器落地而碎。那一地的碎片,是一朵朵坚贞的花,开得凄美,开得绝唱。她有不可冒犯的冰清玉洁,不容轻慢的心高气傲,总是以死相争的那一种。对于最初伤害了她的人,纵然是忏悔,收齐、补好所有的碎片,也不能复原一颗完好的心。瓷器娇弱,娇弱的另一面正是她的刚烈。失去的,终将失去,难得再回来。既然不再成全为器,别说破镜难圆,就算归为泥土也会情非得已。

【第9句】:考验无数

一只不幸的瓷器,在一阵飓风中落地而碎,由费解到幡然醒悟。它因为接受火的锻炼而强硬,却没有经受被砸的考验。

生命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是可能,也是必需。面对过炎热的考验,还要接受冰雪的考验;面对过贫穷的考验,还要接受富贵的考验;面对过失败的考验,还要接受成功的考验……仅仅经受了一次考验,未必能承受生命的所有考验。

倘若缺少考验,唯有百倍呵护。

【第10句】:永恒的完美

一只出现裂缝的瓷器摆在我的面前。我惊恐地注视着。所有的欢乐都已经冻结,仿佛世界只剩下这一条裂缝。我无能为力,我几乎想向她乞求,但没有半点用处。我把它举得高高,然后松开手。这是我最爱的一件宝物,我拒绝裂缝,拒绝残缺,永远。有时我可能姑息容忍,对于这瓷器,却毫不苟且。我想拥有一件完美的瓷。如果不是,我会毫无预兆地割断尘缘,别她而去。

可是,谁能真正拥有一件永远完美的瓷?就像拥有一朵落在掌心的雪花,或者拥有年复一年的春风里不变的桃花?

  【第2句】:中国瓷器之美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外国人以瓷器称中国,英文单词“CHINA”既是中国之名,又是瓷器之称。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以后的景德镇地区,已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瓷器

中国瓷器是很幽雅、很难以描绘的,也许正因为这样,它更显得高贵。英国散文家兰姆(C·Lamb,1775-1834)写过一篇谈中国瓷器的散文,文中说道:“我对中国古瓷器几乎有一种执着的妇女之爱,每当我去探访名门巨宅,我首先要问的是收藏的中国瓷器,其次才轮到其他工艺美术和图画。”兰姆对中国瓷器的深深眷恋真如静潭春水般幽深。

在一切都极其喧哗、极其刻意展露的当代生活中,中国瓷器在“收藏”、“鉴赏”之名的掌控下成为市场的贵宠,拍卖行与豪华会所取代了文人寒士的风雨茅庐;环顾现实,中国瓷器已经失去她的家园。“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染上春水的明月,以薄冰盛上绿云,那种澄明、润泽真是何等的娇艳、何等的含蓄;又联想起沾有青苔的古镜和含露欲滴的新荷,又是何等的清雅和脱俗——环顾现实,当下这个市侩、暴戾的社会其实根本不配谈中国瓷器。中国陶瓷历史已有一万年。祖先发明陶器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它是古人类由漂泊不定的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随着制作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意识地开始美化陶器,古陶器上的花纹、雕刻等把人类对美的追求都表现了出来。全世界陶器的出现差不多都是一万年左右,有普遍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瓷器却是中国的发明,早在商朝瓷器就被造了出来,欧洲到16世纪才掌握制瓷技术,比我们晚得多。同时中国的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流传全世界,最远到达东非、欧洲的意大利罗马。今年印尼爪哇岛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经打捞发现船上有6万件瓷器。瓷都“景德镇”名称的由来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景德镇有近两千年的制瓷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熅暗抡虼善骺始有了自已独特的风格: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有好几个名字,如新平镇、昌南镇等。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公元1007),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个字,由于“其器光致貌美??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景德镇,名称延用至今,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景德镇在唐、宋、元、明、清期间熞殉晌历代皇宫用瓷的生产基地。

中国陶瓷珍品之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精美陶器。盛唐时期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保存着许多造型优美、釉色斑斓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陶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当我们看到那些奔腾的骏马、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里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虽然只是用普通的黏土制成,但艺术家们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的制作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中国陶瓷珍品之明青花

明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器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受世人喜爱的作品之一。明朝立国之初,即在已有良好烧造基础的景德镇建立了官窑,专门烧造供皇家欣赏、使用的瓷器。青花瓷器便是其中一个品种。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

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

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的烧造,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在今天的古陶瓷研究、尤其是鉴赏领域,人们最重视、最受欢迎的作品就是明早期永乐、宣德的景德镇官窑作品,有人甚至把永乐、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永乐、宣德时期官窑青花瓷器的卓著名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其胎质、釉层的精细肥厚、青花色泽的浓艳、纹饰多样、线条优美和造型丰富等多方面特征构成的。

中国陶瓷珍品之清青花

经历了元明数百年烧造历史后,青花瓷的烧造在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果说明代青花瓷在当时已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的话,那么,到了清代,青花瓷的生产达到了飞跃的程度。清代青花瓷器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各地烧造产品质量较次。惟有景德镇青花瓷,时代特征、精粗文野较明显,因而,它是清一代青花瓷的代表。

康熙时期是青花瓷器的大发展时期,六十一年间生产了无数不同类型的作品,现今传世的也颇多。根据现有资料,可对康熙青花进行分期,基本是二十年一期,第一期为康熙元年至御器厂大规模开烧的康熙十九年。产品所用青料与清顺治时期所用的相同,至少有四种色调,釉色多白中微闪青或青白色。造型有笔筒、小碗、大盘等。康熙中期是青花瓷烧造最成熟阶段,以十九年为起点,至康熙四十年以前,这时期青花烧造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而乾隆时期是中国瓷器集大成的时期,各类仿古瓷、创新产品皆见烧造,青花瓷亦然。从青料看,乾隆时期青花色调明快纯正,用料重着蓝色,黑疵较多,造型上,作品强调形体比例,追求新颖奇巧。嘉庆时期的青花瓷器,一部分依然保持着乾隆时期风格,乾隆时期青花烦琐而满密的风格在这时依然如旧,大部分瓷器烧造质量不如乾隆时期,有许多甚至不如后起的道光时期。

中国陶瓷珍品之清彩瓷

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了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除了继承传统和釉上五彩、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品种外,还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五彩,创烧了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的斗彩和淡雅柔和、绘画精美的五彩,以及婀娜多姿、美轮美奂的珐琅彩等等。此外,种类繁多的杂彩在清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明代的釉上五彩瓷器虽然从嘉靖、万历时期的生产高峰走向衰弱,但一直未停止过生产,清顺治的釉上五彩即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烧造的,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色彩虽然以黄、绿、红三色为多见,釉面光亮匀净但成色较淡,部分器物的彩色容易脱落。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顺治五彩鱼藻盘,底部有“大清顺治年制”双圈楷书款,盘内所绘四尾鱼虽是瓷器的传统,但所表现的莲池鱼塘则由水藻及浮萍代替,制作虽不精美,但这类带款的顺治釉上五彩制品是少见的传世珍稀制品。

26843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