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妻子们打击小三口号聚集9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五四遗事》,写的是一个很戏剧性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五四遗事》读后感,欢迎借鉴!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篇1

张爱玲的《五四遗事》是一篇特别具有震撼力的小说,特别是对学生或者是青年人,看过后会给你一种当头棒喝之感。张爱玲通过罗与密斯范的爱情婚姻纠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张爱玲在小说中并没有给主人公取上具体的名字,只是用姓氏简单的替代,视乎代表着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两个人出现,她要表现的是一群人,特别是现代的青年人。

罗为追求自由婚姻,而想同密斯范结婚。而整个过程却演变成了一出彻头彻尾的闹剧,张爱玲用极具喜感的结局收场,罗与她的三个妻子最终生活在一起,一夫三妻正好凑成一桌麻将,这样的语言极具的辛辣与讽刺。张爱玲并不是要展现罗的爱情的悲剧,也不是要你为罗与密斯范的婚姻痛哭流涕。她只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表现现代年青人的彷徨、迟疑以及摇摆不定的心理状态。罗与密斯范都是自命于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他们的打扮很摩登,他们的知识很丰富,他们明明知道有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可他们却偏偏要这样做,这才是最可悲的。

罗同自己的妻子不是自由恋爱有感情的情况下而结合的,他想同自己所爱的人结婚这并没有错。但是他同密斯范恋爱后,他同妻子张氏的离婚,是一拖再拖,长达六年。因此让密斯范误以为罗不愿意与自己结婚,而去同当铺老板相亲。罗一气之下又同王氏结婚,因为当铺老板反悔,密斯范又变成单身,罗与密斯范相见后,罗觉得密斯范还是同自己相识时那样美丽,他们二人都认为还是像以前那样爱着对方的没有变,罗又经过了五年的时间同王氏离了婚。罗与密斯范是足足等了11年终于是达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可是这段爱情长跑完成的婚姻他们并没有好好的珍惜,而是觉得自己的美梦被打碎了,因为罗同两位妻子离婚,把大部分的财产都给了这两位前妻,他变成了实足的穷光蛋,这让密斯范后悔嫁给罗。密斯范这样受过现代教育的女子,结婚后不去做事,只想贪图享乐,沉迷于赌博,这同没有受过教育的传统女子又有什么区别呢?这让罗后悔娶了密斯范。在生活的逼迫下,在金钱的驱使下,罗接回了他的两位前妻,因为他们通过离婚都变成了富婆,因为传统思想不愿改嫁,也愿意接受罗,最终造成了一夫三妻的讽刺结局。张爱玲在小说中可谓是狠狠的批判的这些受过教育青年人的空想主义,浪漫主义。他们以反封建为口号,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要自由恋爱,因此抵抗自己的父母,辱骂自己的家庭。可是他们实际行动起来却是犹疑不决,徘徊不前,就算是抵抗父母获得了胜利,达成了自由结婚的愿望,就是金钱的诱惑,也可以让他们改变一夫一妻制,这种现代文明社会最最基本的理念。如果是由这样的青年人,我们可以实现创造一个民主、自由以及文明的社会吗?像罗与密斯范这样的年青人,他们的口号很响亮,要反封建,要民主、自由。可就是这小小的婚姻问题,就完全暴露他们的迟疑、徘徊彷徨的性格。只要能够有金钱,就可以抛弃以前所追求的自由。这种口号多过实际行动的行为,这种享乐主义,空想主义的思想如果在青年人中泛滥,真正的民主、自由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就算是勉强一时得以实现,也会复辟,走以前的老路。

罗与密斯范可以欣然的接受一夫三妻这样的局面,还一直标榜自己是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难道这不让人可笑吗?作为五四以后的青年人,如果都像密斯范与罗这样,五四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只会是永远的空想。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篇2

文中讲述的是一个罗姓“渣男”娶了三个老婆的故事,张爱玲笔下的男子大多是渣男,如《色戒》中的易先生,《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振保,《沉香屑》中的乔琪,不是已婚出轨的男子就是游戏人生的浪子,将女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而《五四遗事》中的“罗”的经历印证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罗”本是一位家境殷实,收入不错的年轻人,有一位乡下的妻子,然而他在城里生活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密斯范,两人浓情蜜意,罗为了给密斯范一个交代,不畏艰难险阻与妻子谈判了六年之久,仍旧僵持不下,密斯范也对他失去了耐心,家人为她定了另一门亲事,罗知道此事之后,也生气起了报复心理,与妻子离婚后,立马叫媒婆说了一门亲事,娶了王小姐。

世事难料,当罗第二次结婚后,得知密斯范亲事告吹,又被朋友撮合和密斯范再次相见,密斯范的美丽依旧让他沉迷,这次他又不遗余力倾家荡产,最终散尽家财和第二任妻子离婚,娶了密斯范。而密斯范婚后却开始疏于打扮,不修边幅,让罗十分不满。这时有人提议叫罗把第二任妻子接回家,罗动了这个念头,当把第二任妻子接回家后,又有人提议为何不接第一任妻子回家?罗又将第一任妻子接回家,最终将三个妻子养在家里,实现了三美团圆。

罗在和密斯范结婚之前,密斯范就是他心中的白月光,是美丽动人且懂他的,但结婚后却变成了蚊子血,总归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篇3

张爱玲曾说她讨厌“爱玲”这个恶俗的名字,但是因为她,这个名字已无可取代。一直很喜欢张爱玲的短篇小说,简短而精致,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又常常出人意料,很多文案,或妙趣横生,或清新隽永,意味深长,不愧为经典。

《五四遗事》中,张爱玲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五四时期的故事,把那些标榜着“新青年”的人们狠狠地讽刺了一番。

两男两女,衣着入时,受过教育,算是新时代的大好青年吧,常相约泛舟西湖,吟诗赏月,是如此惬意恬然,这该是享受爱情的美好时刻,无奈两男均为有妇之夫,这于古于今皆于理不合,换做今天来看,这两名“密斯”该算是“小三”。但这也怪不得他们,这是一九二四年,五四运动后的第五年,民主自由之风正盛,崇尚恋爱自由,而作为那个时代的男子,差不多都是还没听到过“恋爱”这个词便已结婚生子,恋爱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男主角罗才有勇气下定决心去追求这难能可贵的爱情。他请密斯范等他。罗要以恋爱自由的新生思想去挑战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罗已经感到这可以说是她们的定情之夕,同时觉得已经献身于一种奋斗。那天晚上喝的酒,滋味也异样,像是寒夜远行的人上路之前的最后一杯酒”,他献身于一种奋斗,在他与他的女友与他的同伴看来不顾一切无比伟大的奋斗,他将要踏上远行,离婚注定是一段艰苦漫长的征程。

提及离婚,家中妻子诧异,不可忍受。他这等于向她宣判了死刑。

母亲不解。亲戚代为交涉奔走,靠不住,人人以和事佬自居。

接下来几年,罗很少回家,家中婆媳二人互相猜疑,矛盾升级。

这边厢,芳华有限,转眼六年过去了,女子是耐不住等待的,任由当初如何痴情。家中安排相亲。而罗的离婚也酝酿得相当成熟,他怨密斯范想另择佳偶,一气之下,又娶了王家小姐。密斯范的婚事却告吹。

如果故事仅仅如此告终,那也只留下“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的埋怨与擦肩而过的哀伤,但主旨上并未达到张爱玲式的深度。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群满怀好奇爱看热闹的朋友,为他们安排了在湖上月光中重逢那悲哀而美丽的场景。人事变化这样多,恍若隔世,而她却依然与以前一模一样,四目相对的瞬间,千万缕情意,有被勾起。他再次进行离婚,为了他珍视的爱情。不过,过去的他作为伟大的开路先锋存在,而今却被视为卑劣的玩弄女性的混蛋。

此时她也在抗争,她抵抗岁月无情的侵蚀,还有男子喜新厌旧的天性。到底是女人最懂女人,张爱玲将密斯范的这种心态描写得入木三分,引人共鸣。

于是又过了五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爱情是一种很虚的东西,更接近于精神层面,更讲究精神上的相通。而婚姻是现实的,当爱情遭遇婚姻,就变得如此力量微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她不再像当初那般讲究妆容,她已无所谓岁月侵蚀,顺其自然。他不满她变了一个人似的。争吵,于是难以避免。

亲戚撮合下,他接回了离了婚的两位夫人。在他本为两人筑起的爱巢里,拥着三位娇妻。

彼时已是一九三六年,罗为爱而战,已持续了十二年之久,但收获了什么?真的是他想要的真爱吗?

小说的结尾,“难得有两次他向他朋友诉苦,朋友总是将他取笑了一番说:‘至少你们不用另外找搭子,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这样的结尾是我最欣赏的,看似平淡描述,平静收尾,实则深刻讽刺却不着痕迹。张爱玲亦擅长讥讽现实,她的讽刺不及鲁迅那般尖锐毒辣,也没有鲁迅针砭时弊目的性极强的思想高度,但却带有一种小女人的挖苦取笑意味,贴切而自然。

太多的人和事,因为距离而变得神秘而美好,但经过百般折腾,终于拥有时,才发现真相,或许它们并不值得被如此珍视,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只是再回首却不解为何曾经会把这样的事物认为如此有意义而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实罗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他不该身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只有在那样一个时代才有那些交杂着新旧思想方式的不伦不类的事物发生。张爱玲是通过罗,将那个时代冷冷地讥讽了。人人宣传五四新思想,张爱玲则不走主流路线,她心思细密,她还原社会变革不彻底的真面目,所以在多年以后远离了那个时代,当人们能以较为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那段历史的时候,她的作品依然能焕发其无可取代的价值。

张爱玲是文坛一个绝妙的奇女子,我想这应该与她处在半新半旧社会的时代背景关系重大。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那是一个新思想与封建传统相碰撞的复杂社会。每个人的命运都被这样的现实左右,无论是张爱玲的家人还是她本身。很多人说童年时家庭的不幸影响了她的一生,但溯其根源,有那样一个遗少父亲,又有那样一个洋派淑女式的母亲,还不正是那样一个时代才能造成的?所以说是那样一个时代成就了她。

她便是那样一个奇怪的满腹才情的女子,她从骨子里涌动着一股悲剧感,她相信人生会有片刻的欢愉但她更相信人生有漫长的灰暗。正是这样,她的笔尖总透着一股紧贴现实的冷静,即使有冲动,在她笔下也变得理性。她也写爱情,但不会像很多女作家那般单纯地追求华丽纯洁感动,她总是通过那些外表精致实则不堪入目的爱情来揭露人性的弱点。对于《五四遗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本大可把他们塑造成为勇于挣脱封建藩篱的痴男怨女,但敏感细腻的她,却将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动作或心理,或尖酸的,或伪善的、或好奇的、或嘲弄的,刻画得如此细致,让文章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无关爱情,直指大时代。有人说她生于乱世却毫无忧国忧民之心。其实,她也讨厌战争,她想要安逸的生活,战乱让她原本的希望落空,改变了她原先规划的人生轨迹,不得不颠沛流离,但她的小女人情怀与悲剧感又注定她是那个时代的“异类”,她无法跟随主流,她只是用她雪亮的眼睛与敏感的心,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人物心理真实地反映出来。

《五四遗事》并非张爱玲的代表作,但已是如此精品。它的副标题是“罗文韬三美团圆”。如此“团圆”,也是只有张爱玲才能写出来的“团圆”,在她所处的那样一个时代。

天衣寺遗事散文

【天衣寺遗事】

秦望山西北麓有天衣寺遗址。据记载,天衣寺原名法华寺,东晋十二年由高僧昙翼创建。后来,昭明太子萧统赐以金缕木兰袈裟,随改名为天衣寺。

天衣寺遗址埋没在荒草乱石之下,依山而建的痕迹断断续续。曾经有过的辉煌还隐约可以辨认,那些流逝的岁月似乎依然凝固在此。很久以前,以天衣寺为中心的大小寺院很多,僧人上千,香烟袅袅,经声不绝,高僧辈出。至今我们还能想见,这个青山环抱的天衣寺,发扬光大了佛教,造就了多少不灭的精灵,还留下了一些至今让人揣摩的遗事。

遗址在阳光和山风里沉睡,四周的空灵和寂静,让意像中的天衣寺逐渐清晰。我们每走一步,或许都会打扰那些心留此处的高僧们的修行。天衣寺的地上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它的气势和历史,还存在于这方天地之间。“法华寺碑”像一个巨人倒在地上,但看上去却是那么的从容不迫,仿佛安息着一个曾经的伟人。上面的文字依稀可见,展示着它拥有过和天衣寺相同的辉煌,这是遗址之中的唯一文字。

遗址内还有一处古泉,这是天衣寺僧人们的生活用水。古泉不大水也不深,却是个久旱不会干的神泉。现在的古泉水清无声,连水上的虫子也是无声无息的,虫子仿佛也在专心聆听高僧讲经。尽管这是偷听,却是如此的严肃认真。或许天衣寺的灵气缠绵不散,据说某日有一个人,拿起粪勺从古泉中取水,几天后古泉里的水突然流走别处,所剩少量泉水也是混浊如泥。即使到了梅雨季节,仍不见水涨水清。过了好长时间,清泉才慢慢回来,显示出它原本的气质。

时光匆匆,天衣寺融入了岁月的深处,多少僧人也都成了古人。只有遗址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孤独地回味着这里曾经有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好在遗址下面有了二间简陋茅屋,里面住着一个受雇于人看牛放羊的老妪。老妪夜里听惯了风吹山林的声音,熟悉了遗址前两溪自然合一的潺潺流水之声。春夏秋冬,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老妪也都一一稔熟于心。

这是一种远离尘俗的清淡生活,可某日老妪遇到了一件耿耿于怀的事。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老妪仿佛如约从梦中惊醒,辗转反复难再入眠。朦胧之中,老妪听到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它不像是夜风吹遍山林,也不是悦耳的潺潺流水,更不是飞禽走兽的叫声。老妪的困顿全无,提心侧耳倾听片刻,终于想起这是一种僧人敲打木鱼的声音。老妪慌忙披衣下床再听,这种声音越听越清晰,而且木鱼里似乎也有僧人在念经。

山木之中,除了老妪和她带的两个十岁以下的孙辈顽童,别无人迹可寻。老妪难以相信这是真的,可她确实听到了这种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来自黑暗之中的天衣寺。天色放亮,太阳也出来了,老妪怀着满腔疑惑和不安,来到不远处的天衣寺遗址。她东张西望一无所获,除了芳草凄凄,乱石成堆,虫叫风吹,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寂寞。老妪茫然不知所措,踏着天衣寺的遗址一定在想,接下来的深夜里,自己还会听到僧人敲木鱼念佛经的声音吗?

天衣寺遗址上也有几间小平屋,与下面老妪的简陋茅屋上下相望,这当然是现在僧人新修的,为的是便于他们在此修行。天衣寺的地理位置无疑适宜于修行的,还有这里的遗风韵味也是胜过别处。确实有几个僧人到这里来住过,可最后一个也没有留下来。

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某日一个在小平屋住过的僧人说出了原因,夜里时常有人进屋,掐住他的脖子不松手,差点要了这个僧人的性命。面对这个闭门能入的“凶手”,僧人只能选择放弃在此修行的念头。那么这又会是谁干的呢?盗贼显然是不可能的,荒山野岭之中几间小平屋,一个云游四方的穷僧人,为此图财害命肯定不值得。最后还是这个僧人悄悄说了出来,是狐狸精!

狐狸成精是家喻户晓的传说,那么天衣寺周围的狐狸难道真的成精了吗?几百上千年以来,天衣寺香火旺盛,高僧讲经念佛,有灵性的狐狸一定知道了修炼成精的秘密。如今寺院毁灭了,高僧也无踪影了,但那些狐狸早已修练成了精。成了精的狐狸依然留恋这里的山水,依然留恋天衣寺高深莫测的气息,或许他们在此安居很久了。

另一个僧人在此也有过不同的经历,某夜狐狸精又入小平屋,举手就想掐这个熟睡僧人的脖子。不料此僧人已稍有法力,狐狸精无可奈何不能近身,只好老羞成怒拿起僧人的尿壶,故意放在供桌之上,以此羞辱这个僧人的虔诚修行。僧人虽然没有被掐住脖子,也没有生命之忧,但狐狸精的这种调皮捣蛋,同样让这个僧人难以在此长住修行。

即使真有狐狸精,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对待一心修行的僧人呢?这又是另一个奥秘了,如果探究起来应该也是和天衣寺有关的。狐狸成精靠的是长年累月偷听高僧讲经念佛的结果,他们对天衣寺会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至今怀念天衣寺的辉煌,对逝去的往事历历在目。

现在天衣寺早已寺毁僧散了,狐狸精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寂寞的现实。他们终于不希望有人出现在这个地方了,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成了一种打扰。狐狸精用他们的记忆,足够让自己的修炼精益求精。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天衣寺成了遗址,高僧、曾经的经声佛号和金缕木兰袈裟也不知在了何方,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信也好不信也好的遗事了。

【遥望炉峰】

月亮像一盏灯,高高挂在天空中,如水的月光清清白白。我站在露台上,遥望前方的香炉峰,在朦胧的山巅,有一闪一闪的光亮,那是“炉峰禅寺”的灯光。香炉峰是会稽山脉的一个山峰,位于绍兴城东南约十里处,海拔350多米,是一处佛教圣地。

这是一个记忆深刻的山峰,从顽童岁月开始,经常徒步出稽山门,拾一千多级石阶,爬上芳草萋萋的香炉峰。那时从山顶上极目遥望,小城一览无余,河流脉脉如丝,大地青翠如画。眼前的一切,唤醒了多少无数美好的遐想,这无疑是一种童年的快乐和希望。现在已经很少上香炉峰了,但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台一阶,那里的一石一水,都是稔熟于心的。

上香炉峰要买门票了,山顶也有了许多的建筑。行之山顶抬眼便是“炉峰禅寺”,内有南天竺庙,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很多,特别是一些与佛教佛祖有关的日子,这里的香客更多香火更旺盛。有祈求发财的,有祈求平安的,有祈求幸福的,还有许多人祈求许多心里向往的,这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愿望和寄托。

登上香炉烽依然能极目遥望,但感觉到的是别样的滋味。那种遐想那种快乐那种希望,是那么的散淡和依稀,它们或许只能在记忆的深处才找得到。夜风从山的那边吹过来,吹来吹去,就是吹不散我遥望炉峰的心绪。我想找回那种久违的感觉,可岁月毕竟流逝了,一切的一切不再是从前的一切。

黑暗中,我产生了另一种感觉,仿佛看到有人抬着大红烛捧着高香,正虔诚地行走在通往炉峰的石阶上。那一抹幽幽的月光,照不清斑驳的老石板,却照亮了上山人的心灵。一对蜡烛,一捧高香,真能实现一个愿望吗?有人说,这个东西,信者有不信者无。

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心情的`即时寄托,我到过许多佛教圣地,这些地方都说许愿很灵验。事实上踏进这里的大殿,面对威严默默的众佛祖,看到许多烧香点烛的善男信女,心里的虔诚和愿望就油然而生了。只是我不会和别人那样去烧香点烛,这不是说我吝啬几个钱,我相信在这种境界里想到金钱的得失,完全是一种亵渎神圣寄托的行为。我愿意把自己的愿望深埋在心里,当我千里迢迢来到这些地方时,所带的就是一片诚心。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可唯物主义者不是一种精神的依附者。这正如一个西方哲人所说,人是心灵的,也是肉体的;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我尽可能让自己的精神造就得神圣些,现在,我几乎每天都面对炉峰,遥望“炉峰禅寺”的灯光,心里的愿望和寄托像月光一样明净。这种寂寞真切的遥望,就像在探究自己心灵深处的崇高和渺小。这个时候,愿望和寄托已经成了一种空灵的意念,它们和我的思想一起在黑暗中飘来飘去。

远处的灯光成了佛光,天地和心灵也融成了一个整体,结果所有的一切似乎灰飞烟灭了。遥望炉峰,在深沉的黑暗中,想到了一首佛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

【沉默的老石头】

这是一块不规则的老石头。

从石头的一边看,它是一块随处可见的普通石头,丑陋,粗糙,还有些死气沉沉;而从石头的另一面观之,老石头则是一件石刻头像,非人非兽,表情丰富,还有些望而生畏。就是这么一块古怪的老头,它居然静静地在我的书房案头上存在了许多年。

老石头的获得是很偶然的。那次在一建筑工地旁散步,不觉中发现了这污泥斑斑的老石头,石刻头像依稀可见。不知是天意还是一种感应,我无法抗拒地拣起了这块又脏又丑的老石头。它满面的沧桑,无疑会告诉我些过去的什么。

冲洗后的老石头被我置于案头,灯光下的石刻头像虽然清洁庄重,但总觉有些奇异。它鼻子很像人,轮廓分明,挺拔。怒目圆睁的双眼,极似一位气冲霄汉的古将军,但它的嘴和胡子却不像是人的,那分明是威猛的大雄狮么。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人兽?面对这块深沉的老石头,我查阅了许多历史书籍及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试图了解中国石刻艺术的历史沿革,遗憾的是一无所获。

这残缺的老石头不明不白地与我每天对视着。夜深人静,当我疲惫地从书案上抬头时,这略带怒容的石头像便静静地盯着我。这时,我很想与它对话,希望我的智慧从它的眼神中获取些什么?只是我实在太无知太浅薄了,此刻,它的眼神无疑变得轻蔑起来。它似乎在嘲笑我,你想知道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但你难道能体味得到岁月的沧桑么。面对它的冷漠、怒视和默默,我无话可说。

尽管如此,只要我有欢乐、烦恼或痛苦的兴致,都可以不负责任地推测这石头像的过去。它或许原本就只有半边头像,或许另半边头像早毁于历史上某年某月的一次血肉横飞的战争之中。我开始抚摸这怪异残缺的石刻头像,那粗糙的凸凹的粒粒石点,仿佛就是流逝在岁月之中的历历往事。这石刻头像曾经是达官贵人们深深府宅中的艺术装饰,还是皇陵大墓中衬托主人荣华富贵的标记。

这真是一块高深莫测的老石头。

终于有一位对艺术和宗教都有些研究的友人发现了我案头的石头像,他先是一阵抚摸,然后细致地观察,最后认真地说:好家伙,这可是汉代石刻!听他这么一说,我仿佛真的诱到了遥远的汉代的气味,为此,我确实很兴奋和惊叹。因为这位友人是确信生命是有“轮回转世”的,据说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轻易言说的生命哲学。他捧着这块老石头运用他的“生命哲学”又谆谆教诲我,大意是说对于任何一件年代久远的古东西而言,切忌把它们带回家。因为这些老石头大多是前世的故人用过的东西或把玩过的,现在你把这东西像宝贝一样收藏在家里,与活人日夜相处在一起,它们就会发出许多的“特殊信息”。这种“特殊信息”,无疑是弥漫着黄土底下的浓浓阴气。假如这东西的主人中有一位或几位是可恶可恨的“贼人”,那么这发出的“特殊信息”必定是危害无穷的。

这确实令人胆战心惊的,难道说案头的这块老石头的前几世主人,会是令人可恶的“贼人”,而且这个“贼人”居然还面对着我散发有害于生的“特殊信息”。石刻头像的眼神开始变得阴森森起来,仿佛已经充满了杀气。扔掉这东西的呼声越来越高,家人们都害怕这块石头了。我犹豫了几天,最后还是决定留下它。

我想,万一这东西的前几世主人是一位堂堂的正人君子,或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才子,那它发出的“特殊信息”无疑是很有益处的。还有更为乐观的想法,就是这老石头上的石刻头像,或许也有可能是前世的“我”留下的传世之作。这该是多么精彩而丰富的过去岁月。于是,我又平静地继续与这块老石头平和地相处着。我想,无论怎么说,人类是沿着历史的足迹进化发展的,这案头上的石刻头像无疑是一个沉默的历史证人,岁月的沧桑尽在它眼神之中。

这是一块沉默而内容丰富的老石头。

《吴宫遗事》阅读答案

吴宫遗事①罗隐,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痰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未【第3句】: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俾嚭⑦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⑧: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⑨,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拓用事⑩。明年,越入吴。

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③俾:使。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⑥未【第3句】:四级:没等建好第【第3句】:第四层。⑦嚭:伯嚭,吴国太宰。⑧倡:宣扬。⑨这句意思是说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⑩用事:专权,当权。

18.解释文中加▲的词。(3分)

①兵:▲②毕:▲③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文案。(任选一句)(3分)

①夫差不悦,俾嚭以代焉。

②岂臣之欺乎!

翻译:▲

20.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2分)

答:▲

答案:(8分)

18.①军队(士兵)②完成(造好)③本来

19.①夫差不高兴,让嚭替换了伍员。②哪里是我欺骗呢!

20.不辨忠奸,听信谗言,必将亡国。

21208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