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获得玛莎拉蒂的口号聚集200句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年里约奥运郎平创造奇迹的故事

在18日晚完美“复仇”荷兰、第三次作为主教练率队站上奥运会决赛的光辉舞台之后,郎平再次证明她的名字和奇迹之间有着一种神秘的关联。有一种奇迹它的名字叫郎平。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2023年里约奥运郎平创造奇迹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2023年里约奥运郎平创造奇迹的故事

在逆转战胜东道主巴西之前,几乎没有人看好这支中国女排。面对全场嘘声和不可一世的对手,中国队用一记扣杀终结比赛,挺进里约奥运会四强。

8月19日,中国女排再接再厉,3比1战胜荷兰挺进决赛同时报了小组赛一箭之仇。

有人说,没有郎平,就没有这支“长脸”的中国女排。是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多年受大众喜爱。她在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排坛顶峰……

所有街道都回响着她的传说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连乌鸦也停止聒噪,整个国家似乎都停滞下来。

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此时,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

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

中国女排7战7胜,首夺世界冠军,实现三大球历史突破。

整个中国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据说比赛颁奖典礼还没结束,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就已达球队。

《人民日报》12月5日报道说,当时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而这当中,有3000多件都是“点名”送给郎平的。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

次日,国内几乎所有报纸头版头条都在报道女排夺冠。《人民日报》头版:《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评论员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她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铁榔头”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写道。

据统计,7场比赛,中国队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50%。球迷们亲切地称她为“铁榔头”,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画成漫画印上了邮票。

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名号得来不虚。当时的郎平展现了逆天的身体素质,后辈至今只能望其项背。

她力量无穷:深蹲达到180KG,和男子散打王柳海龙旗鼓相当。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甚至说,郎平的扣球和男子运动员没什么区别;她体能无解:单场比赛最多扣杀96次,整整是别人的两倍。要知道伦敦奥运会时,惠若琪扣了50次,一旁的解说就惊叹说:“这简直是惊人的次数。”而这样的次数只是郎平的平均水平。

她背负10亿人期许,不断书写传奇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郎平的神话彻底达到了巅峰。

尽管小组赛1:3不敌美国女排,尽管背负着巨大压力,但郎平还是率领中国女排勇夺桂冠。

夺冠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沸腾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比0战胜东道主美国队,夺得金牌,赢得三连冠傲人成绩。

这一刻,郎平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打球。在她的背后,肩负了10亿人的目光和期盼。

1985年11月17日,中国队以3比1战胜古巴队后,郎平激动地高高跳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响彻天空的庆祝口号,跟郎平一样,在中国体育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传说还在继续。队员时代,她包揽了三大赛的冠军MVP(1982世锦赛,1984奥运会,1985世界杯),短短五年就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的壮举。

退役后自费赴美求学,从“一无所有”重新来过

顶着冠军的光环,郎平退役后本可在系统内取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郎平却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到北师大学习英语,之后又自费赴美留学。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郎平过得十分节俭,为了省钱甚至每天都吃同样廉价的三明治。由于签证性质的原因,郎平不能在美国打工赚钱,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做排球教练,以此来抵扣她的学费。后来,为了赚钱付学费,郎平不得不到意大利摩德纳队打球赚钱。

对于这段“留洋”经历,她在自传里这样写道:

1986年,我正式退役了,先去北师大学英语,半年后,有一个机会,我决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想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国女排这些年,得到很多荣誉,人们对女排队员几乎是家喻户晓。虽然退役了,可我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老是被别人注意,身不由己,连上个街买东西,都受拘束。

有一次,我想去看电影,买了票,故意迟到几分钟,等黑灯了,开演了,我们才找到位子坐下,没想到刚坐下,也许是我们俩的个子太高,还是被几个观众发现了,“郎平,郎平”地叫起来,这一叫,整个剧场都不安宁了,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撤。

可是,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们总觉得,“女排”是中国的象征,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应该加入这股“出国潮”。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军,你是有功之臣,国家不会亏待你的。”

我觉得自己似乎被误解了,我不是怕“亏待”,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的“国际农民”到美国后,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因为不能工作,我就只能把朋友家当作公家食堂,我吃饱了肚子,吃饿了心。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

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我在大学排球队做助教。学校给我的待遇是,可以免费读书。但说是做助教,其实就是在哄着一些水平很差的队员。一开始,我心里很难接受:我是世界冠军队队员,跑到这儿来哄一群几乎不会打球的大学生,位置整个是颠倒。但我不得不说服自己:不想颠倒,回中国去,你来美国,就是找“颠倒”来的。

那时的我特别穷,白天读书时的那顿午饭,我不舍得去学校食堂或麦当劳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带饭,去超市买点沙拉酱、洋白菜、西红柿、火腿,再买两片面包一夹,这样,花五六美元,一顿快餐的钱,我可以吃一个星期。但吃到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

为了经济独立,我又去意大利的俱乐部打球赚钱。一年后,我的签证因为这段工作经历,变为“工作签证”,在美国可以办绿卡了。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而且,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为把中国女排拉出低谷,她心力交瘁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已签订的多项合同都取消了,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郎平说:“要是为了钱、为了工资,我就不回来了!”

她在自己的自传《燃情岁月》中有着更为详细的描述。

1994年11月,我带八佰伴世界明星队打完最后一场比赛,中国排协打电话给我,要我从香港拐一下北京再回美国,说有事情商量。到北京的当天晚上,袁伟民(前国家女排主教练)找我谈了女排的情况,我们确实都不忍心看着中国女排落到世界第八而一蹶不振。

袁伟民说,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是教练的凝聚力,要用一种人格的力量来调动运动员,而时间又特别紧迫,离亚特兰大奥运会只有一年半时间,不允许再慢慢启动了。他对我有信心,希望我考虑,能否回来执教。我也知道,袁伟民教练一般是不求人的。1995年初,中国排协召开全国教练会议,决定更换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大家也提了人选,又一次想到了我。于是,排球协会一个电传接一个电传地发到我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球类司司长也给我发来电传,有一句话打动了我:“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确实,最后使我下决心的就是这句话。

当时有美国朋友劝我:你在国家队那么多年,干得那么苦,压力太大,而且,你家庭情况不好,孩子那么小,你怎么能回去呢?再说,你还有那么多的合同,这样大的牺牲值得吗?这些利弊得失,我自己全都想到了。回国、执教,这个动作确实非同小可,也许,会又一次改变我的生活和命运。

执教工作困难之多,也可想而知。但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经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本身。虽然,我离开国家队那么多年了,但大家还是想着我,尤其在女排最困难的时候,要把这副担子交给我,这是一种信任和托付。

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想着想着,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大的疑问:郎平,你胆子够大的,回去接这样一支队伍,你哪来的勇气?但我绝不盲目、绝不冲动,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我的执教想法,有一个基本精神:坚定信念,卧薪尝胆。

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又在考虑训练计划,下飞机时,我有点晕晕乎乎的,头也没梳,稍微理了理。走到机舱门口,我只看到机场上有那么多人,有扛着摄像机的,有端着照相机的,有举灯的,灯都打得特别亮,我还回头看,心想,肯定有什么贵宾坐在这架飞机上。没等我想明白,这些人黑压压一片全冲我来了。好,我还迷迷糊糊呢,十几个话筒伸了过来,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我都不知道听谁的好,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前拥后挤的,远远地,我只看了我妈和我爸一眼,他们就被人群挤没了,我也被两个警卫“架”到警卫室,海关都没过,只好走“后门”了。

说实话,一下飞机,就被这样一大团腾腾的热气包围着,我心里又添了把火,让我更有了摩拳擦掌的激情和冲动。我知道,把女排带上去,这是干一件挺大的事啊,会给大家带来激情和活力。当然,到底能干到哪一步,我没数,我也在心里画问号。

观众来看我们打球。除了看输赢,更想看到一种要球不要命的状态,看得振奋,看得来劲,给人家鼓舞。

真的干上了,我有时会感到自己单薄,毕竟是个女人,女教练,在一大群男教练中,比较孤独,很多事情要靠我一个人来撑。

我对每个队员都交了底,我说,我既然回来了,把自己的后路都断了,大家就得树立在世界大赛中拿奖牌的目标,就得有这个雄心壮志,向世界的最高峰冲击,还要把亚洲的冠军夺回来。我这个人就有一个特点,要么不干,要干一定得干出个样子。你们都要想通了,如果你们觉得跟着郎导干,吃不了那份苦,你们告诉我,我不勉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别浪费我的感情,也别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还给她们摆明一个道理:体育的本质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向极限挑战的精神,观众来看我们打球,除了看输赢,更想看到一种要球不要命的状态,看得振奋,看得来劲,给人家鼓舞。但这种输球不输人的精神,靠平时每一天的训练,平时怎么样,比赛就是什么样,这是基本功,是物质基础啊,不是过年吃饺子,可以蒙人家一回。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获得了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98年世锦赛银牌,两次大赛闯入决赛,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没有人责怪郎平,实力不济,情有可原。

郎平为了中国女排的成绩可谓倾尽了全力,几乎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甚至半夜一点睡下之后都会爬起来研究比赛录像。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铁榔头”心力交瘁,1999年之前,包括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郎平昏厥了好几次,不到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加上女儿已经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刻,出于种种考虑,郎平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在中国女排任上主动辞职的,郎平是第一人。

1996年8月3日,中国女排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以1比3负于古巴队,获得亚军。比赛结束后,主教练郎平向观众致意。

医生在给郎平做手术时,发现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

“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发出的无奈感叹。

辗转执教欧美,她成绩斐然

1999年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务后,郎平来到意大利,在排球氛围浓厚的摩德纳执教。这座面积只有成都一半的城市,拥有三家豪车总部—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是法拉利车队的“老巢”,但最受欢迎的运动却是排球,小小的城市里居然有100多支排球队,几乎超过我国排球队的总数。但尴尬的是,摩德纳女排成立27年居然没有得过冠军。

终结这一尴尬历史的,是郎平。在摩德纳待了不到一年,郎平就率领球队获得意大利联赛冠军,一年后,又获得了欧洲联赛冠军,2002年成就联赛和杯赛双冠王。从此,“Jenny”(郎平的英文名字)成了摩德纳英雄。

郎平在意大利的辉煌,不仅仅局限于摩德纳,2002年郎平执教意大利诺瓦腊俱乐部,2004年率领诺瓦腊女排获得超级杯和联赛冠军。

在意大利的几年时间里,郎平在俱乐部培育的球星也成为意大利之星。

2005年,结束意大利之旅后,郎平在美国开始了一段新征程--美国女排主帅。郎平曾说,“能够执教美国的球队,我感到非常骄傲。美国是一个体育强国,如果我对排球的理解能够帮助美国队提高自己的水平,那将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三年后的北京奥运会,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震惊世界。

2008年8月21日,执教美国女排的郎平在美国队闯入北京奥运会女排决赛后庆祝胜利。时隔24年后,美国首次获得银牌,平了该队历史最好成绩。

有网友戏称,“郎平一队”(中国队)击败了“郎平三队”(意大利队),又要和“郎平二队”(美国队)争夺冠军。三支球队无疑都深深地刻上了郎平的痕迹,左右当今女子排坛格局的人,毫无疑问是郎平。

再次执教中国女排,她上演王者归来

2013年,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国仅列第五位。伦敦奥运会未能跻身四强,更是令国人扼腕叹息。

很多人把这时的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无数人劝她,不要去接。

“接!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在女排最危难的关头,郎平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她看起来依然霸气,只是额头上略微松弛的皮肤,以及眼眸深处偶然显露的疲惫,才能让我们想起,郎平,已经不再年轻了。

重新出山的路,并不好走。用郎平自己的感受来形容,第一节训练课下来像跳进了一个火坑。她也许在接手前想过女排今非昔比,可她却没有想到,原来,女排可以这么差。没有基本功没有心理素质,没有防守没有移动也没有串联,亚锦赛三十八年的最差战绩,女排荣光的大厦在这一刻仿佛就要倾倒。

“好吧,你们现在有多差,以后就会有多出色!”郎平大手一挥,指向旁边的训练馆。十八米长九米宽的场地就此成了炼狱场,郎平冷酷的将手背在后面,仿佛看到了三十年的自己。没有人知道她们花了多少时间修炼内功,只知道中国女排,好像,慢慢回来了。

是的,郎平上演了王者归来。

2023年世锦赛,亚军;

2023年亚锦赛,冠军;

2023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距离上次中国女排雅典夺冠,已经整整过去了11年。距离1986年夺冠,整整过去了19年。将近20年之后,郎平重新品尝到了冠军的味道。这也是她执教生涯以来的第一座世界冠军奖杯。

所以,这次的里约奥运会,在中国女排战胜巴西之后,郎平也哭了。

这里的哽咽一言难尽。

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险胜中国女排的巴西主帅吉马良斯突然高举双拳,充满挑衅地冲着中国队的教练席大喊,那一幕让很多人至今仍铭记在心。

我们等了7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们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在“魔鬼主场”逆袭东道主巴西队,这是命运之神对不懈努力、历经挫折的郎平和中国女排最好的奖赏。

可郎平并没有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当所有人都在说“激励了一代人的女排精神是不是回来了的时候,她却说:“其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要因为胜利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这一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她,已经完成了从“铁榔头”到“郎图腾”的完美蜕变。

奥运五金王邹凯无缘2023里约奥运的故事

第3次参加奥运会,拿到第6块奥运金牌,这是奥运五金王邹凯奋斗的目标。可惜的是,因为伤病的影响,他未能拿到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邹凯表示,他希望把自己的大赛经验传授给队里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谈及以后,邹凯说感觉就像大学毕业,有点迷茫。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奥运五金王邹凯无缘2023里约奥运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奥运五金王邹凯无缘2023里约奥运的故事

落选

跟腱和腰有伤练一天瘸三天

新京报:选拔赛开始前,有没有想过去不了里约?

邹凯:比赛越临近,压力就越大,想得也越多。压力大主要是因为身体,我的跟腱和腰都有伤。走久了不行,坐久了也不行,现在坐的时候都需要戴上护具。平时不练没啥事,一练就会有问题。练一天,瘸三天,每天还要做两个半小时治疗。每天训练差不多是晚上6点半或7点结束,但回到宿舍都9点了,有时候9点半,甚至10点。

新京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邹凯:领导让我暂时先休息,自己好好想一下。不管是继续练还是退,或者啥时候退,都需要好好想一下,慢慢想。反正就是先放假。

新京报:会不会以其他的方式参与里约奥运会?

邹凯:会的。我也希望把自己的大赛经验跟队里的年轻人分享,从精神上给他们鼓励。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跟他们多聊一下,他们想从我这里听到什么,我都会毫无保留地讲给他们听。毕竟我现在还是体操队的一员,尽管去不了奥运会,我还是要从精神上给队里做贡献。

新京报:如何看待体操队本次奥运会的前景?

邹凯:(夺金)希望很大,不过难度也很大。团体,我们的最大对手是日本队。我们和他们的实力五五开吧,主要还是看临场发挥。

过去

伦敦奥运会比赛刺激难忘

新京报:你经历了两次奥运会,哪次印象更深?

邹凯:2008年北京奥运会非常特别,对我个人来讲,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就像暴发户一样,提升得太快了,得到的太多了。但要说到印象最深,还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北京奥运会那一次,我们实力太强了,比赛还没开始感觉金牌就已经到手了。但伦敦奥运会实力非常接近,比赛很刺激,赢了之后相当难忘。

新京报:你的5块奥运金牌怎么收藏的?

邹凯:有的'在家里,有的在外面,都是放保险箱里的。我的金牌很多,但奥运会金牌意义不一样,所以不能像其他一样放在陈列室里。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想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比如放到那种奥运历史展览馆里。放到保险箱里,我平时也不会拿出来看。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它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更多地被知道和了解。

新京报:比赛中,体操运动员看上去都特别冷静,心理素质超强。

邹凯:我们也会紧张。记得我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时,当时人都耙(四川话,软的意思)了。自由操,一上去空翻之后人啪地一下就飞出去了。后来的单杠,有个动作,你现在让我做10次,我可能一次都不会失误,但那一次就失误了。

新京报:大赛之前,紧张时你们会睡不着吗?

邹凯:会睡不着觉的。不过比赛参加多了,都会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来排除紧张的情绪和外界的干扰。

将来

以后有了孩子男娃必练体操

新京报:以后不用再紧张了。

邹凯:不得行,其实现在有点慌,想到以后就慌。以前一门心思都想的是体操,现在就怕找不到一个新的可以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以前在队里,每天过得很简单,吃饭有食堂,也不用租房,出去比赛一切都有人打理,顶多就是自己洗洗衣服。以后这些事就得自己干了。真的,感觉就像大学毕业,有点迷茫。

新京报:你们有没有想过要孩子?

邹凯:没想过,感觉自己还小,先把生活安稳了再说。不稳定的情况下,要娃儿,对他(她)也不好。

新京报:将来会让孩子练体操吗?

邹凯:在我看来,体操是适合娃儿练的。如果是男娃娃的话,我肯定会让他练。女娃娃,就得我老婆说了算。不一定走专业道路嘛。而且,练了体操之后,你以后不管从事任何运动,都会比别人强太多。协调性会很好,比较灵活,学习能力也会变强。

爱好

踢球客串前锋欧冠支持马竞

新京报:放假后,你每天都干些什么?

邹凯:过去这一年,我伤得很严重,很少出门,很少上街。瘸的嘛,走路也不方便。现在放假了,我天天都出去逛街。以前我老婆想看电影、想逛街,都是她一个人去,我没办法陪她。现在,终于有时间了。

新京报: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

邹凯:大片,喜欢那种场面大一点的。如果是讲故事的,要讲得非常好才行,要不然还不如在家里看。而且,电影刚上映我不会去看,我会看看口碑怎么样,看过的朋友是否推荐,再决定看不看。对了,最近我刚看了部电影,名字叫《愤怒的小鸟》,推荐你去看一下。

新京报:除了体操,你还喜欢哪些运动?

邹凯:我很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网球。我以前踢球受过伤,休息了两三个月。其实,很多体育比赛都会关注。NB奥运五金王邹凯无缘2023里约奥运的故事看不到,因为太早了。像丁俊晖啥的,都会关注。主要我老汉儿(四川话,爸爸的意思)就是个体育迷。

新京报:你踢球踢什么位置?

邹凯:他们都让我踢前锋,不过我射门不太好,尤其是运动战射门。我定点射门还可以,有爆发力。

新京报:有没有支持的球队呢?

邹凯:我喜欢利物浦——杰拉德、托雷斯在的时候那支利物浦。论个人的话,我喜欢贝尔,他的速度天赋真是太霸道了。尤其是我们这种从事竞技体育的人,对天赋高的人特别喜欢。

新京报:今年的欧冠决赛会不会看?

邹凯:皇马打马竞,肯定要看。我支持马竞,因为托雷斯嘛。另外,我欣赏马竞主教练西蒙尼,感觉他很厉害。

秦凯在里约奥运向何姿求婚的故事

8月15日在里约奥运会跳水决赛中,何姿在女子三米板夺金银,随后秦凯现场求婚何姿。据悉,秦凯在何姿领奖女子3米板银牌的时候突然上台,拿出戒指单膝跪地,浪漫求婚,何姿泪流满面!他们得到了全场的祝福!6年的爱情长跑,祝福这对跳水情侣!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秦凯在里约奥运向何姿求婚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秦凯在里约奥运向何姿求婚的故事

求婚

今天里约奥运跳水馆上演了一场格外甜蜜的爱情喜剧。身着队服的30岁奥运跳水冠军秦凯意外从人群中走出来,他将装在玻璃罩中的红色玫瑰放在她的脚边,从红色盒子里掏出亮晶晶的钻戒,单膝下跪向走下领奖台的何姿求婚,全场顿时一片沸腾。与现场有着一墙之隔的众多记者们,几乎全体仰着头、垫起脚,才能够从头顶垂直的大屏幕上目睹全过程。

措手不及的何姿笑着笑着,忍不住哭了,不停擦拭着幸福的泪水,却像是要“折磨”心上人那样,迟迟不肯说Yes。何姿坦言当时看似是在犹豫,其实是因为难为情:“真的是完全没有想到。刚比完赛,又有那么多人看着,就很害羞,实在是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有点不太好。”

这两三分钟对秦凯来说,恐怕是备受煎熬。在对手的见证下,在观众的助威声里,何姿终于点头答应扶起秦凯后,两人深情相拥。至于他究竟对她说了些什么?今天最幸福的她粲然一笑:“我忘得差不多了,因为太紧张了,都是大家能够想得到的一些保证的话,一些海誓山盟。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说能让我欺负一辈子。”

何姿说比赛时,秦凯跟其他队友们一起坐在观众席,自己真的是一点线索都没收到:“其实今天中午我有见过他一次,他嘴里念念有词,但我一进去房间,他就停了。我说你干嘛呢?他说我在唱歌,我也没有多想,因为下午还有比赛嘛。”

尽管相恋快六年,但两人却很少聊起婚姻的话题:“只是偶尔聊过一下,很少,但是我说过如果你随随便便跟我求婚的话,我可不会答应的。想过他会今天求婚,没想到我就这么答应,就这么把自己嫁出去了。”至于何时举行婚礼的计划,她说现在考虑还有些太早。

如果金牌和钻戒二选一的话,惜败摘银的她会如何作答?“我以前觉得两个都很重要,现在依然这么觉得。”何姿慧黠一笑。

一位是在奥运舞台收获了2金1银2铜的顽强老将,一位是斩获1金2银的巾帼英雄,奥运会见证了他们职业生涯的起起落落,今天更见证了他们的爱情长跑。“这么多年走过来,我们就是靠支持和鼓励支持到现在。(所以谈恋爱不会影响成绩是吧?)哈哈,如果这么说的话,好像今天成绩也不是特别圆满。”小妮子又笑了起来。

其实伤病才是影响她今天发挥的主要因素,来里约前何姿在封闭训练中意外受伤严重到“脚疼得无法在地板上行走”的程度。但她不愿意把这当做借口:“伤得不是很重,但每次大型比赛之前我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都比得不太好,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心情。但我努力了这么多年,训练那么刻苦那么努力,不管拿到第几,我真的尽力了。遗憾是会感到遗憾,但不会难过。”

值得一提的是,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在女子3米跳板决赛中不敌前辈吴敏霞,摘得银牌的何姿接受笔者采访时,曾动情提起天堂里的母亲:“很感谢她那么多年一直在天上保佑我。我知道她一直在天上看着我,我会继续努力,好好照顾爸爸,不会让她担心。”这次,她先是大方安慰起记者,然后哽咽表示:“没事,没关系的。我觉得……她肯定还是希望我安安全全回家,开开心心的。我想能够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她就会很开心。”

至于是否会再战四年,像季军得主、意大利名将塔尼亚那样坚持到31岁?何姿慎重作答:“塔尼亚和(吴敏)霞姐她们都是我的榜样,一个运动员更别说女孩子能够坚持到30多岁,我觉得真的不是常人能够理解和想象的。如果还要坚持的话,我觉得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和思想,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激动

“他说了什么,我忘得都差不多了,因为太紧张了,就是大家能够想得到的一些保证的海誓山盟,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说‘让我欺负他一辈子’,”刚刚在女子3米板决赛中收获银牌的何姿抹着眼泪说。

“我真的完全没有想到他会求婚。因为我刚比完赛,有那么多人看着,很害羞,实在是、实在是不好意思,觉得有点不太好,”害羞的.何姿说。

何姿对于秦凯的求婚完全没有预料到。“今天中午我见过他一次,他嘴里念念有词,但我一进去,他就停了。我说你干嘛呢?他说我在唱歌,我没有多想,因为我下午还有比赛。”何姿一下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感觉还是像做梦一样。

对于秦凯来说,他可是准备了很久,他透露说:“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本来我想比赛后立刻求婚,但那时候她有点失望,情绪不是很好,我心里有点打退堂鼓。我是第一次求婚,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不知道她是不是会答应我。不过就算她不答应,我也会继续对她好,准备下一次求婚。”

作为并肩战斗的队友,秦凯和何姿共获得8块奥运奖牌,其中秦凯2金1银2铜,何姿1金2银,里约奥运会两人均无缘冠军。

“出发里约奥运会前我们聊过,如果是这样的结果怎么办。我们一直希望把该完成的事情做好,有遗憾,但是绝不后悔。到了刚才那一刻,谁得了金牌、银牌、铜牌,我们已经看得很淡了,人生一辈子,跳水不是全部,希望我们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好,我们要一起去感受以后的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我对她说的,也是她所希望的。”

“说起来,我还真的是很疯狂,因为我爱!”秦凯笑了。

因为爱,所以疯狂;因为爱,就让全世界都知道。

就像国家队领队周继红和教练员、队友们一起喊的那样:“一定要幸福!”

四年前的伦敦四年后的里约

四年前的伦敦,跳水男子三米板的决赛现场,扎卡罗夫最后一跳拿下10【第4句】:50分反超,秦凯痛失冠军,泪洒当场。此时,何姿上前拥抱住了已经泣不成声的秦凯,她贴着这个陕西小伙子的脸,不住在耳边说着什么。

四年后的里约,在女子单人三米板比赛的颁奖仪式后,秦凯意外现身,他单膝跪地,掏出准备好的戒指,当着全世界观众的面,正式向何姿求婚:“我愿意让你欺负一辈子。”然后,他替何姿亲手戴上了钻戒。

这二人的爱情大树,早在五年前就已露头。

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秦凯上传了一张身着紫色川久保玲T恤的照片,并在微博中写道“小凯祝所有朋友们情人节快乐!永远幸福!”

同时,何姿这天也在微博上晒了自己的一张照片,她身穿一件粉色的川久保玲T恤,手捧一束娇艳的玫瑰花,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二人所穿衣服的心形图案在同一位置——这是情侣装啊。

2011年5月16日,何姿发了一条微博:“速度与激情5真的是太好看啦~~~”。在当天,秦凯也发了一条微博:“刚去看了速度与激情5,恩不错!!推荐大家看下~”后来人们才意识到,这两条微博只隔了十分钟。

实际上,直到2012年伦敦的深情一拥前,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这对跳水界的金童玉女是如何让爱情的种子扎根发芽的,然而何姿自己被问及时,从来都是言辞闪烁,不愿公开承认,尽管据跳水队的人透露,秦凯何姿俨然已是登对的情侣了。

伦敦奥运会深情一拥恋情被曝光

在伦敦,中国跳水队又出现了疑似“亮晶晶”的情侣组合。在伦敦奥运会男子3米板决赛中,27岁的西安小伙秦凯再度与金牌擦肩而过。

赛后,秦凯流下眼泪,跳水美女何姿第一时间跑上去与秦凯拥抱安慰,随后秦凯伏在何姿的肩膀上痛哭。

有细心的网友称,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秦凯上传了一张身着紫色T恤的照片,并在微博中写道“小凯祝所有朋友们情人节快乐!永远幸福!”而何姿这天也在微博上晒了自己的一张萌照,同时还有一大束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和一件很可爱的粉色情侣上衣,粉色与紫色很搭,两人穿的衣服胸前的心形小图案都是在同一位置。

网友还发现秦凯与何姿曾在同一时间看同一部电影,2011年5月16日,两人纷纷发了一条观看《速度与激情5》的微博,何姿称:“《速度与激情5》真的是太好看啦。”秦凯说:“刚去看了《速度与激情5》,嗯不错!推荐大家看下。”

尽管何姿不愿承认,只是说“我们是同一个组,同一个教练”。但在很多跳水迷眼中,秦凯何姿俨然是登对的情侣选手。

 

里约奥运女排作文500字

【里约奥运女排作文一】

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坐在从老家回上街的车上;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正在扒拉手机;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一股豪气涌上心头;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兴奋得不能自已,一再默默地呼吸,以控制情绪;看到女排夺冠的消息,闭上嘴巴,不敢妄语,只觉得每个人都是那么善意……

回到上街,打开电脑,女排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时隔12年中国女排奥运会再次夺金》、《魏纪中:女排胜巴西长中国人士气可载历史》、《明星刷屏狂赞女排:眼含热泪!这才是中国记忆》、《揭秘女排取胜前最后一练一句话成最好的激励》、《白岩松:用伟大和神奇形容女排这基因可遗传》、《白岩松:郎平该被封神》、《时评:又见女排魂里约之战注入丰富时代内容》。

稳定情绪,寻找关于决赛的信息:8月21日(里约当地时间8月20日)2023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女排,为中国代表团拿到里约奥运会第26枚金牌。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也是她们第三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里约奥运,中国女排经历了从受到质疑到所向披靡的艰难历程。小组赛时,她们仅以小组第4名的成绩晋级八强。对阵巴西,她们顽强地以3-2战胜东道主巴西。正是这场比赛,让我对中国女排刮目相看,从心底开始佩服,默默关注,开始期待她们创造奇迹。半决赛里,中国女排再次面对小组赛时输给过的荷兰女排。她们没有放弃,赢得实在艰难。今天对阵塞尔维亚女排的决赛,中国女排在总比分0-1落后对手的情况下,连赢三局,成功逆袭。我想说,她们的每一抹努力都拼尽了全力。她们拥有永不放弃的信心和毅力,她们用坚韧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信心和胜利!

女排夺冠,一十二年砺磨剑。怎难忘,平时流下多少汗!意难却,教练队员日夕伴。狭路相逢勇者胜,赛场变幻拼搏现。五星红旗冉冉起,辉煌再现凯歌还。

【里约奥运女排作文二】

女排比赛的最后时刻,主攻手朱婷高高跃起,一记重扣,排球狠狠砸在地板上。赢了!3∶1!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紧紧拥抱在一起。9月6日晚,2023年女排世界杯最后一战,中国女排在日本名古屋击败东道主日本队,以10胜1负的战绩,重登世界冠军的宝座,同时将里约奥运会的门票稳稳攥在手中。

12年前,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获得2003年世界杯冠军,由此开启“黄金一代”的辉煌。12年后,年轻的“郎家军”再捧世界杯,用拼搏与胜利证明着中国女排的再度崛起。

以主教练身份率队夺得世界冠军,郎平等待了20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时,最后一个对手正是日本队。而今,挡在中国女排第四次夺冠路上的队伍,依然是有着“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郎平在两次执教中国女排的教练生涯中,曾4次获得世锦赛或奥运会亚军,以主教练身份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她已经等待了20年。

对于中国体育,女排是三大球中唯一夺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1995年,郎平第一次接过女排帅印,在率队夺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和1998年世锦赛亚军后,她因身体原因辞去了主教练的职务。此后,中国女排经历过陈忠和执教时连夺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的巅峰,也曾深陷衰落与换帅的怪圈,蔡斌、王宝泉和俞觉敏都难以挽救女排节节下滑的颓势。而郎平在2013年再次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将重振女排的'责任扛在肩头。

如此沿着历史的脉络追溯,中国女排的兴衰似乎有迹可循。1981年的世界杯冠军,成就此后的“五连冠”伟业;2003年的世界杯冠军,开启“黄金一代”的辉煌。从昔日的核心队主力队员受伤、年轻选手稚嫩,这一次夺冠实属不易

这一次夺冠,比以往来得更为艰难。以绝对实力衡量,这支以年轻队员为主的中国女排并无优势。除了魏秋月和杨珺菁参加过世界杯外,其余12名队员都缺乏大赛经验,不少新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而在出征前,队长惠若琪因病缺阵、杨方旭意外受伤,更使得“郎家军”的阵容雪上加霜。

不同于一般的淘汰赛制,女排世界杯采用单循环,12支参赛队都要碰面一次,比赛时间长、场次多。由于每场结果都会影响最终的名次,整个世界杯形势充满变数,任何一场比赛都不容有失。郎平赛前非常低调,反复强调“只能一场一场拼”。

而中国女排并不顺利的开局,印证着郎平的担心。第三轮以0∶3惨败给美国队后,一时间别说夺冠,就连能否拿到里约奥运会入场券都成了未知数。第四轮尽管艰难战胜韩国队,但绝对主力朱婷意外脚部扭伤,又让人们为中国女排捏了一把汗。

“这次我们面对的问题和困难确实比较多,场上老队员少、队员受伤导致阵容变化比较多。特别是朱婷在比赛中意外受伤,既让我担心她后面的比赛能否上场,又怕影响球队的士气,面对如此困境,场上大家互相弥补,谁行谁上。能够走到最后并最终夺冠实属不易,也挺难为这些年轻队员的。相信这样一次困难的经历,对这些年轻队员今后的尽快成长会非常有帮助。”郎平说。

“撒网式海选”抹平了主力替补间的“板凳差”,但年轻的女排还有很多环节有待提高重重困难之下,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没有放弃,反而在巨大的压力下,爆发出巨大的斗志和力量。特别是对俄罗斯队的“生死大战”,全队坚决贯彻了主教练的赛前部署,关键时刻精诚团结、敢于下手;而能够赢下决定冠军归属的最后一战,既源自姑娘们的奋勇拼争,也得益于郎平持续锻炼新人所积累的“板凳厚度”。

中国女排一度存在“一套阵容打天下”、主力与替补实力悬殊的问题。2013年郎平重新执教中国女排后,采取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大国家队战略”,先后有34名球员入选集训名单,如此“撒网式海选”在中国女排历史上尚属首次。

在征战国际大赛时,郎平更是以大面积轮换主力来考察队员,以赛带练,造就了从去年世锦赛上朱婷、袁心玥到今年世界杯上林莉、张常宁等队员的出彩。依靠年轻队员的集体成长,抹平主力与替补之间的“板凳差”,这正是郎平反复强调的“多人打球”。

不过,重夺世界冠军固然可喜,但也必须正视问题。由于参赛资格分配等原因,巴西、意大利等强队未能参加本届世界杯。展望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对手更强,面临的挑战也更大。“目前,中国女排的弱点依然明显,球队在一传、防守、拦网和发球等环节上都还有待改善,年轻选手的技术稳定性和阅读比赛的能力尚需加强。”面对赞誉,郎平依然清醒,她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方。

【里约奥运女排作文三】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23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

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但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天,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2119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