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穿越火线2024排名榜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旺火没湿柴】见“火大无湿柴”。

【第2句】:【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全部本领。海外陈若曦《突围》:“为 了今晚的菜,她可真使尽了浑身解数。”

【第3句】:【既来之,则安之】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在某种不太情愿的情况下,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或者安顿下来。 “既来之,则安之”语出《论语·季氏》,其原文是:“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意思是,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远方的人如果不归顺我们.我们就要倡导文教德化来吸引他们,他们已经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就要好好安排他们,不能撒手不管。提倡的是以德服人。它的原意是对内说的,劝自己的人。而现在的意思是劝外来的人。这个词语的原意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意思已经相去甚远了。

【第4句】:【又做巫婆又做鬼】巫婆假装有鬼附身。借指弄虚作假, 两面应付。又,也说:也。成语:装神弄鬼。赵树理《小二黑 结婚》:“又做巫婆又做鬼,两头出面装好人。”

【第5句】:【乱点鸳鸯谱】(惯)《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描写,乔太守不了解情况,凭自己的主观错判了三对姻缘,歪打正着,成全了三对美满夫妻。比喻胡乱为人搭配婚姻。也指不根据情况瞎安排事情。 也作“乱点鸳鸯”。

【第6句】:【不怕路远,只怕志短】(谚)比喻只要有志气,有决心,就不怕艰难困苦。

【第7句】:【寿桃】在我国有一民俗,每逢父母或长辈生日,儿女或晚辈都要送一个大寿桃,并祝父母或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那么,送寿桃的习俗源自哪里呢?据说送寿桃祝寿的习俗是从孙膑开始的。孙膑十八岁时离家学习兵法,与家人无音讯达十二年。一年五月初五那天,孙膑想起今天是母亲的六十岁生日,便向师父告假回家探母。临行前,师父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并说:“这桃是不轻易送人的,我送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接过就辞别师父急忙行家赶。孙膑回到家,看见母亲憔悴的面容,心里难过极了。他赶忙从怀里捧出师父送的桃献给母亲,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老母亲容颜大变,皱纹一扫而光,青丝如墨,双目明亮,牙齿重生。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孙膑,也在父母生日时,送上鲜桃祝寿。在冬春初夏没有桃子时,人们就用面粉做成寿桃,蒸熟了送给父母拜寿。

【第8句】:【 万事不由人】事情不能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浩然《艳 阳天》:“世道变了,万事不由人呀,也不能光按着老理儿办 事情。”

【第9句】:【大家拾柴火焰高】(谚)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就自然就大。 也比喻大家开动脑筋,想出的办法就多。 也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10句】:【秋蝉落地——哑了】见“落地的秋蝉——哑了”。

【第11句】:【先养孩子后起名】谓先有事实,后有名称。政论图书: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民办企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就发生给 这些企业或者说经济成分定性的问题。当时有入主张先生 小孩再起名。”

【第12句】:【千里姻缘似线牵】(谚)似线牵:传说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事,用红线将命中注定将是夫妇的两人的脚系连在一起。指只要有缘分,彼此相距再远,也会结成亲眷。 也作“千里姻缘一线牵”。

【第13句】:【田舍翁亦当积三斛麦】(谚)田舍翁:庄稼汉。斛(h0):旧量器,容量为五斗。就连普通的农夫也应积存一定数量的麦子。指人人都应有点积蓄,以备急需。

【第14句】:母老虎地头蛇——惹不起

【第15句】:【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歇)扁:走样,含轻视意。指小看了人或片面地认识了人。 也作打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啦。 躲在门缝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 隔着门缝儿瞧人——把人看扁啦。 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第16句】:【买起马备不起鞍】(惯)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舍得大把花钱办大事,却舍不得花很少的钱办小事。 也作买得起马买不起鞍。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第17句】:【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歇)本指高空里的手,转指技能高超的人。

【第18句】:妈妈吵我时,我在低头偷笑。妈妈说:“你真是死猪不怕热水烫!”(河南·确山)

【第19句】:【七钱银子二分铜的银元——假也假不了多少】(歇)银元:也作银圆,旧时使用的银质硬币,价值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一个银元掺进了二分铜,所占的比重很小。 指即使有假也假不到哪里去。

【第20句】:老婆婆穿针——离得远

【第21句】:老母猪啃猪圈——嘴巴痒

【第22句】:【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第23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想主意,多指用心机。民间说 书的常用此语。清代《红楼梦》:“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 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第24句】:大洋马生骡子——杂种

【第25句】:【老虎嘴里拔牙】释义:比喻环境危险。例句:“你这一去,是到老虎嘴里拔牙,可得多加小心,千万别有个闪失。”

【第26句】:【大口小口,一月一斗】(谚)不论大人或小孩,在吃粮上,一人一月总得一大斗。指口粮的耗费是硬指标,不容含糊。

【第27句】:门角里晾衣裳——阴干

【第28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民间传说: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 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为八个得道的仙 人,他们各有特殊的本领。指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分开 了,我们哥儿几个,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总比这么吃大 锅饭强!”

【第29句】:【爱挑的担子不觉重】(谚)指做任何事情,只要心甘情愿,就不怕困难,不觉得难以忍受。

【第30句】:【吃人不吐骨头】形容剥削者的贪婪和残酷。类似的:吃 枣不吐核,吃人带皮骨。海外刘宜良《江南小语》:“剥削,剥 削,天下吃人不吐骨头的职业,莫过于律师了!”

【第31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谚)行军打仗,在军队尚未起动时,军用的粮草必须先筹运。指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先决条件。 也作“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第32句】:长颈鹿的脑袋——高人一头;突出;仰(扬)得高

【第33句】:【三十晚上咽了气——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长久,即将死亡。

【第34句】:【找个缝下蛆】(惯)比喻找机会干坏事。

【第35句】:【抬头老婆低头汉】(谚)老婆:已婚妇女的俗称。走路昂扬着头的妇女,性格往往强悍;走路低着头的汉子,处事往往多疑。指仰头女性和低头汉子大多是强悍有心计的人。 也作抬头的女人低头的汉。 仰脸的女子低头的汉。

【第36句】:小卒子拱老帅——将军

【第37句】:【黄花鱼,溜边儿】指回避问题,绕着走。浩然《艳阳天》: “我得把话说在头边:如今我摊上真事儿了,你可不能黄花 鱼溜边儿.呀!”

【第38句】:【咬苦瓜尾巴】(惯)苦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两头尖,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味苦,可作蔬菜。形容痛苦难受。也比喻吃苦,过苦日子。

【第39句】:晚上停电了,妈妈就着手电筒的光切菜。这时,张叔叔来借手电筒,妈妈笑着说:“这个时候,手电筒就像是年三十晚上的案板,难借到啊!你还是去买支蜡烛吧!”(广西·兴安)

【第40句】:老鼠戴笼头——强充大牲口

【第41句】:判官的女儿——鬼丫头

【第42句】:【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谚)冬天能连下三场好雪,来年的麦子必定大丰收。指麦子能不能丰收,冬雪是很关键的。

【第43句】:【拍胸脯】(惯)比喻为某人或某事担保,下保证。也比喻反思自己做得如何。 也作拍胸口窝。 拍胸膛。 拍胸口。

【第44句】:啄木鸟治树——全靠嘴硬;入木三分

【第45句】:【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释义:平时要注意节约,要有积蓄,有钱也不可挥霍浪费。“莫待无时思有时”又作“莫到无时盼有时”。例句:倘惜福君子于乡党中不时开导,毋得奢华,备留余地,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第46句】:【老虎挂上念佛珠——想变着法来吃人】(歇)念佛珠:佛教徒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也叫佛珠、念珠、数珠、串珠。指坏人想变化手法装成好人来伤害人。 含责骂意。

【第47句】:【两面派】现在人们常用“两面派”来指那些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那么,“两面派”一词是怎么来的呢?这要追溯到元朝末年。当时,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争,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哪方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军队来得勤,标语也换得快。豫北怀庆府人生活本来就很困难,老写标语也是劳民伤财,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两面写字,一面写上欢迎元军“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军队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有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家户户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非常高兴。可是一阵狂风刮来,有些木牌翻转过来,欢迎元军的标语露了出来。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的“两面牌”演变过来的。这种演变既有“派”和“牌”音同的演变,又有“不断变换嘴脸”内容相同的演变。但,这种演变冤枉了“两面牌”,当时老百姓挂两面牌是因被逼无奈,而真正的“两面派”者才心术不正。

【第48句】:【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释义:指受某种条件限制,有力气也使不出来。例句:水急浪大,找不到水线,就像牛犊子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第49句】:【耳朵磨出了茧子】(惯)茧子:趼子,手掌或脚掌的某些部位因摩擦过多而生成的硬皮。形容对某些话听得太多而厌烦。 也作耳朵都听起茧了。 耳朵眼儿听得长茧子了。

【第50句】:【种一葫芦收一瓢】(惯)撒下一葫芦种子,收获一瓢粮食。形容粮食产量太低。

【第51句】:【门门都懂,样样不通】(谚)在学问或技艺方面,每一门都懂得点,但没有一门是专长的。指知识面广泛的人,往往缺乏专业特长。 也作“样样都通,样样不精”。

【第52句】:【水浅藏不住鱼】释义:比喻条件不好,无法躲藏。例句:我们这里就没有这个条件,除了平原就是丘陵,丘陵虽说也有点用,到底水浅藏不住鱼。

【第53句】:暑假的一天,奶奶往红薯地里上草木灰。我说:“奶奶,为什么上草木灰,上化肥不是更好吗?”奶奶说:“你不知道,一棵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河南·内乡)

【第54句】:【破家值万贯】(谚)贯:旧时钱制,每干文为一贯。家业破败以后,家产什物往往还值不少钱。 也作“穷家值万贯”。

【第55句】:【破人生意,如杀人父母】(谚)破坏别人即将做成的生意,如同谋杀他父母一样使他不幸。指别人做买卖,只可促成,不可破坏。

【第56句】:【井底蛤蟆,没见甚么天日】释义:比喻没见过世面。例句:所以连青州府城门也没得出来赶一步,真是“井底蛤蟆,没见甚么天日”。

【第57句】:【枕着烙饼挨饿】(惯)比喻放着有利条件不去利用,却受着窘迫。 也作“头枕着烙饼挨饿”。

【第58句】:妈妈责备爸爸做家务做得不好。爸爸委屈地说:“真是好心不得好报,好头戴烂帽,好柴烧烂灶。”(广西·柳州)

【第59句】:【热锅上的蚂蚁】释义:形容焦急不安,慌乱不宁。例句:瑞宣在院中走来走去,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第60句】:八月的葡萄——成串的

【第61句】:水上的鸳鸯———刻也不离开;形影

【第62句】:【请神请到鬼】(惯)比喻本想请人帮忙,结果请来了坏人。

【第63句】:放大镜下看报纸——显而易见

【第64句】:【房顶的兽狗子——喝西北风】(歇)兽狗子:旧式房屋屋脊两端安置的形似狗的装饰物,姿态各异。 本指兽狗子尽挨西北风吹,转喻人吃不上饭,受饥挨饿。

【第65句】:【一手遮天,一手盖地】掩盖真情,包办一切。袁静孔厥《新 儿女英雄传》:“人成了这样子,这可怎么说?咱们也不能一 手遮天,一手盖地啊!”

【第66句】: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贵。

【第67句】:【不呜则已,一鸣惊人】释义:比喻—举成名。例句:说来也是时来运转,一次灵机一动,写了篇《智劫生辰纲亲历记》,……此文被一家刊物作为压卷之作刊发,引起轰动。于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肖让步入文坛,还被延聘为外地一家杂志的顾问。

【第68句】:水银落地——见缝就钻;无孔不入;形影不离;眨眼不见

【第69句】:【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是以那些小败嘲笑大败的人,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它源自战国时期的《孟子》。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孟子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尽心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战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弃甲,飞奔逃命。那只跑了五十步的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是贪生怕死。这对不对呢?”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笑百步是同样的道理。”后人用此比喻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轻些罢了,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第70句】:【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独】(谚)招:拳术上的招数。指拳术较量中普通招数再多也不怕,怕的是独到的一招没法招架。也借指在技艺上有独到的专门本事,才是最吃香的。

【第71句】:【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谚)指一个娘胎里出生的几个儿子,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脾性和志趣。也泛指人与人、事物与事物都是相类而不尽相同的。 也作一娘生九种。 一娘生九子,九子九般形。

【第72句】:【未归三尺土,难保百年身】(谚)三尺土:三尺高的土丘,指坟。百年:一辈子。指人只要还没有死,就不敢担保有生之年能不能平安无事。

【第73句】:【一头放水,一头放火】两头使坏。明代《金瓶梅》:“当初只 因潘家那淫妇,一头放水,一头放火,架的舌,把一个好媳妇 儿生生逼勒的上吊死了。”

【第74句】:【卖惯了私盐走惯了硝】(惯)比喻做惯了违法的事。

【第75句】:【无巧不成话】(谚)话:话本,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指没有巧合的情节,就构不成说唱的故事。后泛指小说、剧本的编写,总离不开引人人胜的巧妙情节。 也作无巧不成书。 无巧不成戏。 无巧不成故事。

【第76句】: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饭店里吃饭。我又要吃这个,又要吃那个。最后结账时爸爸妈妈才发现都没带钱。爸爸摊摊手说:“你们真是吃着香,喝着香,掏钱的时候我心发慌。”(河北·行唐)

【第77句】:【记德不记仇】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忘掉别人对自己 的伤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个记德不记仇的贤 妇,念着同胞份上,将前情一笔勾却。”

【第78句】:中午,我和姑姑都去帮妈妈煮饭,爸爸见了笑着说:“这真是‘七个厨子八个客’啊!”(四川·忠县)

【第79句】:麦粒掉到太平洋——沧海一粟

【第80句】:【靠着大河有水吃】释义:比喻依靠有钱有势的人有利可图。例句:砂锅子说:“靠着大树好乘凉,靠着大河有水吃,有你这个老人在,也算轮不着我挨饿了,可是也叫人怪不好意思的!”

【第81句】:【走麦城】(惯)《三国演义》中描述,刘备大将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比喻英雄人物遭到失败。 也泛指失败。

【第82句】:【饭多伤胃,话多伤心】释义:话说多了,难免有不当之处,会得罪人。例句:他回忆着这些天跟纪洪涛有哪些分歧,庆幸自己稳重,很有修养,没有轻易把观点亮出来。否则,饭多伤胃,活多伤心,又要和纪洪涛之间结成大疙瘩。

【第83句】:【拿不得轻,负不得重】什么事都不会做。反义说:吃得轻, 担得重。清代《儒林外史》:“就坏在读了这几句死书,拿不 得轻,负不得重,一日穷似一日,儿女又多,只得借这手艺糊 口,原是没奈何的事。”

【第84句】:【救人须救彻】(谚)救助人,必须做到完全彻底地使之渡过难关。 指救助人要负责到底,不能单凭一时的激情。 也作“救人救到底”。

【第85句】:【家有万石粮,不如生个好儿郎】(谚)家里财物积聚再多,也比不上生个有作为的后代。指积存钱财,不如注重子女才能的培养。

【第86句】:包老爷的作风——铁面无私

【第87句】:我扯下连衣裙上的纽扣让奶奶给缀到衬衣上。“唉,你可真是拆了西墙补东墙,要用生铁了就去砸破锅。这怎么行?快,再去买几个纽扣来!”奶奶说。(湖北·钟祥)

【第88句】:【山高怕慢上】(谚)山再高,只要有耐性慢慢向上爬,终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借指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最可贵的是有耐力,能持久,信心足。

【第89句】:【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谚)毛利:本钱除过所得利润。指做买卖薄利多销周转快,自然受益多;牟利太重,没了顾主,就没钱赚。

【第90句】:牛耕田狗看门——各守本分

【第91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见“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第92句】:扁担腾空——诽谤(飞棒)

【第93句】:一天,我和妈妈到地里拔草,我忽然看见一棵麦子长穗了,妈妈笑着说:“一穗二穗,一月上囤。”(河南·长垣)

【第94句】:邻居家有个小弟弟,有好事了总往自己肩上放,遇到麻烦事总想让姐姐扛。阿姨笑着说他是“粉向自己脸上擦,灰往别人脸上抹”。(广东·龙门)

【第95句】:【穿鞋的不知光脚的苦】(谚)指富人体会不到穷苦人的艰难处境。

【第96句】:吃烙饼卷木炭——黑心肝;心肠黑

【第97句】:【比棒槌多两个耳朵】人如同棒槌,只是多两个耳朵,老实, 死板,无能。邓友梅《烟壶》:“您病着,那一位比棒槌多两个 耳朵,我不自己办谁办?”

【第98句】:【店小二】在古装影视剧和戏曲中,经常可以听到“店小二”这个称谓,看到“店小二”这个形象。为什么把店中的伙计称为“店小二”,其实,是对小伙计的敬称。王实甫《西厢记》里有一段描写:张生说:“这里有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那里?”店小二日:“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来呵,俺这里有干净店房。” 这里的“店小二哥”跟“店小二”是同一个意思。据记载,宋、元时期习俗称店伙计作二哥,是对店主称大哥而言。一家客店或酒店,店主地位最高,当然算老大,而伙计居次,当然称二哥。不过伙计称老二,已经含有敬意在内。清代小说中,常有称官绅的侍从为“二爷”的,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只见一个戴红帽子的二爷,答应了声‘者’。”这个“二爷”,就属于敬称。“店小二”就属于此类敬称。以上说的是“二哥”、“二爷”,再文案“小二”。“小二”的“小”,含有年轻的意思。店中的伙计,一般都由年轻人担任,因而以“小”字称之。如果出现年长的伙计,那就会直呼其名了。有人说“老伙计”未必不可,不过,多指老战友或老朋友。

【第99句】:【苦药利病,苦口利用】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7715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