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言,要有意义的意见或建议
还是结合实际的情况会比较有好点,不至于像空谈,我觉在商业侵蚀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没落状况还是值得好好思考一下的
儿童传统文化学习感言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完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培养》,这就是我最直接的感受。
一、 众里寻她当时选课时,我是本着“爱好”与“实用”的原则去选的。
我之所以看重这门课,不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而是看到了“大学生素质培养”这几个字。
可以说我在追求“素质”,我的“众里寻她”之“她”也就是“素质”。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无外乎背诵与欣赏,我个人的记忆力不是很好,不关于背诵。
所以选课时其实对“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还有一些抵触。
但毕竟是与“素质”相联系的,最终还是选下了。
二、灯火阑珊“灯火阑珊”在这里当然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现今所处的社会位置。
曾经在中国战友统治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今已经被人们旋转到了社会的某个角落,在这个角落里,没有太多的人为之撑起蜡烛,没有太多的人给以重视。
我“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当然更是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
三、蓦然回首上第一节课时,老师竟然把课程简称为“中国传统文化”而非“大学生素质培养”。
当时我的心就凉了一半。
依然想要从中素质所在,而却未对“中国传统文化”引起多大兴趣。
而一节课之后,我开始“回首”了,两节课后,我已确信“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我要找的“她”。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过程。
相信没有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一定不会轻易相信“素质”就在其中。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个人素质”和“人际关系”。
一、 个人素质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
那么一个“礼”字就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教育下一代,那么教育当然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
这里引用《弟子规》里的话来说明个人素质的主要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把“孝”摆在首要位置的。
(一) 孝弟“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也同样将“孝”字放在一个首要位置。
那么我们的古圣先贤为什么会一致这么认为呢
不难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显然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要大于任何其它人。
是他们孕育、生育、养育、教育了我们。
我们如果有一丁点的感恩心,那么首先当然应该回报我们的父母。
而“孝”才使得“考有所养”得以实现,才使得我们不必为以后年老而担忧,只要我们的子女是心存孝道的。
“孝”摆首位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孝道开,百道皆开”,即其为其它任何一种“素质的基础。
也不难理解。
假如一个人对给予他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尽孝的话,那么他对别人的态度还会好到哪里呢
而反过来,当他能细心地关照父母,体恤父母的辛苦,进而就能慢慢的理解别人。
(二)谨信谨信则给出了一个人立身安命的第二件法宝。
这件法宝主要用于涉身处世。
“信为人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在对“信”字的认识上可以说“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
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同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交往。
(三)仁爱仁爱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素质培养的一个终极目标。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期对整个都心存仁爱,那“孝弟”与“谨信”自然便也会做到了。
“仁爱”可以看作是“孝弟”和“谨信”的推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仁爱”当然也就不难。
二、人际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大同”,为此当然要处理好社会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五伦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
并且指出了“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一)父子关系在这里“父”与“子”都是代名词,指代父母与子女,还可以扩展到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
父子关系中要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应该慈爱子女,子女应孝养父母。
需要说明的是“慈爱”是广义的,它至少应含有以下意义。
养育。
父母对子女理所当然负有养育的责任。
关爱。
“关爱”不等于“溺爱”,是要照顾好,并培养好。
教育。
教育不是靠边口头传授而是身体力行,“上有所施”才会“下有所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子女的发展。
(二)夫妇关系这里“夫妇关系讲述了从择偶到相处的一系列的规则。
【第1句】:择偶。
择偶的标准应该是贤德,而不是金钱、地位、容貌等。
【第2句】:过程。
交往的过程应依据自然的发展规律,即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结婚的发展规律。
【第3句】:相处。
重点突出相处的言语、行为、心地、感觉。
爱的言语应该是正直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爱的心地地无私的,爱的感觉是温暖的。
以下三种关系,只要把握“仁爱”两字便可处理得当,故简略介绍。
(三)君臣关系泛指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四)兄弟关系泛指长幼之间的关系。
(五)朋友关系这是一种最广泛的关系,可以认为“普天之下皆朋友”,也只有这样才能“人无伦外之人”。
学好“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我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教导的内容才是真正的“素质”所在。
那么我就要将它学好,并将它光大。
当然其实真正难的不是学而是做。
现在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吧……
孝文化感言 2000字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的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在西方,人们讲究独立,当子女成年后一般不和父母一起居住。
但是在中国,养儿为防老的观念一直都存在。
赡养年老的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也是晚辈对长辈缅怀感恩之情的一种自然的流露。
“孝”深深的奠基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当中,无疑是中国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标准。
无怪乎很多品牌例如椰导鹿龟酒,养生堂龟鳖丸等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广告都以“孝”为主题。
在舒大刚《孔子的智慧》中一章提到“孝”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机制。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着特色之一。
我们从孝的起源到孔子孝道思想的继承与开展,了解孔子如何去芜存菁,将殷商迷信的鬼神观人文化,知道慎终追远的意义;将周代表面的孝行内在化,真诚的孝、亲、爱,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种天下一家的理想境界。
这种境界并非不可能,而是需要每个人先放下心中的对待,真心的善待自己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包容人世间的荣辱得失、称讥毁誉、吉凶祸福,以平常心看待这些过程。
因为我们知道烦恼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将我们这愤怒无明的心放下,祈求上天来替我们安排,以喜悦的心来面对每一个当下,那么我们的心自然可以达到无限的包容,可以化解人世间一切的不如意。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文化之源、社会之基的重要地位,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孝道具有人民性与封建性、精华与糟粕、历史性和继承性的两重性,其历史作用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
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当代社会文化应当努力实现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
以孝为基础的中国人文主义传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
对孝文化的传承要有批判和鉴别的吸收和摒弃。
中国是个以“孝”为文化核心的社会,“孝”的观念规范着中国人的生命行为和政治方向。
它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具有宗教的功能和价值,甚至超乎宗教 ,成为人生而为人的重要核心思想。
最早的“孝”观念源自上古祭天祀祖的仪式 ,此时先民开始有“报本反始” 的观念。
西周封建制度后,有了宗族制度,产生五伦观念: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因而“孝道”由此产生 。
到了孔子,礼崩乐坏,孔子以“仁”重新赋予礼乐新生命,拨乱反正,将流于形式的孝行内省化、人性化,成为人自我实现的重要价值观。
孝在当代社会,不再具有泛孝主义的地位,而只能重新回到其作为家庭伦理的地位上来,现代的新孝道具有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互益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等特点,孝对处理当代家庭亲子关系,对社会、家庭解决养老问题,形成尊老风尚,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如果能发扬其衍生意义的积极内含,吸取其合理成分,那么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均具有积极价值。
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
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
至少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不能没有“孝”,中国也不能没有“孝”文化。
作为现代的人,更应该继承中国“孝”文化中的精华,并且让其更具有现代价值。
饮食文化感悟
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
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对企业文化感想
高效:就是合理安排工作,在既定时间内达成任务目标,同时积累个人成长经验。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古语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说法,因此,诚信是企业里应该人人恪守的一种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
持之以恒:就是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为了既定目标,坚持到最后任务完成为止。
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感受
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也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深深自豪,从而激发我为弘扬中华文化、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而作出绵薄贡献的决心
学习传统文化的感想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8月23日—29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肇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7天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深入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弟子规》等课程。
教授们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让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一、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
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是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结晶。
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对为人处世有了新的认识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因此,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
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