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吊桶落在井里】无法摆脱困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 花》:“曹志诚仰脸大笑摇头晃脑说:王伯申这回吊桶落在井 里了。”
【第2句】:【噙着骨秃露着肉】(惯)骨秃:骨头。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第3句】:【借着中秋买月饼】(惯)指趁着某种机会为自己捞取好处。
【第4句】:【蒙在鼓里】(惯)比喻受蒙蔽,不明真相。 也作蒙在鼓肚里。 蒙到鼓里边。
【第5句】:一头钻进冰箱里——冻(动)脑筋
【第6句】:【好汉搁不住三泡稀】(谚)搁:经受。三:多的约数。稀:腹泻拉稀。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经受不住连着多次拉稀。指腹泻拉稀是最折磨人的。 也作好汉架不住三泡稀。 好汉经不住三泡稀。
【第7句】:【跟着指挥棒转】交通警察用指挥棒指示车辆行驶方向。 引申为:盲目听从,绝对服从。成语:亦步亦趋。尤凤伟《中 国一九五七》:“我又横下一条心,决心不跟着他们的指挥棒 转。”
【第8句】:【陈谷子烂芝麻】指陈旧,没有价值。老舍《四世同堂》: “为怕祁老人提起陈谷子烂芝麻而忘了正事,他开门见山的 说明了来意。”
【第9句】:长坂坡前的赵云——孤军奋战
【第10句】:【 有文事,有武备】做事要有文武两种准备。姚雪垠《李自 成》:“古人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何况今日是前去平乱,并 非文事。以你闯王的声威,此去定能成功,但是也不可不防 万一。”
【第11句】:【打盆说盆,打罐说罐】释义:比喻就事论事,不牵扯其他。例句:王距:“哎!咱们今天是打盆说盆,打罐说罐,可别往我身上钳火炭。”
【第12句】:【狼有狼道,蛇有蛇踪】释义:各种野兽出没都有自己的道路。例句:打猎要认路:狼有狼道,蛇有蛇踪。狼走岭脊,狐走山腰,獾走沟底。
【第13句】:【瞎炸烟】(惯)指本来不懂还乱说乱嚷。 也作瞎咋呼。 瞎咋唬。
【第14句】:【人拉着不走,鬼拉着飞跑】(惯)指责人不跟好人学,光跟着坏人干坏事。
【第15句】:爸爸总告诫我,要和伙伴们搞好关系。他说:“吃不得亏,打不拢堆。”(四川·涪陵)
【第16句】:我在姥姥家玩,当我弯腰去系鞋带的时候,姥姥家的那条狗却跑了。我问:“这是怎么了?”姥姥说:“狼怕掂刀,狗怕弯腰,它以为你拾东西打它呢!”(河南·滑县)
【第17句】:【打幌子】(惯)幌子:店铺门外面表明所卖商品的标志。1比喻某种迹象显露在外面。2比喻打着某种旗号,暗中却做着另外的事情。
【第18句】:【心病还从心上医】(谚)指心理上、精神上的痛苦,还得从心理上、精神上找出原因加以调理。 也作心病还须心上医。 心病终须心药治。 心病要用心药医。
【第19句】:【消停作好事】(谚)消停:从容做事,不慌不忙。指做事出错,常由于慌乱;能从容舒缓,不急不躁,事情自然就做得圆满。
【第20句】:【乌云遮不住太阳】(谚)比喻黑暗势力只能横行一时,它终究阻挡不住光明前景。
【第21句】:小亮学习退步了,却不以为然。爸爸批评他,他竟不服气,还说:“我在班上还是名列前茅呢!”爸爸无可奈何,点着他的鼻尖说:“哼!你呀,就会猪八戒演讲——大嘴说大话,比起人家小刚来,你是扁担竖在电杆下——差一大截哟!”(江西·南昌)
【第22句】:【前打后商量】(惯)指先用武力制服对方,然后再与之议事。
【第23句】:扁担挑水走滑路——心挂两头
【第24句】:【冷了半截】见“凉了半截”。
【第25句】:【千里为官只为财】(谚)离家千里去做官,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指旧时离乡背井去做官的人,总脱不了发财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财”。
【第26句】:【贼口出圣旨】(谚)被犯案贼供为同党的话,如同圣旨一般。指被盗贼诬陷的人很难洗刷罪名。
【第27句】:鸭棚老汉睡懒觉——不简单(捡蛋)
【第28句】:【冬至吃饺子】每年冬至这天,家家吃饺子,并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说法。这种习俗,源自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爱民如子,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流行,他在大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时,正值寒冬季节,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仿照在长沙时的办法,让弟子们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用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药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冻烂的耳朵全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在冀、鲁、豫一带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第29句】:哥哥没把手洗干净就去拿馍,我说:“看你不讲卫生。”妈妈笑着说:“大哥别说二哥,秃子别说老明;蚂蚱咬蛐蛐——一块地里的虫。”(安徽·利辛)
【第30句】:【没有三分利,谁肯起五更】(谚)三分利:三分的利润。五更:一夜分五个更次,第五个更次在黎明时分。指人们起早摸黑苦干,无非就是为了财利。
【第31句】:【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释义:比喻不用武力行动。例句: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夜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第32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闲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心。
【第33句】:【说谎不瞒当乡人】(谚)当乡人:当地人,最知底细的人。指在知根知底的当乡人面前,说骗人的假话会立即被揭穿的。 也作说谎莫瞒本乡人。 撒谎瞒不过当乡人。
【第34句】:【兵无强弱,将有巧拙】释义:兵:士兵、军队。军队无强弱之分,将领有智愚之别。指选择带兵的将领,要重在智略。例句:古语有之:“兵无强弱,将有巧拙。”故选将以智略为本,勇力为末。
【第35句】:妈妈给我买的零食我总是一气儿吃完,爸爸说我是狗窝里放不住剩馍。妈妈说:“那还是买得太少,要是给他一卡车他肯定吃不完。”爸爸说:“那叫杠头。”(河南·郑州)
【第36句】:高个子走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第37句】:【 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指好东西不被赏识,没有派上用 场。陈登科《赤龙与丹凤》:“这才是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 我怎么也尝不出一个乐趣来。” 瞎子点灯,白费蜡指没有必要,浪费。浩然《艳阳天》: “我看咱们多余这一手,瞎子点灯,白费蜡,不如来个干脆 的!”
【第38句】:【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1942年,美、英、苏、中等国着手建立反法西斯大同盟,并决定草拟一份宣言,但一时没有合适的名称。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讨沦名称问题,但一直没有拿出令人满意的名称。一天清晨,罗斯福醒来后,突然想到“联合国”这个名称,丘吉尔闻听后表示赞同。于是,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71年才驱逐台湾当局,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39句】:秀才的书箱——里面有文章
【第40句】:【不图今年竹,但图来年笋】短期不能收效,以后会有希望。 《北京短篇小说选》:“我们的书记倒沉得住气,说:不图今年 竹,但图来年笋吧!”
【第41句】:【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谚)九泉:也称黄泉,人死埋葬处。人生在世,有酒应当醉饮,须知死后连一滴酒也享用不到。 指人生当及时行乐。
【第42句】:【缸里的酱萝卜——没了缨儿】(歇)缨儿:萝卜的茎叶,谐“影儿”。 指人没有踪影,去向不明。
【第43句】:父母一年的辛勤耕作,换来家中幸福的生活。父亲高兴地说:“钱没有枉花哩,工夫没有枉搭哩,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河南·南阳)
【第44句】:和尚娶媳妇——离经叛道
【第45句】:【戴帽子的猢狲——倒像人】(歇)指还像个人样。含讥讽意味。
【第46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钱;死不要脸
【第47句】:见了骆驼不说牛——啥大说啥
【第48句】:【十里高山望平川——光景要往长处看】(歇)指过日子要往远处着想。也指看问题目光要远大。
【第49句】:【丈夫】“丈夫”指女子的配偶。最初,“丈夫”是用来称成年男子的。《谷梁传·文公二十年》日:“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说文》在“夫”下释“丈夫”,谓“周朝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日丈夫。”古时称男性为“丈夫”,有时还有气度不凡的意思,犹言“大丈夫”。如“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至于“丈夫”转义成为女子配偶之称,则源于我国一些部落的抢婚陋习。在这些部落里,女子选择夫婿,以一定的高度为主要条件,一般以身高一丈(那时一丈相当于今天七尺)为标准。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据此,女子称其所嫁男子为“丈夫”。随着时代的变迁,部落融合,“丈夫”这一称谓相沿至今,而“抢婚”则变成了有的少数民族的嬉闹婚俗。
【第50句】:【恨不得生出一百张口来】(惯)形容被人怀疑,急切想分辩清楚。 也作“恨不得长出一百张嘴来”。
【第51句】:【爬得高,跌得重】多指追求个人地位,必然要失败。爬, 也说:攀,抬,捧。类似的:抬得高,跌坏腰。歇后语作:粪坑 里的蛆,爬得高,跌得重。清代《老残游记》:“鄙人并非无志 功名: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二则,俗说攀得高,跌 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
【第52句】:下棋不语,落子不悔。
【第53句】:【百姓】“百姓”现在指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民群众。但在古代百姓的含义正好和现在相反,是指上层社会的官宦。源自《尚书》。据载,在远古时代,各氏族部落经常发生冲突,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部的夷族部落一起,打败了由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蛮族。因为炎、黄、夷部落联盟约有一百个氏族,每个氏族又各有一个表示区别的姓,这个代表氏族的“姓”当然是头领。所以黄、炎、夷部落联盟的氏族就称作“百姓”。他们在打败了九黎蛮族后,“百姓”强大起来,就成为贵族、奴隶主了。到商初,“百姓”的主体仍是奴隶主贵族。以后,各氏族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人变成了穷人,成为“庶民”,即自由民。战国时,随着奴隶社会的解体,“百姓”的特权丧失了,而原来处于奴隶主地位的“百姓”成为平民的同义语。 “百姓”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郑玄注:“百姓,谓百官族姓;万邦,谓天下公民……百姓者,群臣之弟子是也。”郑玄的注解明白无误,百姓为官。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也提到“禹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敷土。”由此可见,尧舜禹时代,“百姓”是指地位很高的人。清代学者俞正燮,他在《癸巳类稿》一书中,直截了当地阐明了“百姓”一词的真正含义,其云:“百姓,专以仕宦言之。” 可见,“百姓”最早并非指普通平民,只是到了战国以后,伴随着封建制彻底取代了奴隶制,“百姓”才逐渐演变为平民的通称。平民百姓,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才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
【第54句】:水桶当喇叭——大吹
【第55句】:鸟笼里的小鸟总是上下蹿来蹿去地跳着不吃食。原来,奶奶喂了它一些陈谷子。我要给它换些新的,奶奶却说:“不用管它,槽里有草饿不死驴!”(山东·莱阳)
【第56句】:【海上风多舟难行,世上官多不太平】(谚)海上的风多了,船只就难以行驶;世上的官多了,百姓就不得安宁。指官多骚扰就多,掣肘更多,使社会不能太平。
【第57句】:【家无二主】(谚)指家庭不论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个群体只能由一人做首领,不能乱当家。 也作“家无二主,国无二王”。
【第58句】:【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指失去凭借,不能发挥 作用,而被欺辱。清代《醒世姻缘传》:“我家里也有二三千 金的产业。只是一时‘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 你只留我口气儿,你们的便宜。”
【第59句】:【破麻袋绣花——底子差】见“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
【第60句】:【羊群出骆驼】(惯)比喻人群中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也讽刺人十分特别。
【第61句】:【得了上方宝剑】上方宝剑,皇帝所赐之剑,得到此剑有先 斩后奏的权力。指行动得到最高权威的批准。上方,也说: 尚方。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取得了上方宝剑, 可以先斩后奏,所以放胆批去,整整讲了四天。”
【第62句】:【过年娶新媳妇儿——双喜临门】(歇)指两件喜事同时到来。
【第63句】:【被窝里不见了针——不是婆婆就是孙】(歇)婆婆:祖母。指祖孙二人睡在一起,针在被窝里不见了,不会是外人拿走。比喻内部出了事,一定是内部人干的。
【第64句】:【老佛爷】现在,清代的影视剧泛滥,将慈禧太后称为“老佛爷”,误导大家一提到“老佛爷”就认为是慈禧太后。其实,“老佛爷”并不是慈禧太后所独有的,甚至不应她所有,是她强加于自己的。 “老佛爷”源于清初。清朝是由满族(先初称为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女真族首领被称为“满柱”,“满柱”是佛爷“曼珠”的转音,是佛爷吉祥的意思。以后代代相传,清朝建立后,将满语的“满柱”译为汉语的“佛爷”,于是“佛爷”就成了皇帝的特称。慈禧太后虽独断朝政,但她没有做过女皇,何来“老佛爷”之称。慈禧太后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呢?其中有一个故事。光绪初年,慈禧为了再度垂帘听政,使用种种手段为自己大造声势。心腹太监李莲英明白主子的心意,令人依照慈禧的模样在万寿寺大雄宝殿后面新建了一座观世音像,接着向太后谎称万寿寺大雄宝殿有双佛显光。慈禧去之后发现大雄宝殿还是原来的三世佛,勃然大怒。李莲英请太后到后殿御览,慈禧转到三世佛后,果然看到一尊观世音像,李莲英大喊“老佛爷到”,在场的大臣们立刻跪下高呼“恭迎老佛爷。”慈禧太后故作不解地问道是哪个老佛爷啊,大臣们立刻回答道:“就是太后您老佛爷啊!”“您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请您再度垂帘听政,解救万民。”这一席话让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很快“太后老佛爷”之称就举国上下无人不知了。慈禧太后强奸民意称她“老佛爷”,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第65句】:【美食不如美器】(谚)宴请宾客,美味的食物,不如美观雅致的器皿。指餐具美观十分重要。
【第66句】:鸡蛋炒鸭蛋——浑蛋
【第67句】:清晨,我被爸爸叫醒了。我揉着蒙咙的睡眼,问道:“起这么早,干啥?”爸爸笑着说:“去跑步,呼吸新鲜空气啊!墙坚靠地基,身强靠锻炼。你身体差,要多锻炼才成。快起来吧!”(广东·龙门)
【第68句】:烂泥坯子贴金身——坏了胎
【第69句】:【三贫三富才到老】(谚)三贫三富:多次的贫富变化。指人生一世,往往会经历多次的贫富变化,不会一帆风顺,一成不变。
【第70句】:【年年有储存,荒年不慌人】(谚)指年年都储备粮食,纵然遇到灾荒年景,心也不慌。也指平时在钱财上有积存,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受制。
【第71句】:【天上的仙鹤,比不上手里的麻雀】(谚)仙鹤再好,那是天上飞的;麻雀再小,却是握在手里的。比喻大而美的希望,不如小而实惠的利益可靠。
【第72句】:上坟烧纸钱——自家人哄自家人
【第73句】:仨钱买头老叫驴——贱货
【第74句】:【开了话匣子】见“打开话匣子”。
【第75句】:【为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谚)当差:旧时在衙门受人指使跑腿打杂的人。指做人不可当差,当差的人由人摆布,身不由己。 也作为人别当差,当差不自在。 为人莫当差,当差不自在。
【第76句】:【七十二个心眼儿,九十六个转轴儿】(惯)形容人心眼多,头脑灵活。
【第77句】:【千金小姐】“千金小姐”是敬辞,多称别人的女儿。女孩何以称千金小姐,典出春秋伍子胥。 “千金小姐”和我国古代的货币单位有关系。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以一镒为一金(镒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汉朝为一斤金子为一金。秦汉时金多指黄铜,“千金”实为铜千金。后人借“千金”以言贵重,如“一字千金”、“一言千金”、“一诺千金”等均是。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途中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率军队攻入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报了大仇,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年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用“千金”来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以后就流行起来了。
【第78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此语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苏州一大户人家的女儿叫席盼盼。一次,她去紫金庵烧香,回来时发现髻上的一支宝簪不见了。而这簪是席盼盼家的祖传之物,所以只好贴出告示,重赏拾到簪者。有一天,一位广东客商肩驮一猿来到紫金庵门前,看到告示后也没在意,心想,这种好事也轮不到自己。就准备在庵前人多的地方做点小生意。没承想猿将一支簪交给了他。原来,那天盼盼的簪被树枝钩住了。还是猴子眼尖,就爬到树上摘了下来。客商将簪送到席家。席家见客商一表人才,又没结婚,就将盼盼许配给他,择吉日完婚。不料,猿偷吃了厨房的东西,客商一气之下将猿杀死了。一对新人入了洞房,新娘听说簪是猿找到的,就说:“女方媒人是簪,男方媒人是猿,应该谢谢猿。”可是,新郎却说,猿被他杀了。新娘一听非常生气,责骂客商伤天害理,说:“我们是有‘猿’千里来相会,无‘猿’对面不相逢。”还将新郎赶出洞房,婚事告吹。由于“猿”和“缘”是谐音,“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就从中演化和引申出来。
【第79句】:【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我们今天常用的一句俗语,多喻循规蹈矩,不敢破旧立新,思想比较保守。那么,这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据史料记载,雷池地处安徽省望江县东十公里,因古雷水自湖北省的黄梅县界东流至此,久积成池,故名雷池。东晋时置雷戍,辟为江防重地。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寿县)镇将祖约发动叛乱,大举向东京建康(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想马上带兵去建康护卫。掌管中央政权的庚亮得知温峤的意图后,深谋远虑,担心拥有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垂,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要保建康必须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向东移。古雷池已不复存在,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俗语却流传至今。
【第80句】:【老马蹄下不迷路】释义:老马认识道,不迷路。比喻情况熟悉、经验丰富的人心中有数,不会被迷惑。例句:嗯,老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这样看来,我们明天去,只怕是名为赴宴,实为斗智。
【第81句】:【 蚂蟥缠住鹭鸶的脚】谓纠缠不放。《安徽文学》 (1959,8): “不想跟她说,他却老缠着,蚂蟥叮住鹭鸶的脚。”
【第82句】:【 水清不养鱼】条件太严格,会适得其反。语出《汉书》,原 句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或说:水越清,鱼越 少。姚雪垠《李自成》:“也有些弟兄不是老八队的老底子, 纪律就差些。有不少人劝我睁只眼,合只眼,说是水清不养 鱼。”
【第83句】:拿着棍子叫狗——越叫越远
【第84句】:妈妈让我干活,我没干,弟弟忙去告我的状。妈妈听后说:“你不要讲他了,你们都是一个师傅的徒弟。”(安徽·金寨)
【第85句】:【 久病成大夫】指善于吸取经验教训,成为内行。类似的: 撮药三年会行医/三折肱成良医。茅盾《子夜》:“三折肱成 良医!从什么地方吃的亏,还是到什么地方翻本呀!”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赞扬人有经验,有办法。梁斌《翻身 记事》:“那个不要紧,有你老冯留下,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第86句】:【离城四十里见蜜蜂儿拉屎,出门交獭象绊了一交——觑远不觑近】(歇)觑:看,瞧。本指能看见远处,却看不见近处;转指关照关系疏远的人,而不关照关系亲近的人。
【第87句】:【吃江水,说海话】释义:比喻口气大,净说不着边际的大话。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说海话,口气那么大,也不怕闪了舌头。”
【第88句】: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
【第89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链基,不如待时】(谚)磁(zT)基:古时农具名,大锄。纵然智慧高超,也不如趁个有利的形势;纵然使用着先进农具,也不如遵从农时效果好。 指善于待时和乘势,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也作虽有兹基,不如逢时。兹基:即磁基。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第90句】:小涛的妈妈要他把衣服脱下来洗,对他说:“你呀,一身衣裳一身泥,是狗皮也应该爱惜哩!”(湖北·仙桃)
【第91句】:【 八分钱,忙半年/四分钱,查半年】改革开放以前,平信邮资 为八分钱,本市为四分钱。花八分钱或四分钱邮票,寄诬告 信,让对方受审查,被怀疑。社会学图书:“到了关键时刻, 如定职、提级、调动、提拔时,他还要舞文弄墨,写写黑信,告 告刁状,八分钱让你忙半年,把别人的好事耽误掉。”
【第92句】:【八面不着底儿】(惯)比喻对事情弄不明白或没有把握,心里不踏实。
【第93句】:【行得端,走得正】释义:行为光明正大。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众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维持,向日本人低头,我是坚决不干!”
【第94句】:【地生架不住人熟】(谚)地理环境再生疏也没关系,只要有熟人,啥事都好办。指要办好事情,有熟人相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第95句】:【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见“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
【第96句】:【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释义:比喻打击坏人或敌人要先打击为首的。例句:常言说: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只要将山大王拿住,一切就好办了!
【第97句】:家雀进笼子一有翅难飞
【第98句】:河水不洗船——互不相关
【第99句】:菱角的肚子——实实在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