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境界的作文篇一
第一句话,“把自己当别人。”学生想了想:我明白,一个人有大欢喜,看淡一点,觉得这也无非是别人的一件事;有大悲伤,看轻一点,觉得这事别人也会赶上。“把自己当别人”,那么喜忧都能很快过去。
师傅又说了第二句话:“把别人当自己。”学生想了想:这意思大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师傅大笑:“你很不错了。”便又说了第三句话:“把别人当别人。”学生说皱着眉:是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尊重,所以一定要本着别人的立场出发?师傅说:“你的悟性很好。”
接着,老师又说出第四句话:“把自己当自己。”学生呆坐半晌:这句话太深了,我还要好好去悟。
看似文字游戏,蕴含着很深的禅意。这些“自己”和“他人”的变换价值,就在于:你每一次都换了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矿泉水的瓶子,有人说它是长的,这是对的,因为你从纵向看;有人说它是圆的,也是对的,因为你从瓶底看。
有时候,思路的转换实在是一种智慧。这是学问做到极致以后,才能获得的智慧,是一种权变。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或错。对于一件事,一定要看时机,一定要看主体,一定要有前提。所以,很多事情就是需要在不同的角度上思考,才能解决。换一个角度看,结果也许就大不一样。
我们经常说“权宜之计”,就是变通一下,换个方法做,或者换个思路做。一个人坚持容易,变通难。但是一定要先有坚持,如果没有坚持,直接就变通,那是随风倒,没有原则。坚持原则之后还能通权达变,就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境界的作文篇二
历史总是选择着输和赢。
楚汉争雄,刘邦以酌酒自宴祭奠了垓下的乌江刎颈。
战国七雄,嬴政以宝剑出鞘成就了七国的剑下亡魂。
纵越铁骑,铁木真踏破欧亚挥鞭出了一段帝国情仇。
他们是历史的赢家,流芳千古,谱下了一段千古绝唱,他们战胜了失败者,以笑傲苍茫的勇气,将后者抛入历史的巨浪。
但,这又如何?
而今无论是赢家还失败者,他们不都是化为黄土,裹尸于中华大地上的每一寸角落吗?武士为争输赢,绞尽脑汁,最终赢得的是一休禅师一句淡淡的“是的,我输了”。此时,人生的境界高低亦可显而易见。
超然是一种内心的解放。这不由的使我想起一则故事。一日,苏轼拜见一位禅师,论道于禅室之中,禅师对苏轼说:“我看施主像佛”。苏轼灵机一动,回道:“我看禅师像一坨屎”。禅师笑而不语。苏轼大喜,回家后,便言知妹妹苏小妹,谁知,苏小妹知道后怒斥道:“禅师看你像佛,是因为心中有佛,而你看禅师像屎,是因为心中有屎!”——超然是一种内心的解放,对人对事,锱铢必较,足可见心胸狭隘,泰山障目,充溢粪土,超然之人,大多海纳百川,俯仰宇宙,尊日月之星辉。察定江海,折于江涛之凭阔,定有“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淡然。
古之超然者,首推庄子。他没有儒家“敢为天下先”的赤胆,没有法家“法理不度人”的冷酷,没有纵横家“捭阖出入”的圆滑。
乐于山水,乐于生活,伟大的中国美学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开拓者,这是我对庄子的评价,是我眼中的,超然的最高境界。
妻子死后,敢于大笑于家门敲鼓作乐。
王侯拜官,敢于当面指鼻唾弃摒弃。
这是庄子的真性情,真潇洒,输赢多他来说,毫无意义。
漫漫人生,输又如何,赢又如何?胜又如何,败又如何?不如骑上一头青牛,诵读着“道可道,非常道”的心灵乐曲,走出生命的函谷关,走向茫茫的自由与解放。
境界的作文篇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已不记清是何时喜欢上陶渊明的这两句诗的了,却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许多,明白了许多。
城市中,水泥的建筑,华丽的街道,早已掩饰了那过去的曾经,物是人非的世界,充满着种种所谓的美好,然而这其中所暗含的,是大多数人所不能知道的陷阱。可曾记得,为了一个梦想,放弃了诸多?可曾记得,为了眼前的那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可曾记得,当你获得了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却又丝毫不满足,继续着所谓的种种?我不知道,不知道你究竟最后得到了什么,当你回首的那一刻,你想到的又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这样忙碌的一生是为了什么?真的不想知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洒脱,一种淡泊,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是我最向往的境界。岁月流逝,我成长着,成长中获得了许多,明白了许多。有人说,陶渊明的精神不合时宜,不值得提倡。那时我就想,为什么?思索中我得出了那么一种诠释:那种人早已被欲望所淹没,早已分不清自我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大概就是那么一种情形吧。而我,我只是跳出那么一种阻隔,用清醒的眼光去看待其中所谓的种种。我幻想着有那么一天,在远离欲望的城市外某一处生活着,静静地品味着其中的种种;又或者我用那种眼光去感悟世人,明白其中的种种。每每念到此诗,细细地品味,我总会无比地向往陶渊明所处的环境,那种心态,以及那种境界。
有那么一种感觉,当我们身处这个社会时,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欲望的腐蚀,而这时的我们如果用这种心态去过滤一下自我,就可以获得一丝明白,一丝感悟,此刻的心就可以升华。于是,我企图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个境界走去,而它却是那么的遥远,遥不可及。但我对它的向往,丝毫不减。
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瞬间,那些世人中所谓的所谓,弹指间灰飞烟灭。
境界的作文篇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悠然的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求学的境界;“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潇洒的境界……而我始终坚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忘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为了唤醒麻痹昏庸的君王,虽九死也无悔,滚滚汨罗江上流下了他伟大的忠义之魂。
屈原没有唤醒愚昧的君王,却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生命同样是短暂的,但屈原却将这短暂无限延长,贯通古今,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灵上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这就是生命的至高境界。
忘不了驰骋沙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展示了他的威武;“还我河山”道出了他的爱国情,他用年轻的生命向天下人昭示了“精忠报国”的壮志。
“我爱祖国”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宣言,它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需要踏踏实实地行动,需要无怨无悔的付出,甚至是牺牲。岁月无痕,历史无声,岳飞的英雄形象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他的生命也达到了至高境界。
更忘不了那个为拯救天下苍生而毅然走上断头台的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那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无畏!谭嗣同将“爱人民”融化在了血液中,将“爱祖国”刻在了骨子里,当无情的砍刀飞向他的脖颈,中国大地一阵悲恸。那溅起的碧血染红了大地,唤醒了国人。
这就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就是生命的至高境界。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令人恐怖的战争,无需发动艰险的革命,但我们依然需要保持一颗爱国红心,将爱国的种子无限的传递,只有这样,祖国才有不灭的希望。
或许,我们不必为国捐躯,但我们却有必要让自己的生命向最高境界无限的接近,因为最高境界会让生命绽放最大的价值。
境界的作文篇五
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质,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当你品味到这茶中的各种滋味时,也就达到了生活的境界。
远离城市的喧闹,远离灯红酒绿的生活。像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生活中的惬意。踏着晨曦的雨露,听着悦耳的鸟叫,迎着和煦的`微风,闻着一路的花香,散步在小道上,与迎面而来的朝阳来个大大的拥抱。看大树下悠然晨练的爷爷奶奶,身旁还有顽皮的孩童,背着书包唱着欢快的歌。纷纷扬扬的下着,有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的温情。这不就是生活的境界吗?
夏日的午后,泡上一杯茶,来到大树下,告别烦躁与嚣声。静下心来,打开手中的书,抛开一切繁乱的情趣。与书相融,体会在大自然中与圣人交谈的欢愉。耳边虽有蝉儿的鸣叫,脚边虽有青蛙的聒噪。但一切似乎却又是那么的美好,就如书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所有的事物都仿佛沉浸在这朦胧的醉意中,这就是生活的境界。
秋高气爽,与家人一起来到农间。与农民一起农作,感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忙碌。来到田间,微风吹过,看到那一阵阵的“稻浪”,也许,还能闻到稻香。在田间挥洒汗水,收获丰收的喜悦,撒下一路的欢笑声。农民的快乐,也就成了我们的快乐。烈日当空,却烧不灭心中的激情。傍晚,三五个一起坐在田头,听他们讲述生活的快乐,一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欢笑声与蛙声编织在一起,飘向遥远的天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向床头时,打开窗子,呼吸清新的空气,忘掉一切的不愉快,忘掉一切的烦杂;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心跳,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脉搏,听鸟儿唱歌,看鸟儿舞蹈,循着那阳光,露出温暖的笑;享受大自然这“造物者”的“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馈赠,感受“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美好,体会这不同的“四时之景”。
生活,这杯茶,虽年淡无奇,却饱含诗意。只有细细品味,用心品尝,才能体会它的真谛,享受它的醉意,体味生活的境界。
境界的作文篇六
自知不是什么美学专家,但却以为也有一番独到的品味,于是。便痴痴地钟情于水墨画。
水墨画,本身这三个字就是一幅唯美的图画。在一张明净白皙如同初生婴儿般娇嫩的宣纸上。一笔落下,渲染了一片凌乱。又是一笔落下,便蕴育了一片悠远。
没有西洋油画的绚烂多姿,没有夕阳油画的精细勾勒,有的只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淡然,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细细摸索,似乎也能体悟出些许陶渊明当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然自得。
浓重与清淡相互间隔,掩映,融合,若有似无,时隐时现。有些地方,笔墨浓重,刚劲有力,表现得那么强烈、奔放;有些地方轻描淡写,神秘飘渺,表现得那么娴静、婉约;更甚有得地方寥寥一笔都未留,只用一笔清水匆匆掠过。
人生亦是如此吧,要拿得住轻重,才能游刃有余地与人交往处世。正所谓“却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其实最令我迷恋水墨画的,不仅仅是精湛的绘画技艺和精致大的画面构图。
在水墨画中,有些未着一丝痕迹得地方,有个专业得术语,叫留白。举个简明易懂的例子,就像我们在剧本中所学得潜台词大同小异。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空白会使画面不完整,或是使构画不饱满。但是不可否认得是,这些空白更能使人浮想联翩。就如《琵琶行》重所述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般,追求得是一种意犹未尽、余韵无穷得境界。
走进国画陈列展馆去观赏那一幅幅水墨画,就像重新站在历史的起点出发,重新经历曾经那些辉煌与荣耀,没落与沉沦。在历史滚滚不尽的长河中,无知鄙视过它,落后摧残过它,硝烟湮没过它。然而,它没有一蹶不振,抖净历史铺盖在它身上的烟尘,焕发昔日的荣光,展现今日的雄姿。
徘徊在那一张张水墨画前。我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那一张张水墨画,而是过去与现在,兴盛与衰败。那些苦难都只将成为过去,繁荣昌盛才将是我们的未来,是我国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