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写传奇——著名武侠作家金庸
财富档案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亲手创办《明报》,现在已是中国报道的权威。199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出“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查良镛以12亿资产列第64位。
企业类型
报业。
成长记录
金庸的大名,在华人世界应该是如雷贯耳了,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无论是内地还是港台,都最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而他的著作还有改编成电影电视的,都是所有观众耳熟能详的了,从俏皮聪明的黄蓉到憨厚老实的郭靖,从侠肝义胆的萧峰到深情善良的阿朱,每一个都是经典。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看“金庸”都是如此的普遍和正常。
而在作家之外,金庸还有许多身份,可以说是职业的报人,成功的商人,香港最著名的报纸《明报》就是他一手创立的,他是真正靠文章来赢得了财富和名声,是“以文致富”的第一人。
乱世出英才
1924年2月,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县袁花镇一个富有的家庭,原名查良镛。海宁原来隶属杭州府,是浙江省的一个海滨小县。但却人杰地灵,出过不少人才。
海宁查家也不简单,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世家望族。在查家的宗祠,有一副对联,乃清康熙帝亲笔所题。金庸的祖父名查文清,是光绪年间的进士,曾在江苏丹阳任知县,是个刚正不阿的人,金庸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是很富裕的,有许多田地,所以,他的父亲查枢卿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
家里从小就很注意对孩子的培养,藏书更是颇丰,无论是新派还是旧派的,一应俱全。所以可以说金庸是生活在书的海洋中,八九岁的时候,金庸读到了新派小说家顾明道的作品《荒江女侠》,刚开始看,就迷上了,世界上竟然有这么有趣的书,不像古书那么枯燥,还是两个侠客双双闯荡江湖,这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他开始搜集各种各样的武侠作品,
尽管金庸这么喜欢武侠,但当时他并没有想过要写武侠小说,更没想到将来会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毕竟这在当时看来,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1937年,金庸13岁,就读于浙江省立嘉兴中学,读初三的时候,他看到很多小学学生为了准备升学而苦苦努力,就约了几个好友,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给投考初中者》,内容是怎样在升初中的各科考试中答题,取得高分。连金庸都没有想到,这份报纸竟然引起了巨大反响,还销到了福建等地,金庸由此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30年代,中国的富家弟子热衷于出洋留学,学成后再回国一展报负。以查家优裕的家境,让金庸出国留学本是计划中事。但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家乡沦陷,打乱了金庸的计划。他开始想做一个外交官,虽说“弱国无外交”,但金庸却想凭着一己之力,为中国挽回尊严。
1944年,金庸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开始为他的外交官之梦做准备,当时他常看共产党办的《新华日报》,其中的《国际述评》专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面的文章多为我国后来的外交部长乔冠华所写,言词犀利、上下古今,让金庸很是佩服,后来金庸办明报写的时评也可以看到乔氏的一些印记。
但一次偶然的事故,让金庸不得不停止了自己的学业。当时横行校园的国民党特务,经常殴打进步学生,金庸看不过去,就向校方投诉,结果被勒令退学。失去了学业不说,战争也让家里败落了,没有多余的钱来供金庸上学。为了生存,金庸只好通过任中央图书馆长的表兄蒋复璁在图书馆挂职。这段时间他沉静下来,读了大量的书,为自己以后办报纸、搞创作都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战乱结束后,金庸先后在《东南日报》、《大公报》做记者,虽然他还想着自己的学业,但是随之而起的内战让他的求学之梦彻底破灭了。1948年3月,《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被调派香港。24岁的金庸怀着对未来的茫然,来到了这个他所不熟知的繁华都市。
一文惊天下
可以说,初到香港的金庸是一文不名,就连搭香港巴士的钱都是别人垫的,所以后来,金庸常用“南来白手少年行”来调侃自己当时的困窘。
但是正如当初他是从3000个人中脱颖而出来到《大公报》,金庸一来到香港,便开始一鸣惊人。当时,因为大陆的解放,很多遗留在香港的物资被英国趁机抢占,金庸气愤不过,根据学过的国际法知识,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国外的产权》,分两天发表在《大公报》上,甚为轰动,也引起了著名的大法官的注意,在他的推荐下,满心希望的金庸来到北京,见了乔冠华,希望可以圆自己的外交官之梦。但让金庸深受打击的是,由于自己的家庭成分是地主,外交官是做不成了,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报社对金庸的“跳槽”行为很是不满,差点将他解聘,妻子也不满他去内地的想法,就和他离婚了,孤家寡人的金庸几经周折,来到刚创办不久、隶属《大公报》的《新晚报》,做副刊编辑。他开始写影评,同时兼职编剧本。
虽然金庸搞编剧是无心为之,但却是成果累累,《绝代佳人》、《兰花花》不仅改编成电影出品,还受到了热烈欢迎。在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选活动中,《绝代佳人》获得了优秀影片荣誉奖,而金庸则得了一枚编剧金质奖章。
除了剧本,当时金庸也喜欢下棋,而他的最佳拍档就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武侠小说,而一次偶然的机缘,开始了他们共同的武侠写作。1953年,香港有两个著名的拳师进行比武,百姓为之轰动,报社更是对此渲染不已,为了提高发行量,梁羽生开始写长篇连载《龙虎斗京华》,隐约影射拳师比武,由此,梁羽生成了新派武侠的开山鼻祖,求稿者应接不暇,梁羽生简直无法招架。
1955年,《香港商报》急需武侠小说连载,金庸仓促间上阵,但却从此成就了自己的不朽成就!
在构思自己的处女作的时候,金庸想起家乡海宁,想起在那里最为流行的乾隆出身的故事书,为何不以这个为原型呢?于是,《书剑恩仇录》就这样诞生了,刚开始,它在《香港商报》连载时,并不是特别引人注意。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别具一格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语言,扣人心弦的剧情,一扫旧武侠小说的沉闷气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香港商报》一时间变得“洛阳纸贵”。
《书剑恩仇录》每天连载一篇,而金庸基本上也是每天写一篇,从1955年写到1956年。虽然时间长,写的也很晚,但却后来者居上,锋芒直逼梁羽生。新派武侠小说的宗师——金庸,从此诞生了!
再接下来的《碧血剑》、《雪山飞狐》,更是轰动全城,人手一册。等到《射雕英雄传》一发表,更是惊天动地,在1957年,若是有看小说的人而不看《射雕英雄传》的,简直是笑话。《射雕英雄传》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人人公认,风靡了无数读者。
《明报》大辉煌
这时的金庸,已经不想再在《大公报》继续干下去,他想自己办报纸,虽然外交官不能做,但办报纸依然可以自由抒发,影响公共舆论,况且自己在报社里任职多年,完全熟悉各种操作。
1959年,一份叫《明报》的报纸在香港注册。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金庸占80%的股权,负责编务,朋友兼合伙人沈宝新占了20%,负责经营。这样的股权比例一直维持到90年代。
“明”含有“明理”的意思,同时也象征了光明的前途。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到了“明教”这么一个组织,可见金庸对“明”的喜爱,他还请了当时香港最有名的书法家王植波题写刊名。
当时香港的报纸很多,有比较严肃正统的《星岛》、《华侨》、《工商》,也有很多低俗艳情小报,怎么才能打开出路,金庸决定走一条中间道路,既有严肃正统内容,也有软性香艳小说。总的来说,以小说及趣味资料为主,每日出版一张,小报形式设计。
《明报》的销量起初并不尽如人意,有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我们看见报馆经济不好,也不奢望有薪水发,只求渡过难关,便心安理得了。”
但金庸与沈宝新硬是苦苦支撑下来,甚至不惜以典当来维持。他们确确实实将办报作为一项人生的事业去做,不愿意半途而废。
为了挽救自己的报业,金庸拿出了杀手锏,就是他的武侠小说,来支撑报社走过艰难的创业阶段。而当时连载的就是著名的《神雕侠侣》,这本小说一出,男女老少争相购买报纸,期待着每天的连载,尤其是杨过与小龙女的16年之约,引来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大家都在猜测最后的结局。当然,金庸最后让他们重新相聚,报社的销量是节节上升。
金庸的武侠小说打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虽未至盈利可观,赤字却已逐渐减少。报馆维持下去已无问题,但还不是一流报纸。正在金庸绞尽脑汁,思索追赶良策之际,中国大陆爆发了“大逃亡潮”。因为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了大批的大陆人涌到香港,造成动荡局面,成为热门话题。
当时各大报都争相采访这段新闻,在实力、财力上,明报无法与别人竞争,但金庸独辟蹊径,在社评中大做文章,对于此事发表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以《大公报》为首的几家大报,对于金庸的观点进行了抨击。《明报》当然不示弱,你来我往,一场激烈的笔战引得读者大看好戏,欲罢不能。本来并不怎么著名的《明报》在笔战中人人皆知,而更重要的是,金庸的社论引起了高度注意,不管赞同还是反对,谁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这次笔战后,《明报》扩展至两大张,形成了中型报纸的规格,同时也有了盈余。可以说如果没有“逃亡潮”,也许就没有《明报》后来的发展。
后来在许多事件中,金庸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的立场,在与别人一场又一场的“争论”中,《明报》越来越出名,销路越来越好。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更为《明报》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当时大家都迫切想要了解大陆消息,《明报》及时开辟了“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最新消息。由此《明报》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
之所有这样的成就,跟金庸的知人善用是分不开的,他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这些人或在《明报》工作,或者后来自己独立,都成了香港报纸的中坚人物,例如《信报》老板林三木,原先只是资料员,后受到金庸赏识被派往英国学习财经,返港后任《明报晚报》的副总编辑;可以说60年代的《明报》,人才荟萃,令人神往!
1968年,金庸又办了《明报周刊》,改变了周刊只是报纸赠品的做法,开始精良编辑,定价出版。除了《明报》(日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外,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87年,又成立翠明假期,经营美加、澳洲及欧洲的高级旅游业务,使得明报集团的业务多元化。
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企业集团,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已由一家报社扩展成兼营出版、旅游、印刷以至地产的多元化企业。《明报》销量高达12万份。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前后,销量一度突破25万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明报周刊》则达到30万份,执香港娱乐周刊市场之牛耳。90年代初期,明报盈利高达1亿元,金庸个人的财富估计已超过6亿元。
金庸的好友说,他(金庸)是中国以文致富的第一人。最了解他的职员说:“《明报》的成功,可归功于查良镛个人的远见。由早期以武侠小说的金庸做号召,迈向60年代以政论闻名的查良镛年代,以至目前上市以企业手法经营《明报》,他成功地将《明报》塑造成一份备受知识分子尊敬的报纸。
现在的金庸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的作品还在不断地印刷重版,关于他的学术研讨会还在继续进行,但他却激流勇退了,选择了归隐,1972年,在写完《鹿鼎记》后,金庸毅然封笔,1991年,金庸部分转让明报股权,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退休”政策,到1994年,他正式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全面“退隐”。
退休之后的金庸开始云游四海,边写历史小说,边做一些研究工作。正如他所写的每个大侠那样,无论是张无忌、杨过,还是袁承志、令狐冲,无一例外地选择隐退江湖,他也是一个大侠,一个智者,一个哲人,为无数平凡的百姓创造传奇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一个传奇!
成功秘诀
厚重的文化修养,广博的文学底蕴。
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坚持。
上一篇:创业奇招:石头煮汤
下一篇:三菱霸主——岩崎弥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