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经世奇谋》智慧背囊

故事会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备患

备患,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具有一种不可泯灭的光辉。备患,是国学大典《经世奇谋》中的传世谋略,能降低灾难的风险,缩小困难范围,抵御灾祸的偷袭,拯救民族和人类。

备患,是一支响亮的哨笛,让人警醒,给人启示。备患就是防患于未然,此乃千古绝计,没有哪个敌兵能躲开它的监视。这是由于备多力分,常备不懈,才会有备无患,避免发生不应该发生的灾难和祸乱。

备患出自这样一个典故:“从前一人去探望他的朋友,见朋友家炉灶设计不合理,便提出改灶搬柴的建议,主人没有采纳。不久主人家房子着火,人们纷纷帮助救火,主人备酒杀牛感谢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人,人们提出应该感谢那个提出改灶搬柴的人。”这就是防患未然的出处。

防患于未然,是一种人生态度,又是生存的法则和保护措施。

备患的智慧,如果运用在生产和生活中,定会减少一些麻烦和损失;备患的智慧,如果运用在森林防护中,做好战略储备,定能规避风险,杜绝火灾发生;备患的智慧,如果运用于能源节约中,将会减少人类未来的忧患。

??纾祸

纾祸,是古人预留给后人的生活智慧。纾祸,是从险境飞往安全地带的一股浩荡清风;纾祸,是一种大智大勇,?纾祸是出手不凡,使局势转危为安的果敢和英勇。纾祸,是千钧一发,命悬一线时出现的一瞥惊鸿,一片晴天。

纾祸决定灾祸的后果,而灾祸遍布在人生的各个角落。明智的人面对出乎意料的灾祸,能够将阴霾转化成暖阳;将风浪波涛变化为平坦的路途,让人生步步为营,如沐春风。愚昧的人面对灾祸,常常束手无策,任灾情扩散蔓延,造成不可挽救的恶果。所以,化险为夷离不开智者的韬略,挺身而出,大显身手则是关键。

据史书载:“破吐蕃十万,斩首八千,生擒九百人。”文中贊颂唐王朝对战败部族的处置极为妥善,使为恶者受到应有的惩处,自新者得到适当的嘉勉,“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即把原有的灾祸之气转变成和煦的暖阳,坎坷堪忧的前途改造成平坦的道路。化险为夷的典故从此处,显而易见。

司马光砸缸是一种纾祸的智慧,路遇歹徒喊“爸爸”也是一种智慧,文彦博灌水取球是一种智慧,曹冲称象也是一种智慧,人生的纾祸智慧随机而生。

当灾祸降临,机智地消解不利于自己的因素,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从成功事例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和工作水平,定能化风险为平安,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纾祸给人们的启示。

知几

知几,是灾祸发起的暗号,唯智者能够察觉得到。知几,就是未见而知之,如同事物生出了苗头,如果视而不见,势必反遭其患。

知几,意在事情虽然还没真正发生,迹象其实已经显露。如果不能从初期的迹象去掌握即将发生的事实,就像无知的雀鸟,在筑巢所在的柴薪已经冒起烟火时,还悠哉游哉不知躲避防范,这时危险就会尾随而来。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们只要见到一点迹象,就能判断出事情未来的发展,而采取适宜的行动。也就是“见事机先”,莫被卷入被动局面。

“未见而知之”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审时度势。?大师索罗斯说:“全世界的富人都是一群洞烛机先、掌握趋势、领先行动的先行者。”

当然,真正的“见事机先”,不是见风使舵,而是科学决策。对于企业经营而言,眼光要远,格局要大,眼前看得到的利益毕竟是有限的,须把“求利要求天下利”贯穿企业发展的始末。

“见事机先”的道理告诉我们:一切好逸恶劳,骄逸奢侈,贪图享乐的习性,皆是人生的大敌,必将消磨人们的精神意志,此乃败家亡国之因由所在,是为害千秋万代的大敌。

积极开展“崇尚辛勤劳动,弃掉好逸恶劳”教育,是民强国富,振兴家国的千秋大计,也在传递“见事机先”的正能量。

2162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