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一

颁奖花束采用绒线编结,由7类花材9枝花组成,包括象征友爱的红玫瑰、象征勇气的山茶花、象征胜利的凤尾竹、象征和平的绿橄榄、象征收获的金桂花、象征坚强的格桑花、象征幸福的风铃花。与传统鲜切花不同,花束既保留了颁奖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绿色、可持续理念,寓意着温暖、祥和、持久。花束的编制将东方传统结绳技法与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不仅针数多,还包含了多种针法上的变化,每一朵花的制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而每一朵花“诞生”后面的故事更不“简单”。

这一束束饱含深情的花出自全市4个县区240多名“巧娘”的辛勤双手。鲜艳热烈的红玫瑰,出自清水县、秦安县、张家川县50多名“巧娘”之手;娇艳欲滴的山茶花、纤细优雅的凤尾竹、淡雅清新的格桑花出自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的120多名“巧娘”之手;翠绿高贵的橄榄枝,出自秦安县35名“巧娘”之手;灿烂精致的金桂花、洁白灵动的风铃花,出自麦积区20多名“巧娘”之手……从花瓣到叶子到花茎,仅一枝玫瑰,就需要一位“巧娘”耗费至少4小时,一把完整的花束需要耗时长达30小时,制作所有花束耗时近4500小时。4500小时的背后,凝聚着240多名“巧娘”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她们增收致富的大梦想。

“坐在炕头就能挣到钱,我们梁山村妇女真的尝到了编织的甜头了!”这是清水县土门镇副镇长兼妇联主席、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小明的“感慨”。与她一样感慨的,还有秦州区“巧娘”于颖、秦安县“巧娘”吴春霞、清水县“巧娘”张小艳、张家川县“巧娘”刘金霞。近期,她们组织对各自县区的巧手带头人进行技法培训,截止目前,各县区的“巧手”每人每天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编织就能有60—100元不等的收入。她们感叹:“真是守住了家、抱住了娃、挣到了钱,小手工产业圆了农村妇女姐妹增收致富的大梦想啊!”

对于参与颁奖花束制作的“巧娘”们来说,在享受增收致富的喜悦之余,她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巧手编织,能参与到“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活动中来,是一件无比温暖和荣幸的事。“之前只把手工编织当成爱好了,通过这件事,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手工编织不仅能登大雅之堂,而且还能获得收入,真是太好了!”

是啊!从某个意义上说,这一束束永不凋零的花不仅仅是“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的颁奖之礼,也是对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巧娘”们表达匠心、蕴含荣光的“嘉奖之礼”。

愿这束承载着勇敢、坚强、积极、乐观、拼搏、向上的“绒耀之花”永远灿烂,愿更多聚焦农村妇女创业创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的“带富之花”绽放在田间炕头,绽放在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新征程上!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二

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如今,布茹玛汗的儿女们也成为护边员。“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说。

赤诚报国,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这样坚定地回答。

20世纪50年代,她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__年,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传承红色家风,赓续红色血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三女儿。几十年来,她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

她热衷扶贫帮困,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她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授课,讲述父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如同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创建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张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被称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代表团队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领奖台……卢宇彤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和担当。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卢宇彤曾说。

大国重器、尖端科技,她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0余年。

她的科研成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为我军在海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三

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的边境线。数十年来,她亲手在帕米尔高原刻下10多万块“中国石”。

如今,布茹玛汗的儿女们也成为护边员。“我们全家用脚步丈量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不停,巡边护边的信念不改,心系祖国的爱国之情不变。”布茹玛汗说。

赤诚报国,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这样坚定地回答。

20世纪50年代,她谢绝世界卫生组织挽留回到祖国,将国外先进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20__年,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同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传承红色家风,赓续红色血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三女儿。几十年来,她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

她热衷扶贫帮困,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她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授课,讲述父辈艰苦奋斗的故事……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家长口中的“秒回校长”,同行眼中的“种子校长”……每一个亲切的称呼,都如同一枚闪亮勋章,映照出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育人初心。

她创建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张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被称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四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秉持这样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陕西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一干就是50多年。

为了让山沟沟里的老乡们及时看上病,她白天接诊、晚上点着油灯自学,迅速成长为全科医生;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她给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巡诊走遍小镇乡村;她自愿“超期服役”,退休后拒绝高薪聘请,义务接诊患者超15万人次;面对疫情,年逾古稀的她写下请战书,递交1万元特殊党费……

路生梅说,毕生坚守只为兑现誓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群众心中,感念着她们的无私奉献;脱贫路上,活跃着她们的奋斗身影。

杨宁,这个“85后”大学生村官,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

作为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的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从未被困难挡住脚步——悄悄卖掉婚房垫付种子肥料资金,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建设扶贫加工车间,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江门村旧貌换新颜。

“发展产业关键要‘接地气’。”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到成立田间学校,帮助农户变身技术能手;从带动开展规模化养殖、种植,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第六产业园”……精准对接,深耕基层,她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五

甘公荣,1958年出生,江西莲花县人,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工商银行系统“十佳储蓄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萍乡市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称号。现担任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萍乡市莲花县龚全珍志愿者协会顾问等。

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人的三女儿。作为名门之后,甘公荣继承家门的红色基因,秉持着父辈“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家训,在红色精神传承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1974年,16岁的甘公荣初中毕业,因父亲甘祖昌坚持要把上学的机会让给更贫苦的孩子,于是满腹委屈的甘公荣回家当起了农民。

在甘祖昌的言传身教下,她很快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1978年,国家落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甘公荣被分配到县电影队做电影放映员。此后3年,她跟随放映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放映电影上千场。

1981年,甘公荣调入工商银行莲花县支行,在当储蓄员的16年间,她经手的钱多达几亿元,没有出过丝毫差错,而且还揽储了上千万元,是其他储蓄员平均水平的3倍。

甘公荣说,她的工作是属于国家分配,所以她很珍惜国家给予的这次工作机会。工作岗位上的甘公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始终把父亲的箴言当作自己的工作准则:“七十二行,行行都需要人做,只要认真地去做,无论干哪一行都能出人才。”直到退休,甘公荣也没有忘记父亲的话,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父亲的期待。

工作几十年,甘公荣以自己的初心和父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践行着承诺,以自己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不但赢得了同事和周围群众的好评,更无愧于所获的荣誉。她把平凡的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不断地为之奋斗。

退休后的甘公荣受到井冈山干部学院的邀请,定期为学员宣讲甘祖昌将军和龚老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后,甘公荣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志愿服务工作上。

1999年,甘公荣得知湖上中学学生李建平因家境困难面临辍学,便主动和他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资助李建平,一直到他考上大学。20__年11月,莲花县琴亭镇建立了龚全珍工作室管理服务网络,下设6支便民服务队伍,甘公荣自愿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并担当队长一职。

20__年,龚全珍发起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会”,甘公荣负责基金的管理。她联通整合了多方社会资源,推动有关组织和社会人士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奉献爱心。现在,该基金会已为众多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虽已是花甲之年,甘公荣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着帮助别人的事情。她说:“爸爸妈妈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我家的家风家教,也是传家宝,我这样做,还要把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传给我的儿子、孙子,现在他们一有空我就要带他们到乡下去走访,让他们看一看别人的生活,了解别人的困难。这样,当我老得动不了的时候,志愿服务的事业还有人能继续做下去。”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六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者脸部、肢体畸形,加之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患者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1970年,李桓英在中国流调现场第一次见到了麻风病患者,她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攻克令人闻风丧胆的麻风病。

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她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而后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1957年,7年期满时,世卫组织主动提出续约5年的邀请。可此时,事业的发展和优渥的生活挡不住李桓英一颗爱国之心,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消息更激励了她。她谢绝世卫组织挽留,瞒着已经移民美国的家人,只身一人绕道欧洲,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祖国。

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坚定地说道:“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正是急需人才之际。我要把学会的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选择麻风病防治,李桓英以科学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执着成为她鲜明的职业精神。1978年改革开放后,李桓英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在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在那个“谈麻色变”的时期,迷信和恐惧是麻风病的大敌,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而李桓英却始终都是面对面接触,从不畏惧。每来到一个患病的村寨,都会引来村民们的一片惊奇:村里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她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他握手,她就拉着他们的手长时间不放。

“麻风病传染性有限,可防、可治,不可怕。只有深入到病人身边、进行非隔离治疗现场研究,才能解病人之疾苦、消社会之歧视。”李桓英说,“每当我想起麻风病人在承受疾病与歧视的双重折磨而过着痛苦凄凉的生活,我就非常难过,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跟麻风病作战的决心。”

虽然氨苯砜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问世,但麻风病的防治在世界上还没有更成熟更有效的方案。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李桓英敢于创新,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使我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而且年复发率仅为 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

传染病无国界,但医生有国籍。李桓英教授作为中国的医学科学家,心怀大我,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同时更是将中国防治麻风的方案贡献给世界,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短程联合化疗”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解除了疾苦。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极大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几十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了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

20__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__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工作了快60年,从回国开始就从未后悔,但我深知如果不入党我一定会后悔。”李桓英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还不行,还不合格,现在我觉得自己应该合格了。”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麻防事业,在国内外麻风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如今,已过期颐之年,她仍然心系麻防事业。李桓英说:“对于彻底战胜麻风病,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愿意在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继续工作,为实现没有麻风的世界而奋斗。”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七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女教师们都收到一张半天的休假单。凭着这张休假单,女老师们可以在安排好课务的情况下休假半天。不仅如此,学校男工沙龙的男老师们还为女同胞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昨天深夜,他们悄悄地录了一首《这世界那么多人》的mv,将在“三八”妇女节的清晨通过视频号推送给女同事们。

“我们学校的女性员工超过90%,今天早晨的升旗仪式上,男老师们已经向女老师表达过祝福了,台下的孩子们看了都很激动。多年来,在这所‘爱的学校’,吴蓉瑾校长教会了我们很多。在她的亲身示范下,所有师生们都能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彼此相依、互助,共同成长。”卢湾一中心小学工会主席徐旭说,在他看来,刚刚获颁20__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吴蓉瑾校长,名至实归。

日前,全国妇联最新公布了20__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红旗手(集体)。其中,时代楷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入选20__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为什么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十几年前一位少先队员不经意间的提问,曾让工作不久的吴蓉瑾陷入沉思。

扎根基础教育27年,吴蓉瑾依托学校紧邻中共一大会址的地理特点,组建起全国首支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17年来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使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她用好身边最鲜活的课堂,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打好了红色底色,种下信仰的种子。

“我与吴校长共事多年,记得她刚进学校工作时,我俩在一个办公室。当时,作为中队辅导员的她,除了上课以外,很喜欢带着孩子到处跑,孩子们的小队活动,她也特别喜欢参加。”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社团负责人陈丽丽老师记忆犹新,有一次,她们带着孩子去一大会址参观,孩子们很开心,但吴蓉瑾却邹起了眉。原来,她发现孩子们听讲解听得不太认真,因为讲解的内容听不太懂。

“其实当时这样的情形还挺常见,相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场馆,孩子们更喜欢去公园、去郊游。”陈丽丽说,让她没想到的是,此后吴蓉瑾特地寻求了学校大队部的帮助,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小调查,对馆内的陈列、参观路线特别是讲解人员、讲解内容等都进行了调研,最终提出了希望建立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的小讲解员队伍。

于是,17年前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就有了一支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志愿服务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吴蓉瑾带着孩子们,和纪念馆的叔叔阿姨们一起讨论、磨稿,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将解说词变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

李桓英同志是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她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始终心系人民健康福祉,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卫生健康事业;她视病人如亲人,精心医治、破除歧视,为数以万计的病患解除了疾苦;她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勇于探索创新,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解决麻风病防治的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鲜明体现了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生命至上、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求真务实、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八

近日,中宣部、全国妇联评选出10名“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是中国女性的先进代表,向社会传递了爱党报国、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展现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芳华,谱写了璀璨的奋斗篇章。

助力乡村振兴:“把学会的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杨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__年,她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江门村,带领乡亲们努力拔穷根: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带动村里年收入300多万元;联手大学生村官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帮助村民销售特色农产品900多万元;出资建设扶贫加工车间,创建“苗阿嫂”“苗阿公”品牌,村里产业覆盖率达100%。20__年,江门村实现94户326人全部脱贫。

“未来,我要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继续贡献青春力量!”杨宁说。

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还有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20__年,尹建敏为当时的深度贫困地区东乡族自治县和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种羊2.1万只,带动8个乡镇、6个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养殖。她还新建8个黑木耳种植基地,吸纳350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为建档立卡户分红865万元,支付土地流转费142万元。

乡村振兴的道路,见证了她们的不懈引领,也见证了她们的医者仁心。

37岁辗转多地回到祖国,57岁投入麻风病防治工作,95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等地的偏远山区,曾经4次遇险,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九

时代召唤巾帼,奋斗成就梦想。

“科研是长期的艰苦奋斗,不是一时的光环、激情与承诺。”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胡海岚深有体会。

20__年,在国外拥有独立实验室的胡海岚回到祖国,扛起我国系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大旗。

揭示个体参与社会竞争及“胜利者效应”的神经调控机制、创新单细胞活性双标记技术……胡海岚的付出,让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

她们的身影在科学征程上砥砺前行,唱出新时代中国女性的铿锵之歌。

20__年,第34届国际超级计算大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担任大会主席。

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代表团队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领奖台……卢宇彤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高精尖成果,更展示着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和担当。

“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卢宇彤曾说。

大国重器、尖端科技,她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0余年。

她的科研成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为我军在海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十

“三八”妇女节前夕,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女教师们都收到一张半天的休假单。凭着这张休假单,女老师们可以在安排好课务的情况下休假半天。不仅如此,学校男工沙龙的男老师们还为女同胞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昨天深夜,他们悄悄地录了一首《这世界那么多人》的mv,将在“三八”妇女节的清晨通过视频号推送给女同事们。

“我们学校的女性员工超过90%,今天早晨的升旗仪式上,男老师们已经向女老师表达过祝福了,台下的孩子们看了都很激动。多年来,在这所‘爱的学校’,吴蓉瑾校长教会了我们很多。在她的亲身示范下,所有师生们都能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彼此相依、互助,共同成长。”卢湾一中心小学工会主席徐旭说,在他看来,刚刚获颁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吴蓉瑾校长,名至实归。

日前,全国妇联最新公布了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红旗手(集体)。其中,时代楷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入选20__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为什么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十几年前一位少先队员不经意间的提问,曾让工作不久的吴蓉瑾陷入沉思。

扎根基础教育27年,吴蓉瑾依托学校紧邻中共一大会址的地理特点,组建起全国首支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17年来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使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她用好身边最鲜活的课堂,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打好了红色底色,种下信仰的种子。

“我与吴校长共事多年,记得她刚进学校工作时,我俩在一个办公室。当时,作为中队辅导员的她,除了上课以外,很喜欢带着孩子到处跑,孩子们的小队活动,她也特别喜欢参加。”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社团负责人陈丽丽老师记忆犹新,有一次,她们带着孩子去一大会址参观,孩子们很开心,但吴蓉瑾却邹起了眉。原来,她发现孩子们听讲解听得不太认真,因为讲解的内容听不太懂。

“其实当时这样的情形还挺常见,相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场馆,孩子们更喜欢去公园、去郊游。”陈丽丽说,让她没想到的是,此后吴蓉瑾特地寻求了学校大队部的帮助,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小调查,对馆内的陈列、参观路线特别是讲解人员、讲解内容等都进行了调研,最终提出了希望建立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的小讲解员队伍。

于是,17年前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就有了一支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志愿服务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吴蓉瑾带着孩子们,和纪念馆的叔叔阿姨们一起讨论、磨稿,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将解说词变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言材料篇十一

在即将到来的第112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天水市各级妇联将对奋斗在全市各行各业,以劳动和奉献赢得尊重,用无私无畏展现女性风采的“最美巾帼奋斗者”进行致敬表扬。届时,会有一束束表达着匠心、诉说着坚韧、传达着温情的“绒耀之花”作为颁奖花束,在表扬仪式中与奖牌一起颁发到每个“最美巾帼奋斗者”的手上。

颁奖花束采用绒线编结,由7类花材9枝花组成,包括象征友爱的红玫瑰、象征勇气的山茶花、象征胜利的凤尾竹、象征和平的绿橄榄、象征收获的金桂花、象征坚强的格桑花、象征幸福的风铃花。与传统鲜切花不同,花束既保留了颁奖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绿色、可持续理念,寓意着温暖、祥和、持久。花束的编制将东方传统结绳技法与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不仅针数多,还包含了多种针法上的变化,每一朵花的制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而每一朵花“诞生”后面的故事更不“简单”。

这一束束饱含深情的花出自全市4个县区240多名“巧娘”的辛勤双手。鲜艳热烈的红玫瑰,出自清水县、秦安县、张家川县50多名“巧娘”之手;娇艳欲滴的山茶花、纤细优雅的凤尾竹、淡雅清新的格桑花出自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的120多名“巧娘”之手;翠绿高贵的橄榄枝,出自秦安县35名“巧娘”之手;灿烂精致的金桂花、洁白灵动的风铃花,出自麦积区20多名“巧娘”之手……从花瓣到叶子到花茎,仅一枝玫瑰,就需要一位“巧娘”耗费至少4小时,一把完整的花束需要耗时长达30小时,制作所有花束耗时近4500小时。4500小时的背后,凝聚着240多名“巧娘”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她们增收致富的大梦想。

这一束束饱含深情的花出自全市4个县区240多名“巧娘”的辛勤双手。鲜艳热烈的红玫瑰,出自清水县、秦安县、张家川县50多名“巧娘”之手;娇艳欲滴的山茶花、纤细优雅的凤尾竹、淡雅清新的格桑花出自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的120多名“巧娘”之手;翠绿高贵的橄榄枝,出自秦安县35名“巧娘”之手;灿烂精致的金桂花、洁白灵动的风铃花,出自麦积区20多名“巧娘”之手……从花瓣到叶子到花茎,仅一枝玫瑰,就需要一位“巧娘”耗费至少4小时,一把完整的花束需要耗时长达30小时,制作所有花束耗时近4500小时。4500小时的背后,凝聚着240多名“巧娘”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她们增收致富的大梦想。

“坐在炕头就能挣到钱,我们梁山村妇女真的尝到了编织的甜头了!”这是清水县土门镇副镇长兼妇联主席、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小明的“感慨”。与她一样感慨的,还有秦州区“巧娘”于颖、秦安县“巧娘”吴春霞、清水县“巧娘”张小艳、张家川县“巧娘”刘金霞。近期,她们组织对各自县区的巧手带头人进行技法培训,截止目前,各县区的“巧手”每人每天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编织就能有60—100元不等的收入。她们感叹:“真是守住了家、抱住了娃、挣到了钱,小手工产业圆了农村妇女姐妹增收致富的大梦想啊!”

对于参与颁奖花束制作的“巧娘”们来说,在享受增收致富的喜悦之余,她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巧手编织,能参与到“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活动中来,是一件无比温暖和荣幸的事。“之前只把手工编织当成爱好了,通过这件事,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手工编织不仅能登大雅之堂,而且还能获得收入,真是太好了!”

是啊!从某个意义上说,这一束束永不凋零的花不仅仅是“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的颁奖之礼,也是对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巧娘”们表达匠心、蕴含荣光的“嘉奖之礼”。

愿这束承载着勇敢、坚强、积极、乐观、拼搏、向上的“绒耀之花”永远灿烂,愿更多聚焦农村妇女创业创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的“带富之花”绽放在田间炕头,绽放在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新征程上!

9108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