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红楼大观园里的企业文化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红楼梦》里,湘云曾感慨道:“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

大家庭是这样,我们如今许多大企业也是这样。尤其是那些大型民营企业。虽说工作环境、待遇也不错,但在那工作,就是觉得压抑、难受,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竟不如小公司干得痛快。

其实,病根就出在企业文化上。

小企业如同小户人家过日子,事不多,关系也简单,管理上要轻松许多。可如果家里人口多了,像《红楼梦》里的贾府一般,那就需要综合治理了,像报上讲的那样,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化。

真正有实效的企业文化不是标语贴满墙,口号天天喊等一些表面现象,其实根基只有一点,那就是对人的理解与尊重。

主奴思想——企业文化的毒瘤

在贾府,主子与奴才是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世界:探春是姨娘所生,怕人说自己身上流着奴才的血,竟不认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而管王夫人叫母亲;金钏只是跟主子宝玉调笑了几句,就被逼得跳了井;宝玉因对周围的仆人平等相待,竟被外人说成淫魔色鬼,家人视其为家里的“混世魔王”,而下人们对他也不理解:“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开,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现在,一些民营企业领导也有极强的“主子”心态,虽没达到贾府这般极致,但我们却能嗅出许多相同的气味。他们所营造出的企业文化的用八个字就可概括:家族情感、制度约束。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永远是“出门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其他人只不过是雇佣的“奴才”而已,永远有等级差别、不可外扬的内幕。他们心中的真理是:宁可企业毁在自己嫡亲的手里,也不能让外人“兴风作浪”。“外人”即便才高八斗,也永远是外人,要严管严防,以免其功高盖主或抢夺胜利果实。

这种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哪里会有归属感、成就感,知识、能力、技能都无法进步,更不用说发挥其潜能,完善人性这些大的方面了。

所以在这种企业里,宝玉、黛玉、睛雯这样追求自由平等的员工们,摆脱不了群芳流散的命运,最后也只能剩下贾珍、贾政、王夫人这些主子们,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最后让企业自杀自灭。

现在许多民营企业“所谓”的企业文化,只是企业家个人的文化而已,而不是企业绝大多数员工的文化。

有些民营企业家浪迹江湖数十载,在文化修养上的确上有过人之处,周围又有一群王熙凤式的人物天天赞歌高唱,老板难免不产生“东方不败”似的自恋情结。于是企业文化便成了老板的个人的炒制品:先有老板发起,言传身教,影响企业的高层领导、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机关—般工作人员、生产经营部门经理、广大员工及社会上的宣传媒体等一系列程序。

见自己的玉照与“名言”随处可见,老板们便开始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秀”出了企业文化。其实说穿了,这种文化与《红楼梦》里贾政创造的“文化”很相似,找几个门客,侃几句大话,写几篇激情洋溢的文章,便觉得自己已成为名流雅士,为家族建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殊不知,这种文化传播扩散时期长,环节多,成本高,根本没有多少竞争力,在企业很难扎根,多数情况下起到的作用只是装装门面而已。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呢?

“大观园”——培养企业文化的温床

由于宝玉和爷爷长得如同“一个稿子”,又是皇妃的嫡亲弟弟,加之他哥哥贾珠二十多岁便撒手人寰,于是,贾母对其爱得过了头,让他与姐妹们住在大观园里,吟诗、做画,谈古论今。在这个相对比较平等自由的“天堂”里,小姐公子自由恋爱,丫头和心上人私定终身;“文死谏、武死战”的愚忠道德观遭到痛批……自由、平等、博爱等反封建文化在这里悄悄萌芽。

而宁国府里的文化却与大观园有天壤之别:大家沉溺于吃喝享乐之中,见一个略平头整脸的姑娘,就淫心大动,将伦理道德完全抛于脑后,“全府上下,只有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可贾府在当时还是好的人家,呆霸王薛蟠,打死人已是家常便饭,而迎春所嫁的孙少祖则“丫头婆子全被淫遍了”,新媳妇迎春结婚没多久便被活活折磨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观园文化是当时那个年代最先进最新锐的文化,是想活得有意义的一群年青人用生命灌溉出的一朵奇葩,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文艺复兴运动遥相呼应,有了这个萌芽,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个企业,要想创造出“原生态”、有生命力的优秀企业文化,必须要给员工提供一个“大观园”似的温床,试想,在一个“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里,人才都很难留住,大家都抱着混口饭吃的心态,哪里有什么文化可言呢!

此外,领导要给予“大观园”里的员工以实实在在的支持,像王熙凤那样,虽然只会说“一夜北风紧”这样的“诗”句,也不能怕露怯,对大观园里才子的“风花雪月”抱以欣赏的态度,并主动划拨银两予以支持。

超越旧我,化蛹为蝶

大观园里的年青人,虽知道现实社会难以让他们实现理想,很难有一番大的作为,但他们是始终坚持自己理想。黛玉在诗里赞叹菊花:“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她自己在做人上也是这样:不流俗,不做作,为已心而活。探春一心想像男人一样立壮志、成大业:“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虽然她没能走出家门,但在替王熙凤执政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管理之才。宝玉是想和心爱的人“大家活一起活、死一起死”,为此,他拒绝被传统势力把自己“教化成才”,毅然坠入空门……

虽然大观园里这些青年人的梦想在当时都是水月镜花,但因为有这些理想,他们没有坠落成薛蟠、贾蓉那样“动物”本能实足的败类;也没像贾芸贾蔷那样,“找了几个朋友吃个车箍辘会,甚至聚赌,把个荣国府闹得没上没下,没里没外”。和这些人比起来,大观园里的年青人,生命虽短暂,但却放出了世间最动人的光芒,也算没有枉活一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想境界的修炼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家,只有他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有质的飞越,才能打造出能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的企业文化。

但现实情况却是:众多民营企业家无法完成这一化蛹为蝶的巨变。

这些人最初下海时,多是出于生计,养活孩子老婆。这个目标实现后,就是让自己公司的一群哥们姐们和自己一样,过上好日子。等这个目标也实现后,大家都完成了原始积累,做企业的目标又该是什么呢?他们开始迷茫,文化价值观陷入一个怪圈当中,即挣钱、发财——挣大钱、发大财——数钱数到手抽筋,像贫困地区那些放羊的孩子一样,最高的理想就是挣钱娶媳妇生娃,然后孩子的理想也是挣钱娶媳妇生娃。

我们再看那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无不在思想境界上也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他们摒弃了做小商小贩时小家子气的为人处事方式,努力让自己修炼成一个美誉度与品牌度俱佳的企业家。因为他们早己明白了这样一个真理:在当今社会,企业家是民族经济的脊梁,他们的财富与企业文化不仅属于其个人,实际属于全民族、全社会,是我们民族参与世界竞争的资本。他们追求的不能只是一时风光,那样只会过把瘾就死。要打造一个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就必须有这样一个“风吹雨打花长开”的企业文化:

价值观顺应历史潮流。这一价值观包括很多方面: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

全体员工打心眼里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使企业不再像旅店一样频繁换人,员工在企业里丝毫没有黛玉那种“飘泊亦如人命薄”的负面心态。他们觉得自己企业就是自己心灵的大观园,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像前生有缘一般,一起为一个美丽的梦想而哭、而笑、而着魔,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1162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