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论语学而篇心得体会篇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交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
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
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老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
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无论对朋友领导还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
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事一定要问心无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赞也好,贬也罢,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谁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曾说过,看一个射箭手技术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没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没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对他人不能太苛刻,宽容别人其实更是宽容自己。
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在处理问题上,有的人会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时候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让我们用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消极或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风。
是《论语》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对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可以调节关系,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更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选择了宽容,便选择了财富!读懂了《论语》,便读懂了人生!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2)
论语学而篇心得体会篇二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但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样办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应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就应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说明了做人要以德为先。也就是《论语》中说的仁,我们这天说的德乃为人之根本。道德实践也是学,与文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以前问过老师说:老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这就是君子了太简单了吧那老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老百姓讲一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但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必须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其实一个君子首先应对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这对于这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的领导的态度:对你的上司老板,你对他有言必从,不管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从来不违背。你想我这么对他,他就应对我个性好吧错!他会认为你的人格没尊严,离你招致羞辱不远。这叫斯辱矣。因为他觉得你是仰望他的。我们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样样能够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所以其实你对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数。你去这样失去自我的尊严去伺候领导,那最后会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觉得朋友之间无所谓了吧多好都没关系。有一些男朋友说,我去我哥儿们家,我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们家能够把他的冰箱翻得乱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样。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闺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什么样保密都对人讲。那闺中密友就出主意,说你离开这个男人吧,你离婚算了。其实这样的朋友都必须好吗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朋友要走到这么近的时候,就是疏远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永远要以个体生命的独立尊敬为前提,包括父母对孩子。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处世中,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宽容之心;学习那种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谨慎;学习那种耻其言而过气行的行为方式。让我们也学会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爱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豁达、朴素与和谐;学习那种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诚信精神;体会到未若贫而乐,有道而正焉的快乐。总之,让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4)
论语学而篇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名教师已不是第一次与《论语》打交道了,《论语》在我看来像是一位变幻莫测的朋友,每次接触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发现。这个假期在校领导的建议下,我再次走进《论语》,与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交给了我们很多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讲原则,更应该把握原则里的分寸。我们今天总是在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坏,其实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断不单单是好坏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不会出现问题的。
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有一个人说:以德报怨何如。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还是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赞赏的,可没想到,孔子反问他了一句,“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人家的恩德呢?
读到这,我犹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大度是豁达的表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孔子又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他有负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他,去处理这件事,但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馈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老师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身为一名教师,那么我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和学生在我看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小脸,他们年龄还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慢,这就要求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而且要对他们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他们。在我的职业道路上,我也会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与同事和平相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教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老师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即使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降临,我也要尽量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
因为我坚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我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我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们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无论对朋友领导还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
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做事一定要问心无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赞也好,贬也罢,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谁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孔子曾说过,看一个射箭手技术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没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没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对他人不能太苛刻,宽容别人其实更是宽容自己。
人生在世,总是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总会产生各种不快与摩擦,在处理问题上,有的人会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时候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就会宽容我们,善待我们;而我们对别人苛刻,别人也会反过来以更加恶劣的态度来回击我们。让我们用宽容对待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消极或懦弱的表现,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风。
是《论语》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对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可以调节关系,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更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盏绿灯,帮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选择了宽容,便选择了财富!读懂了《论语》,便读懂了人生!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2)
论语学而篇心得体会篇四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经典,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
根据文字学家的考证,“儒”字兼有象形、形声、会意三个方面的特点。讲他是象形,是说“儒”的甲骨体画的就是一个人在沐浴濡身,表示修养身心,洁身自好;说他是形声字,是说“儒”字从“人”取意,“需”表示近似的读音;是他是会意字,是因为儒字的左偏旁的人表示人类,右偏旁表示需要,合起来的意思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仁”。《论语》涉及到求学悟道、礼乐规范、治国安民、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但都是为实“仁”这一道德规范服务的。
谈到学习,孔子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生和命运,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靠个人后天的努力。围绕学习,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方法、心情等提出一系列的经典理论。
谈到人际交往,孔子倡导自爱和爱人,极力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号召人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惩恶扬善,助人为乐,明辨善恶,多交益友。
谈到思想修养,孔子首先主张人应该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人生目标,要追求真理,清心寡欲,仗义疏财,勤俭节约,廉洁自律。
谈到为政治国,孔子用“正”解释“政”。他认为,所谓“政”,就是正义、正气、正道、公正、中正、正大光明。他十分重视执政者的德行和操守。他关心民生疾苦,反对烦政扰民,主张爱民、富民的仁政之道。
《论语》的思想内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都早早融进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论语》对中国史的深远影响,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浸润,对民族美德的基本定位,无论怎么高度评价,都不为过。古往今来,一直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并非虚张夸饰之词。
学习经典既要探本求源,更要开拓创新。
一、求学悟道
热爱学习,刻苦勤奋。持之以恒,惜时如金。健全心理,虚心好问。敢于质疑,开拓创新。
二、修身养性
爱国忧民,立志为先。修身养性,诚实恭谦。自律自强,质朴勤俭。任重道远,一往无前。
三、人际交往
识别善恶,崇尚信义。豁达包容,彬彬有礼。助人为乐,严于律己。广交益友,见贤思齐。
四、公务方略
执政为民,克己奉公。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率先垂范,草上行风。知人善任,人和政通。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3)
论语学而篇心得体会篇五
我们交朋友一定要善交益友,远离损友,学习论语心得。所谓【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是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最近我翻阅了学习论语方面的书籍,才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
益友之一:直
直是正直,直率,直言不讳。一个正直的人,会受到朋友的欢迎和尊敬。和正直的人交朋友,我们会受到他的人格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做人有责任感,说真话,做实事,对于任何事物,既心态平和又坚持原则,这样,能给我们带来许多财富: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所以孔子说正直的朋友是好朋友。由此可见,【友直】就是朋友为人正直,坦荡,没有谄媚之色,没有奉承之心,这样的人是能够成为好朋友的,我们要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益友之二:谅
友谅,就是诚实的朋友。
看到的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头怎么想的,就让它怎么表达出来,这是诚实的表现。诚实最主要的在于不假不欺,这里的不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朋友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嬴得朋友的信任。
我们通常把【诚实】与【可信】联系起来说,这其中【诚实】是前提、是原因,【可信】是结果。诚实是一切品德的基础,和诚实的人交朋友,我们的心灵是妥帖的,是安稳的,我们的人格也会得到升华。
益友之三:多闻
多闻,就是见闻广博,知识面宽,它常和【博学】一起出现。
博学多才是在广泛涉猎后的开阔思想下研究、寻求突破口,是在博览群书后高屋建瓴,产生新发现、新观点。博学多闻的人,在事业上屡有建树,因为他们知识丰富胸襟远大,思路开阔,不但不会死守条条框框,而且,有明确的目标和犀利的目光,更不会盲目行事,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会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知识。友多闻,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助益。
【友直、友谅、友多闻】,【直】的朋友可以做镜子,帮助我们通过自省而成长。
【谅】的朋友能够分享快乐,减轻痛苦。
【多闻】的朋友能够以他们的知识滋润我们的成长,以他们的行动作为我们的榜样。
有一个诗人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欣赏你的人可以使你充满自信,
批评你的人可以使你愈挫愈勇,
伤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坚强,
痛惜你的人可以使你知道感恩,
依赖你的人可以使你拥有能力,
想依靠的对象可以让你歇歇脚。
总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位朋友,看看他们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而靠近他们,亲近他们,交一批益友。
论语学而篇心得体会篇六
我们交朋友一定要善交益友,远离损友,学习论语心得。所谓【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是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最近我翻阅了学习论语方面的书籍,才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
益友之一:直
直是正直,直率,直言不讳。一个正直的人,会受到朋友的欢迎和尊敬。和正直的人交朋友,我们会受到他的人格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做人有责任感,说真话,做实事,对于任何事物,既心态平和又坚持原则,这样,能给我们带来许多财富: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所以孔子说正直的朋友是好朋友。由此可见,【友直】就是朋友为人正直,坦荡,没有谄媚之色,没有奉承之心,这样的人是能够成为好朋友的,我们要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益友之二:谅
友谅,就是诚实的朋友。
看到的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头怎么想的,就让它怎么表达出来,这是诚实的表现。诚实最主要的在于不假不欺,这里的不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面出现在朋友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嬴得朋友的信任。
我们通常把【诚实】与【可信】联系起来说,这其中【诚实】是前提、是原因,【可信】是结果。诚实是一切品德的基础,和诚实的人交朋友,我们的心灵是妥帖的,是安稳的,我们的人格也会得到升华。
益友之三:多闻
多闻,就是见闻广博,知识面宽,它常和【博学】一起出现。
博学多才是在广泛涉猎后的开阔思想下研究、寻求突破口,是在博览群书后高屋建瓴,产生新发现、新观点。博学多闻的人,在事业上屡有建树,因为他们知识丰富胸襟远大,思路开阔,不但不会死守条条框框,而且,有明确的目标和犀利的目光,更不会盲目行事,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会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知识。友多闻,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助益。
【友直、友谅、友多闻】,【直】的朋友可以做镜子,帮助我们通过自省而成长。
【谅】的朋友能够分享快乐,减轻痛苦。
【多闻】的朋友能够以他们的知识滋润我们的成长,以他们的行动作为我们的榜样。
有一个诗人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欣赏你的人可以使你充满自信,
批评你的人可以使你愈挫愈勇,
伤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坚强,
痛惜你的人可以使你知道感恩,
依赖你的人可以使你拥有能力,
想依靠的对象可以让你歇歇脚。
总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位朋友,看看他们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而靠近他们,亲近他们,交一批益友。
上一篇:2024年导游实训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