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诗词教学经验分享篇一
陈颖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而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
一、从表象入手,直观感知
低年级儿童自控能力较弱,思维也带着很大的具体性,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如何利用这种无意注意,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
1、采用插图启示法,选择一些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例如:韵母教学可让学生模仿图中检查嗓子的小女孩发出的ɑ音,并启发学生观察女孩梳小辫的头与字母ɑ的形体相似,来教学ɑ的读写。
2、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让住字形。教学声母f和t时,我拿一把拐杖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拐杖朝下“tt”,拐杖朝上“f f”。然后在问答中揭示f和t的读音及写法,再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在区分b和p,d和t,g k和h发音是否送气,我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情境,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1.编故事:教“ɑ”的四声时,可将“四声”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开了家商店,东西非常好卖,这不,小熊今天又该去城里进货了。开车行驶在平坦的大道上,想着商店红火的生意,小熊高兴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会,前方出现了一个斜坡,为了爬上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门,汽车在坡上吃力地行驶着,小熊嘴里哼的歌也变成了“ááá”。好不容易爬完了这道斜坡,低头一看,眼前的路又让小熊吃了一惊: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唉,又是一段难走的路!小熊是乐观的,尽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车上下颠簸着前进,但它仍然没有忘记唱歌,不过此时的歌已变成了“ǎǎǎ”。走完了这段难走的路后,前方又出现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顶,已能看见城里了。小熊高兴得不得了,大声叫着“ààà,进城啦!”汽车飞快地下了坡,小熊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进了很多货物。同学们在听上述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ɑ”的四个声调的读法及四种声调符号。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i的妈妈是大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小ü弟弟没有爸爸妈妈,它可伤心了。
你看,小ü弟弟的脸上还挂着两滴眼泪呢。小i的妈妈大y看见小ü弟弟哭得这么伤心,急忙走过来帮助他。小ü弟弟看到大y妈妈来帮助他,心里可高兴了。他连忙把眼泪擦掉,露出了笑脸。于是大y和小ü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2、演一演:如教b和d的分辨,可让两个学生各戴b、d的头饰背靠背地坐在一起,扮演d的学生说:“我是d。”扮演b的学生说:“我是b。”然后两人一起说:“大家说我们像,我可从没见过他。”全班齐问:“为什么?”两人一齐回答:“因为我们是背靠背地坐着,谁也看不见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教q和p。
3、变魔术:课前用绳子变魔术,变出学过的一些字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完新字母后,让学生自己用绳子玩变魔术的游戏,变出今天学过的字母。如教z、c、s时,可用绳子变出字母b、p、d、q,学完z、c、s后,让学生自己变出z、c、s。这样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记住了字母,而且亲自体验过不容易忘记。
三、编儿歌,加强记忆
如教学如何对六个单韵母进行标调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标调歌: ɑ、o、e、i、u、ü,从大到小六兄弟,标调时要注意,大哥在家找大哥,大哥不在找二哥,二哥不在找三哥,三哥不在找四、五,四、五并列标在后,都不在家找小弟,先后次序要牢记。学完声母后可编出: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 g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r在后面大声喊:
“zh、ch、sh,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r,我再去叫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四、多样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外部的影响,以经常变换练习形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结合插图练习。第一册第三课有幅猪八戒图,教师问学生:此图与音节bɑ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猪八戒的名字中有一个八字。”“猪八戒的身边有一张‘8’字的卡片。”这样,就练习了bɑ的发音。
(2)、看图拼音。出示图片,让学生读准音节后,把音节填在相应的图片下。
(3)、拼读寓有情趣的句子。如“小河流水哗哗”“爷爷给小丽吃梨”。
(4)、扇形图或双扇形图练习拼音。
2、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练习,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达到最活跃的状态,牢记所学的知识。
(1)、闯关:用三个纸盒分别装上学过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放在讲台上。学生一个一个上来,从第一个纸盒里抽出两张卡片念发音,念对了,就闯过第一关。以同样的方式闯第二、第三关。谁能闯过三关,就奖励一颗星。
(2)、猜字母:教师说出谜语,让学生猜。如:马蹄印子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什么声母等等。
(3)、摘苹果: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苹果上面写着音节,谁拼出音节,这个苹果就送给他了。当时,全班小朋友都跑上来摘。苹果有限,摘到的学生开心,没有摘到的学生叹气。于是,我对摘到苹果的小朋友说:“让我们把苹果给没有摘到的小朋友尝一口,好不好?”这时,学生前后、左右争相递苹果,边传边拼读音节。刚才的沮丧转变为快活,个个脸上洋溢着笑。人人参与,个个有机会,既巩固了音节,也体现了同学间的友情,效果自然也达到了。
(4)、打“拼音牌”。
这种牌可以四个人打,也可以两个人打。将“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张“牌”,口里还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该对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ɑ”,出牌者还要念“我出ɑ,b—ɑ——bɑ,尾巴的巴”),拼对了对方的牌就被你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在开心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还复习了字母,训练了拼读,学生们玩得可开心了!
总之,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努力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让拼音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类别:语文
题目:谈拼音教学点滴体会
姓名:陈 颖
单位:横县石塘镇大料小学
联系电话:***
古诗词教学经验分享篇二
汉语拼音教学点滴谈
江苏大丰大桥镇中心小学
夏月芹
内容提要:心得体会
一、拼音教学,“实”字为先。
二、拼音教学,读而不厌。
三、拼音教学,儿歌识记。
四、拼音教学,温故知新。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汉语拼音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和工具。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多年,伴随着新课程不断地成长,近10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在拼音教学中的一点心德和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一、拼音教学,“实”字为先
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比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汉语拼音就是这座知识“金字塔”的最底层。要想这座“金字塔”能建高建牢就必须夯实拼音这个基础。在每个声母、韵母和整个认读音节新授时,我都会让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这样单个的字母学生就掌握得就比较好。在指导书写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拼音,我在刚开始时每个学生都到他跟前指导,不符合要求的统统擦掉重写,在别人眼里这也许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我确实是这样做的,经过这次劳师动众的练写,以后的作业都会工整漂亮了,你会发现这次的辛苦值!在拼读时,我教给学生方法后,常请读得好的学生读。比赛读,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当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我常忍不住夸奖他们真聪明。当然不排除同学个体差异,也有学得不够好的,这时我就需要有相当的耐心,把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一个个到我这里背,默过关。这三张表是汉语拼音的全部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掌握识字的工具,为以后的学语文作好准备。
二、拼音教学,“读”而不厌
音节的声母、韵母,是什么音节,要提醒大家注意是什么音?这样在识字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拼音又让学生体会了利用汉语拼音这种工具识字的乐趣。在平时,我还让他们帮自己的名字加拼音,帮同学的名字加拼音,下课时常听到学生在拼其他同学的名字,听了我觉得很有趣,这也是一种学有所用的体现吧!另外,鼓励学生读一些带有拼音的古诗及课外书,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拼读能力,复习了拼音的知识,而且增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一举两得。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很多人认为烦,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不厌其烦,你会发现有许多乐趣在其中。
注:本文2007年12月获大丰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古诗词教学经验分享篇三
古诗教学点滴谈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内容虽然不多,但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点滴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和欣赏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继承我国优良的人文传统,毫无疑问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不可推卸的使命。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存在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的情况。“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应该如何改进古诗文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古诗文,深刻领会古诗文的精髓呢?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传统的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而要实现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古诗文教学以及观摩一些古诗文优质课,我认为古诗文课堂可以从激趣入手,诵读诗文,明确诗意,引领入境这几方面进行教学。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兴趣是主动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文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对学生学习古诗文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在教学古诗《嫦娥》时,可以从学生喜爱的神话故事入手,通过讲述嫦娥偷取灵药,飞向月宫的传说,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再范读诗句,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嫦娥飞仙的诗境,此时,无需教师再做提点,学生已能做到书声朗朗了。
再如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画面、聆听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在教学《伯牙绝弦》时,配上高山流水的古琴乐曲,传达出知音相惜的情感,这样对理解文意能起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老师再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进入古诗的学习。
2、诵读诗文,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
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古诗文语言十分简洁,五言绝句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读。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教学反思《古诗教学点滴谈》。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此外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鹿柴(zhài)》、单(chán)于等要读准确。
开始教学时,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的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从而引起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古诗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3、明确诗意,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明确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在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比如教《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我从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说说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字面了解到是写乡村生活。再抓住重点句,让学生对照文中插图,自己提出问题:“他们在说些什么?什么让他们如此陶醉……” 学生在自己读诗句时思考并解答,再通过对照文后注释,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确了整首词的含义。这种通过自己读诗句提问题来弄明白诗句含义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地训练和提高。
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教学中,抓住“西出阳关无故人”提问学生:“是谁西出阳关?故人又是指谁?”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诗人王维送别朋友元二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学生由此切入,在古诗文简明、深邃的语言中感受惜别之情。
4、引领入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古诗文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文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文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文。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再现意境是关键。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采用了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我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学生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领会。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了审美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学生先理解“绿”的本义是“绿色”。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用吹、到、入、满等词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绿”字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此诗句中“绿”是“春天来到,万物生机勃勃。”的意思。引领学生欣赏诗的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创设诗中意境也能够引领学生入境。曾听一位教师教学的观摩课《乞巧》,诗中讲述了古代女子在七夕节展示绣艺以许愿的故事,老师创设了七夕节的情景,使得每位学生成为了七夕节的一员,无论是“才子”,还是“佳人”,均融入诗的意境之中。
总之,古诗文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迈入古诗文的神圣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古诗词教学经验分享篇四
写作教学点滴谈
莘县魏庄中学
闫秋景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我想把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
一、阅读和写作好似鸟的双翼,只有双翼共振,才会鹏程万里。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多了,各种表现方法都装进脑子里,不断体会感悟,写文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知道怎样运用材料,怎样表达,怎样谴词造句了。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无不在于平时的阅读量太少。由此可知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呢?主要在于语文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要有较宽的知识面,上课时既能围绕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一篇文章,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谈天说地,举一反三,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适时抓住机会,引导推荐学生们阅读一些名篇佳作,对好的文章要常读、熟读以至成诵,背诵几篇好文章,几十首唐诗宋词,几十首现代好诗,熟记几十句普希金、莱蒙托夫、莎士比亚和拜伦的名言,学会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去,有了这“源头活水”,当然就可以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挤牙膏了。
二、观察和思维触发写作灵感,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创作境界。
“胸有成竹”是妇孺皆知的成语,它的本义是平时要观察的细,对所写所画的事物烂熟于胸,需要时即能一挥而就。我在教学过程中常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生活,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捕捉事物的特征。观察越深入,写作时就越得心应手,长期观察能够培养一双慧眼,触发写作灵感,写成的文章自然与众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善于洞察世间万物,从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通过不断引导,有许多学生写出了较好的作文。其中一位学生以常见的“随意狼藉饭菜”为题材,引用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写出了一篇佳作;还有一位学生以常见的盆景为题材,从枯树桩上长出多姿多彩的嫩芽联想到那些老当益壮的劳动人民,并热情地讴歌他们,不失为一篇较好的习作。
做任何事都要用脑,写作更离不开思维。曹禺在写《雷雨》前曾构思了八年之久,而后下笔,一挥而就。可是很多同学不经过深思熟虑,下笔千言,结果离题万里,这说明作文前的思考是何等重要,如何培养?我在教学中悟出了一下几种方法:
首先是对所写文章要有全盘考虑,即人们常说的谋篇布局。文题出来后,先按文题需要搜集材料,而后按中心需要列好提纲,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如何开篇,怎样结尾,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下笔。
其次提供“契机”,触动灵感。一个人物,一句话,一段回忆,一个场景都可以触发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序的生活积累会突然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会突然闪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会突然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就成了他写作的“契机”。
(三)是巧设“转折”,逆转思维。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如杨朔的《荔枝蜜》,先是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而后是吃蜂蜜“动情”,听事迹“心动”,最后自己变成一只蜜蜂,全文欲扬先抑,波澜起伏。因此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巧设文章的“转折点”,而后才能产生“逆转”思维,写出跌宕多姿的好文章来。
(四)打破常规,“求异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摒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求异”创新的成功范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在读了陆游词后反其意而用之的成功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却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孤寂,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不怕风狂雪飞,敢于傲雪迎春,盎然向上,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三、动笔和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没有多写做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可能的。学生每天写点,如写日记、写片断、写生活札记,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有话可说,老师随时发现亮点并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并非高不可攀,难以“登堂入室”,自己在作文上并非“低能”,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
写完作文后要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推敲语句,“文章不厌百回改”,说明好的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相信我们对于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和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仍记忆犹新吧!鲁迅先生说,每写一篇文章,至少要修改二、三遍,把可有可无的句段删去。然而学生写好作文后也不反复看,一交了之,这样当然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来,为了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我曾多次尝试过这样一个办法,在评改过程中,不简单给学生一个评语了事,而是在文后写上修改意见,鼓励他们反复修改,而后再给他们评语,通过实践,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