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马原课感受篇一
-吴成龙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的.2.坚持协调渐进,注意整体效应。
3.所谓的客观辩证法就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反应。
对于马哲课,再没上之前我就早有耳闻,它重重的传闻,让许多人一开始都认为马哲是大学中最乏味的几门课之一。但是一些即将毕业的学长却对这门课的感触最深,不管这种感触与这门课本身有无多大关系,总而言之,它作为一种象征式的记忆存留方式让我们在大学中留有马哲的一席之地。
我是艺术生,早在高中的政治课上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深刻印象,曾经倒背如流的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联系与规律,量变与质变,辨证与统一等等这些的原理与定义让我对于马哲有了系统上的概念,也让我毋庸置疑地认为自己是个辩证的唯物论者。但是到了大学,我渐渐开始对这种认识产生了怀疑,因何缘由暂且不说。重点在于,这种思想上的变化让我重新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对其内容和定义慢慢地由清晰变得越加模糊,曾经认为唯物与唯心之间明显的界限甚至荡然无存。这种思想上的困顿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哲学家探讨精神问题的价值所在—人类实现自我存在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基石。
对于马哲课的老师,我是很满意的,她并没有啰里啰唆的照搬书本上解释了跟没解释的定义跟我们讲长篇大论,她善于用生活中的常识性例子和文学言语来解释哲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她还带领我们看着很多的纪录片,意味深长。简言之就是,她的课很生动,简洁,明了,引人思考。
这学期开学之后,马哲课在第二星期就上了。其中我们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虽然内容都耳熟能详了,但其实探讨哲学的魅力正在于此,就是基于相同的问题,无数次的理解与讨论,得出千万种不同的结论。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的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我们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我们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刚进入大学时有些同学会选择进入学生组织工作,刚参加时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学校和同学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我们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其实以上这些话都是些老生常谈了。从小到大,其实长辈都是这样教育我们做人的,只是那时候不会究其理论来源罢了,如今一看,其实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产生的人生哲理。但其实正像我在开头说到的,与小时候不同的是我从理论源头上对唯物产生了困惑,因此对于已经坚持了很久的原则也发生了改变。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件坏事,依然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的观点来解释,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于事物,于我,皆如此。对于一件事产生困惑的开始,就是自我思想进步的开始,甚至是被思考事物重新发展的开始。
最后,我个人为哲学最实际的价值就是它可以重塑人格,颠覆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仅此对于哲学,我们不能急于下定义,特别是哲学立场。确定的人终将怀疑,怀疑的人终将确定。哲学去探讨死亡,活着的人又有什么资格断定对错?
马原课感受篇二
永恒的宇宙,前进的真理
——《宇宙与人》观后感
胡蝶飞10300130041
1600多年前,我国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兰亭附近饮酒赋诗,趁着酒兴,他写下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名句。而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曾说过,“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浩瀚宇宙,人何其微!
宇宙(cosmos),希腊语里原意为“与混沌相对的秩序”,后来它发展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古时中国有盘古开天辟地一说,近代科学认为是大爆炸产生宇宙。中世界欧洲教会宣传的地心说,亦被哥白尼等科学家推翻。尽管阻力重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远不会歇止,我们的认识在曲折中向前进。我们意识到地球、太阳、银河系都不过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宇宙没有尽头,时间在此如静止般漫长,漫长得让人类这个目前为止宇宙中唯一知道的高级智能生物感到自身的无比渺小与寂寞。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一切物质都在运动,都处在永恒的变化发展之中。静止则是相对而言的。这一说法在宇宙中得到了印证。无论是地球、太阳还是银河系都处于永恒运动中。地球每天进行着自转与绕日公转,为人类创造了合适的生存环境。每分每秒在太阳内部发生着核裂变与核聚变,并且太阳的寿命也在一天天走向尽头,终将爆炸吞噬地球。除此之外,恒星、白矮星、超新星等一切天体,都在完成着自己的使命,或膨胀、或爆炸、或在宇宙中游荡、或被黑洞吞没、或与其他天体相撞消殒。总之,凡是物质,都在运动。
物质是可以被人所认识的。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人类始终敬畏着宇宙,对其怀抱一份好奇。400多年前,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延长了人类的视线,影响了后世人的宇宙观。一批又一批勇敢的科学家为我们的探索宇宙之路披荆斩棘,清除障碍。他们观察天体运动,否定神学,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倘若没有他们,现在的人类依然活在宗教的黑暗中,对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恐惧万分。幸而,因为有这样一群先驱者,我们如今生活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之中,享受着信息时代的便捷、舒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牛顿的三大定律、开普勒的三大定律、霍金的黑洞理论等等,都是科学家们经过一次次的观察实验而提出的。根据他们的理论,人们制造出哈勃望远镜、航天器、卫星等先进科学仪器前往宇宙获得更多的资料信息,来检验或完善前辈们的理论。虽然宇宙无垠,但人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叩开真理之门,来到光明的真相大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理不因困难而止步,人类因其探索精神而永恒。
2010-10-21
马原课感受篇三
马哲课感想
对于马哲课,再没上之前我就早有耳闻,它重重的传闻,让许多人一开始都认为马哲是大学中最乏味的几门课之一。但是一些即将毕业的学长却对这门课的感触最深,不管这种感触与这门课本身有无多大关系,总而言之,它作为一种象征式的记忆存留方式让我们在大学中留有马哲的一席之地。
我是文科生,早在高中的政治课上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深刻印象,曾经倒背如流的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联系与规律,量变与质变,辨证与统一等等这些的原理与定义让我对于马哲有了系统上的概念,也让我毋庸置疑地认为自己是个辩证的唯物论者。但是到了大学,我渐渐开始对这种认识产生了怀疑,因何缘由暂且不说。重点在于,这种思想上的变化让我重新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对其内容和定义慢慢地由清晰变得越加模糊,曾经认为唯物与唯心之间明显的界限甚至荡然无存。这种思想上的困顿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哲学家探讨精神问题的价值所在—人类实现自我存在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基石。
对于马哲课的老师,我是很满意的,他并没有啰里啰唆的照搬书本上解释了跟没解释的定义跟我们讲长篇大论,他善于用生活中的常识性例子和文学言语来解释哲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简言之就是,他的课很生动,简洁,明了,引人思考。
这学期开学之后,各种事情凑到一起,马哲课只上了三四节,因此课程还只是刚刚进入正题。其中我们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虽然内容都耳熟能详了,但其实探讨哲学的魅力正在于此,就是基于相同的问题,无数次的理解与讨论,得出千万种不同的结论。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的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我们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我们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刚进入大学时有些同学会选择进入学生组织工作,刚参加时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学校和同学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我们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其实以上这些话都是些老生常谈了。从小到大,其实长辈都是这样教育我们做人的,只是那时候不会究其理论来源罢了,如今一看,其实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产生的人生哲理。但其实正像我在开头说到的,与小时候不同的是我从理论源头上对唯物产生了困惑,因此对于已经坚持了很久的原则也发生了改变。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件坏事,依然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的观点来解释,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于事物,于我,皆如此。对于一件事产生困惑的开始,就是自我思想进步的开始,甚至是被思考事物重新发展的开始。
最后,我个人为哲学最实际的价值就是它可以重塑人格,颠覆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仅此对于哲学,我们不能急于下定义,特别是哲学立场。确定的人终将怀疑,怀疑的人终将确定。哲学去探讨死亡,活着的人又有什么资格断定对错?
马原课感受篇四
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结合中日关系浅谈对《矛盾论》的理解
矛盾是普遍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又是特殊的,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矛盾,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矛盾,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中日两国在某些历史时期发生的斗争和对立,是双方国家利益的矛盾在两国关系上的反应。然而,中日关系又有其特殊性。首先,它不同于中美关系,也不同于其它的国际关系,它受着不同的因素影响。其次,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二战时期,中国与当时的日本存在着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等核心利益的争夺,因此矛盾是激化而尖锐的;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与日本的矛盾有所缓和,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特点。最后,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中日争端。在二战时期,我们不得不用战争的形式保卫祖国、反抗侵略;在当今的局势下,我国和日本还是要尽量争取以外交途径解决经贸冲突和领土之争。
毛泽东在其著作《矛盾论》中写道:“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他进一步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根据他提出的这一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在影响中日关系的众多复杂因素中,中日经济发展的反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领土之争(台湾问题和钓鱼岛争端)、历史遗留问题等是内因,而美国因素的影响,“中国威胁论”的甚嚣尘上等是外因。在分析中日关系的影响因素中,我认识到,对内外因的理解不能绝对化、模式化、机械化,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和联系。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但并非只有内因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我们还要着眼于内外因的互动。在重视内因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具体到中日关系而言,经济因素、历史因素、领土因素等固然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因注意到美国在中日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美国对台出售武器、鼓吹“中国威胁论”,干涉西藏问题等等行为都对中日关系的走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发展。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了。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使得中日关系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着。在唐宋时期,日本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矛盾并不突出;在明朝,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带,主要矛盾在政治军事方面;在清后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日本不断从我国攫取经济和政治军事利益,侵略我国国土,矛盾主要在我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等核心利益上;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双方既竞争又合作,主要矛盾在于经济和领土方面,呈现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特点。
《矛盾论》中说到,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不少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青少年在看待中日关系的问题上有失偏颇,掺杂了过多的感情色彩,这可能会使得我们对中日关系的研究浮于表面,甚至可能引发不当的爱国主义行为。因此,我们应静下心来研究毛泽东的矛盾法则,尽量避免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看到矛盾的本质。
时间安排: 查阅、整理文献资料4学时
阅读、研究矛盾论8学时
撰写论文4学时
马原课感受篇五
序号:6学号:2010212369
读书笔记
1.联系和发展是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特征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征: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直接—>间接,本质—>非本质,内部—>外部,必然—>偶然)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特征
1.发展的含义: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的.上开的运动。
2.发展的本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2)旧事物(3)新事物不可战胜
2.对立统一规律为什么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最根本的分歧与斗争的焦点。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世界;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承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从而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对立统一规律,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所以只能坚持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3.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以及方法论及意义各是什么? 对立统一规律: 内容:
(一)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什么是矛盾。
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作用
a.同一性作用
b.斗争性作用
c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3.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论意义: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质量互变规律: 内容:
1.质和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不是。
2.事物的度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范围和幅度。
3.量变和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否定之否定规律: 内容: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由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是实质是“扬弃”,既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际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上一篇:2024年讲话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