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感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伍淑清事迹感悟300字篇一
“女排精神就是以拼搏为核心、以实力为基础”。这是老女排在比赛中传达给观众的一种感觉,拼搏精神,尤其是面对强手不畏惧,不胆怯,放的开,能把实力发挥出来,能把对手拼的害怕自己,直到反败为胜。”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女排精神的诠释,它强调的是以实力为基础。
对于“女排精神”,郎平在夺冠后说:“我觉得不是靠讲故事或者什么心灵鸡汤能解决的,关键还是从平时的训练中就严格要求。”她强调的,也是实力。
这次奥运夺冠,与其说是中国女排精神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硬邦邦的实力的胜利。这帮大长腿漂亮姑娘们经过刻骨的磨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如郎平所说,他们的胜利跟什么心灵鸡汤没有半点关系,凭借的完全是平时严格的训练。
奥运会是世界顶尖的体育赛事,每一支队伍都代表它的国家,每一支队伍都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拼搏奋进的精神,但比赛比的从来不是口号、不是精神、不是故事,比赛比拼的从来只是实力。
中国女排在80年代五连冠之后,跟人拼精神拼了几十年,结果经历了中国女排精神笼罩下的长时间的混沌低谷。直到今天,才又凭借过硬的实力走上了巅峰。恭喜中国女排,也希望女排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伍淑清事迹感悟300字篇二
洪水进家园,良田变汪洋。____20日8时31分,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放水,滚滚淮河水又一次流进濛洼蓄洪区。这是濛洼蓄洪区第16次开闸蓄洪,王家坝人再一次用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面对蓄洪,王家坝人这样说——“为了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我们王家坝人义不容辞。”“请党和政府放心,我们绝对服从命令,顾全大局。”“我是老党员,我带头撤离。”“人在堤在,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王家坝闸开闸蓄洪的消息,经中央、省、市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后,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有人感慨、有人泪目,凝聚起同舟共济的拳拳力量。
有一种感动在心头——网友“春风十里不如你”:“舍小家为大家”,这六个字对于淮河沿岸的蓄洪区来说很沉重,从小不明白庄台的意义,长大才明白是世代人的付出。网友“赵振宇”:每一次看到濛洼人民为了防洪撤离的场景,都久久难以平复心情,希望可以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共同渡过难关。
有一种牵挂在萦绕——网友“假装”:这里是我的家,敞开胸怀的王家坝,每一次艰险来临的时候,不计较得失代价。网友“一块咕噜肉”:为王家坝点赞,洪水无情王家坝有情,愿洪水早日退去,愿你们早日重返家园。
有一种精神在传递——网友“顶影”:王家坝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网友“善于知足”:最淳朴善良的农民,“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淳朴的文字,厚重的情谊。王家坝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努力奋斗积累的宝贵财富,是颍淮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全国各地网友的关心和关注,激励着蓄洪区人民不怕困难,战胜洪灾,守护家园、奋力前行。
伍淑清事迹感悟300字篇三
1990年,延迟两年退休的叶连平还是离开了讲台。在很多人看来,辛苦大半辈子,总算可以歇歇了;但叶连平说,那是他人生中最难过的一天……
退休后,附近学校但凡有老师生病了、离职了,他不问待遇、不讲条件,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们面前,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就这样代课,一晃又是10年。20__年,叶连平正式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节假日免费给孩子们补课。19年来,1000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现在还在上课的,仍有156个。
“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讲多少次印象都深”
这天,叶连平特别高兴,他的学生江明月来看他了。“我不叫他老师,叫他爷爷。”江明月笑着说。20__年,江明月还是卜陈学校初一的学生,因为语文老师临时有事,她遇到了来代课的叶连平。家访中,叶连平发现江明月的家离学校太远了,觉得江明月每天把大量时间花在路上,影响学习,就和她父母商量,让孩子住到自己在学校附近的屋子去。
从此,江明月在叶连平家,一住就是两年。“叶老师辅导我的学习、照顾我的生活,还联系不同科目的老师来帮忙。”江明月说,“一次家访改变了我的人生。”如今在南京工作的她,每当有空就回来探望爷爷。
像江明月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
1993年,叶连平到县办中学代课。“48个人登记在册,教室里只有22个人,这怎么上课?”45天,他骑自行车跑遍了48个学生的家,劝家长、劝学生,硬是把学生凑齐了。毕业那年,这个班有11个学生考上中专,而另一个平行班只有3人。“不家访,怎么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情况、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啊!”叶连平说。
将近20年,他就这样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去学生家的路上,直到几年前不慎被撞伤,查出脑溢血加脑膜炎……“现在腰有些直不起来,出不了远门,骑不了自行车,累的时候只能坐在板凳上给孩子们讲课、批作业了。”叶连平有些遗憾。
“老师的工作,绝不止在三尺讲台上。”这是叶连平坚持的理念。他还有个规矩:每年带孩子们外出游学两次,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烈士陵园,花的都是自己微薄的退休金。
“有一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很多孩子都哭了。”叶连平说,“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讲多少次印象都深。”
“我没有那么亮,能做的微乎其微”
“曹冬雾,家庭困难,600元;王妹,父病母离异,600元……”一张鲜艳的红纸贴在墙上,这是20__年叶连平奖学金的发放公告。
20__年,叶连平同乌江镇政府、卜陈学校三方筹款6万元,成立了和县乌江爱心助教协会暨叶连平奖学金。目前,奖学金的规模已达30多万元,发放了7届,惠及132名学生。
“原想等我‘走了’以后把积蓄捐出来做点事,但现在就实现了,我很高兴。”叶连平说,随着自己的事迹被传扬开,不少学校邀请他去讲课,不少人来捐款捐物,他把钱都投入到奖学金里。
叶连平也和很多高校建立了联系,每年寒暑假都有大学生来。“之前有香港大学的学生来代课,他们的宗旨是快乐英语,寓教于乐,给我很大启发。”叶连平说着,翻开了自己破旧的笔记本,查看着记录。
王简是合肥市一所幼儿园的老师,20__年暑假,作为巢湖学院的一名学生,她来这儿支教过。“我以叶老师为榜样,努力地工作。”王简说。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奖状,其中一个写着:“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叶连平摇摇头说:“我哪是什么烛光,我没有那么亮,能做的微乎其微。我充其量是只萤火虫,因为失去的时间太多了,怎么也补不回来,我只想追赶时间……”
一天上课结束,叶连平倚在门口,微笑着望着孩子们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眼神里,满是欣慰和期许……
伍淑清事迹感悟300字篇四
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拼搏叫中国女排,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冠军叫中国女排,这都源于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女排时隔20xx年后再夺奥运金牌。这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
我们热爱的是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与最终胜负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单以实力来看,篮球和足球,无疑将成为中国球迷永远的伤心地,但有多少人会只以成绩论英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而对于中国女排,人们自然要求更高,因为她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她们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发扬这种精神时,请先忘记胜负,因为精神首先是一种态度。
梦想是引导前进的目标,但奔向梦想的道路却十分曲折,战胜困难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国女排就是这样成功的。站在冠军的领奖台往回看女排的里约征程,我们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伟大。
小组赛2胜3负排名第四,让中国女排面对很多质疑,但这并没有打垮女排姑娘们,反而激发了她们放手一搏,敢于进攻的斗志,这种“斗志”是姑娘们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练郎平随机应变的谋略,更是强大的“女排精神”。它让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实现逆袭,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赛之激烈,过程之曲折,结果之振奋,让人看的心惊动魄、喜极而泣。她们的胜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来的,是一次次飞身一跃的扑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后的绝地反击。
女排姑娘们绝不放弃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每分必争,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现,它让中国女排打出最佳的竞技状态,所向披靡,这样的中国女排,怎能不取胜?
的确,排球也是一项集体运动,只有所有队员积极配合互补,才能获得胜利。我们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挥臂庆祝,相互加油鼓劲;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战术。
在半决赛对阵荷兰时,来到里约的12名队员全部上场,每个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敢于拼搏,这是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这种力量势不可挡。
带领中国女排团结一致的人就是郎平!历史证明,郎平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球员,更是一名传奇的教练。
当球员她是“铁榔头”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当教练,她总是临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国女排。这一次她也终于获得金牌教练的称号。
更重要的是,从队员到教练,郎平是“女排精神”最好的传承者。第一范文网
32年前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给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注入强劲的动力;
20xx年前中国女排再次夺取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得以传承发扬,振奋了中国体育各项目不断突破;
今天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一次焕发出生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振奋人心,给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顽强拼搏的动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今天我们愿意为女排夺冠刷屏!
伍淑清事迹感悟300字篇五
中国女排的这块金牌,无疑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女排这场决赛,应该是本届奥运会最多中国人观看的比赛。不靠明星,不比段子,比赛本身就是最吸引人的看点。不分年龄和地域,多少人屏息凝神,同此欢乐。这就是体育的价值、竞技的魅力。
在某种程度上被碎片化信息和娱乐段子分流了注意力的本届奥运会,这样单纯地享受比赛的乐趣,是久违的美好体验。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还重新唤醒了一个词,女排精神。也让今天的年轻人真切体会到,体育比赛所能带来的巨大振奋和凝聚力。女排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拼搏精神,在这一刻满血复活。
当然,如郎平所说,单靠精神不可能赢球,实力基础、刻苦训练和指挥布阵,都是必不可少的获胜因素。但是,在进入奥运决赛圈的队伍中,中国女排实力并无绝对优势,队员阵容还曾饱受质疑,能够一路战胜强手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临场的那种精气神,就显得非常重要。敢于胜利、永不放弃、团队协作,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女排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今天并不过时。
对本届奥运之旅,女排精神首先是一剂清醒剂:既然上了奥运赛场,目标就要盯着第一,就要敢于胜利。很多人都感觉到,这届奥运会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人说是历史性的转折:对金牌看得没有那么重了,不再盯着奖牌榜“金金计较”;评价一个运动员,也不再只系于一次比赛输赢。甚至有人说,运动员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胜过一万枚金牌”。
我们当然理解,后者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是出于对锦标主义、唯金牌论的逆反。不再金牌至上、运动员更加个性多元,也是一个国家自信成熟的表现。但是,由“唯金主义”到“金牌并不重要”,好像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不唯金牌不等于不要争金牌,宽容失败不等于宽容怯懦、懈怠。
这毕竟是奥运会,不想争第一,就没必要去赛场,不全力争取胜利,是对对手和队友的不尊重,也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女排的夺冠之路并不轻松,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但要知道,在奥运这个顶尖赛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得第一。孤独求败如中国乒乓球队,主教练刘国梁也说自己如履薄冰、夜不能寐。那些虽败犹荣的传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已经竭尽全力。
女排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在三大球这样的团体项目上,集体合作和信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即便是一些赛场上“单打独斗”的项目,同样离不开团队的作用。任何一个奥运项目,都离不开教练、领队、陪练,离不开协会和专业人员,还需要更多的后备力量和群众基础。不管是作为公共事业的运动员培养,还是西方一些参赛“个体户”,其实都离不开背后的团队和社会支持系统。
谈论女排精神,绕不开的还有爱国主义。出于对举国体制的反思,以及思想和利益的多元,很多人不喜欢把体育比赛和“爱国”挂钩,甚至把“为国争光”只当成套话和空话。但是,国际性体育赛事,确实是和平时期展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民风貌的窗口,也与国家形象和荣誉息息相关。
积贫积弱和“东亚病夫”的时代自不必说,即便在很近的时代,体育比赛经常起到提振民族士气的巨大作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希望的田野上”,老女排催生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呼喊;奥运第一金、女排五连冠,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当今世界,体育健儿奥运赛场夺金,仍是为国家增加荣誉。
奥运会以国为单位参赛,得第一的要升国旗、奏国歌,这些仪式感,都在强化国民的归属感荣誉感。不仅是中国强调这些,即便在所谓“个人主义”的美国,也是如此。美国人对金牌的重视,不见得比别国逊色,金牌榜早就是第一了,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申诉的机会。还有运动员因为奏国歌时姿势不到位,被网友指责“不爱国”。
虽然金牌不能代表一切,但一个国家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尤其是逐渐剥离举国体制和“盆景项目”之后,奥运会成绩也越来越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公众体育水平,进而反映国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而且,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勇争第一的精神,也会灌注到全社会,融入整个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搞竞技体育,需要过关斩将争第一,更不能少了这种精气神。
伍淑清事迹感悟300字篇六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