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上美术课心得体会 美术课程心得体会篇一
一、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职学学校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职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名辅导员能否有正确的角色意识,并准确的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实际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本人从事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两年以来对辅导员的这一工作也有了有一定的认识。
首先,辅导员是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是一样的,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规定、工作特点和工作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学校侧重的是教学和科研,加上辅导员日常工作比较繁杂和琐碎,工作没成就感等原因,使得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定位不是很明确,认为辅导员就是个学生管理员,甚至是个跳板,这样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其实高职学校辅导员是个特殊的职业,辅导员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的老师,同样担当和享有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和荣誉,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更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修养,这样才能处理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只之间的关系。我们是教师,但是我们不教书;我们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要给这个角色加上正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当中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更有成效。
二、高职学院辅导员的工作特点。
教育无小事,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学生永远是学校工作的对象和工作重点,学生的政治工作做好了,思想统一了,学校整体工作才能在健康稳定的的环境下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行。
首先,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不分时间、不分地点,辅导员总要以身作则,这就要求辅导员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这样才能使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行不正,言不顺就会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成造成极大的阻力。在参加关于辅导员素质培训班中,有辅导员这样说过:“我长相一般,身材一般、学历一般,但我做的却不是一般的事,我是学生的超级保姆”,这样说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实际情况中,辅导员的确有着与保姆同样的工作特征,学生感冒了、学生有情绪了、学生掉东西了等等,事无巨细辅导员都要管上以管,但与保姆不同的是,辅导员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以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挥和只支配自己的行动。另外,辅导员工作时间不确定,目前教育部规定高校要按照1:2___的工作强度来要求辅导员,所以,辅导员是个一点对多点的工作。学生无时无刻都会有问题和想法找辅导员解决和倾诉,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并不像其他职业一样朝九晚五,而是“全日制___”,只要学生出问题了,辅导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问题解决。
三、强调辅导员团队意识
辅导员也是普通人,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带点个人情绪,在处分学生的时候难免碰到“钉子户”让我们焦头烂额、大发雷霆,在这样的情绪下我们是不可能把事情处理好的。在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其他同事在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充当一个“踩一脚”的角色,这样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恩威并济”,一个拿棍子喊打、一个拿刀子喊杀,学生绝对承受不了。一个辅导员做的好并不是真的好,只有所有的辅导员、班主任都团结起来把所有班级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学生,并努力把整个院校的事情做好,那才叫真正的好,千万不要做一盘金光闪闪的沙子。
四、认真做好记录
培训中有一个辅导员这样感慨:每天忙得昏天黑地,一回寝室就倒头大睡,一点私人时间都没有。这说明辅导员的工作其实很烦琐、很细致,也很累,但我认为,即使我们再忙再累,我们也要挤出点时间来写好我们的日记、周记和月记,只有“每日三省吾身”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用心了,我们所写的日记、周记和月记同样能成为经典发表在的刊物上被别人学习。
上美术课心得体会 美术课程心得体会篇二
大道至简,以奉献书写人生华章;赤子初心,以使命绘就壮美画卷。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陈俊武的先进事迹被报道后,河南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工段长王建勋说:'陈院士的事迹激励扎根一线的技术工人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市场营销教工党支部书记邓宏斌说:'陈院士为青年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要不懈怠专业、不虚度年华、不辜负时代,以钉钉子的干劲攻坚克难。“
河南省民政厅人事教育处主任科员高桃丽告诉记者:'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陈院士的耕耘之路,让我们看到以奋斗拓宽人生宽度、以奉献提升生命价值的意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积极组织职工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截至发稿时,在中石化企业微信平台'奋进石化“上,20多万人次参与'接力学习陈俊武“活动。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国良与陈院士工作交往30多年,见证了这名63年党龄、70年工作不息的科学家的奋斗人生,'陈院士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定践行者,是忠于理想、科技报国的典范。“
'我们要将陈院士当作榜样,立足本职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追寻和展现人生真谛、人生价值,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新时代的新业绩。“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青年员工刘倩说。
上美术课心得体会 美术课程心得体会篇三
“1月24日,《山海情》大结局后许多人未眠,凌晨一点过了,还在朋友圈发各种动态。”余秉官是宁夏固原人,是当年从西海固走出来的移民。他眼含热泪看完了全剧,感慨万千,夜不成寐。
电视剧《山海情》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并组织创作,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探索脱贫致富路径,通过奋斗获得美好生活的故事。它既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开年大戏,也是国家广电总局“理想照耀中国”电视剧展播活动的重头戏。
该剧1月12日首轮播出,据“中国视听大数据”(vcb)统计,首周每日平均综合收视率达1.340%,次周收视稳步上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的配音版综合收视率达1.466%,东南卫视、宁夏卫视播出的原声版在综合收视率上也取得了近年的最好成绩。剧集一路高开高走,形成了观众追剧、舆论热议、专家赞许、业界瞩目、社交平台评分登顶的罕见现象。
昨天,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电视剧《山海情》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参加会议并作讲话。与会者一致认为,该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情创作的创作态度,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观众纷纷化身“精神村民”,去挖掘故事背后的原型人物,用从观剧中汲取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激励现实生活,这部破圈的电视剧不仅让观众再次体会到现实主义的魅力,也再一次确证——主旋律作品是时代的最强音。
闽宁镇的丰厚题材,为创作提供了精神的高峰、艺术的广阔
《山海情》的故事从1991年延及当下的中国,以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创作命题,展现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宁夏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描绘了一幅雄厚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不长的23集何以铸史诗?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该剧能后来居上、攀上高峰,雄辩地证明了党领导文艺的成功之道。“真正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扶贫题材乃至新农村建设大题材的创作,它在资源配置上有独到的眼光,有深入的开掘,使得《山海情》具有了扶贫题材高峰上的精神高度、浑厚的文化内涵、感人的艺术价值。”剧中,从涌泉村到金滩村到闽宁村直到闽宁镇,一路衍变正对应着我们国家近30年来扶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看来,闽宁镇的故事题材厚重而宏大、真实而具体。其中既有辛酸的贫困史,又有一代人艰苦奋斗脱贫的精神奋斗史,更有一个展现在全体世人面前的让人意想不到的脱贫攻坚赫赫成果。
闽宁镇的题材丰厚,几乎可以涵盖中国脱贫攻坚道路的全部内容。东西协作、移民搬迁、生态建设、发展生产、养殖种植、劳务输出、技术引进、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这些改变贫困的中国方案给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驰骋空间。李京盛说:“它不仅写通过一条道路、多种经营打开思路,带动一个村子富起来了,而且是从一家一户一村一镇起步,进而到县、到省直至中央整个扶贫的伟大部署,写出了中国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整体部署和实施方法。”
到生活和人民中去,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立身之本
剧集播出至今,微博上有两句留言深深触动了创作者。“如果主旋律电视剧都是这么好看,我宣布我爱看主旋律”;“这两天我每天只想钻到电视机中帮村民卖蘑菇”。《山海情》何以令观众哭着笑着感动着思考着?仲呈祥说:“它昭示了一条真理,作为大众化的电视剧创作,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永恒的魅力、生命力、感染力,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立身之本。”
回首创作历程,编剧王三毛直言一开始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后来,主创团队再次出发,重走闽宁镇、西海固、福建,又见了许多人、听到许多往事,生活和人民给了主创灵感与思路。他说:“我们决定用文学的表达、文学的力量,写出100多万吊庄移民的心灵史,给时代一个交代,给后人一个记录。”
许多与会专家都提到,《山海情》最让人动容的即在一个“真”字。因为扎进了土地和人民中,剧本记下了西海固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许多细节;扎进茫茫戈壁,剧组用求真求实的态度在置景、服化道等方面做到了极致;也因为主演们深深理解了这一方水土、土地上的人民,他们塑造出的角色才令无数观众相信,这就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人、就是曾经发生过的事。
一路真情实意地创作,作品走到了无数人心里,也立住、留下了一个个深受观众热爱的人物形象。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以马得福为例:“他立足‘苦瘠甲天下’的乡土,跟着张树成的脚步,围着大有叔、栓闷叔、白校长、水旺、尕娃这些‘吊庄户’的日子转,在胼手胝足、执着隐忍中成长,走忠于职守的‘独木桥’、弃个人荣贵的‘高速路’。他和张树成一样,历尽风沙、不减风骨,是宁夏人民的赤子,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楷模。”当剧里剧外的人都从生活和人民来,一部好剧有了最真诚的泥土芬芳、生活气息。
厚重而淳朴的中国文化风格,构筑了作品不竭的情感力量之源
《山海情》的尾声,闽宁镇移民的第二代少年跑回大山里的老家,满目苍翠,村头父辈当年留下的涂字成了最美预言——“水最甜的地方”。犹记得,剧集开篇时也曾有五六个孩子企图“逃离”大山。时空交叠互相呼应,剧里的故事有了诗意的升华和表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认为,该剧很重要的一个成功启示,在于它深入挖掘到了易地搬迁故事所蕴藏的地缘美学密码。“一方面,饱含黄土地深情的宁文化与拥有大海般宽阔无边胸怀的闽文化之间形成‘山’与‘海’的互助交融,彼此不同的地缘文化精神在此刻形成相互对话和融通;另一方面,涌泉村李姓人对逃荒而来的马姓人的慷慨接纳、融汇共生之地缘传统,也获得当代传承。”
“真实的中国故事和淳朴的中国文化风格形成了《山海情》真实的情感力量之源。”李京盛说。剧中许多情节,都折射了厚重而淳朴的中国文化传统:比如凌一农教授,他不仅探索出种蘑菇致富的脱贫路径,还四处奔走帮村民打开销路,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只为一个承诺。他更循循善诱带出了马得宝等一批年轻徒弟,在贫瘠的土地留下科技扶贫的希望和信心。又如白校长,他一心为了学生,体现教育扶贫的理念。王一川说:“这两个人物,呈现出一闽一宁而闽宁合璧的组合格局,属于剧中最用心用力而又感人肺腑的灵魂式人物。灵魂人物的设立及其精神支柱作用的传达,深化了全剧脱贫攻坚题旨及其文化意义。”
上一篇:2023年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电子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