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手中有粮心不慌下一句篇一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东坡区通惠小学
尧菊香
2010年3月13—14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在成都举办的“文本解读与课堂呈现——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聆听了蒋军晶、李卫东、张光璎、陈金龙、张祖庆、何捷、李其玉等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及讲座,亲眼目睹了他们的风采,真是不虚此行!名师们的课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平实自然,有的充满诗意。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自由发挥,在老师的巧妙点拨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真是“润物细无声。”
我曾不断地问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学是何种境界?语文教学的真谛为何?”此次成都之行让我豁然开朗。
一、语文课应该是朴实中有精巧
第一堂课就是蒋军晶老师的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蒋老师的课很真实。听蒋老师的课很舒服,没有一点修饰的痕迹。蒋老师对于《红楼梦》古典名著中的这一片段细致、全面、深刻的解读,更是令我自觉汗颜。乍一读,全文有三个主要人物。但细细读来,满纸只见一人——王熙凤。老师在课堂上高超的驾驭能力、课堂教学智慧与激情都是基于文本解读之上的。
蒋老师以“学生对王熙凤的印象”为主线,紧扣单元教学主题“人物描写”,初读、再读、再读、再读,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对人物的认识也逐渐丰满。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有目的地去读,通过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从王熙凤关心林黛玉到炫耀自己的地位再到讨好贾母的体会转变,切实体会出王熙凤的复杂性格。从而也感知对一个人的印象是可以改变的,更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感悟到古典名著的魅力。课尾,蒋老师的结语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有一位学者,研究多年《红楼梦》后,说了一句话:“骂辣子,恨辣子,不见辣子想辣子。”此言高度概括了王熙凤那复杂的性格,更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真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这样一堂真实的课,朴实又蕴含着精巧的心思,蒋老师真不愧为“江南才子”。
二、作文教学要简约而有效
张祖庆老师的课堂上听不到华丽的教学语言,也看不见热闹的互动场面,甚至感受不到澎湃的激情,教学环节也十分简单,老师与学生就像是话家常般娓娓而谈,课堂表象波澜不惊。但在这一片“风平浪静”的背后却有“暗潮”在涌动——想象插上了翅膀,学生畅游在梦一般的童话世界里,作文变得“像呼吸一样自在”。
课后张老师在说课时,对于“命题作文”,张祖庆老师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自选题材作文好比是烧自己的拿手菜,所有的料是自己备的,因此做起菜来会很有激情,味道自然不错。而教材中的作文,则如有人给你备了料,让你烧一盘大家都喜欢的菜,难度自然不小。
张老师的《神奇的云朵面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案例,也提示我们:教材中的习作命题和要求所提供的其实是一个习作范围,围绕这个范围,准确把握习作训练目标,至于习作的内容和题目,那是抵达目标的途径,完全不必拘泥教材。
三、机智的语言让课堂精彩不断
在这些名师的课堂上都充满了机智的情趣,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这笑声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众多的听课老师),学生在笑声中顿悟。我想着笑声不仅与老师风趣幽默的个性有关,更多的与老师对文本,对学生的把握,对课堂游刃有余的驾驭有关。
在何捷老师的口语交际课上,简直是妙语连珠。在课堂,孩子重获话语自由,再次体验生命律动。长期课常困囚而罹患的作文失语症,在《“盲人”雕塑家》的修复下自动痊愈。在师生民主的言语交际中,我们获悉:何捷老师是个心眼具备的雕塑家,他致力于重塑孩子精神雕像,并独立于自我人格世界。他不武断,尊重孩子的话语选择,他不高摆,调低身姿,在空间的坐标上与孩子获得平衡。所有的一切,他都是以孩子的方式来思维,以游戏的精神进行对话。一个充满游戏特质的符码,应运而生。让原始积分的方式的介入评价,同样是对儿童游戏心灵诉求的课堂回应。他真的是把课上到了学生的心里,学生的思维之花就这样在何老师的妙语中开放了。
四、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文本细读是更重要的,它是教师诗意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的挖掘文本,吃透文本,才能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引起共鸣,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借用张光璎老师的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细读者中,我们会感受到文本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情感去激活、去点燃。
这些名师对我们而言就像是天空的星星,只可以仰望,难以模仿,因为他们的文化积淀并非一日之功。但是温总理也说“我们需要仰望天空”,因为这样才知道自己的差距。
《诗经》中有这么一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把景、情、人、思囊括无余。作为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语文教学,只有真实的简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多一些心灵和精神的自由空间,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真诚而深刻的对话,才能散发出更多内在的育人芳香!
停笔之前,我又沉思了片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真切切地做到这‘三实’,就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最后就用这句话共勉吧: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手中有粮心不慌下一句篇二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探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而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得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永远是头等大事。现阶段,我国粮食问题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而且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同时,我国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任然巨大等严峻挑战。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政策处理力度。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首先需要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吃长调控体系,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减少并能稳步增加。其次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粮食核心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实施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
二、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的保障作用,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在我国根底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在于单产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把科学技术作为增产粮食的最重要因素和长期因素,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我国的粮食问题。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1
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示范户的培训,是稳产高产农业技术能够得到尽快的推广和运用。
三、保持一定面积的有效耕地。维护粮食安全,必须致力于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土地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起国土管理的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执法检查,对一切乱战乱用耕地的行为坚决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制止。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一行之有效的土地产权制度来保护土地,维持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四、切实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俗话说:“谷贱伤农。”目前,由于各种税费成本过高,重量无利可图,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减轻粮农负担,增加他们的收入,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推行粮食竞购竞销,鼓励粮食生产企业与农户签订量是订单,保证农民的粮食有销路。
五、加强粮食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直接面对全球市场。改革两市外贸体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有效地调剂粮食余缺,进而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其包括为增加生产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和贸易变化的监测,在农产品贸易、资源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等领域展开区域合作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手中有粮心不慌下一句篇三
领导干部要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
为官用权,能否抵住诱惑是一个躲不开的问题。当上干部手中有了权力,奉承、追捧的人会多起来,攀交情、拉关系、请客送礼的人也会多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有多大魅力,实际上这些人是冲着你手中的权力来的,表面上对你恭敬有加,实际上心有所求,甚至暗藏玄机、设下陷阱。一步很短,一生很长,有时一步走不好就毁掉一生。党员干部为官用权,一定要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面对金钱,一定要谨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的告诫,不起贪恋之心,不取不义之财;面对美色,一定要洁身自好、严守操行,不能沉湎美色而道德沦丧、自甘堕落;面对亲情,一定要吃透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法,不能因循私情而违背原则;面对朋友,一定要把握分寸、谨慎交往,不能因哥们义气而丢掉党性。总之,就是要讲原则、守底线,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惑,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运行,才能正确行使,才不会发霉变质。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行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正在积极推进的决策公开、管理公开、结果公开等,都是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保障,需要领导干部带头执行、贯彻落实。应当说,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正确行使权力,是值得信任的,但信任代替不了监督,自律代替不了他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是合乎规律的经济新常态,党员干部在严格约束下为官用权也是回归本来的作风“新常态”。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习惯于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不断增强免疫力。
四、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干事创业
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就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邓小平同志在“文革”结束后再度出来工作时讲:“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展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宽广胸襟,为每一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树立了光辉典范。
事业观、政绩观反映着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干事创业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成效。现实当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沉溺于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实现,把工作当作谋取功名利禄的跳板;有的热衷于大干快上、装点门面,表面上看干了不少事,其实背后的问题不少;有的为了能够短时间内出政绩,不顾实际、不择手段,等等。这些表现,究其根源是事业观、政绩观上出了问题。事业观和政绩观问题,归根到底是“为谁干事、怎么干事”和“追求什么政绩、如何追求政绩”的问题。要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对待事业、看待政绩,严谨科学决策,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决不搞虚政绩、假政绩、劣政绩;坚持用群众的观点对待事业、看待政绩,一切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而干,使干事创业的过程成为增进群众福祉的过程;坚持用历史的观点来对待事业、看待政绩,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搞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共产党的干部,就应该敢于担当,坚守正道、弘扬正气。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官就要担当、当官就要尽责,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遇着矛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后退,那就没有资格做党员干部,更没有资格做领导干部。现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小压力和挑战,尤其需要有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有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攻克改革中的堡垒,突破发展中的瓶颈。随着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纪律约束不断加强,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倾向,这与党性党风的要求格格不入。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遵守规矩不能无所作为。要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那些为官不为、为官不勤、为官不廉的现象,对那些工作飘浮、弄虚作假、胡乱作为的问题,要敢于批评、敢于碰硬,鼓励党员干部多干事、多作为,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局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要求。他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的精神风范,要求全党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求真务实就是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反对不良作风,不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作风不正。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急”的问题、“浮”的问题、“虚”的问题,“急”就是急躁、急于求成,“浮”就是飘浮、浮在表面,“虚”就是虚假、虚与委蛇。一些人不愿付出艰苦的努力,总想一举成功、一夜成名,一镢头挖出一口井。一些领域的工作本来思路很好,就是因为没有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抓落实,结果成了“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这些都违背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都是干事创业的大忌。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事,不信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那些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任务,对那些看准了的事情,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抓到底,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
五、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的全过程
“三严三实”要求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的全过程,贯彻到党建工作各方面,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之中。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培育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从政环境反映着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总体面貌,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价
值追求和从政取向,关系到全党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要从多方面持续努力,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就是一个基本要求。要努力形成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坚持讲原则、讲认真、讲实效,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倾向,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真正使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使党员干部在每一次党内政治生活中都能够红红脸、出出汗。要努力形成纯真简洁的人际环境,鼓励和倡导同志之间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坦诚相见,政治原则上互相坚守、实际工作上互相支持、日常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和谐融洽的同志关系,坚决反对吹吹拍拍、团团伙伙、人身依附。要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强化勤奋敬业、建功立业的工作导向,树立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投机钻营,使每一名干部都能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之中。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贯彻“三严三实”,既要见事又要见人,很好地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之中。选拔任用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标准,让那些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干部干事有舞台、工作有位子,切实防止一些干部“逆淘汰”的问题。教育培养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院校的教学之中,纳入到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之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弄清楚“为何严为何实、如何严如何实”的问题。考核评价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依据,形成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严格细致的考核程序、真正有效的考核方法,形成重德才、重实绩的考核评价导向。监督管理干部,也要很好地体现“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做到严早、严小、严预防,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提醒的要及时提醒,该批评的要严肃批评,该纠正的要坚决纠正,促进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之中。任何事情,坚持一阵子容易,坚守一辈子很难。落实“三严三实”、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注重健全制度机制,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要注意结合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加快形成体现“三严三实”要求、持续改进作风的制度保障。这方面制度建设,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牛栏关猫”问题,二是解决“稻草人”问题。我们制定的制度应当是“铁笼子”,不是“松紧带”,一定要把制度笼子扎紧扎密,具体实在,清晰界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我们的制度执行应当是刚性的,不是弹性的,更不是选择性的,一定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防止“破窗效应”,对违规违纪、破坏制度的现象和行为,必须严厉查处,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手中有粮心不慌下一句篇四
土壤中有什么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中的第4课,在前面学习了《岩石会改变摸样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风化后的岩石会逐渐形成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在寻找和发现土壤中的各种物质的过程中,体会土壤对生物生存和生命的重要意义。
本课活动紧接着上一课内容,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重点在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风化和生物的作业的证据,另一方面是认识土壤对生命的意义。岩石和土壤在各种外力作用后形成的各异的地形地貌,也是侵蚀和沉积的主要对象,所以对于土壤的学习要理清单元中前后的课文内在联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关注到土壤对生物的重要性及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造成的影响及破坏,逐步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土壤是一个具有动态变化的复杂自然系统,具有可变性,所以研究这样的物质,不仅仅是知道我们今天研究的这种土中的成分,还要通过学习能去研究其他的土壤,乃至身边更多的新鲜事物。更不能一概而论,它就是岩石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的最终结果。学生也能通过这种研究的方式形成证据意识,有助于养成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因此研究土壤里面有什么具体东西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研究技能的培养和证据意识的形成。学生通过推测和猜想,用一定的方法去观察、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再通过资料学习完善认知,还有有些无法看到的成分是用什么方法证明的。
土壤也是宝贵的资源,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人类的活动正在渐渐的影响土壤自身的协调功能,也对土壤资源造成一定污染和破坏,因而在第二部分中,通过了解土壤与生命的联系以及土壤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升华,形成保护土壤、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科学概念:
1、岩石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形成了土壤。
2、土壤是沙、小石子、粘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土壤中的物质在水中会出现分层,重的颗粒会先沉积,轻的颗粒会后沉积;还有一些物质会漂浮在水面。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和土壤有密切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分析岩石风化的过程,尝试推测土壤的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实验及资料学习,获得对土壤的成分的完整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保护土壤的意识。
围绕难点,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1、通过分析岩石风化过程,推测岩石风化产物和土壤的联系;
2、猜测土壤中可能含有的成分,了解学生前概念
3、对于土壤的初步认识,还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完善认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具体的研究某一种成分:比如猜测土壤中含有水分,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4、交流发现时,对于“不唯一”的发现,能明白什么?
如何突破难点:
1、通过视频资料,树上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感知土壤与生命的联系;
2、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从衣食住行、采集矿产、能源等来交流;
3、简介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说说我们为了保卫土壤,该做些什么;
4、欣赏体会高士奇诗歌《我们的土地妈妈》,理解、体会这种感情。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我所在的五年级各班,学生对关于地球的知识大都很感兴趣。学生对于土壤很熟悉,但是却很少去关注和研究,一部分学生因为生活在“晴天满天灰、雨天满地泥”的环境中,以为土壤就是灰尘、沙石;一部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大概知道有蜗牛、蚯蚓等小动物,还能够都过土壤中生活这这些小动物和植物,知道里面还有水分和空气。针对不同的认知水平,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进行了调整,也借助某些“错误认知”的契机,开展本课的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亲历“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发现—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信息—综合得出结论”的探究学习过程。其中,学生进行推断分析、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提高科学素养;通过交流讨论、小组协作提高表达能力和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另外,还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科学信息资料的方式,理解并从中有所体会。
教师是探究课堂中的引导者,也是“旁观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用有趣且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材料:
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放大镜、透明杯子、镊子、小棍、水、酒精灯、石棉网、火柴、勺子、三角架。
教师演示:有关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出示一个石块)老师想考考大家,推测这个石块在自然界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岩石风化后的这些东西去哪儿了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尽可能让学生发表各自的想法)
3、怎么知道我们的想法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土壤中都有些什么吧!
(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一)做出猜测
4、先来猜猜土壤中可能会有哪些东西?
(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石头 小颗粒 沙子
树皮 树叶碎片 蚯蚓
其他杂物等)
5、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去找到这些物质呢?
二)实验观察
6、生小组讨论,交流 :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7、怎么知道水分?怎么发现有空气?——我们还可以把土壤放入水中,看看能发现什么?
8、讨论明确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分小组观察实验 一半用新鲜土壤,一半用干燥土壤
10、观察中都发现了什么?
11、全班交流、整理汇报,适当调整、补充板书
师讲解按照土壤颗粒大小进行的分类,土壤分层实验中的发现:大颗粒先沉降,小颗粒后沉降,形成分层(师再次演示)
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12、除了这些东西,土壤中还有没有其他物质呢?
13、师演示烧土壤:学生观察、闻,发现了什么?
三)资料学习
14、查阅资料,学习土壤中还动植物遗体所形成的腐殖质,还有矿物质。完善认知
15、综合归纳:土壤中含岩石风化的成分,动植物活动残留物,还有水和空气等物质。
16、推测土壤形成的过程
四)整理和归纳
17、今天是观察老师带来的土壤,如果同学们在花坛、在大自然中去寻访土壤,你认为还会有什么新发现呢?(有各种小动物)
三、土壤和生命
18、让我们来看看一段视频资料,了解土壤和生命的关系
19、从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20、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从衣食住行、矿产、能源等来说)
21、有位著名的诗人,这样赞美土壤——出示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生谈理解,体会到的感情
四、小结和拓展
2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全课小结
23、课后任务:关注生活中的土壤,它们还会发生变化吗?
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岩石风化形成的: 小颗粒 沙 石头
生物作用形成的: 树皮 树枝碎屑 毛发 蛋壳 腐殖质 盐分
空气 水分
其他杂物
手中有粮心不慌下一句篇五
中粮产业链布局战略
中粮集团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逐步向实体领域发展,成为一家涉及农产品加工与贸易、金融、地产等多产业、跨领域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中粮集团的战略经历了从以贸易为主到全产业链的艰难转型历程。以董事长宁高宁和总裁于旭波为代表的中粮管理团队发起一场以“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的全面战略转型,从过去的外贸业务为主逐渐向加工和品牌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延伸,增强市场主导能力。
在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粮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及分拆上市,形成了粮食贸易、粮食及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地产、酒店、土畜产、包装、金融九个板块业务构成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了贸易向产业的转型。中粮的竞争力也得到很大提高:与2004年相比,中粮2008年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增长1倍多,经营利润增长5倍、净利润增长3倍以上。
1.传统战略
(1)以贸易为主导的战略
1987年以前,中粮是典型的外贸类企业,靠着外贸垄断权和资源权来生存和发展。1992年,中粮开始由一家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多元化公司转型。1996年,中粮提出“四三三”经营格局——进出口贸易占40%,实业占30%,期货、金融及服务业占30%,实业成为公司经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粮将其全部实业项目划分为粮食油脂加工,农副产品种植养殖,酒、饮料生产,工业食品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酒店经营和物业开发八大系列。
至2004年,中粮福临门牌食用油,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名列同行业第二;长城干红、干白葡萄酒的销量,在中国葡萄酒行业中排名第二;“金帝”巧克力,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三;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独立装瓶商。中粮在酒店、麦芽、面粉、金属包装等几个重要的投资项目上也获得了成功。
2004年12月,宁高宁从华润集团“空降”到中粮,成为中粮集团新的董事长。2004年底的中粮,传统外贸依然是比较主导的业务。
(2)传统战略的弊端
第一,发展战略思路相对简单,不系统
中粮集团提出了2000-2005年的发展战略: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调整组织结构、人才结构;扩大粮油食品主业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科技开发、资本运营、品牌经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建立国内营销网络,实现国内外经营一体化;实现产业资本、贸易资本、金融资本、智力资本的结合;到2005年使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世界300强。
从这些描述来看,中粮缺乏系统性的战略思维,没有构建有效的战略以及战略的实现路径,各职能战略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第二,业务模式单一
随着国家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原先拥有的垄断优势逐步丧失,中粮集团开始遇到战略困境。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管理体制进一步向wto的原则靠拢,纯粹外贸公司不仅业务量会越来越小,而且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中粮公司近几年进出口业务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小,实业贡献越来越大。传统外贸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发生了改变。
中粮倚重的贸易,存在的理由源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进出口许可与配额,一旦理由消失,就必然对中粮集团形成致命性的威胁。
中粮集团单一的贸易业务模式,使得集团利润来源也比较单一,对集团的风险性非常大。
2.中粮全产业链战略
“环境决定战略”。中粮集团进入新世纪后,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这就要求中粮集团“谋定而后动”,需要在使命愿景、发展战略、业务战略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变,实现由单纯的贸易型企业向全产业链模式的转变,以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和产业地位实现价值最大化。
(1)中粮集团的使命愿景
2004年初,董事长宁高宁从华润集团空降到中粮集团后,就提出“中粮必须回答中粮是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思考的战略核心命题。
中粮集团的产品主要是粮食贸易、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生物质能源生产、地产等,也就是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吃的和住的。因此,无论从中粮未来发展空间看、自身定位,还是今天的发展基础,还是从国家宏观需要来看,中粮作为央企,最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是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总量和质量安全。
由此,中粮集团的使命非常清楚了。中粮必须作为粮油食品企业存在,必须致力于提供丰富的食品及解决消费者和政府都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意味着中粮打造一个强大的粮油食品产业体系,从大宗的粮油贸易到食品加工、销售,中粮必须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食品之源。
(2)发展战略
中粮集团总体战略为:成为以粮油食品贸易加工为主的、多业务的投资控股企业,主业集中在粮食贸易、加工,食品加工、销售,土畜产,地产,酒店及金融服务业;通过充分发挥粮食贸易主渠道及中国食品主要供应商的地位,满足客户对粮食、食品日益高品质的需求;建立国内外贯通的粮食贸易、分销、物流、加工体系,建立品牌食品的研发、生产、物流、分销体系,由此建立真正国际的大粮食、大食品加工及贸易商的地位。
2005年4月,中粮集团经过广泛的深入思考,确立了“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发展思路:中粮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好主营业务,不搞过度多元化,新进任何行业都将慎之又慎;行业之间要具备相关和协同性;每一个业务单元要形成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行业竞争战略,业务单元之下不能再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要把资源配置到有发展前景的业务单元,并通过不断调整业务组合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
(3)业务战略
中粮集团的主要业务板块:
其一,粮油业务
公司通过整合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三大粮油食品业务群,形成了粮食“大通道”经营理念下的上、中、下三游产业结构,发挥国有粮油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中粮粮油业务板块定位于粮食贸易和物流环节,整合了原中谷粮油集团公司的粮油内贸业务,划入原属其它业务板块的饲料业务进行集中经营管理,同时将原中谷粮油集团公司的油脂加工、粮油科技和房地产业务剥离至相关业务板块。中粮粮油是集粮食采购、储运、销售、内外贸于一体的综合贸易运营商,为客户提供粮食原料采购、仓储物流和套期保值服务。业务种类包括小麦、玉米、稻谷等主粮贸易、油脂油料贸易、杂粮杂豆和食品原料贸易、饲料原料贸易与加工、粮油收储业务、粮油物流业务、粮油期货业务等。
中国粮油是公司主营粮油加工的业务板块,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加工商和供应商,为全球客户提供食品原料解决方案及生物能源和绿色化工产品。中国粮油的主业集中于粮油价值链的加工环节,辅以相关的贸易业务,包括油脂加工、非粮生物质能源、大米贸易及加工、麦芽加工、小麦加工以及期货业务。中粮的大米业务将由单一的对外贸易拓展为“种植-收储-加工-贸易-品牌-分销”一体化产业链模式。
中国食品是公司主营品牌食品饮料的业务板块,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企业,进行可追溯的食品安全控制,为客户奉献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业务范围包括酒类、糖果、小包装食用油、厨房调味品及饮料等。
其二,中粮地产
中粮地产围绕住宅地产领域,以提供高档住宅为定位,辅以中高档住宅和其他功能混合的都市综合体,通过合理的业务组合实现均衡发展。
其三,中国土畜
中国土畜经营业务包括茶叶、木材、羊绒、香精香料、船务等产业。中国土畜下设中茶公司、木材部、雪莲羊绒公司、利海船务公司、香精香料公司和中国山货等业务单元。中茶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在福建、浙江、云南、湖南等中国茶叶原产地建有多家生产企业和原料基地,茶叶销售位居国内市场第一,是中国茶叶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中茶公司以“中茶”、“猴王”、“海堤”、“蝴蝶”等品牌经营普洱茶、绿茶、红茶等多类茶叶品种,并从事可可与咖啡豆的贸易、加工业务。
其四,中粮屯河
2005年6月,中粮全面重组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改称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年来的改造与整合,中粮屯河公司建立了以非粮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涵盖种子研发、种植、原料收购、加工、物流及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得到显着提高。2009年9月25日,公司全称由原名“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中粮屯河公司主营番茄加工及贸易、制糖及贸易、林果加工及贸易三大业务。中粮屯河公司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番茄加工企业。
其五,中粮包装
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是综合性消费品金属包装领域的龙头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金属包装集团。公司拥有十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绝对控股公司,拥有全国布局近二十多间工厂。公司定位于中高端的消费品客户群,拥有三片饮料罐、食品罐、气雾罐、金属盖、印铁、钢桶和塑胶等七大类主要包装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等消费品包装,深度覆盖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饮料、啤酒、乳制品、日化等消费品包装市场,在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均排名第一位。
其六,中粮肉食
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控股企业6家,包括集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商品猪饲养、肉食品加工及配送于一体的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中粮肉食(天津)有限公司、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从事肉鸡饲养、屠宰加工、禽肉销售的潍坊中粮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鸡肉熟制品及方便速冻食品加工的潍坊中粮富瑞食品有限公司。
其七,金融业务
金融事业部主要通过建立金融混业平台,有效分散金融风险,发挥协同效应,推动产融结合,探索农业产业金融新模式。金融事业部以中粮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为金融股权投资平台、业务跨区经营平台和金融产品创新平台,以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大庆市商业银行为金融产品销售平台。
由此,中粮集团以消费者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涵盖从田间到餐桌,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采购、贸易和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生产、养殖和肉类加工、食品加工、食品营销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形成整体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的食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凭借纵向打通、横向协同的整体优势,中粮集团可以控制从田间到餐桌的各关键环节和终端出口,统领农业、食品产业链上的相关环节和企业,同时通过收购兼并推动行业整合,提高全行业的整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资本运营战略
中粮集团根据总体发展战略,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不断进行业务重组和资产整合,优化产业结构。至今拥有4家香港上市公司和3家内地上市公司,即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蒙牛乳业(hk2319)、中粮包装(hk0906)、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
2004年中粮集团并购中国土畜公司,并对其大力进行业务重组和资产整合,调整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2005年6月,中粮全面重组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改称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年来的改造与整合,中粮屯河公司建立了以非粮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涵盖种子研发、种植、原料收购、加工、物流及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得到显着提高。
2009年,全面接手五谷道场公司,进入到方便面行业。2009年,中粮集团联合厚朴基金,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成为蒙牛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同年12月,宣布已与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猪肉加工集团smithfieldfoods以及欧洲最大的跨国食品集团之一artalgroup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以1.94亿人民币收购后两者在华合资企业万威客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将其纳入中粮集团肉食产业链发展计划中。
按照中粮集团的战略,未来中粮地产主攻住宅和工业地产,中粮集团地产业务重点将转向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而中粮置业主攻商业地产。而目前,中粮集团内部正在考虑将中粮的住宅业务和商业地产业务再度合并。
从近些年,中粮集团积极根据集团战略的要求,采取了大量的资本运营活动,积极向食品产业上下游延伸,构筑全产业链,实现一体化。
3.模式转型之痛
任何一个企业要实现模式的成功转变,都存在一定的阵痛,中粮集团也不会例外。全产业链战略对集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集团在企业文化、产业协同、管控能力等方面实现转变。
(1)文化转型之痛
中粮集团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采取了大量的兼并收购活动。近几年,中粮并购了中粮屯河、蒙牛集团,接收中谷集团等。这些并购企业与中粮集团原有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屯河公司系原德隆集团下属企业,蒙牛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文化与民营企业的文化天然不同,也决定了中粮集团在文化整合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中粮集团要形成统一的文化,需要做好“长征”的准备,打一场艰苦之战。
目前,中粮集团正在推进统一的品牌文化建设,成立了品牌管理部门,设计了统一的vi系统,提出了“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的理念,在所有的粮油中都打上“中粮”的标志。但是仍然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原先存在大量的子品牌,如“长城”葡萄酒,“大悦城”综合商业体,“福临门”食用油,“香雪”品牌的小麦、面粉、面制品,“中茶”茶叶,“雪莲”羊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等,现在需要以“中粮”品牌一以贯之,存在认知角色混乱的问题,以及是否被消费者接受的问题。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如果其中的一个子品牌出现了问题,将会波及到“中粮”品牌,使其受损。
(2)产业协同之痛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模式,从理论的角度看,实际上是纵向一体化,参与或控制整个产业链。全产业链要求在不同的产业链条之间相互协同、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比如益海嘉里的大米产业就直接利用了它非常成熟的油脂品牌和渠道。但是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市场形势,还需要强化产业之间的内部协同,如种植业与加工业的协同,内部交易价格及相应条款等的确立等。从产业链条来看,需要构筑良好的产业协同的链条,不能掉“链子”,否则难以形成良性循环。中粮集团各个业务都是分立的实体公司,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协同的难度非常高。中粮集团成立了自己的财务公司,有自己的金融事业部,他们如何为实体产业提供协同。
对于中粮而言,多产业链的整合和运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全产业链”模式需要各大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不能此强彼弱、分化明显,需要在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采购、贸易和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生产、养殖与肉类加工、食品加工、食品营销等多个环节融合并均衡发展,再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否则,各业务链条之间的协同作用只会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形成“孤岛效应”,损耗资源。战线过长,既是中粮的一个优势,也是劣势。
(3)管控之难
全产业链战略对集团管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集团能够在统一的意志和战略条件下,实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目标。中粮集团的产业分布在不同地域,拥有不同性质的企业,既有国有充分占主导的企业,也有民营充分的企业,既有上市企业,也有非上市企业。要实现对集团下属多家跨所有制、跨地域、跨产业的管控,需要做好管控这篇文章。如集团在投资管控上,收缩了投资管控权限,限制了下属企业的投资冲动,由集团统一行使对外投资管理。但是,中粮集团下面仍然存在大量的子集团,如何有效分配投资管理权、财务管理权、人事管理权等就成为集团的一个“两难”命题。
(4)财务之痛
中粮集团要实现全产业链的模式,对财务的要求非常的高。为了尽快实现宁高宁的“全产业链”战略,从2009年初,中粮开始摆脱过去的稳健做派,挥斥资本攻城略地,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兼并收购。
2009年2月,正式接管陷入破产的五谷道场,踏进方便面市场;2009年3月,投资177亿元建设生猪产业链;2009年4月,洽购陕西西凤,进军白酒业;2009年4月,投资40亿元在北方建粮油基地;2009年5月,借款5亿元整合丰原生化[8.710.00%],踏进生物工程领域;2009年6月,推出自有品牌“悦活”果汁;2009年6月,出手20亿元助推新疆林果业,计划打造一个类似于徐福记一样的休闲糖果业务;2009年7月,联合厚朴基金收购蒙牛20%股权;2009年12月23日,出资1.94亿元收购外资在华合资企业万威客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
这一系列的并购活动对财务资金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自集团开始运作全产业链模式后,资产负债率在逐步增加,利息保障倍数在逐步降低,从2006年的5.63降低到了4.37左右。由于集团资金流动性不足,于2010年1月再度发行7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主要补充大宗粮食贸易和集团下属各单位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运营资金的需求,优化负债结构。但是,从实际的运行效果看,并没有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存在巨大的短期经营风险。
小组成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