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班语言螳螂捕蝉教案与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
教学第二课时时,我面对大臣们和少年的劝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导入,从对比中逐步理解人物形象。本课时的教学,我主要从故事和人物两方面展开教学:
在要求学生复述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理解“蝉― 螳螂―黄雀―少年”之间的利害关系,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当时的形势图,进一步体会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当时吴国的处境和故事的巧妙之处。
通过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以及劝阻所取得的不同的结果来理解“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进而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在教学中,通过媒体的辅助,学生在理解“蝉―螳螂―黄雀―少年”与“吴国、楚国及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时,感觉到难度并不是太大。但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螳螂捕蝉》这一课中所受的启发时,由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以及学生对故事的中心―“一个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学生的思维和发言有很大局限。
小班语言螳螂捕蝉教案与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二
故事离不开人物,文本中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做文章,都值得琢磨。如何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在学生学完螳螂捕蝉的情景后,引领着学生在文本中又走了一个来回,跳出来后换了一个角度感受文中少年的形象。教者始终以巧妙的设计把握着全局,宛若那只守候在螳螂身后的黄雀,令人眼前一亮。
学完课文最后一小节,多次朗读后质疑:吴王悟出了什么?请你帮他拟一道圣旨。
昨日,有个少年向寡人讲述了( )的故事,故事中的( ),它们( ),结果( )。听了故事,寡人深受启发:( ),故寡人决定( )并( )。
钦此
【学完文章,如果问学生吴王明白了什么,一定能够对答如流:用书上的话,用大道理,课堂上少不了出现空话、套话,会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重复,既刻板又机械。以这样口头练习的形式出现,妙处至少有三:其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皇帝”“女皇帝”们纷纷跃跃欲试,都要求过一把帝王瘾;其二,较完整地概括了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处,有机地组织语言;其三,在概括中点明了故事的结局,表明了吴王对少年的态度:故寡人决定( )并( ),自然流畅又简洁明了】
吴王很想见见这位少年,但他还没有名字呢!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吧。既是吴国人,姑且姓吴。
【每一个响亮悦耳的名字后面都孕育着一份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面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处处险象环生的故事,面对这样一位少年,稍加思考后,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吴聪:因为他实在太聪明了!吴思:非常善于思考。吴少鸣:年少时就一鸣惊人,长大后肯定能有所成就。吴智和:他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和平。不可谓学生想得不深,不可谓学生想得不远,给少年命名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设计,有力地帮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提炼了少年的形象。】
为什么这位少年能成功地说服吴王?大臣们一定想知道,请你替大臣们想好一个问题,待会儿问问他。读读文章的2-8小节,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
【少年的过人之处绝不仅仅在于他讲了这个故事,螳螂捕蝉的情景与当时吴国的相似之处;连续三天在花园里出现,打湿了衣服引起吴王的注意;选择有露水的早晨,为了使吴王亲眼目睹螳螂身处险境却浑然不觉……“抓住少年的一言一行提问”,在一次次围绕少年言行展开的问答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小智者的形象透过细节尽在不言中。】
《魂断廊桥》中费雯丽那迎上前去的坚定的双眸,《新龙门客栈》里张曼玉坐在龙门客栈屋顶上骂街时娇小的身姿,都是导演在表现人物时选择的一个视角,虽小却经目难忘。在我们的课堂里也多一些这样独特的视角吧,会让我们铭记住一个个跳跃的生命!
小班语言螳螂捕蝉教案与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三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时,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学本课时并没有“循规蹈矩”地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一落实解决:直接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内容,理解吴王听后“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少年跟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是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我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我提出了几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吴王悟到了什么?” “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则称得上是――”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个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当然,这节课,这节课由于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在讨论少年的智劝时,积极性不是很高,教学机智是一个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积累,这以后有等努力。
小班语言螳螂捕蝉教案与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四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薛老师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意,有所创造。他先通过默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二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薛老师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有目的,十分成功。这里不妨抄录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它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等都紧密联系。在共性之外,特级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又有个性,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某些课堂用语:
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本来也要默写,只是薛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是体现薛老师的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写一些。
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薛老师表扬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
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小班语言螳螂捕蝉教案与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五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书后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1、少年讲的故事巧妙,发人深思。
抓:“知了 螳螂 黄雀 少年”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理解,以及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2、少年劝阻的方法间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
抓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来理解。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理解了,随而理解“一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就不难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