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杂文随笔
恍惚中咽下一口冰水混合物,在烈日阴冷的空调房中迷失方向。眼皮黏在一起,以接近沉睡的状态迎接夏天。汗钻回毛孔,冰埋没水中,消失踪影。于是世界上剩下了透明的杯、透明的水、透明的冰,白色的桌、白色的椅、白色的墙:夏天失去了它该有的色彩。
中关村是蓝色的:蓝色的天空、蓝色的高楼、蓝色的玻璃,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蓝色的夏天。
时常漫步在看似宽阔的中关村的街道上,危险寻找着我,我开始躲避危险。比如说,电子城门口有着无数拉客的人,于是我漠视我所见的一切、怀疑我所见的一切,我的目光会带着蓝色的锐利的光芒空空看向远方,从对方身边走过。它明显是处于崛起中的城,因为它有了高楼。当这个世界宁静下来的时候,蓝色的玻璃反射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的时候,它是美的,静的。我想过如果我的书房在这样的一座高楼的楼顶,寻找灵感的时候便站在落地窗前俯视北京:若是在一个晴天,我一定能望见西山。可宁静的时候毕竟是少的。世界很快就被嘈杂所取代,这里充斥了人群,口音聚集成了一首诗。可它并非井井有条,中关村这个体系的熵值不断增大,不断变得混乱。
可人们却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科技与金融。
我常去那附近的一家餐厅里自习,向来是带着个巨大的耳机随意的写点什么——大多数情况下为理科作业,因为一旦我沉进去了就很难再次出来。写作时很难在那个环境写的,因为旁边总有身着西服在进行合作谈判的'人。我不懂经济学,我自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偶尔几个耳熟的经济学词汇进入耳朵,倒是知道了些他们交谈的内容。我不感兴趣,努力将耳机的声音调大——但还是遮盖不住人们的声音,我感觉他们或许在吵架。
最后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起身走人了。临走前我看了看邻桌打着领结鼻尖冒汗的男士与画着浓妆的妇人,竟有些厌恶。说白了,我就是不喜欢中关村。自此以后,那家店我再也没进过。中关村我去的也少了。
现在想想,那或许是我第一次走近“社会”,社会在中关村这个体系中井井有条的运转着。人们在为生存奔波,为利润努力。这或许就是现在的世界。我被人群推进地铁,贴在地铁车窗的玻璃上听风赛跑与人群中混乱的声音。这没有空间让我掏出手机,更别提拿本书看——我只能看各型各色的人。
我不想上这辆时代的列车了,刚一到站,我就下了车。
当然,我是被人群推下去的。
中关村也不欢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