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全市党建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全面提升“*联创”活动水平出发,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着力构建“让干部受教育、让农民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推行了以“产业示范服务基地+农户”、“股份合作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经济联合体+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建“四个工作模式”。
目前,全市以乡镇干部为主体创办产业示范服务基地1254个,以村组干部和各类能人为主体创办股份合作公司、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3896个,以农民党员为主体建立党员服务区和经济联合体4.7万个,引带农户55.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6.8%。“四个工作模式” 为党员干部发挥带民致富作用提供了有效载体,找到了新形势下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实现形式,促进了工作职能转变,提高了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联创”活动得到不断深化完善。
2001年以来有4个县(市)区委被省委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委,目前有360多个乡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
一、发挥“四个工作模式”的导向作用,加快“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抓牢“联创”关键 深入推进“*联创”活动,关键在于建设一个能够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增收步伐的乡村班子。农村党建“四个工作模式”以带民增收致富为出发点,突出“创办一个新经济组织、带起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的主题,适应了乡村班子建设的新要求。
为此,我们把“四个工作模式”作为乡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倡导抓“四个工作模式”就是抓发展、抓创业的理念,采取配套措施,全方位推进“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一是明确用人标准,选优配强乡村班子。
我们坚持“围绕产业选人、根据需要用人、按照项目定人”的导向,叫响“谁能发展经济就提拔谁、谁能带民致富就重用谁”的口号,把那些专业型、产业型、市场型的致富带头人特别是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各类能人选拔到乡村班子。以能否带民致富作为评价标准,对不称职的乡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必要调整,明确提出连续两年在实绩考核中处于末位的必调、财政收入(集体积累)和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达不到要求的必调、集体债务有增无减的必调、未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必调、民主测评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的必调。
依据“五必调”要求,三年来全市共调整乡村班子670个,调整乡村党组织书记537人,在领办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农民党员和各类能人中选拔村干部800多人,使乡村班子的创业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二是改进领导方式,加快乡村班子创业进程。
我们围绕推进“四个工作模式”,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推动乡村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和领导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乡村班子中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机制,做到发展一个新经济组织、拉动一个优势产业、确定一名包抓领导、乡村班子一抓到底,从而把乡村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带民致富的实践中,加快创业进程。几年来,全市已形成801个专业化生产村和3180个专业化生产屯,培养了一批以商兴村、以企兴村、以粮兴村、以牧兴村的经济发展模式村,促进了全市以玉米、水稻、大豆、奶肉牛、瘦肉型猪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快速升级。
三是严格实绩考核,激发乡村班子创业动力。以发展“四个工作模式”和服务群众效果为衡量尺度,扎实开展乡村班子实绩考核。
各县(市)区委分别建立健全了“创业型”乡村班子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五看”考核标准:一看领办创办“四个工作模式”的规模效益;二看主导产业发展状况;三看引带群众致富效果;四看制约群众增收的着农民办、带着农民干,切实提高了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仅肇东市参与创办示范服务基地的乡镇干部达983名,领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228个,辐射农户4.3万户。
二是扩展党员活动空间。为解决政府“统”不了、干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好的事情,我们组织有能力的党员组建经济联合体,引导党员在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中,带领群众闯市场、引项目、搞订单、抓销售。
党员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手把手地帮、肩并肩地干,共同研发市场,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全市有15309名农民党员参与创建经济联合体,占有能力党员总数的41%。
仅海伦市由党员组建的种养加工型、商贸流通型以及劳动力和产业开发型的经济联合体4190多个,直接参与的党员和农户达52700人。三是发挥能人带动功能。
我们鼓励各类能人创办产业协会,充分利用他们思想新、渠道宽、信息灵、威信高的优势,在团结农民共同发展特色产业上发挥作用。海伦市乐业乡王会山创办了乐业乡元葱协会,协会吸纳农户105户,种植元葱1014亩,当年亩产量达到8000斤,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240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
北林区东富乡腰房村委会主任卜庆人创办的马铃薯协会,会员由30人发展到1000人,种植面积达2.7万亩,先后推广了10多种马铃薯优质品种,在全国12个省形成营销网络。在他的帮助带动下,全乡干部都掌握了他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网络,使马铃薯成为东富乡的支柱产业。
四、发挥“四个工作模式”的创新效应,完善农村党建配套机制,巩固“联创”成果 “四个工作模式”作为我市农村党建的创新项目,有力地推动了“*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为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联创”水平,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联创”活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培养建设“佘树德式”新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意见》,以激活力、求实效为重点,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配套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坚持从市委做起,层层签订“抓‘四个工作模式’、推进‘*联创’”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了县、乡、村*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实施*书记联动,做到一级示范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一级督查一级,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定期对“*联创”工作情况进行督办指导,实行“三单”督查通报制度,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县乡村领导干部“四个工作模式”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各级书记抓点示范的责任,做到每名领导干部都有自己的党建联系点。
去年以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深入联系点2800多次,解决突出问题7530个。二是加大联动力度,创新部门帮扶机制。
为提高乡村党组织创建水平,我们充分发挥县直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采取部门包村、干部联户、党费贴息贷款扶持等多种形式,帮助所包乡村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解决生产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形成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为主,农业、科技、民政等成员单位齐心协力抓“*联创”的良好态势。市县两级1000多个单位落实了包村任务,市委定期进行考核通报,并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
两年来,仅全市组织系统下拨党费贴息贷款1945.11万元,党费贴息近46.3万元,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86个,扶持贫困党员1714户。三是完善设置体系,创新组织覆盖机制。
我们打破传统按行政隶属关系和地域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根据产业特色、行业特点和党员流向设置党组织,采取“支部+合作经济组织”、“支部+劳务输出组织”等方式,把党支部建在优势产业中,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做到有新经济组织
上一篇:煤矿原煤生产工作汇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