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德育计划工作5篇
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是一种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职责感。你清楚怎么写关于中学数学教师德育个人工作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教师个人德育计划工作,希望你喜欢。
教师个人德育计划工作1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主动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大责任 。因为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更能净化人的心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中蕴含了很多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挖掘,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对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崇尚美好品德、端正人生走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结合课文教学及相关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当代中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把父母为他们所作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一点也不了解父母的艰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痛苦。当母亲活着的时候“我”处处让母亲操心,而当她去世以后“我”才发现那份爱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留给作者的只有无边的悔恨。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亲情的可贵,让他们学会珍视亲情。在学习《陈情表》时,通过李密为了侍奉祖母使其终老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舍弃功名利禄,让学生懂得乌鸟反哺之情,学会孝顺父母。
再比如在学习《劝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名句。让他们认识到积累和坚持的重要性,从而改一改眼高手低的坏习气,养成务实求真的好品格。在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文章,切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德育教育,但切不可将语文教学变为纯粹的德育教育课。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分辨是非、真假、美丑、善恶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训练更贴学生实际,这对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比如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运用时,可以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在四川发生5.12大地震后,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用到这则材料。这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这则材料进行全面的搜集工作,然后大家一起坐下来挖掘,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通过分析学生们普遍认为:经历这样大的灾难,而我们震后救灾工作却做得那样好,这充分显示出了我国的抗灾能力,也显示出了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这样既让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也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力量。所以如果我们把握好素材积累运用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素材,在写作时能够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还可以使学生拥有一个巨大的德育教育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通过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中学生精力充沛,喜爱从事各方面的活动,容易在活动中接受感染和影响,这种感染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过课堂之外,往往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终生难忘。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德育内容,深化素质教育,是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延伸。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为了使学生深入领会上世纪初中国国民的不觉悟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也感悟一下鲁迅先生那为国为民而不断思索的拳拳爱国之心,学习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不失时机地布置了第二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把《药》改编排练成话剧,为全县中学生艺术节准备节目。之后,我一直关注着同学们这一活动的发展动向,不时地指导他们如何把握华老栓愚昧麻木的内心世界、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凶残、革命者夏瑜没有充分发动民众的悲哀,要求他们要充分理解鲁迅先生对这种革命悲剧的痛心思考,告诉他们只有深刻把握这些内容,才是改编和排练成功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人物和作品主旨,还运用多媒体教室下载了电影《药》让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在语文第二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的排练实践会更加巩固这种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使其终生受益。
当然,第二课堂活动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只需准确把握时机,巧启发、妙诱导,在开发学生智力、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需要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高中阶段又是他们步入社会的准备期,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语言文字的功能,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对高中生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们的人格,以便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教师个人德育计划工作2
一 、指导思想
幼儿期 是智力开发的最佳起,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初步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是幼儿教育中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特制定此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的要求,结合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向幼儿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班幼儿的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情况分析
1、我班幼儿都是新生,整体思想品德状况不理想,主要呈现以下几点: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太差(如:大部分幼儿都不会自己吃饭,小便要老师脱穿裤子,基本的常规都没有。): 不能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大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
3、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不足,不会同情、体谅、帮助关心他人。
4、不爱惜劳动成果,吃饭掉饭粒,本子随意撕,自来水任其流,等不尊重成人的劳动。
5、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做事不认真,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6、文明行为习惯缺乏,没礼貌,不谦让,爱打架,说脏话。
三、措施、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进行纠正、改善,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形成与发展。对此,我们设计以下方案:
(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班级每天进行晨谈,根据周计划、日计划,切实际地开展,充分发挥晨谈的教育作用。
2、有重点围绕季节、时事展开、丰富幼儿的知识,指导幼儿了解初浅的德育知识。
3、开展系列活动,介绍先进人物(如:雷锋),引导幼儿学好样,做个守纪律、好行为的孩子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常规活动,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品德、行为也得到同化。
5、 有效发挥德育氛围的主渠道教育作用。
(二)学习标准,培养习惯。
1、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照本班幼儿水平,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2、 学习先进园的德育工作经验,用于实践。
3、 学习有关文章、理论,对照实践,寻找差距,不断做好本职工作,抓好思品工作。
四、教育活动中的品德教育
1、常规教育
(1)让幼儿熟悉一日生活常规。熟悉幼儿园环境,稳定情绪,较快的适应集体生活。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2)幼儿盥洗能力的培养。教育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和洗手的正确方法。
(3) 学习常规的培养:上课专心听讲,坐姿端正。 继续学做有礼貌的好孩子,评出小红花。
(4)进行爱集体守纪律教育,结合每周二擦椅子,进行劳动教育。
(5)学习自己整理玩具。社会"我把玩具送回家"(6)养成幼儿爱护物品及节约勤俭的好品质。
(7) 三个轻:起路轻、说话轻、放下东西也要轻。活动"小熊轻轻"
(8))自理能力培养。进行自理能力比赛,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很能干,自己的事自己做。
(9) 向幼儿进行友爱、谦让的教育。
(10)礼貌教育 : 进行初步的礼貌教育学说"早""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11)爱国教育: 组织幼儿秋游,进行"十月一"爱节日教育,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家园联欢庆新年联欢活动,培养爱父母的情感。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
鼓励幼儿大胆参加集体活动,感受新年的乐趣。
教师个人德育计划工作3
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施课题内容,使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落到实处。特定计划如下:
一、 以语文课堂为“主渠”,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不仅充满古人才华的艺术性,而且极富思想性、人文性、德育性。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文化底蕴的挖掘,通过讲解和对课文带有艺术化的情景设计,让学生在情感和情绪上产生某种应激,真正情有所钟,情有所溺,从而达到文道统一。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现行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有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思想以及民本思想;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思想和忠君思想;王勃的“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报国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抱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忧民忧君思想;鲁迅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忧国情怀;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的胆识……这些,都能使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得到人生的启迪,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熏陶着他们的爱国思想。教学这些名篇时,语文教师要认真引领他们秉爱国之志、走爱国之路、做爱国之人。
2、渗透孝道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孝道是古人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德行,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品德。如讲授《陈情表》一课时,可运用现代媒体展现2007感动中国人物--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的事迹。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李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谈谈对“孝”的看法。
3、渗透“感恩”教育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一个人良知的表现。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于各方面的恩惠。父母有恩于我们,师长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国家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感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不乏这样的教育材料。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文章都有非常明显感恩内容。这一教学内容也可延伸于课外: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黄舸,他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是值得人们尊敬的人。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我们感恩老师,因为他们教会我成长;我们感恩帮助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使自己感受善良;我们感恩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让自己学会坚强;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的世界才变得有你有我;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的世界才变得和谐美丽。
4、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因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尤为重要。学习屈原《离骚》,要让学生领会屈原“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学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要让学生领会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伟大人格等。教学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可首先让学生收集道德败坏、堕落腐化、丧失人格的反面人物的材料,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利用职权,大肆索贿受贿,大搞权钱交易,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堕落。原宁波市委书记、中央候补委员许运鸿利用职权谋取巨额资金。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因受贿罪被处以极刑等。通过分析对比,培养了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渗透做人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梁启超在《教育与政治》、《为学与做人》两文中写道:“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怎样做人?古人概括为五个字:仁、智、礼、信、义。作为现代人只有“仁、智、礼、信、义”的做人信条还不够,还应该具有以下七条标准:①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⑥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⑦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由此可见,做人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们应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教学《陈情表》《项脊轩志》等感人至深的文章,要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学会做人,引领他们做一个真正“大写”的人,踏踏实实扎根于地上,堂堂正正立于世间,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物欲所惑,赋天命于世间,具厚德而善其心,怀大志而拘小节,博法理而破迷,度世人而自丰的堂堂正正之人。这样,才达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目的。
二、以课外活动为“切点”,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走出教材,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育人天地。
1、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将德育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收到“导其行”的效果。①开展应时活动。如“雪中送暖一家亲”捐资捐物活动、“迎奥运书画展”活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活动、“多彩山西在校园”等。②利用节日开展活动,如“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2、书,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润心灵。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书籍,通过与大师、与名人、与哲人对话,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因此,可以借助“读书活动”为载体,内化传统美德教育。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雕像育人、标语育人、名言育人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②组织收看CCTV-1“东方时空” “焦点访谈”“实话实说”,CCTV-10 “百家讲坛”,CCTV-12“今日法治”节目。培养学生具有仁慈、博厚、宽容、爱心、睿智的品质,做一个“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时代骄子。③阅读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④鼓励学生读《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现当代散文等,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其中,从阅读中懂得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并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⑤挖掘本地德育教育资源,如名人、名胜等作为校本德育教材。从而培养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以社会实践为“活水”,多角度内化德育教育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当今之学生,不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为青年。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诸如“民主与法制”、“节约能源”、“环保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要求“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家庭、社区、社会,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充分利用垣曲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历史名胜、文化传统、风俗民情等,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走向语文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1、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①认真宣传和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升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②组织收看“神九”发射,伦敦“奥运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③引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增强学生爱国、爱党、爱军的思想。
2、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当导游、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大环境中获得成长。假期教研室牵头以各校为单位组织“我为家乡做导游” 系列活动,确确实实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社会这本深奥绵长而又无页码的“百科全书”中,这样会使垣曲学子如久旱逢雨,顿时焕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而且还会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华,获得许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
除此之外,教师要“立身行道”,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汇苑》云:“师,法也,人之模范,所以传道授业者曰师。”《韩诗外传》说:“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已,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以德育人,以情育爱。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作为施教者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要充分挖掘经典中的德育素材,依据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以文之“活水”,启道之“清渠”,来塑造人之灵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教师个人德育计划工作4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 输液灌滴 、 潜移默化 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 润物细无声 的德育境地。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 引导 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 。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四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促进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 滋味 在心头,而这种 滋味 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1、叙述故事情境法。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 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 。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如教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边听音乐教师边讲述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最终献出自己幼小生命的悲壮故事。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这样,学生在学唱中能够有感情地歌唱。又如,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倾听那悠扬清丽的琴声,使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牧童们的乐趣。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人的乡土气息,使学生激起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3、配乐朗诵激情法。配乐朗诵激情法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例如,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将学生分成两部分,让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中,朗诵能力好的一部分学生朗诵 星星眨着小眼睛,我在夏夜数星星 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学生学会了歌曲,并感受到了歌曲中的内涵。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 情 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列宁在强调情感的意义中说过: 没有 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未来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 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 动情 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 触景生情 。例如,在教唱六年级课本中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向学生讲述此歌曲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叫美丽其格,是一个蒙古农奴的女儿,是新社会才使她改变当牛做马的命运,并走进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试想,她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歌的?在辽阔的草原上,幸福而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动鞭儿,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长调唱起这首歌 此刻,再让学生唱一遍: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此时,歌声显得高亢悠远,情意绵绵。这样,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因此,只有当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中,歌声才真挚动人,才具有生命力。
又如,教唱五年级课本的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一歌时,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新中国给我们带来了甜蜜的生活,我们在生活温暖的怀抱里学习、成长是多么的幸福!让同学们带着由衷的自豪,用甜美的歌声来歌唱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们一个个动情入景,锭开了笑容。最后,让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 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师个人德育计划工作5
本期继续担任高二4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甜蜜的苦差使,工作辛苦,责任重大。一个班级的工作是否能够搞好,学生的成绩是否能够提高,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有一个好的班主任,就会有一个好的班级。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呢?我认为抓好德育工作是关键,下面谈谈本学期的做法: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的谈话,直到行之有效。
(2)多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尽力做好心理专家和引导者。
(3)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统一思想。
(4)对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二、抓好常规工作:
(1)落实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人人争做石油“当月之星”。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使他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三、加强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4、加强学生早自修,午自修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四、活动安排:
9月:利用班会时间,把署假生活转换到课堂上来,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时总结,扬长避短。
10月:积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学雷锋活动,形成人人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好风气,同时做好赴东方绿洲军训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班级整体面貌。
11月:对期中考试进行分析总结,对有进步的同学要表扬、鼓励,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积极参加校园艺术节活动,为班级争光添彩。
12月: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做好期末考试动员和结束工作。班级实行德育量化考核评优奖励制度。对于工作突出的班级干部,勤奋学习的优秀学生,工作认真的同学要给予奖励表扬,为其他同学起到带头作用。
总之,我会积极学习,不断探索,着重班级的德育,积极协调各科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师学期计划相关文章:
★ 2024年中学部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最新5篇
★ 小学教师短篇个人工作计划5篇
★ 高职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五篇
★ 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5篇范文
★ 班级新学期工作计划简单五篇
★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五篇
★ 年度工作计划会议主持人演讲稿五篇2024
★ 春季班主任工作计划2024五篇
★ 2024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工作措施5篇范文
上一篇:教师德育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