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师知识点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的约束下,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成员的合作,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项目管理师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软考项目管理知识点
1.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空盒子,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是在程序的接口上进行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错误。 .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了的功能;在接口上,能否正确的接收输入,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黑盒测试需要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中确定测试数据,以检查程序是否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有时测试数据量太大,是不现实的。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该方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然后从每一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2)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也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人们从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使用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等价类划分方法类似。
(3)错误推测法。人们也可以靠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例子。其基本思想是: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它们选择测试用例。
(4)因果图。如果在测试时必须考虑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可使用一种适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设计测试用例,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这种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5)功能图。它用功能图FD(Functional Diagram)形式化地表示程序的功能说明,并机械地生成功能图的测试用例。功能图模型由状态迁移图和逻辑功能模型构成,状态迁移图用于表示输入数据序列以及相应的输出数据,在状态迁移图中,由输入数据和当前状态决定输出数据和后续状态。逻辑功能模型用于表示在状态中输入条件与输出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测试用例则是由测试中经过的一系列状态和在每个状态中必须输入/输出数据满足的一对条件组成。
2.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透明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 40 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主要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
·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次; .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真”与取“假”的两种情况都至少测试一次; .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
逻辑覆盖 逻辑覆盖是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设计用例的技术。它属白盒测试,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一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等。
·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每一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又称为分支覆盖。
·条件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判定一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判断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每个判断中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条件组合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路径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3.α测试和β测试 在软件交付使用之后,用户将如何实际使用程序,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不知道的。通常在软件发布上市之前需要进行α测试和β测试。 α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α测试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的FLURPS(功能、局域化、可使用性、可靠性、性能和支持)。尤其注重产品的界面和特色。 α测试可以从软件产品编码结束之时开始,或者在模块(子系统)测试完成之后开始,也可以在确认测试过程中产品达到一定的稳定和可靠程度之后再开始。 β测试是由软件的多个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知识点
局域网协议 局域网技术由于具有规模小、组网灵活和结构规整的特点,所以极易形成标准。事实上,局域网技术也是所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标准化程序最高的一部分。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议IEEE早在20世纪70 年代就制定了三个局域网标准:IEEE 802.3(CSMA/CD,以太网)、802.4 (Token 174 Bus,令牌总线)、802.5 (Token Ring,令牌环)。由于它已被市场广泛接受,所以IEEE 802系列标准已被ISO采纳为国际标准。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像802.7 (FDDI ), 802.3u(快速以太网)、802.11(无线局域网)、802.12(100VG-AnyLAN ), 802.32(千兆以太网)等新一代网络标准。局域网协议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的。
1.以太网(IEEE 802.3) 以太网采用的是“存取方法”,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 )技术。 现在以太网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向前发展。 ·IEEE 802.3中所定义的标准局域网,速度为10Mb/s,传输介质为细同轴电缆; ·IEEE 802.3u中所定义的快速以太网,速度为l 00Mb/s ,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IEEE 802.32中所定义的千兆以太网,速度为1000Mb/s,传输介质为光纤或双绞线。
(1)存取方法。虽然以太网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们所采用的“存取方法”都是基于CSMA/CD发展而来的。CSMA /CD(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侦听多路传送碰撞检测技术。它让整个网络上的设备都以竞争的方式来抢夺传送数据的权力,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每当网络上的设备将数据送上传输线路时,都事先监听传输线路上是否有数据正在传输,如果没有,就将数据包送出去; 如果侦测到线路上正好有数据在传输,则继续监听网络,直到数据传输结束,再将自已在传送的数据传送出去; 还有一种情况是网络上有两台电脑同时要开始传输数据,而同时开始监听,这时线路恰好是空闲的,两台机器同时通过传输线路传输数据,这时就发生了“碰撞”。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两台电脑同时终止传送,然后继续监听线路。
(2)802.3 10Mb/s以太网。这个标准是由IEEE 802.3委员会根据以太网技术总结出来的一个标准。它定义了一系列面向不同的传输媒介的、传输速率为10Mb/s的以太网规范。用以下表示法来区别: <用Mb/s计的传输速率><信号发式><用百米计的最大段的长度/线缆类型> 其中定义过10BASE5, 10BASE2, 10BASE-T, IOBASE-F等几种(需要注明的是,其中10BASE-T与 10BASE-F的最后一项就是以线缆类型进行命名的,其中T代表双绞线,F代表光纤)。表10-4是对它们进行的简单介绍。
(3) 802.3u 100Mb/s快速以太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10Mb/s的网络传输速度实在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网络的需求。人们就开始寻求更高的网络传输速度。但是由于 802.3 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中,所以为了能够在它的基础上进行轻松升级,802.3u 充分考虑到了向下兼容性:它采用了非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采用与 802.3 一样的介质访问控制层CSMA/CD 。802.3u常称为快速以太网。 根据实现的介质不同,快速以太网可以分为100BaseTX, 100BaseFX和100E aseT4三种,如表10-5所示。
(4)802.3z 1000Mb/s 千兆以太网。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各种新的网络技术的推出,仅有100Mb/s传输速度的以太网似乎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以太网被淘汰了”的说法让以太网技术一度低迷。许多对网络速度要求更高的计算机网络不得不采用一些新的网络技术(如ATM技术)来解决他们的问题。然而,1000Mb/s 的千兆以太网的推出,如同给以太网技术注入一剂“强心针”,使以太网技术迅速重新崛起。
它在780nm光纤上或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上运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千兆以太网提供更好的传输媒介,非屏蔽双绞线也推陈出新,不断地发展。首先是在 5 类双绞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 175 适应千兆以太网的需要,接着又发展到了超5类、6类线。 IEEE 802.3z的出现向世人证明了以太网的“青春仍在”,而研究以太网技术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进一步研究,而是大胆地推进了万兆以太网的研究工作,我们拭目以待,相信以太网的奇迹仍然会出现。
2.令牌环网/IEEE 802.5 令牌环网是业界老大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于20 世纪 70年代开发出来的,至今仍然沿用于IBM内部局域网的一种局域网技术。它在局域网中的流行性仅次于以太网。它还有一种变形,就是令牌总线/IEEE 802.4. 它的传输介质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但主要基于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两种。它的拓扑结构可以有多种:环型(最典型,是原意)、星型(实际上采用得最多)、总线型(一种变形)。
(1)存取方法—令牌环控制。首先,令牌环网在网络中传递一个很小的帧,称为“令牌”,只有拥有令牌环的工作站才有权力发送信息。 令牌在网络上依次按顺序传递。 当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等待捕获一个空令牌,然后将要发送的信息附加到后边,发往下一站,如此直到目标站,将令牌释放。 如果工作站要发送数据时,经过的令牌不是空的,则等待令牌释放。
(2)与以太网的比较。Examda提示: 我们明显感觉到令牌环网的缺点,那就是协议过于复杂,所以造成了不必要的带宽开支,使令牌环网的速度比以太网慢得多。 当然,令牌环网也有它的优点,它可以定制每个站持有令牌的时间,使整个网络是“确定性”的。表10-6所示的是对以太网、令牌环网及它的变形令牌总线进行的综合比较。
看过“项目管理师知识点“
上一篇:进修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五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