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发展观的论文摘要篇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逐渐成为新时期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
教育部于20xx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这一规定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学校育人的主体是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治学方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搞好服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以引代批:当前很多高校学生是非观念差、利害难辨,对他们的最有效办法是多引导、少批评。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减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又可使他们自己明辨是非,分清利害,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旧病复发或犯了新错误时,先不忙给予批评或警告,而是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分析利弊、揭示危害,让学生自醒、自悟。
2、以赞代贬:当学生在不合适的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能时,首先肯定其才艺,再做正确引导。这样,既尊重了他们,又不使他们尴尬、难看、出丑,使学生在一种和缓的气氛中自己认识错误,受到教育。
3、以服务代要求:服务对人类来说是需要的,是心理的和生存的需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是一种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达到某种要求或标准,使学生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
4、小题大做,注意寻找双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一要降低“标杆”,二要手持显微镜。降低“标杆”就是对双差生降低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手持显微镜就是看到双差生中那怕最小的优点和进步,适时给予鼓励,使其感到别人对自己尊重与重视,肯定与赞赏,因为被人尊重、重视、肯定、赞赏是人的心理需求。
1、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
尊重学生的公民权利,应首先承认学生的公民身份,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条例,管理应以正面强化的激励方式为主,尽可能少用惩处措施,惩罚和处分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人性化一些。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突出表现在敢想、敢说、敢做上。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要求“独立”,不愿意老师和家长过多的束缚。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到管理“因材施教”,发挥亲情作用,让学生在友好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管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意见和情感等。
2、理解学生是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前提。
理解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锁的钥匙,是心理相容的一种表现。一方面学生管理者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管理者能够理解他们,认同他们的认知。理解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两者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有利于双方之间的亲情沟通,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迎刃而解。
3、关心学生是实行亲情管理的必要条件。
关心学生就是对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高校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他们进行指导与帮助。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解除学生的一些思想负担;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贫、特困学生的生活,及时给予“助、补、贷、免”和勤工俭学的照顾;要关心学生的权利,在奖学金评定、先进评选、党员发展等方面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等。通过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过程管理,激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角度、从关心学生各个层面需要的角度出发。
4、鼓励学生是实现学生管理的关键。
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在恨铁不成钢的心境下不能用“刚性”的管理手段打击他们的自尊,而应在保护其自尊的前提下,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很大的耐心、爱心、信心、恒心,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关怀,以逐渐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评估每一个学生的时候,不宜过于量化。同时,成长需要鼓励,激励是实施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和不同的个性特点等,采取与之相宜的激励措施和手段,使学生在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从而把学校的意志变为自觉行动,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以人为本,充分授权,自主管理。要搞好学生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观。我们在思考问题、制定目标和计划以及进行决策时,都应紧紧围绕以“生”为本和为“生”服务这个主题。同时要积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诚待学生的基础上,做到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
其次,推行以充分授权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模式,实施自主管理要求管理者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管理自身事务;管理者应通过充分授权,帮助学生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自主管理;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制订监控机制。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自身价值,提高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管理工作必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学校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又要把握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99.
[2]高静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管理的影响[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12)。
[3]汤桂香。论“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xx(1)。
[4]张永华。以学生权利为本位规范高校学生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xx(8)。
[5]许亚非,向万忠。论以人为本及高校的人本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12):25-28.
[6]旷勇,宁曼荣。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xx,(7):72-74.
[7]郭贵香。实现“五个转向”理性选择学校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xx(12)。
[8]郭平。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xx(4)。
科学发展观的论文摘要篇二
集体教育 思想引路 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首先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然后才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教育和训练,逐步形成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逐步实现众多艺术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进而提高国民素质。
艺术人才教育的发展,从全国来讲参差不齐,老校老专业教学条件比较好,基础宽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高;新校新专业包括非专业院校的艺术类教育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从生源来讲艺术类生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上扩招工作不断走向饱和,教学设施投入较少,使艺术人才教育的教学条件不足而不断增加教学的难度。随着全国各高校的不同程度不断的地发展,落后地区高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就业的衡量条件却相同,特别是来自边穷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特别是艺术类人才教育费用较高,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绪如学费、学习材料费用,设计类的专业还必须有电脑等学习条件,才能适应学习需求,这些都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开支高得多。为了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贷款、勤工助学的事务很多,无型中牵动着教育管理者的很多精力,在落后地区高校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增加太多,导致落后地区的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与发达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相比。此外,长期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养成了比较散漫的习气,在落后地区高校学习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再没有紧迫感,再不尽快使他们成才,面对竞争就更难以就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高校更多的是重视利用特长生开展课外活动,轻视课程建设,轻视全体普通学生主要是通过艺术素质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能力,这将会影响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来衡量如何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普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才效率,努力弥补不足。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竞争,而素质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也是人们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迫切愿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过程,客观现实中,好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坏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不良的后果,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由不全面到全面、由落后到先进的认识过程。从落后走向先进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规律,对艺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有别于其它专业大学生,特别是艺术实践能力训练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时刻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坚持实践出真知,做好理论上、思想上的引导工作。在这方面的工作,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对大一学生全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让每名大学生学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断规划调节自己的艺术人生路;对大二的学生要全面进行跟踪了解,充分让他们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充分让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校园内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健康活动,让学生逐步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陶冶情操,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利用假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归校后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班主任特别是教师要全面加以指导;对大三的学生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凡是有机会都组织他们制作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比赛活动,在参赛活动中开阔视野,查找自己的不足,增加紧迫感;对大四的学生要全面引导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创作的规划实施,特别是加强毕业后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让大四的毕业生尽快提前就业,尽而实现先实践先真知。
二是坚持培养好学生干部,点面结合,先进带后进,后进变先进。选好、培养好、用好各个工作岗位的学生干部,实现在校生中的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联的自主管理,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相处、和谐发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培养人才这个中心,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需要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这不仅是学校各个工作岗位的领导和教师的问题,大量的工作还要依靠学生来完成,这就需要每年选好、培养好、用好各年级各班级的学生干部。
三是坚持培养优秀分子入党,评优、表彰先进,严格把好利益关口,全面树立良好的学风,使他们在学生群体中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实践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使人的感性的本质得以生成和实现的活动,也就是人的感性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活动。人们每次的成功实践都是来至于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知识做指导,从知识走向实践,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艺术人才,必须以艺术文化为核心,这就只有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综合知识的学习教育,我们才能把培养科学家和艺术人才不再对立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的艺术人才,通过以艺术文化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对综合素质的形成将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人才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
一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渗透,促进学生行为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艺术形式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生动活泼的,而且能从意识层面进入无意识层面,学生的作品在不同级别参展中获奖率较高,让学生在成功面前烙印深刻、终身不忘,增强信心,追求健康,追求先进。
二是坚持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学生的感觉活动也会丰富学生的智力认知素质。在进行频繁的艺术教育活动中,不仅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情绪记忆力,形象记忆力与动作记忆力,从而有力地推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自然性、整体性,促进艺术训练的加强与深入。艺术活动是全身心活动,不仅动脑,而且动手以及全身。就脑的活动来说,它是左右脑的交替运动,因此,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自然素质的形成,诸如,脑的灵活性、视野的灵活性、手的灵活性。促进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的发展。
四是实施艺术文化素质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促使学生创造新意识能力的形成。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均有创新特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可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艺术活动还能在无意识的层面上推动学生的艺术兴趣、审美需要、自我社会实现需要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情绪与情感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五是坚持科学教育的艺术教育,会促进学生理性素质的形成。在这类重要的素质系统中,不仅包括学生的逻辑记忆力、逻辑思维力,还包括高层次的需要与情感品质以及他们的审美人生观与价值观。并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积淀性与意涵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使低层次的感性素质系统与高层次的理性素质系统产生不可分割的互补性。
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而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首先是从个体开始的,这种个体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影响着群体的发展,不断转变为提高全体国民的审美能力,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国民整体素质是每个国民素质的集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每个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从而提高每个国民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说,文化艺术教育在培养多种素质方面特别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方面,显示出多样的价值与功能。
[1]陈曦主编。《寻求未来的足迹》,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 次印刷。
[3]刘华山主编。《大学教育心理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3次印刷。
[4]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次印刷。
科学发展观的论文摘要篇三
近年来,市交通部门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工作围绕“转变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提升维修企业的服务理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的总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汽车维修行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打造“江苏快修”品牌和构建维修救援网络为重点,维修消费的安全度、企业的诚信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不断得到了提升,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连续六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目前,全市机动车总数178。5万辆,其中汽车23。8万辆;机动车维修业户1828家,其中:一类企业113家(市区58家,4s店36家),二类企业168家(市区64家,4s店5家,3s店2家),三类维修业户608家,摩托车维修企业939家。全市4s店54家,国内主要品牌汽车在**均建立了4s店;连锁快修店7家。20xx年全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9137名,维修总量538。87万辆次(市区212。2万辆次),维修总产值71886。6万元(市区30335万元)。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一个跨行业、跨部门,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类维修企业为骨干,二类维修企业为基础,三类维修企业为补充机动车维修市场。
一是行业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目前我市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相对失衡,一是特约维修趋于饱和,二是一、二、三类企业比例失调,三是一些很方便的快修店发展滞后。
二是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资金和相应的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粗放,浪费大,效率低,企业品牌知名度较差,市场占有率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连锁布局和服务,缺乏社区服务网络,更没有国际知名汽车服务连锁企业的介入,缺乏应有的技术标准、物流配送、人员培训等配套措施。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三是金融危机对维修行业发展的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步显现,汽车保有量的增速明显放缓,单车维修产值呈下降趋势,传统经营模式包括4s店经营模式的缺陷已经逐渐显现。
一是引导汽车4s店兼并重组、资源共享。汽车4s店是以汽车厂家的连销式品牌专项经营为主体,以整车销售(sale)、配件供应(spare part)、维修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的“四位一体”为特色的综合性汽车营销模式。4s店的出现,对改变汽车维修服务理念,提升维修行业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4s店的一般固定资产投资要在1000至1500万元,流动资金要求在1000万元。随着国内汽车销售进入了微利时代,经销商已开始无法承担4s店高昂的投资费用,特别是一些品牌知名度不太高的4s店出现了业务“吃不饱”、人员显空闲的现象。实施兼并重组,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品牌优势,促进维修技术工人互相学习,共同掌握不同品牌汽车的技术特点、维修要领,在各个不同品牌的维修工间灵活调度使用,提高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是推动企业合作共赢、做大做强。目前4s店在市区已趋于饱和,而县区4s店相对较少。由于受到销售规模和资金的制约,县区要建4s店有一定难度,但是县区对某些品牌关注的消费群体并不少。因此,实施市区知名品牌企业与县区信誉好、有实力的企业实行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县区企业得到市区4s店的技术支持、质量支持、配件支持,按照4s店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达到4s店的服务标准,提供规范服务;有利于修理企业掌握质量保证期后的客户群,得到更多的客户信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4s店解决销售份额、配件库存、流动资金的释放;有利于品牌向周边辐射。实施市区知名品牌企业与县区信誉好、有实力的企业实行合作,可以实现汽车销售、维修服务双赢。
以小型车辆为服务对象,以小型、方便、快捷、实惠、社区化服务为特色,以洗车、换胎、换油、四轮定位、装饰、装潢、甚至汽车百货等服务内容的汽车快修连锁店是汽车维修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发展汽车快修业可以改变目前维修市场小、散、弱的局面。对行业管理部门来说,要使我市的汽车快修业健康、迅速地发展,
一是做到扶持本地大型维修企业,做精做强快修连锁业,研究制订有利于它们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快修连锁品牌的政策。
二是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具有先进、可靠的技术服务,可以为快修店提供技术支撑,让用户修得安心、称心。
三是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可以忍受暂时的经营亏损,也有实力进行广告宣传,用优质、价廉、方便、快捷的维修服务,以良好的社会信誉,形成自身的服务品牌。四是引进国内外著名品牌的汽车维修连锁服务企业登陆**,引导中小型维修业户向品牌连锁(加盟)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其吸纳三类维修业户从事连锁经营,从而实现专业化、集约化、连锁化、规模化、网络化经营,促进汽车维修行业均衡、协调一致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本地区行业结构情况,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科学引导行业发展。
一要严把市场准入关,针对我市一类企业偏多、单车维修产值逐年下降及4s店趋于饱和的情况,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从严控制一类企业准入,稳步发展二类企业,引导新申请的三类业户对照开业条件,从专项维修、快修入手,走汽车快修连锁发展之路,在城市中心区域范围内重点鼓励发展汽车快修连锁业户。
二要扶持优势品牌、建立诚信市场。结合每年度的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促进优胜劣汰,积极引导维修企业从数量的扩张调整为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市维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服务品牌影响。利用媒体、网络、灯箱、户外广告牌等多渠道地开展宣传和品牌推广工作,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相关部门的合作,主动沟通、加强互动和积极协调,认真宣传救援网络建设运行情况,正确引导救援和被救援,充分发挥维修救援网络的作用,使维修救援网络真正贴近社会、服务民众。
二是贯彻服务规范,实现服务五个统一。为保证救援网络朝着健康、有序、发展的原则,省运管局制定了《江苏省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服务规范》,统一服务电话,统一工作规范,统一收费标准和响应时间,统一救援标识及统一工作台帐“五统一”是江苏省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的要求,按照救援服务“五统一”的要求,全面规范救援服务,提升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动态管理,确保高效运转。加强对救援服务中心和维修救援企业的监督检查,要抽查救援服务中心和入网企业救援服务电话的接通率、服务质量和收费行为,建立救援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完善激励和惩戒机制;紧密结合维修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完善救援企业考核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切实提升救援网络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上一篇:志愿者个人心得体会3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