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篇一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据了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建设蒸蒸日上。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均有所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二、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春风中,重庆市坚持贯彻中央的部署,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速,加快建设。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取得巨大成就。
一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1999年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005年,全面完成3393个已通电行政村和6099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十一五”期间,采取有线建设和无线覆盖、地面数字接收3种方式,全面完成41107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2010年,市政府部署实施了“响通”攻坚行动,要求
在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前,为100万户偏远山区农户免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为7万户农村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在39个区县(自治县)、872个乡镇(街道)、8967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截至2010年年底,已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65万套,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5万台,在24个区县(自治县)、423个乡镇(街道)、4083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安装终端2.6万余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71%、97.39%。
二是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项工程于2006年启动,计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截至2010年,1个市级分中心、42个区县(自治县)支中心(包括市少儿图书馆及涪陵少儿图书馆)和8967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全部建成;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已建成683个,剩余156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同时,积极推进共享工程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超计划建成街道服务点36个、社区服务点244个,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共建服务点28个。三是强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市级层面,建成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广播电视大厦、红岩魂陈列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总投资16.16亿元,建筑面积71.58万平方米。区县(自治县)层面,重点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四大件”建设。市委三届
五次全委会以来,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文化馆新建或改扩建15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5个,其中一级馆24个、二级馆7个、三级馆4个;41个区县(自治县)图书馆新建或改扩建20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6个,其中一级馆29个、二级馆6个、三级馆l个,新建或改扩建博物馆14个、影剧院17个,总数分别达到35个、56个。乡镇(街道)层面,2006年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建839个,截至2010年,已建成809个,剩余30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提前实现“到2023年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目标。村级层面,整合组织部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农家书屋,配套建设村文化室。目前,全市8967个行政村均已配套文化活动室。
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惠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和“农村中小学生每学年观看6场电影”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共放映75万场次,观众2.4亿人次,其中2010年放映17万场次,观众4817万人次。成立了重庆市农村惠民电影数字放映院线,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721个,配备数字放映设备776套,平均每11.6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每18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的目标。
五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步伐加快。2007年,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部分区县(自治县)启动试点工作。到2009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
1400个、书刊外借点4150个。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后,市政府积极争取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10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5400个、书刊外借点16150个。每个书屋均配备图书1900余册、报刊20余种、音像制品200余张,每个书刊外借点配备图书150—250余册。
三、重庆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据调查数据表明,一是设备设施陈旧简陋,二是还有一部分的基层文化机构的设备设施建设需要填补空白,四是仍然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规范。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益日益增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迅速壮大,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然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策划和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仍然十分贫乏。数量稀少、内容单
一、缺乏吸引力。这势必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
3、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尽管不少地区已经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积极性依然不高,文化机构缺乏对文化服务的认识,还没有转变文化职能观念。
4、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完备法律体系:就公共文化而言,目前我国只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两部法律
法规。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无法构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坚强的制度空间。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鉴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公益性惠民工程,社会和公众的文化主体回归,是十分关键的要素。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公众的参与。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1、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之外,公众的文化参与、社会的文化责任承担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全民的参与,就需要唤醒其公共文化意识,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2、坚定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文化责任不可推卸,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
3、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对各个基层文化协会的管理,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搭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的组织平台,解决基层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参考文献:《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汪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新华网)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篇二
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
马轮轮
(榆林市委党校 基础理论教研室,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拥有农村户籍而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个群体在城市从事各种类型的工作,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现代性元素从城市带到了农村社会,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无形之中成为了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第三极。当前,对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有效地探索农民工群体所表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新需求,而且能够提升这个群体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城市融入度,从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本文选取地处西部地区的新兴能源城市——陕西省榆林市为调查对象,研究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状况,所呈现出的主要问题,并挖掘出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
农民工,通常也叫民工、外来工、外来劳务工,这个词汇最早出现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作为中国社会的特有名词,是指在城市或城镇中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而户籍却在农村的这样一个群体。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地松动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初步进行,农民工数量在不断上升,2023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80后和90后的农民工已占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个群体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以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制度和系统的总称。榆林市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农民工总量2023年达到57.61万人,是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之一。
①本文以榆林市以农民工现实的生存状况与处境作为出发点,通过实际调查探索背后的问题和原因,以农民工亦工益农,非工非农的双重边缘人处境作为切入点,分析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问题,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所在,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政府和相关部门调整和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提供参考意见,在问题尚未严重化之前,提前规划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方向,有效地预防其所带来的负功能。
作者简介:马轮轮(1987—),男,陕西榆林人,主要从事人口社会学研究。
①詹琳.农民工概念的理性思考[j].北方经济,2008(17):70-71.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非结构访谈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榆林市非随机抽取的农民工,考虑到农民工自身的流动性,以及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文化水平较低等原因,为了方便研究的展开,调查采取偶遇抽样的方法,从2023 年 1 月到 3 月份在榆林市发放调查问卷 250 份,回收 226 份,有效问卷共220 份,对回收的220 份有效问卷在spss20.0中进行录入和分析,不仅能简单方便的及时取得所需资料,又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的同时,结合以非结构式访谈更加深入的了解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状况。
一、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问题
(一)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图1-1榆林市农民工对关于农民工文化产品的了解情况图
知道很多23.60%知道一两个23.60%比例听说过,没看过35%完全不知道15%0%10%20%30%40%
图1-2榆林市农民工期望工作单位提供不同文化设施人数图
人数***
如图1-1,所调查农民工对农民工文化产品的认识程度不够,对于反映农民工生活状况的歌曲、小说、电影或者农民工歌手大部分都是知之甚少或者是不知道,知道很多的只占到23.6%。文化产品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主要的服务项目,对此认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到个人文化需求的选择和满足程度。
在图1-2中,可以反映出榆林市农民工在对工作单位在文化服务的提供方面,以期望提供电视、电影放映室、网络休闲娱乐、技术培训课程居多。电视、电影放映室可以为农民工提供最基本的娱乐享受,满足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国家最新政策和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信息。网络已经日益成为现代大众传媒的主流,以其速度快、信息量大、便于储存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的优势地位越来越凸显。
表1-1榆林市农民工读书看报的习惯表
习惯 每天都阅读 经常阅读 偶尔阅读 从来不看 合计
图1-3 榆林市农民工闲暇时间安排图
人数 7 22 94 97 220
百分比 3.2% 10% 42.7% 44.1% 100% 加班读书看报看电影逛街聊天睡觉上网打牌去歌舞厅0882668588894***00人数
分析表1-1和图1-3,由于自身知识文化层次、收入水平、工作时间的制约,榆林市农民工在读书看报这样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方面都有很多人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更不用说高层次地文化享受。这直接影响到榆林市农民工文化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提高以及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民工相关政策的了解和认识,这不利于农民工群体的与时俱进。榆林市农民工在闲暇时间择睡觉或者聊天,主要是由他们现实的工作特点和环境决定的,大部分人长时间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导致农民工没有精力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综合以上分析,榆林市农民工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认识不足,自身行为少,但又有着强烈地需求,文化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二)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主要问题
1.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处于边缘地位
榆林市农民工离开农村社会,在城市中从事非农活动,但是户籍仍然属于农村,农村社会中的各种活动没有机会和时间参加,造成了这个群体文化权利的缺失。长时间脱离农村社会的状态,使得农民工没有机会参加农村的文化活动,享有农村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在城市社会中虽然有机会进出体育场、电影院、书店、网吧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但是较长的劳动时间和较低的收入限制了农民工享有更高层次文化服务的可能。总之,当前榆林市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处于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缺失状态。
2.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方面的有效供给不足
图1-4 榆林市农民工所在工作单位提供文化娱乐设施项目图
阅报栏11%什么都没有48%图书室2%电视机22%扑克、象棋13%歌咏和晚会场所0%篮球场、排球场等4% 如图1-4,问卷调查结果所示,220位被调查农民工所在用工单位在针对农民工提供的文化设施情况,其中有48%的用工单位什么都没有提供,可见很多用工单位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是很不完善的,在此情况下农民工要想和城市市民拥有平等的文化权利是完全不可能的。结合访谈结果,电视机以及扑克牌和象棋更多的是农民工自己购买来充实闲暇时间的生活。这足以说明,榆林市用工单位在针对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提供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现实状况,根据访谈资料显示,广大农民工有强烈的技术培训需求。而这个群体有很多和用工单位没有劳动协议,就是简单的口头约定,也并没有培训方面的相关内容,由于自身工作流动性大,再加之用工单位在这个群体技术培训方面的服务体系不完善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因此,榆林市农民工强烈地技术培训要求得不到满足,这不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3.榆林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很多农民工由于远离家庭,脱离了农村原有的人际关系圈,暂时居住的地方文化服务设施较少,再加上自身工作特点和文化素质的原因,造成了这个群体文化活动的范围小,内容单一。有很多年轻的农民工正处于婚恋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封闭的工作环境、长时间高强度劳动、以及较低地经济收入妨碍了农民工与异性之间的交流,致使其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有的甚至导致了严重地社会问题。农民工在心理上渴望融入社会,希望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但是现实和这个群体理想的差距导致他们在心理上的不平衡和畸形。此外,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激烈地竞争性,导致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和彷徨,在日常生活中自身的文化需求在城市社会中不能得到满足更加加剧了他们的不安心理。总之,榆林市农民工在精神生活方面比较匮乏,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地满足,内心的压力没有有效释放。使农民工失去了满足自身文化需求,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农民工工作特点的客观限制
榆林市农民工和全国大多数的农民工一样仍然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并且工作时间长,大多数调查对象的工作时间都在9-12小时/天,超过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有经常性的加班,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使得农民工在下班之后就已经身心疲惫,最迫切的需要是休息,没有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去。有很多农民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也处于高强度体力劳动状态,农民工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在了工作上,根本无暇顾及文化服务方面的享受和服务。所以,很多农民工只能在下班之后看看电视、聊聊天就开始休息准备迎接下一天的劳动,这样一种现实状态造成了榆林市农民工闲暇时间活动安排单一,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农民工相对低下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所调查榆林市农民工群体中有大部分人受过义务教育,有最基本的识字和学习能力,但是这和榆林市快速的经济现代化和用工单位对员工越来越高的要求相比仍然不够。较低地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和态度,也限制了他们参与高层次文化服务的可能性。有很多人由于长时间的从事体力劳动,自身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也被逐渐淡忘。因此,榆林市农民工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广泛。较低地科学文化素质也制约了这个群体参与更高层次职业的机会,低层次的职业参与反过来限制着他们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和文化活动的参与。
(三)现行制度是根本性制约因素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的区分,使得处于第三极的农民工即使是和城市市民一样为城市发展做贡献,以非农业劳动为主,有的甚至完全脱离了农村社会,但是城市落户依然困难。这个群体户籍依然在农村,这使得他们不能和城市市民一样平等的享有城市物质和文化资源,这从根本上限制着榆林市农民工平等地享有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能性。现行的就业制度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主双向选择,榆林市农民工由于自身低下地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是比较弱的,只能是选择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资相对较低的体力劳动行业。榆林市农民工在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一系列不平等制度,从根本上限制着农民工群体对城市文化资源的享有和自身文化权益的保障。
(四)经济基础的制约
经济收入是个人精神文化享受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农民工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文化需求的基础和前提。榆林市农民工月收入2500-2999元范围内所占比例最大,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占26.8%。可见榆林市农民工的总体工资还是比较低的。2023年榆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20元,大部分农民工的总收入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如图2-1,榆林市农民工每月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在各个花费段所占人数及比例,其中每月文化消费在99元以下所占人数最多,其中有45个调查对象每月在文化方面的消费为零,这也间接地反映了这个群体低下地收入。每月在文化消费方面150元以上的个体为0,可见,榆林市农民工在文化方面投入较少,这主要是受制于农民工较低的经济收入。
图2-1 榆林市农民工每月文化消费情况图
64524543人数1620.50%0元23.60%1-19元29.10%19.50%20-49元50-99元7.30%100-149元00%150元以上
三、解决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
当前,关于农民工各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在宣传社会对农民工的关心、帮助等,社会其他成员也借助新闻媒体的报道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即认为农民工是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种需要帮助的对象而存在。但是农民工现实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真实的体现,反而很多人认为这个群体是一种负面消极渴望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长时间以来,媒体对榆林市农民工有很多负面性的报道,没有真实认识到这个群体的本质,这样的报道加强了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有的市民甚至一听到赌博、抢劫、强奸等案件,就想到了农民工。
榆林市媒体面对这样一种状况,必须摒弃传统的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重新定位这个群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应该有关于农民工正面宣传的专栏,并且及时的为农民工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服务,使全社会正确地认识这个群体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在报道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一种平等地姿态和眼光,展现农民工积极向上、勤劳、拼搏、责任的一面,而不是一直受到不公正地待遇。这方面的宣传可以有效地深化全社会对农民工的认识,也有利于把城乡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榆林市城市化的发展和文化繁荣。
(二)明确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主体
榆林市农民工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问题的出现,是和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涉及到的主体密不可分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各司其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在做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规划时,一定要把农民工考虑在内。
政府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完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工资报酬方面做出严格规定,改善农民工封闭的劳动环境,提高收入,缩短劳动时间,保证这个群体有时间、财力和精力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同时,把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内容纳入政府考核内容的范围之内,把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是否完善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标准。
用工单位应该创造各种机会对农民工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开发这个群体的潜在生产力,日常组织农民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这不仅满足了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也符合用单位提高效率的目标。用工单位必须保证农民工在就业环境内的各种基本文化娱乐活动的提供,以充实闲暇生活,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尤其要保证农民工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与时俱进,保证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塑造更好的文化环境。
(三)完善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要解决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问题,核心是要完善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机制,主要是要建立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参与机制、投入机制。当前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中,农民工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即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没有形成上下的良性互动,导致了在某种程度上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农民工真实文化需求出现了错位和不一致,农民工内心最真实地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政府应该吸收更多的农民工代表参加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扩展农民工的民主参与权和参与渠道,保证农民工的文化需求迅速地反映到政策中来。
榆林市农民工文化需求的满足要广泛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建立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机制。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机构来承担,这种过于单一的服务机构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伴随着当前榆林市经济现代化快速进行,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也在多样化,因此,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建立以榆林市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参与机制。把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服务纳入到各个主体日常工作中来,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指导等,从心理上根本融入城市社会。
解决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一定要有持续地投入机制为支撑和保证。政府应该针对农民工文化技能培训、文化设施建设、产品服务提供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项资金,建立专门的考核机制,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保证农民工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服务。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全体人民共有、共享、共乐的文化活动场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②
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是关系到榆林市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地重大问题,本文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分析了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在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的前提下,构建榆林市农民工文化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参与机制、投入机制,并且各个职能部门要保证各个机制之间的协调,实地调查和了解榆林市农民工的真实文化需求,以此客观事实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在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合力之下,榆林市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文化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进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丽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3.[2] 刘文玉.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3] 李建华,郭青.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1(3):42-45.[4] 刘传江.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 [j].人口研究,2010(2):34-39.[5] 李杨.社区治理视域下我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探究 [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3(2):91-95.②张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困境及其实现路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3(2):246-249.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篇三
河口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边境民族地区村民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调研
汇报材料
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境民族地区村民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调研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口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端,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山水相邻,国境线长193公里(其中河界73公里,陆界12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33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8%。境内最低海拔76.4米(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是云贵川三省海拔最低点,最高海拔2354米(大围山主峰)。河口属热带地区,境内高温多湿,年平均气温23.2℃,最高气温46℃,相对湿度85%,年均降雨量1785毫米,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47.3%,有“小动物王国”和“小植物王国”之称,适宜发展香蕉、橡胶等热区经济作物,是云南省橡胶和热带水果主产区之一。全县共辖6个乡镇,27个村委会,275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4个国营农场,有2个国家级口岸、3个省级边境通道和多条民间通道,居住着瑶、苗、壮、傣、彝、布依等35个民族,总人口10.52万人。
河口口岸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与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铁路、公路、航道连接的交 通枢纽,距昆明市469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296公里,距越南北方最大的海防港(出海口)416公里,是中国西南进入东南亚、南太平洋的便捷通道。河口历史上就是我国与越南、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和咽喉,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现有文化基础设施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民族文化工作队1个,文物管理所1个,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
(一)“两馆一站”工作基本情况
1、“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基本情况
河口县图书馆、文化馆由于涉及河口县旧城改造经政府协调,图书馆搬迁到河口档案局4楼上班,文化馆搬迁到河口外宣办3楼上班。
2、“文化站”基本情况
河口县有四乡两镇共6个乡镇(桥头乡、瑶山乡、莲花滩乡、老范寨乡、河口镇、南溪镇)。
(1)桥头乡文化站于2009年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投资320万元新建文化站,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底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建成全州边境一线占地面积最大、规划设施最齐全、设备最新进的乡级文化站。文化站由综合办公楼和文化活动场所组成。室外活动场地占地约1300㎡,包含有灯光球场、门球场、演出舞台、健身路径等,站内设图书阅览室、文化 活动室、综合培训、辅导排练、老年和少儿活动厅等12个文化活动场所,配套电脑10台、健身活动场所配备健身器材、音响一套、投影仪一套、钢琴、电子琴、古筝、二胡、笛子等。另外,全乡已建成3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
(2)瑶山乡文化站于1984年成立,建筑面积200平方米;2002年翻修;2005年扩建街道门面,建筑面积80平方米;2007年初建新综合楼,建筑面积431平方米;2008年初建民族文化休闲广场,建筑面积600个平方米。新综合楼和广场共投资88.6万元。站内设置有:办公室、文化信息共享室、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多功能培训室、民族文化陈列室、储藏室等,民族休闲广场配有健身器材,并于2009年7月1日新给定楼正式对外开放。
(3)莲花滩文化站建盖时间新文化站2023年6月投入的资金是30万元,建筑面积410平方米,内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办公室、练习室。从业人员数2人。
(4)老范寨乡文化站成立于1985年,文化站新办公楼于2006投资,2007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文化站新办公楼于2006投入资金60余万改建。建筑面积369.36平方米,一楼办公室,二楼会议室,三楼电子阅览室。内部按要求设置图书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棋牌室。老范寨乡文化站有编制1名,现有工作人员1名。
(5)河口镇口岸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1万元,设有书刊阅览室1oo平方米、多功能活动厅11o平方米左右、培训教室5o平方米,综合办公用房4o平方米。
(6)南溪镇文化站建盖于2008年12月。文化站投入的资金是30余万元,建筑面积391平方米,站内设有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办公室等。从业人员2人。
3、社区、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
(1)河口县共有3个社区,分别是槟榔社区、北山社区、合群社区,都有建有文化站综合楼,设成文化活动室,室内有电视、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各类文化知识宣传片及文化知识学习。并且还设立了农家书屋,书屋藏有各类文化书籍,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书籍阅读和借阅。7台文化共享工程电脑,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书籍阅读和文化知识的查阅,各社区文化指导员均由社区书记、社区工作人员或大学生村官兼任,确保了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专人管理,各项文化活动有序正常开展。
(2)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
截止目前,我县各乡镇共有60个村民小组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在县图书馆及新华书店的帮助下也先后建了38家农家书屋并投入使用,作为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教育阵地。农家书屋按要求做到每周向农民群众开放5天,每天4个小时以上,并有专人管理。
二、农村公共文化活动
(一)、镇(乡)、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情况
1、乡镇及农场场部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情况
我县十个乡、镇及农场场部所在地有9个可以收看到云南广电网络公司的有线电视,有1个乡政府所在地还无法收看到云南广电网络公司的有线电视,9个乡、镇及农场场部所收听不到中央、省、州县的无线广播信号,只有县城的河口镇能收听到中波广播(中央、省广播节目)和中央、省、州的调频广播节目信号。
农村地区已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4500户农村用户实施完成“户户通”工程,98%以上农村农户可以通过这两项工程进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约1000户用户可以通过“户户通”机顶盒收看到州、县的本地电视节目,农村地区和农场生产队无法收听到无线广播节目。
2、电影放映情况
我县每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任务324场,覆盖桥头乡,瑶山乡、老范寨乡、莲花滩乡、南溪镇、河口镇共24个村委会。四个农场原属于省管农垦企业,不归县管,2023年划规县管后,一直无政策纳入“2131”电影放映工程,县财政困难,也无力安排资金购买影片片源和放映设备进行额外的电影放映。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农村青壮年劳力已大量进入城市,留守的老年、儿童能看上和感受电影的机会很少,因此,作为农村电影放映,不能仅仅停留在放电电影老的观念上,从放 映设备和音响上也应该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和革新,以满足人农村群众的视觉、听觉以及精神上的更高要求。
(二)文化广场建设及使用情况
近几年,我县先后完成了10个村级文体广场试点工程项目分别是桥头乡老街子、冬瓜岭,桥头乡中寨村翻坡小组瑶山乡梁子、太阳寨、南溪镇龙堡、瑶山乡水槽村、老范寨乡桂良村茶坪二组、莲花滩乡莲花滩村大滩小组、河口镇中寨村。村级文体广场试点工程的建立,基本实现了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综合提供广大人民群众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体育活动等服务的功能要求。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做出的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也为群众公益性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场地、场所,同时也收好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一是县图书馆馆藏图书越来越多,由于空间狭小、条件有限,目前达不到国家馆藏图书的需求,二是文化馆图书馆目前处于“有馆无址”的状态,未有独立的办公地点,馆舍陈旧,设施缺乏,各方面条件欠缺未能达到免费开放工作的有关要求。
2.文化专干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乡镇机构改革之后,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由于管人与管事不相统一,导致业务部门缺乏调控手段,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导致乡镇文化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一部分乡镇文化站长在从事其他与文化不相关的工作,文化站的工作只是他们附带的业余工作,一部分在从事其他工作,文化工作交由其他工作人员在办理。文化专干不专,专业知识贫乏,业务技能下降,严重阻碍了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3.加大对文化基层干部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二)建议
1.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在每年召开的文化工作会议上,都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部署。河口属国家一类口岸,作为“桥头堡”建设的领头军,我县正逐年加大对文化建设力度,基础文化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已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看书读报、看戏曲电影、参加文化培训与文体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但文化活动的开展与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改善基础文化设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希望上级部门根据河口的特殊性给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文化事业建设提供物质保障。2.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我县的文化设施建设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存在较大距离,与周边县市也有很大差距,我们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同时,也希望省、州、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我县“两馆一站”的免费开放能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县地处山区,村组找不到一块平地用作建设场地,为平整一块篮球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之许多村组离城较远,运输成本较高,而我县财政较为困难,县里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从其他部门整合建设资金极少,给项目实施增加一定难度。
“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工程”是政府主导实施公共文化、体育建设项目,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民健身权益的主要和重要阵地。推动“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是加强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共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幸福成果,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加大对“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文化广场、活动室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力度,确保文化、体育惠民工作的 顺利实施和开展。
河口县文化体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与省、州及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为了让我县的文化体育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及各位检查组领导一如既往支持我县的文化事业。
河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省级保护区2个,州级传统文化保护区2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2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有传统音乐2个,传统工艺2个,传统习俗2个。河口县人民政府2005年33号文件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97个,其中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个,民族文化艺术之乡12个,民族民间文学保护名录56个(故事、歌谣、谚语),其它保护名录39个。河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14个挂牌单位。河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20人,其中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有5人,州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有15人,在老董下寨建成“河口布依族民俗展览室”一个。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篇四
关于崂山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区正处于由农村形态向城市新社区加速转变进程中,全区22万人口除中心城区的人口相对集中外,大多数人口分散在崂山核心景区的山村里,离中心城市、文化繁荣地带相距较远,获取文化信息及参与文化活动的途径不方便。因此,在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快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一、崂山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崂山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初步建立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树立起具有崂山特色和崂山风格的“文化崂山”形象。
一是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网络阵地。自2005年起,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连续三年将“新建、扩建40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持续实施“文化设施配送工程”,调动多方力量兴起文化设施建设的新高潮。区、街道、社区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建设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16个,占全区社区总数的80%(预计今年将达到95%以上),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建有功能完善的五室一场:图书室、阅览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辖区内“十分钟文化圈”初步形成。同时,出台《文化设施配送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考核办法》,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将区委组织部、文明办等有关部门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社区学院教学点等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有效整合,使之成为融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阵地。金家岭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港西社区、小河东社区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文化社区”。
二是“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日臻完善。针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数量少、旧书多,居民看书难的实际,坚持以“书香满社区”为服务品牌,自2005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由区图书馆作为全区图书配送中心,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入网,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配送到相关社区。截至目前,已投入购书资金达230余万元,配送图书7.8万册,建起了116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阳光图书室。全区图书藏量达38.5万册,人均藏书量达1.8册,居青岛市各区(市)首位。同时,还根据各社区地域特色及优势产业,建立了花卉、林果、茶业、渔业等特色图书室,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农业知识的需求。三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在全国率先为51个社区实现共享工程系统与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的对接,为全区群众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2007年,对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重新布局改造,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崂山支中心,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30余万元,为基层社区购臵安装电脑480余台,建设116个基层服务点,并全部实现网络对接,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综合性文化信息网络体系,为社区居民休闲益智、发家致富提供了信息保障。建设完成“文化崂山”网站,设立文化动态、群文信息、文化遗产保护、稽查曝光台等板块,成为展示崂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是打造形成具有崂山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品牌。联合青岛市演艺机构组织开展了“山歌海韵•乡音乡情”流动舞台进社区、“情系山区•放飞希望”流动舞台进校园、“重温经典•情满崂山”流动电影进社区“三大公益文化品牌”活动,为基层群众免费演出350余场,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策划组织了历届崂山旅游文化节、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太清水月〃崂山仲秋赏月会等大型开幕式演出;组织举办了民间广场文艺汇演、新年音乐会、青年电视歌手大赛、崂山民间故事大赛、“山海情怀〃魅力崂山”大型图片展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400余场,实现了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让广大市民在亲身参与中陶冶了情操。同时,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要求,建成东海劳山古乐团、山东头社区民乐团等民间文艺队伍219支,成为丰富全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五是创作推出反映崂山底蕴系列文化精品。以深度挖掘崂山传统文化资源为突破,组织开展了“写崂山〃唱崂山〃画崂山”系列活动,先后推出了“彩韵崂山—2007的留影”、“军旅画家曲直油画展”、“女油画家眼中的崂山”等系列文化品牌;组织出版《青岛海洋民间故事》、《崂山道教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连环画》、《崂山区历届节会原创作品选》等系列文学作品;组织创作了《山海情怀》、《魅力崂山》等一批原创性节目,特别是歌曲《记着老百姓》,被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成mtv,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中演唱,成为许多地区大型活动中的必唱歌曲,先后获得山东省、青岛市反腐倡廉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与特别奖。组织完成居国内领先水平的《崂山茶文化与产业化经营研究》课题报告,成功推出了52集电视宣传片《印象崂山》。近年来,全区文化艺术类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达120余项,有力地提升了崂山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六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效显著。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详细的普查,建立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在全市率先公布了首批1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沙子口庙会、沟崖高跷成功入选青岛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公布了塘子观、太和观等三批12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一批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积极配合国家博物馆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建立崂山区文物陈列室,并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区文物普查工作,为促进全区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崂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文化设施分布还不是很平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崂山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基本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仍存在不均,中心城区及各街道办事处驻地的文化设施相对集中,而部分偏远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则相对分布较少,部分文化设施场所由于建成时间较长,需要修建和完善。区内没有一处能够展示区域形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城市文化形象不够鲜明。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区还有35个社区没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利用率不高,服务居民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区建设中缺少对文化设施项目的统筹规划,城区文化功能不强。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崂山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文化供给和消费数量相对不足,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精品力作不够多,能够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艺术精品数量较少。
三是群众文化队伍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近年来,随着全区“文化设施配送工程”的深入实施,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队伍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队伍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别。大部分业余队伍都是由中老年人组成,而青少年队伍比重相对过低,这种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中老年人业余时间比较多,队伍排练时间比较充裕,而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业余生活相对贫乏。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丰富,队伍很多,而有些社区队伍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四是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筹集问题会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从国外及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来看,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途径投资和捐助为辅的资金投入方式,不仅减轻了国家和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提高了全社会的参与程度。目前,崂山区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虽然在部分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文体设施建设方面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但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政府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造成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动力不足。
三、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与打算
要依托“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东省文化先进区”的文化凝聚力,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任务,努力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要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要改革文化设施建设投资体制,财政资金优先安排与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的公益性文化项目,重点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普及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多渠道筹集文化资金,提高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要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统筹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职能部门,规划建设一处具备多种功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树立区域文化的整体形象。区文化馆、图书馆要升级为“国家一级馆”,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以实施“文化设施配送工程”为带动,使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及市级达标率均达100%。基层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要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有效整合,使之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活动阵地,形成功能完善的“十分钟文化圈”,使全区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二是要积极营造书香满社区的文化氛围。创造坐拥藏书、静心阅读的社会氛围,激励和引导社区居民完善和发展自我,是提升城区文明素质的关键。要强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立推出电子图书(音像制品)借阅等创新型服务举措,实现馆藏文献由单一纸质文献向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重的转变。加强基层图书室的自动化建设,推广“图书馆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图书文献的通借通还。全力推进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使全区社区阳光图书室覆盖率达100%,满足全区居民有书读、读好书的愿望与要求。各街道、社区可根据自身地域特色及优势产业,建设花卉、林果、茶业、渔业等特色图书室,为社区居民增收致富提供知识保障。要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月、青少年读书节、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等读书教育活动,培养社区居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读书、爱书、用书”在书香飘溢的崂山蔚然成风。
三是要顺应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的升级换代。发挥图书馆(室)作为共享工程的服务点的功能作用,加快构建覆盖全区的综合性文化信息网络体系,使全区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100%。要完善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阵地、数字电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政务网“五条连线”的对接,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区图书馆要开发建设“文学艺术作品信息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利用网络技术对外传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基层服务点要积极开展艺术培训、农业科技、科普常识等公益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开发建设“文化崂山”网站,突出时效性、客观性,使其成为展示崂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是要组织举办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城区文化品位。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鼓舞人、教育人、感化人的积极作用,着力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创新,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要创新办节思路,进一步提升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论道、崂山旅游文化节及各街道特色节会的办节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起点高、创意新、影响大、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节庆品牌,拓展城市魅力。同时,充分利用崂山道释儒和谐共生的宗教文化以及美丽怡人的山海风光,打响“节庆的海洋〃度假的天堂”的文化旅游品牌。要全面推动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努力发展海尔“真诚到永远”、澳柯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一批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机关文化、校园文化,营造团结和谐的社区环境。要坚持重心下移,扩大以“山歌海韵〃乡音乡情”流动舞台进社区、“情系山区〃放飞希望”流动舞台进校园、“重温经典〃情满崂山”流动电影进社区“三大公益品牌”活动为代表的特色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满足社区居民欣赏文艺作品的需求。
五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掘、扩大崂山道教文化、山海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影响力,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山东省“精品工程”为龙头,着力创作一批体现民族精神、展示时代风貌和反映崂山特色的精品力作。建立健全艺术精品的创作激励机制,对列入国家、省、市文学艺术创作精品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扶持,逐步形成以宣传文化单位为重点、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创作格局。围绕时代主旋律及重大节庆活动的举办,组织开展“写崂山〃唱崂山〃画崂山”系列活动,重点抓好文学、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歌曲等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小说、动画、歌曲、图书、剧目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文学艺术精品。凸显崂山文化底蕴。
六是要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区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政府领导责任制,把各级政府保护文物的责任进一步具体化。建立健全崂山区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文物保护网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全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建立完备的文物资源档案数据库,并结合崂山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重点组织修复玉清宫、关帝庙、白云洞等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并向国家、省、市推荐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继续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向国家、省、市推荐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争取一批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要积极组织举办以展示和弘扬崂山道教音乐、崂山民间故事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抓好民间艺术队伍建设,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推介、演示和传授,推进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调研报告篇五
气象局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10月23~25日,湖涛、沈建国、杨志利一行三人赴寿光、**、**县气象局就县局如何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作为县一级气象部门来说,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是“三农”。各县局对此都作了积极探索。从三个县局情况看:
(一)为农业服务正普遍受 到高度重视。从领导到一般职工加强为农业的服务意识比较强。三个县局均把为“三农”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面向农村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包括电台、电视台、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发布渠道。
(二)为农业服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是局限于大众农业泛泛服务,而是紧扣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为农业服务的思路和做法。如寿光市气象局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为满足寿光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始终坚持“公众服务专业化、专业服务精细化”的服务理念,以提高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为重心,加强监测能力为手段,使农业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业和农民。
(三)为农业服务讲究特色。**市盐业发达,县局针对盐业生产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与**盐务局合作,开通了盐业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此平台具有信息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时效性新等特点,服务内容包括了最新气象预报、临近和短时的气象预报、降水的定时和定量预报、蒸发量预报和实况等。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广大盐业生产用户尝到了气象信息的甜头,受到了盐业用户的青睐。
(四)基层台站为全省“四个特色气象服务品牌”探索了路子。怎么样打造为果品蔬菜的特色气象服务品牌,寿光局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掌握大棚内外影响蔬菜生长的气象要素的差异性,及时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对棚内小气候做出准确地判断,寿光县局选择在蔬菜科技示范园的大棚内建立了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观测项目为:气温、地温、湿度、辐射。并将观测气象信息在中国寿光蔬菜网和寿光农业信息网向公众发布。
(五)为农业服务讲究贴心农民。**针对果品的服务、**针对沿海养殖的服务、寿光针对蔬菜的服务,都做到了贴心贴近农民,深受农民的欢迎。特别是寿光局依托“寿光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收集的温、压、湿、光照等气象要素数据及制作的大棚蔬菜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寿光气象网站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菜农提供服务,受到菜农好评。寿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预报到每个乡镇的精细化电视天气预报,增加了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农事与建议等内容,使预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六)为农业服务科技含量增加。寿光与无锡大气科研所、潍坊市气象局联合开发“寿光蔬菜气象灾害自动预警系统”,在蔬菜大棚安装自动气象站,获取蔬菜大棚的温度、湿度、地温、日辐射等气象要素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外部环境气象条件对温室气象条件的影响规律,建立外部环境气象条件与棚内气象条件的联系。同时建立蔬菜生长条件数据库。收集不同蔬菜品种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条件资料,包括蔬菜种类、蔬菜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利用大棚内外气象条件的联系,输入最新的天气预报结论,得出大棚内气象要素的预报信息,通过12121、手机短信等渠道为菜农及时提供服务。
(七)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仍是传播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三个县局都建立了延伸到农村的手机信息库,通过短信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建立的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除发布气象信息外,还多次为市委、市政府发布政务信息,先后为纪委、宣传部、绿博会组委会、公安、工商、民政、物价、消防等部门,及时发布信息,业已成为推介**气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县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一)人才不能适应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人才匮乏,人才老化的现象,人员队伍素质还需加强,特别是既善管理又懂业务的人才匮乏。特别是既懂大气科学又懂气象服务的人才几乎没有。
(二)预报预测水平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准确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气象信息发布的渠道不够畅通,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手段不先进,信息传输主要靠电话、手机短信等。怎么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个大事。
(四)单位存在着收入不合法、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防雷审批、技术服务、防雷市场没有彻底分开的现象,县级气象部门只有防雷技术机构,但是没有具有独立法人和独立银行账户,审批收入有的是气象主管机构收取,有的是所属企业收取,这些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许多地方纪律检查部门对此质疑,给单位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五)职工收入和福利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许多单位的事业人员在企业里领取劳动报酬,部门制定的绩效工资不规范,没有强硬的执行依据,况且全省内部差距很大,存
在着相互攀比现象。今年各级地方政府规范津贴补贴,气象部门暂缓执行,对离退人员收入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的了的稳定。
(六)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气象局地理位置已经被周围建筑物包围,地方对城市建设十分重视,地方党委政府为了地方利益,建议气象部门迁站,而气象部门难以抗拒。对此应研究对策。
(七)气象部门实行双重财务体制,但地方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不及时,不准确,并且科技服务收入不稳定,因此,造成执行预算、决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上半年没有钱办事,下半年花钱困难。
(八)精细化预报水平达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气象服务的能力。设施农业气象成果不多,完善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依然沿用大田农业气象的理论体系,因而缺乏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对农业、农村工作不了解,预报产品和服务缺乏更好的针对性。
(九)基层台站人员编制少,但业务工作量越来越大,不得不编制外用工。而编外用工又存在新的隐患。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政治、经济待遇与地方部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省委文件规定一线科级干部主要负责人在基层工作每满5年,按非领导职务晋升两级工资,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住房等相关待遇;职工从事气象工作几十年,技术职务仍然还是初级职称,不利于调动一线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省局有专门人员和机构研究公共气象服务问题,特别要重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县局为农业的公共气象服务相关问题,比如:加强设施农业的气象条件研究工作,建立起一套现代农业气象理论体系,从而确保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准确性;还要重视气象部门到底能给农民什么样的预报产品。山东是农业大省,如果认真重视,定能作出大文章。
(二)省局要下大气力研究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怎么样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民手中。省局列的课题一定要面向基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不要单求“大和洋”,更不能为了发表文章和评职称。
(三)加强对下指导,尤其要加强实实在在的指导。省局业务管理人员水平高,但对基层工作不是真正熟悉,建议多派业务人员,特别是研究人员深入到县局,帮助工作。县局非常欢迎这样的人员。
(四)建议建立省台、市台预报员下乡制度,让预报员真正了解农业和农民需要,这样做出的预报才有针对性。现在的预报员都缺这一课。
(五)建议职称评审多照顾基层,基层业务服务人员要以工作业绩为标准,不能侧重强调文章。基层业务人员理论水平没法和省局比,但他们是一线直接为农村和经济部门服务的人员。
(六)建议省局借学习实践活动之际,解决几个实实在在的关键问题。比如精细化预报说了几年,但是对外发布预报还是今夜到明天怎么样,目前的手段,至少短临预报等够做到几点到几点,出现什么天气。这个问题解决了,不仅老百姓欢迎,在全国也叫得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