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矛盾论》读书报告500字

故事会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矛盾论》读书报告500字篇一

09美1罗马 0921010029

现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主席的经典论断!也就是《论持久战》的结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在战争的过程中„„使中国军队的装备逐渐加强起来。因此,中国能够在战争的后期从事阵地战,对于日本的占领地进行阵地的攻击。这样,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的堡垒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一九三六年七月与斯诺谈话)“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由于当前的抗战还存在着严重的弱点,所以在今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但我们相信,已经发动的抗战,必将因为我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冲破一切障碍物而继续地前进和发展。”(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这些就是结论。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见相反: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1,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3,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依据国情,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6. 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发表的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鼓吹“亡国论”“再战必亡”,为投降日本做舆论准备。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军队的节节败退以及大片国土的沦丧,也使得一部分群众对抗战产生了悲观情绪。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则常常鼓吹“速胜论”,他们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外国援助上,幻想依靠英美等国迅速打败日本。在共产党内,一些人也有轻敌思想,以为依靠国民党200万正规军就可以使抗战速胜。党内党外都有人轻视游击战争,以为游击战争不值一提,抗战的希望在于国民党的正规军队上。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澄清混乱思想,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国抗战能不能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这篇讲演。

1.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全面地考察和论证了中国能够、也必须经过持久战取得抗战胜利的客观依据。他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之间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其中,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中国抗战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段极为艰苦的历程,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各种战争资源的加速消耗,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2.“亡国论” 和“速胜论”都是没有根据的。亡国论者夸大了敌强我弱的矛盾,并把它当作考察中日战争的惟一根据;速胜论者则夸大了其他矛盾,而忽视了敌强我弱的矛盾。他们是战争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

3.(4.)毛泽东科学地预言到,持久的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明确指出,通过这三个阶段,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则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其中,相持阶段是最艰苦的,时间也最长,然而它是持久抗战转到最后胜利的“枢纽”,中国的抗战力量的生长主要是在这个时候。经过相持阶段的努力,中国的力量将转弱为强,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时,抗日战争就能够进入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了。毛泽东指出,在相持阶段,游击战将成为我方主要的作战形式,而运动战和阵地战是辅助形式。在第三阶段,运动战将成为作战的主要形式。毛泽东在抗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所描画的这个战争过程的轮廓是对于战争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他对持久战特别是相持阶段种种特点的论述,起到了战略指导的重要作用。

5.毛泽东指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为了实现总的战略方针,必须制定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这是包括正规战争和游击战争在内的整个抗日战争所应该采取的战略方针。这是在抗日战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需要实行的战略方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日益壮大,由劣势到优势,由弱方到强方,直至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现在国家在统一问题上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而其中之一便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挑战和阻挠。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重读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我们能想到什么呢。我想起码我们应该有毛主席等革命家的那种高远的眼光,认真分析实际的情况。比较狠衡量今日中日的国情和一些情况,及时做好各项的准备。到底怎样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挑战,以什么方式解决。在这些问题上,我想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都给与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模式。毛泽东主席的这篇著名论断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巨大的学习意义。毛泽东在写《论持久战》时,是在抗战初期,那个全中国人都最痛苦的阶段,毛泽东在思想上 点燃了全体中国人的智慧,最后击败日本帝国主义。蒋介石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也是备加推崇,白崇禧更是将其视为克敌制胜之法宝,组织军事专家深入学习。自己也更是认真研读,又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看法。所以说《论持久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指导思想并不夸张!

政治家和统帅应该作出的最重大的和最有意义的判断,是根据这种观点正确地认识他所从事的战争,他不应该把那种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战争看作是他应该从事的战争,也不应该想使他所从事的战争成为那样的战争。这是所有战略问题中首要的,也是涉及面最广最基础的问题。这种军事家已经不单是一个军事家而已,他从全局从全民族来考虑这场战争,来看下 《论持久战》的前一段语句: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

我们伴随着祖国的迅速成长而成长。感受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我们伟大民族,决不屈服于任何世界其他民族的那份壮志雄心!所以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不亚于我们以前的任何一代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我们来完成!

21世纪的我们,更要秉承这样的优良传统,用信心百倍、百折不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投入到我们日常工作当中,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好主席当年的那种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以及那种人生理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想应该是比单纯的学习那段历史抑或那段文字,对于我们来说更有价值!

《矛盾论》读书报告500字篇二

《矛盾论》读书报告

看完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7月第7版8月第五次印刷,在扉页中前言道:“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七年八月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个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格的思想而写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讲演。”说来是一个演讲稿,如《论持久战》一样,大量的使用了“我们”和“我们认为”等等词语。据前言记载,这本书在发表出版在《毛泽东选集》时,作者作了部分的补充、删节和修改,所以我现在看的并不是当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真实演讲稿,到底有多大的不同,我不知道,只能从其中的阅读是否连贯中得到些须线索。考察文章的修改痕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词句或者段落之间其语气是否连贯自然,有了这个前言我自然要看得仔细一些,到底还是找到了几处修改的痕迹,而且发现了三处莫名其妙的缺字,按说这么严肃的出版社和这么严肃的著作不应该啊,实在不解其义。《矛盾论》是从矛盾说到了辩证法,从矛盾的特殊性提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列宁的话,然后反对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这么个思路,这是粗看,粗看之下好像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因为文章里反复申明的,从这本书的注里可知《实践论》也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不过如果细看,寻找脉络,然后联系毛泽东同志后来的种种政策和作为,你会看到第六章(全文七章,第七章是结论)“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的后半部分才点明了主题,才说他到底要干什么。举例说,如这三句话:“目前我们党内的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没有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如果犯错误的同志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就不会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因此党一方面必须对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另方面又必须充分地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过火的斗争,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如果犯错误的人坚持错误,并扩大下去,这种矛盾也就存在着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的可能性。”这话说得很保守,但意思很明确了,这样的话在第六章出现了三次,在第四章和第五章里只说到了要形成条件才能有矛盾的统一性,打破了这个条件就是对抗性占主导地位了。我感觉这些话为后来的延安整风运动、党内生活、三反五反和文革等等政治活动都给出了“哲学”上的理论基础。之所以说是哲学上的,是因为这篇文章是在给延安的小朋友们讲哲学课所作的。这是一个思维定式,哲学等于思想等于意识形态等于政治,马哲与政治不分家,而哲学又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只要一提哲学,就又有了立场、态度、观点、主义等等,嗯,这样社会的方方面面就都与政治联系到了一起,写错了一个字就顺理成章的上升为政治问题了,就可能成为“人民的敌人”。我感觉这个结构已经为当时毛泽东思考得很透彻。

我们小组的人认为大家不能说毛泽东同志一点儿也不懂“矛盾论”,虽然文章的前一半部分如同念经,说得不好听点儿像是满嘴嚼蛆,几个概念颠来倒去的绕口令,我看得也快,但还是发现了一些亮点,比如说他大侃《水浒传》《山海经》《淮南子》《西游记》来活跃演讲气氛,也是为了让自己说的这些话让自己让下面的人感到浅显易懂,大多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直到后一半部分才精彩起来了,毛泽东的长处是分析时局,在这里他把当时的中国国情,鸦片战争到抗日前期的中国革命史套用矛盾论的法子串讲了一遍,这些精彩的地方大多也成了后来大中小学政治课本上的语言。前半部分我感觉他说得挺吃力,就那么几个概念要捯明白,理清楚,最重要的是有说服力,这其中他用了一些语言技巧,能够引用列宁斯大林的地方就直接引用,具体论述的时候他多用的是反问和长句。我高中

时候专门和语文老师学过一段时间写作中应用长句的技巧,当时也是因为学习毛泽东的文章,语文老师说毛泽东善于使用长句,这说明他的思路严谨清晰,能够用一句话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不过《矛盾论》是一个演讲稿,如果长句出现在文章里可以通过反复的看得到一个意思,可如果是说出来,就是“主义主义主义”这么一大堆的叠列下来了,听的人很难马上弄清楚他到底要说什么,最后只能是留下一个印象——他说的看来有道理。而且在那个时代,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都来到延安干革命,他们接触过马哲的人不会很多,而这又是哲学课,唯物辩证法这是先进思想,毛泽东来演讲自然要掰开了揉碎了反复强调着讲,而且把边边角角的有必要没必要的都要讲到了,同时利用他的权威又时不时提到了马恩列斯这样的秤砣级的人物,这都会使语言冗长,但我感觉还不够细腻,这都会给听众产生振聋发聩豁然开朗的效果。熟悉写作的人都知道,冗长的语言是柔软的,柔软的表达就有了作者发挥的余地,但是也有观点不明的危险,到底要说什么只能是读者自己去寻章摘句的理解,但只要发力专一,读者就不会发生误解,但也仅仅是不会发生误解而已,读者很难从中再有什么发挥了。这与坚硬的表达不一样,坚硬的表达是作者对自己的思考进行了凝练,只要在语气上不过分的带有情绪色彩,就会给读者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中国古代“经”之微言大义奥妙之所在。嗯,用了这样的表达,模糊而且柔软的,逐次不分或者颠倒的,比如说把矛盾间的运动当成了特殊性和统一性的重点性质,这些都是很微妙的语言技巧,这为以后的政治生活中对《矛盾论》哲学的进一步或者进好几步的发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说这《矛盾论》绝对不是单纯的哲学演讲稿么。

从《矛盾论》的文本可以想象,当时的演讲是什么感觉,毛泽东在台上给台下的学生们搅浑水,台下的学生们再互相的搅浑水,实在浑得不成了,就只有书本上说得能够统一思想,结果更加的教条主义更加的八股文。而这种演讲的光荣传统一直到现在的大中小学的政治课上仍在继续着,当然可喜的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把着这盆浑水不放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已经习惯了上政治课锻炼记忆力,在行动上独立思考了,即使这种独立思考目前看还很有限还是局部的。我认为思想方面的书还是要看的,有很多高水平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人点播单靠自己去悟也不是不行,但确实是很耗费体力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不是说非要是大师、权威的思想书籍才要削尖的脑袋去研读,不是的,我感觉但凡这本书说得明白,给自己的思考引进了新的活力,指出了新的方向,或者对于解决问题行之有效,对于决策能够提供借鉴,那都可以当作老师来尊重的。杀猪捅猪屁股,各有各的道,不强求统一也不强求不统一,不强求不限制,我理解这才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髓所在。《矛盾论》太硬太教条,我感觉用“阴阳学”是完全可以更简练易懂的概括的,如此,咱们纵看古今,不懂阴阳学貌似也不耽误吃饭睡觉。

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

07计机2班

刘栩生

班号:16

学号:0723110088

《矛盾论》读书报告500字篇三

《羊皮卷》读书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07计算机2班黄国峰0723110121(9号)

你读过《羊皮卷》吗?假如没有的话,就赶快去读吧!这是一本不朽佳作,曾让数以万计的人从默默无闻甚至堕落的境地走进了健康、快乐、幸福、成功的殿堂。它是一本由十多本励志书籍合成的丛书,它明示了希望、财富、幸福的真正内涵,以及对它们的追求的法则。它使人理解这个无奈但又充满奇迹和色彩的世界,充满自信的找到一条实现自己理想的路。

我读完《羊皮卷》之后有太多的话想说。我想强调它是多么的有用、多么的令人称赞不已。然而,我最想跟你分享的是,我学到了什么。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感情与理智的关系。他说:“人是一种感性动物,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受理智的控制,而受潜意识的控制,心理学家研究出这样一个结果,任的感情与理智相比是24:1,而人的感情是由潜意识决定的,所以如果你不控制潜意识,在潜意识的花园里种下你想要收获的果实的种子,那么它就会一片荒芜或杂草丛生,受诱惑的你让感情戏弄自己的理智,悲剧就发生了,而你为什么不通过潜意识反过来戏弄一下它呢。这里有个例子可以说明潜意识的存在,当你刚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是靠思维来指挥手怎样操控的,这时你的潜意识还不能接受你的行为,你的思维要不断地对你的手脚下命令。而当你对开车已经熟练了,潜意识就会代替思维来操控,这时你就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面包了。而当事情不按照常规进行时,如前面突然出现一个人,这时潜意识立即求救于思维,思维就马上代替潜意识来开始处理突发情况,这时又够你乱的了。”高中以前,思想简单,没见识过很多事物,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个目标,紧紧抓住,誓不罢休,所以往往得偿所愿。而到了大学,年龄大了,见识多了,思想也复杂了,做事往往随心所欲,情感决定一切,到头来,一无所成、虚度时日。我认识到这个错误,人不应该东飘西荡,随波逐流,要有追求、有目标。

人生最重要的是事业和家庭,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美满是每个人的希望,也是我们的目标。而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计划。《羊皮卷》里说道:“第一步确定自己的目标;第二步制定一个详细的可行的计划;第三步严格按这个计划实行,这几乎可以让你如愿以偿。”但如果成功就那么简单,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通过对《羊皮卷》的理解,我找出了以下原因:没有制定计划;怕失败,没有行动;不能忍受枯燥无味,受不住诱惑,半路放弃;计划本身有问题,没有根据实际制定了不可能实现的计划;不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跌倒了就不起来了。我们得承认,目标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没能实现目标也无须闷闷不乐。一件事情的结局无非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完成预期目标,要么未完成预期目标。但是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却可以有不同的方案,甚至彼此间会千差万别到截然相反。然而无论最后是那个结果,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们只要体会到和认识到很多东西,并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领悟到很多经验,对我们而言这就足够了,我们就该知足了。记得曾经有一句名言说的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实质上所谓的莫问收获,并不是不希望收获,而是让我们充分相信耕耘,把收获的希望放在耕耘上,最终就能得到或大或小的成果。

成功之路就在于这个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而实践却是走在成功之路的脚步。《羊皮卷》中的“羊皮卷的实践”就非常强调了这点。

“羊皮卷的实践”的开篇章有这么一句话“买这本书,根本就是浪费金钱。”——“除非你愿意接受并尝试书中的计划,这项计划在许多人身上试验过,非常有效”;“除非你有决心,有毅力,有勇气,坚持到底,按本书的计划实行,否则你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

和金钱就都白费了”;“除非你愿意每天花上十分钟的时间,并且一直这样坚持45个星期,否则钱白花了”。这世上有太多的空想家,他们不断嚷出“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将做什么”,可是事到如今却还只是在说。懒惰是人的天性,就像物理中的惯性,难以克服却无处不在、作用无穷。懒惰让人欠缺实践,让本应成功的人与之失之交臂。读完《羊皮卷》后,我又明白了一件事:实践之前没有准备,因为准备也是实践。什么“明天再说,今天还没准备好”的废话根本掩饰不了人的胆小、懒惰。实干家往往受人尊敬,因为他们树立目标并不断付出行动,最终得偿所愿。英国的经验主义为他们民族带来的巨大好处、长足进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因为这是他们不断实践的成果,是经过实践检验而证明的好的方法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掌握成功的规律,唯有更多的实践!同时,有了足够的实践,还要有意识的总结。《羊皮卷》告诉我,如果没有及时总结经验,实践也只是无聊的重复,没有创新、没有大的进步。埋头苦干是必须,但却不是绊脚石,“常抬头”是非常必要的,就像踢足球,带球要常抬头寻找时机或传球、或过人,这样才能主动出击,赢得胜利!

《羊皮卷》通俗易懂而又作用巨大。假如你能正确使用里面的内容,你的人生必然受益无穷。当然,我从它学到的不止这些,可是我最有感触的就是这些了,所以我想说说。

最后,我想提提,“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要么被挖掘,要么被埋葬”。想要真正成功地将这座近在咫尺的真实的宝藏挖掘出来,我们需要一个教练,好来指引和引导我们行进,好让我们少走弯路直达成功!其实世上本没有捷径,所谓捷径就是少走弯路。《羊皮卷》,去读一读吧!

《矛盾论》读书报告500字篇四

读《矛盾论》有感

蜗牛

毛泽东的《矛盾论》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精读之下,不得不对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问题详细而精微的论述所折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毋庸质疑,它是指导中国国情研究的一篇矛盾观的理论指南,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矛盾观成果。

本文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通过对矛盾法则所涉及的六个哲学问题,即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的阐述,为我们清晰的展示了矛盾的脉络。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之间既相互吸引、相互连接,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矛盾不仅存在于不同的事物之间,也存在于统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矛盾法则是辩证法最基本的法则。那么,什么是唯物辩证法?毛泽东在与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的对比中为我们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他认为“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①当然,这两种宇宙观都有其存在的阶级基础。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使剥削制度永远不变,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应运而生。而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诞生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综合了人类历史的积极成果,特别是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精华,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中国思想界进行了精神的洗礼,为第二次国内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毛泽东以恩格斯对矛盾普遍性的论述为例,说明生命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即使在思维范围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内应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在党内同志的自主学习以及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势的推动下,党内思想不断①参毛泽东:《矛盾论》,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0页、301页。

发展更新。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任何一种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毛泽东以《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事件为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仅要全面,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清主次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同样,在同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矛盾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学习和娱乐是我们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对矛盾。面对二者的冲突,我们到底该如何解决呢?现今,我们正处在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适当的娱乐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清楚,学习才是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石。而单就学习而言,也是存在诸多矛盾的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层出不跌的课外兴趣培训,我们该如何抉择?毫无疑问,兴趣班必然比规规矩矩的教学课堂有趣的多,但是我们因此就要放弃课堂知识的学习吗?不!兴趣很重要,但是专业知识更重要,没有理论的指导我们又怎样在人生的广袤天地中开拓实践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大脑。当然,也可是适当培养个人兴趣,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矛盾论》让我对自己、对世界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诚然,我的认识依然是浅薄的,不完善的,但是我会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思想,抓住成长中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使自己不断完善。

征引文献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矛盾论》读书报告500字篇五

读《实践论》有感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通过阅读毛主席的《实践论》,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毛主席的《实践论》是其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实践论》名字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这篇著作指出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认知,我们还得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源于西方,可是西方社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把其运用到制度建设中去,所以对其而言,科学社会主义顶多就是个出色的理论,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对于我们这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的指导思想,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建设,对于我们的社会进步有着无法忽视的重大意义。而我们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为其补充着新鲜的血液,使其散发着活力。可见,一个理论只有把它运用于实践中去才能够使其不只是一个空架子,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人们谈论某某人、某某产品据说怎么样怎么样的,有时甚至已经与最初发表评论的人的说法完全相反了,可是却没有人想到要去验证,只是人云亦云,而这有时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拿我们交友来说吧,不可能有哪个人能够取得所有人的好感,喜欢他的人会对他评价很高,不喜欢他的人就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有时甚至会出言诋毁,如果你只是通过某个人的评价就构成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或许你运气很好的交到了一个合你胃口的好朋友,或许,你就交到了一个品格很差劲儿的损友。人们常说要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周围的朋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反映出了朋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刻。因此,也许由于你的错误认知而交的这个损友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去与他接触,在与他的交往中积累自己的认知,最后对其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决定他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认识。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得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准,忽视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只是提醒我们别人说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得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从而得到事实的真相。

通过阅读《实践论》一文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对于得到正确认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必要性。就我来说,我总是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却往往只是知道而已,而没有付诸行动,因而没有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今后,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切实地落实到行动中去,让自己做到最好。

信息流广告 网络推广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好做题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爱采购代运营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主题模板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网站转让 鲜花
19710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