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篇一
在曹妃甸开发建设之初,国家就把曹妃甸工业区列为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结合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充实完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于2008年1月诞生。
依照总体规划,曹妃甸将成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逐步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在总体规划指引下,曹妃甸在开发建设和产业聚集过程中,通过建立高标准的绿色产业准入制度,对不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项目,即使投资再大、利润再高,也不允许落地。据统计,曹妃甸开发建设几年来,婉拒的项目投资达100多亿元。
新首钢是循环经济的典范之一,一系列国际先进技术保障了新首钢的循环经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采用220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其中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技术占到三分之二。(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仅炼铁高炉就集成了当今国际炼铁领域的10大类、68项先进技术,并首次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高炉上使用了自主研发的煤气全干法除尘技术,这是世界炼铁技术的一个突破。
“新技术保证了我们实现循环经济。目前,我们能够做到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废弃物,实现废水、废弃物的零排放,铁元素资源几乎100%回收利用。”首钢京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刘建华说。
实际上,在新首钢这个不到曹妃甸工业园区面积1%的地方,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只是曹妃甸循环经济的一小步。曹妃甸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工业区内企业自身的循环;二是钢铁、电力、石化三大产业之间通过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产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产业集群的资源有效利用;三是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企业与行业有机结合。
在曹妃甸工业区发展规划展示中心,一张循环经济示意图能让参观者对曹妃甸的循环经济有一个直观的、总体的印象。示意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钢铁工业高炉释放的低热值废气在实施压差发电综合利用之后,送至焦化厂用于焦炭生产,由此置换出高热值煤气送至钢铁厂用于原料烧结和轧钢。钢铁厂的工业余热经回收用于煤化工和城市生活,以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钢铁厂的工业废渣制成超细粉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工业废水经生化处理后重复使用,浓缩废水用于拌和原料,经燃烧消除最终污染。发电厂的冷却余热用于发展海水养殖,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以降低淡水生产成本。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篇二
金昌市工信委(市志材料之二)
循环经济
金昌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辖永昌县、金川区一县一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因矿兴企、因企设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镍产量15万吨、铜40万吨、钴1万吨,铂族贵金属产量占到全国的90%,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辖区内的重点国有大型企业—金川集团公司是集采、选、冶、化为一体的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经过50年的资源综合开发特别是建市3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金昌市已成为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金川被列为全国三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之一,2003年金昌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06年金川集团公司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2007年金昌被确定为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一;2008年金昌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甘肃省首次循环经济工作现场会在金昌召开,金昌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2009年甘肃省将金昌列为全省七大循环经济基地之一;2010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金昌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月,1
经国务院批准,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金昌为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目前金昌正在积极争取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为防止 “矿竭城衰”,金昌市紧紧抓住金川公司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金昌市被列为省级试点城市的契机,把化工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单个企业建设具体的生产线与多企业联合构建产业共生体系结合起来,把产业链条的延伸共生和企业间利益点的平衡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以有色金属、化工、能源等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着力建设“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以能源化工、硫基化工、氯碱化工和煤化工等为主的产业衔接、优势互补、资源循环利用的大循环,构建了区域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创造了循环经济的“金昌模式”。
(一)以规划为先导,加快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金昌市按照《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围绕全市“一线三点”产业布局,明确金川、河西堡、永昌三个节点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先后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贵州宏福集团、中化化肥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江阴天宇镍网公司等国内同行业的强势企业加盟金昌市循环经济圈,重点延伸有色金属、冶金、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六条产业链,构建区域大循环,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金昌市依托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金川新材料工业园区和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形成有色、化工、冶金等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间接续配套、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使经济发展由单一资源依赖型向多元经济优势互补型转变,由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向区域一体化组团发展方向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约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子。
(二)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金昌市依托金川公司有色金属研发基地,在冶金技术方面拥有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居世界领先水平。2006年以来,全市共实施重大节能减排技改项目54项,总投资达到74亿元。先后取缔土法石灰窑17家,淘汰分散供热小锅炉53台,关停水泥立窑生产线7条、小硅铁生产线5条、小化工企业2家和全市所有的造纸企业(12家)。2007年,新上日产2500吨电石渣水泥熟料及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消耗电石渣、粉煤灰、镍弃渣等各类工业废渣70多万吨,固废利用率达到70%。
在社会层面,先后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公共结构节能,强制执行建筑节能65%的标准,积极推广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在农村,大力发展食用菌、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累计建成沼气池8400多座,并大力推广秸
秆利用,循环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三)通过产业链招商,促进形成区域产业对接
金昌市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项目集中、企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与主导产业关联配套的新兴接续产业。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回收制硫酸,配套发展硫化工和磷化工产业;与有色金属产业配套的氯碱化工副产的氯气用于pvc生产,配套发展氯碱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磷石膏和脱硫石膏用于水泥生产,水泥再次用于矿山充填,形成了“硫化铜镍矿开采—镍铜钴冶炼—镍铜钴压延及新材料产业,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硫酸—磷酸—磷化工,烧碱—氯气—pvc—电石渣—水泥”等产业链。园区企业间原料、中间原料及废弃物互供互用,区域内副产品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四)加大工业“三废”回收利用力度,积极开发利用二次资源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依据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各企业积极改进生产工艺,组织各种工艺流程之间物料的回收利用,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如金川集团公司冶炼过程充分回收余热资源生产蒸汽,供热系统形成热电联产,供水系统中水全部回收用于生产,固体废弃物、尾矿废物再选后用于矿山充填,特别是组织实施回转炉烟气制酸等一大批重点环保项目,二氧化硫烟气处理率达到95%
以上,硫酸产能达到200万吨。金化集团公司合成氨生产系统利用“三废”燃烧发电、副产蒸汽综合利用到造气工序、吹风气再回用燃烧,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金泥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固废资源替代部分石灰石、煤、黏土等自然资源,成为全国清洁生产样板企业。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五)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为了避免陷入“矿竭城衰”,金川集团公司实施资源控制战略和资源多元化战略,加大境外资源的勘探开采力度,已与刚果、赞比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所需镍原料的50%、铜原料的80%都是利用外部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同时,金川集团公司加大自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矿石回采率超过94%,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控制在5%以下,达到国际充填法坑采矿山的先进水平;铜镍矿所含的21种有价元素中已有18种得到再利用,镍冶炼综合回收率达到94.3%。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全市共投入10亿多元,先后实施了城市道路、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给排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建成了金水湖景区等一批城市环保景观工程,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31%,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69平方米,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形成了区域环境的良性循环。
2010年,金川公司营业收入达到923亿元,是2005年的4倍。2010年末资产总额 602亿元,是2005年的3.5倍,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9位,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常年位居有色行业前三名。万元产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5.78%,“十一五”期间,金川公司共投入环保资金21.6亿元,实施了冶炼二氧化硫烟气污染治理、节约用水综合技术改造、氯气污染治理、烟气收尘设施改造以及厂区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环保技术措施项目。利用冶炼二氧化硫烟气生产硫酸能力由2005年的10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亚硫酸钠生产能力提高到15万吨;使含金属离子废水和硫酸废水得到全部处理,厂区生活污水及一般生产废水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中水利用量达到每年1200万吨,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篇三
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循环经济推介材料
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设立于2005年,2008年被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2010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同年10月,省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复了《民勤县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开展前期工作。
一、发展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位于民勤县西部,东距民勤县城61公里,南邻镍都金昌78公里,北接内蒙古雅布赖盐湖和中泉子硝湖,处于金(昌)、阿(右旗)、民(勤)、雅(布赖)四县旗市镇的中心地带,省道河雅公路、额周公路和民西公路在此交汇,金阿铁路专用线从兰新铁路金昌火车站接入集聚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2、矿产资源优势:红沙岗矿区现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4亿吨。探明油页岩地质储量6.5亿吨,并有相当规模的远景储量,极具工业开采利用价值。民勤县钛铁矿资源有南北两个矿带,北矿带共圈出矿体6个,钛铁矿石量7178.56万吨,二氧化钛金属量226.82万吨。南矿带圈出矿体2个,推断钛铁矿石量在5000万吨以上,二氧化钛金属量137.9万吨。南北矿带钛铁矿石量合计1.2亿吨,二氧化钛金属量合计364.8万吨。探明石墨地质储量667.7万吨,共发现6个矿
体,矿区地处戈壁荒漠,地势平坦,利于开发建设。
3、风光资源优势:红沙岗区域风能资源评估结果显示,该区域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5.81-6米/秒,年有效风速时数为6654-6809小时,年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1785小时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58-300瓦/平方米,风功率密度等级为二级,属风资源丰富区。区内年均太阳日照时数为3300小时,年均辐射总量为6300兆焦/平方米,日照时数≥6小时;天数超过310天,年可利用小时数为1747小时,太阳能开发利用总量在600万千瓦/年以上。属于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非常适合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4、土地资源优势:红沙岗地处戈壁荒滩,地域辽阔,地势平坦,面积5831平方公里,荒漠、半荒漠及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95%以上,平均海拔在1380米左右,北高南低,自然坡度为5‰左右,坡降较为均匀,东西方向近水平。红沙岗隔离条件好,工业项目建设中适量的排水、排污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项目建设用地均为国有未利用地,开发成本低,供应充足,按照项目合作双方达成的协议,可灵活采用划拨、出让、租赁等方式为项目建设供地。
5、水资源条件: 2004年,太西煤集团开展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形成了该区域水文地质详查报告,结论是该区域侧向补给量为328万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为500万立方米/年,水源地若开采使用,30-50年内平均降速为0.04米
/年,符合建设用于人饮和工业生产的水源地。红崖山水库到红水岗工业集聚区输配水工程,设计年供水2500万方,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中。
6、电力优势。目前从金昌市宁远堡330千伏出线到红沙岗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从双湾出线到红沙岗的110千伏“双回线路”基本建成。目前,红沙岗工业集聚区光伏产业园330千伏变电站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2023年6月将建成投运,届时,可确保清洁能源的有效输出。红沙岗风电规划建设装机容量500万千瓦,年发电量87亿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发电规划装机容量440万千瓦,年发电量73亿千瓦时,可充分满足入驻企业项目用电需求。
7、劳动力资源。民勤县劳动力丰富,全县总劳动力 11万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适龄劳动力达5万多人,高中以上适龄劳动力达3万多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全省水平约1.1年。
二、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快速推进
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为重点,加快发展煤炭开采、光伏发电、电力发电及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打造煤炭开采-洗选-脱硫-硫酸产业链;油页岩-原油-成品油产业链;煤矸石、灰渣-建材产业链;清洁能源-并网发电产业链。形成高度关联度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建设纵向闭合、横向耦合的全省能源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
(一)煤炭开采-洗选-脱硫-硫酸产业链
年产240万吨的红沙岗一号矿井,于2011年8月份投入试运转,即将于11月份达到满负荷生产;年产180万吨的红沙岗二号矿井,地面工程已经形成规模,计划于年底投入试运转。红沙岗一矿、二矿为煤电化循环产业链条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20万吨洗煤厂、100万吨兰炭生产线、600万吨矿井疏干水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计划年底建成投产。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通过洗煤厂完成原煤的脱硫、排矸、降灰,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经过洗煤过程后产生的精煤,经煤化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工产品。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洗中煤和洗矸可用于混烧发电,炉渣可生产炉渣砖和炉渣水泥。
(二)油页岩-原油-成品油产业链
民勤红沙岗矿区与煤炭伴生的油页岩资源储量较丰富,随着矿井建设工程的相继竣工投产,将产生大量的油页岩,拟建设的页岩油提炼加工项目,生产系统产煤与产油页岩可交替进行,相得益彰。油页岩一是经低温干馏提炼页岩油,另外,可作为燃料用来发电,油页岩干馏和燃烧后的半焦灰渣用来制造砌块、砖、水泥、陶粒等建材产品。
(三)煤矸石、灰渣-建材产业链
以钛铁选炼、石墨、电石和石灰石生产为主的化工建材
循环产业链基本形成。甘肃锆钥60万吨/年铁精粉厂建成投产,20万吨/年钛精粉厂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试生产,灰渣制砖项目已建成投产;荣达公司60万吨/年电石、200万吨/年水泥项目、甘肃图远7.2万吨硅铁项目、3万吨石墨选矿项目等正在建设。1.5万吨高碳石墨、1万吨球形石墨项目,已开工建设。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实现资源最节约循环化利用,规划建设36万吨pvc、30万吨烧碱、20万吨铁合金和花岗岩生产项目。
(四)清洁能源-并网发电产业链
已建成和拟开工建设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47.5兆瓦,光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25兆瓦。红沙岗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初具规模。
风光电并网发电后,一是并入国家电网,二是加快集聚区高载能项目建设,努力把高载能产业培育成为连接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和其他工业融合点,强化光电等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三、招商引资政策
(一)供地优惠政策
1、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使用国有荒山、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划拨土地目录》规定的生产性用地,均可以采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2、凡符合《甘肃省优先发展目录》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所在土地等级相对应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执行。
3、使用国有未利用土地新建的工业企业,其土地使用权可以租赁方式供应。
4、投资我县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在计划指标内优先供应,针对不同项目其用地价格依基准价(或园区储备土地价格)可按有关规定下浮。
(二)财政扶持政策
1、新办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含,下同)以上的生产性工业企业,年纳税在1000万元以上,对地方经济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由县财政将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性支出后县级留成部分的80%,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2、对在本县投资5000万元以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除房地产、矿产开采项目),自投产运营起3年内,由县财政按照企业上缴的各种税收县级留成部分的50%,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
3、国家和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性资金,由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企业争取,全部兑现给企业;
(三)费用减免政策
1、外来投建设投资者在我县境内新办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产品出口企业、先进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
套费用等相关费用。
2、工业项目在建设期间行政性收费属县级所得部分免收,涉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征收,注册登记、办证只收工本费。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倾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将红沙岗工业集聚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增长次中心、金武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最后,衷心欢迎并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到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