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特色农业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历经多年发展,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滞后,农村工业化水平低,农业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先进经营理念,广泛移植和导入农业领域。
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抓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加快闽江源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1.育龙头强主体。
一是项目带动壮龙头。围绕改造提升建莲、水果、笋竹、林业等主导产业,集聚生产要素资源,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建莲产业:##鑫达公司10万吨“闽江源”绿色饮品二期工程,年内生产果蔬饮料3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带动莲农7000户,基地建设1.5万亩,莲农人均增收460元,项目全面达产后,产值突破5亿元,成为全省果蔬饮料加工龙头之一;续建文鑫公司万吨莲系列加工项目,加快厂房新建及设备安装,生产莲食品系列2300吨,实现产值5300万元,带动莲农4500户,基地建设1.28万亩,莲农人均增收572元,2至3年后产值突破1亿元。水果产业:##兴辉公司年产4000吨猕猴桃果汁项目,完成产值2000万元,带动果农260户,基地建设4000亩,果农人均增收107元,至2008年实现产值1亿元。
笋竹产业:加快孟宗公司年产100万箱笋制品项目建设,年内生产笋制品40万箱,实现产值2000万元,带动竹农3000户,基地建设5万亩,竹农人均增收1600元,至2008年产值达1亿元。林业产业:培育壮大万隆、元峰和青源木业等竹木加工龙头企业,新上万隆公司1条胶合板和2条竹胶板项目,实现竹木加工产值3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元。
继续深化农业项目的可研论证和策划包装,重点推出文鑫莲食品、孟宗笋制品扩产等对外合作项目,吸引合作伙伴合资合作开发特色农业资源。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项目成本核算,追求效益最佳化。
二是创新机制活龙头。引导龙头企业不断创新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建立互惠互利的新型利益分配关系,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探讨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等形式,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体,促进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减少和规避农业种植风险。
同时结合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土地的合理流转,使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和农业企业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探索采取股份制等形式,培育家庭农场(庄)和农业开发公司,形成新的农业主体,激活农村经济“细胞”。2.扩基地建“车间”。
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着眼解决区域开发重点、资源合理选择与优化配置等问题,逐步构建以城区为中心,里心、均口为两翼的V型特色经济区,巩固“三子”(莲子、果子、种子)基础,加快品种更新,提高特色农业比重;构建以黄埠、客坊、伊家为主的西部种养经济区,重点发展烤烟、食用菌、仔猪、肉牛及草食畜禽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构建以溪源、黄坊为主的东部经济区,充分开发笋竹资源,提高笋竹加工转化增值效益。
二是发展商品农业基地。完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重点巩固和发展“三子”主导产业,培育莲子、水果、种子、笋竹、烤烟、畜禽、林业等七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以黄花梨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12万亩,年产量6万吨,产值1亿元;莲子种植面积扩大到6万亩,年产干莲6000吨,产值1.2亿元;杂交水稻制种稳定在3万亩,年供种5000吨,产值3000万元;烟叶种植扩大到4.5万亩,年收购量10万担左右,产值5500万元;加快发展万头仔猪、百万羽鹅和2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年实现畜牧业产值6600万元;高标准建设10万亩“两高一优”笋竹两用林,##10个毛竹面积5000亩的生产大村,年实现竹业总产值1.12亿元;建好3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深度开发林业资源,年实现林业总产值4.5亿元,逐步形成闽江源头特色明显的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3.拓市场促营销。一是提高质量拓市场。
以建设生态农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依托《建莲标准综合体》和《黄花梨标准综合体》,制定建莲、黄花梨无公害栽培标准,建立健全莲子、水果、种子、笋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和检验检测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执行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农产品种养、包装、储运、加工等质量技术标准,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轨道,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系数,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二是打响品牌拓市场。
深入挖掘提炼现有特色品牌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加大品牌宣传投入,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明信片、挂历等各类现代传媒进行广告宣传,有选择地在境内交通要道两侧、城区主要出入口、节点建筑物上制作一批图文并茂的农产品广告宣传牌,以及在交通工具上喷上特色产品广告标识,扩大“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闽江源”、“文鑫”、“孟宗”等特色农业品牌宣传覆盖面,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在现有6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个省无公害农产品和3个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3个国家原产地标志产品的基础上,重点争取“闽江源”系列茶果饮料尽早获评中国名牌产品。
同时要加强对已有品牌的扶持和保护,坚持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和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确保特色品牌长盛不衰,促进品牌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三是加强营销拓市场。
继续改造和建设城区西门农贸市场及里心莲子、溪源笋竹、溪口黄花梨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不断完善城乡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放手发展农产品购销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支持引导县经纪人协会,莲子、黄花梨专业合作社和笋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抓紧组建县莲业协会和菌业协会,规范中介组织运作,发挥其连接市场和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联合起来竞争,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形成多元化流通格局;在若干##农产品主销城市建立农产品信息站和直销窗口、连锁经营店,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努力抢占市场先机;抓好台资企业应德公司1000亩黄花菜项目建设,示范吸引台湾资金和技术投入农业领域,发展创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推行新型营销方式,发展会展促销、代理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多渠道推动特色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4.抓科技优服务。一是加大农业科研力度。
具体把握好三个环节:1要加强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引进。任何优良品种都有退化老化过程,需要及时研究新品种进行替代,要以科学态度搞好品种选育工作,保持品种优良性,不断提高产品品质;2要为生产环节搞好供应。
在研究新品种的同时,导入生产环节的各项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并建立技术服务推广的具体工作程序和要求,采用通俗易懂形式培训和引导好农民,尽快掌握新品种生产技术;3要拓展特色农产品应用范围。重点抓好扩大建莲应用范围的基础研究,继续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西门莲”提纯复壮,与中国预防医学研究所合作开展莲子医药研究GAP认证,进一步提炼莲子的药用价值,努力建设莲子药用产地县,拉长建莲产业链,提高建莲附加值。
二是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成立“建选17号”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把新品种推广面积和产量落实到具体田头地块,全面完成5000亩“建选17号”种藕推广任务,同时莲科所等单位要为推广种植及时提供种源服务。
三是加快农业科研机构与市场的接轨。科研机构要主动面向市场,在职能转换、机制创新等方面与市场经济融合,运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来办好科研机构,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种源供应基地,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科研机构自身造血功能。
四是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继续抓好将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型特色农业种养项目入园落户,在园区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和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继续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市场流通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善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者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上一篇:试论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现况与完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