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谁说裸体纤夫不是文化?

816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不久前,湖北恩施州两会上,该州政协委员姚本驰“大声疾呼”(引自媒体,可信度未知),建议恢复巴东的裸体纤夫文化;没过几时,又有一位委员提出要举办“中国三峡裸体纤夫文化节”的提案;与此相应,一个响亮的口号正广为流传,即所谓“世界纤夫在哪里,中国巴东神农溪”。由是,关于“裸体纤夫”是否一种文化引发一场争议。

现如今文化的概念恰如我们头顶的青天,已达无所不容之境。大至海洋山川平地,小到一花一草一木,只要我们的慧眼能识珠,能“洞察”其中的秘密,“领悟”其中的道理,“升华”其中的意义,那我们就大可以大言不惭地春风满面地为其冠上“文化”的帽子。假若有人认为此举浮率了而意见相左,简单得很,咱一概视之为“没文化”!

所以关于“裸纤”是否一种文化,压根就没什么好争议的。以目前我们政协委员的“文化水平”,他们说那是文化,那它就是文化。一言既出,不容质疑,稳如泰山!

为了证明我还有那么一点点文化,在这里我自愿附和委员的意愿,特引唐诗两首,来为即将到来的“裸纤”文化之蓬勃复兴呐喊助威加油!!

诗一是李白的《丁都护歌》,因为其中有“一唱都护歌”句;诗二是王建的《水夫谣》,因为其中亦有“齐声腾踏牵船歌”句。可见,至少自唐代以来,我们伟大的纤夫们既已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并在各地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主题歌”!也就是说,拉纤在我们中国早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而作为拉纤文化中的佼佼者,裸体拉纤更是众纤夫的劳动智慧之结晶,代表了纤夫文化的最高水平!!

不过行文至此有一点我必须提醒各位一下,即大家千万不可有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去找李白诗里的其它关于纤夫的描述,什么“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万人凿盘,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我们都把它们“绿坝”掉!同样我们也不要管王建诗所说的“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所有的这些,我们都不要理睬,我们要学会代表委员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心一意只向钱的本领。如此我们方能成就一份宏扬祖宗脸面的文化。这就与倪萍代表一样,成了一个政治高度正确的好公民,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咱也会弄来一个政委或人大做做呢!

到时我肯定大声疾呼建议恢复具有更悠久历史的更能走向世界的“青楼”文化!等着吧!!

500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