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太平天国运动标语集合20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

总体来说,中国的农民还是比较老实的,只要他们口里面还有最后一粒粮食,身体上还有最后一根纱条,他们是不会起来造反的.但一些皇帝老爷们,把农民们往绝路上逼,如果不揭杆而起,不削木为兵,他们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与皇帝老爷们对着干,这就是学者们所谓的起义.因为主要角色是农民,所以这起义又打上"农民"的标签.

历代发生过很多次起义,每一次起义的主角,事件发生的情节,受伤害的对象,基本相同.如果一个人,在同样一个地,跌倒了几次,我们可能会怀疑:这个人要么精神有问题,要和就是一个白痴.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不是只发生几次,而是几十次.但谁敢说中国人有问题谁敢说中国人是白痴笔者对历代农民起义,做了点总结,几句话: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恶制恶,因果报应!皇帝老爷们专权,集权,极权,最后是自我感觉良好地走向昏庸,无能.理性湮灭,良知蒙尘.人的本能,人的文化集体消失,最后大伙开始用兽的方式,用战争的方式,用杀戮方式,解决一切.在中国历史上这些时期,人其实不是人啊,人至只能算是人化了一点点的兽!笔者对于在历代农民起义中,人性消失的过程不想深究,也没有能力去深究,但对于历代农民起义中,出现的喊口号现象,却有点兴趣.所以做了一点总结分析性的工作,与有兴趣的朋友共探讨.

【第1句】:.夏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夏桀是历史上的暴君,极其残酷。这个话意思是说,日子不好过啊,我们和你同归与尽啊!是夏版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

【第2句】:,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汉之交,政出豪门,权力世袭。普通民众无权过问政治。做王侯将相的人,是天生下来,就该是做王侯将相的命.权力是靠DNA传袭.陈胜吴广不信这个邪,所以他们在大泽乡起义后,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是中国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话讲了出来,意义不一般!可王侯将相权力不靠DNA了,靠什么?

陈胜他们没有说,但他们做了:马上得天下!他们开了强者为王,也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风气之先!

【第3句】:绿林赤眉起义

事由王莽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引起。中国历史上有四大改革家,王莽是其中之一,但他的改革与其它人不一样,其它人都认为,祖宗之法不足恤,而他不同,他就是要复祖宗之法,他的改革是复古.让封建的中国,走向奴隶的中国.新政策触犯的权贵、豪强的利益。而且同样也得不到农民们的欢迎.当时的起义者们,没有拿得出手的起义口号,只有一个叫李通的人,想出了一个口号:刘氏复起,李氏复辅,"起义后来成功了。

【第4句】: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是一个跳大神的神汉想出的口号。以宗教的欺骗手段,日哄民众.没有多少正面的意义,但在当时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

【第5句】:隋末农民起义

也没有什么好的、统一的口号。其中比较有点名的是《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隋炀帝征罚伐无度,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农民起义,而隋末的农民起义与其它王朝的农民起义有点不一样,是多源头,多起点,暴发.史书上说,有当时有"六十四路烟尘",也就是有六十四个地方的农民,不约而同地发动起义.说明隋炀帝确实该死!

【第6句】:宋王小波、李顺起义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中国的大宋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强盛,但军事上比较

弱小的王朝.宋王朝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30%左右,所以当时到过中国的有些西方人说,大宋开封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的生活,都好过欧洲的国王.这话到也不完全是虚夸.但经济如此强大的宋王朝,为什么还是有农民起义呢

只有一个理由可能解答,当时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可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却是穷得叮当响.用老杜的一句话就是"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王小波们要起义.而他们打出的口号:"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就是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观点。与东西方所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们相比,他们是最早的社会党人.开了全世界政治理论中平均主义的先河.

【第7句】:宋钟相扬么起义

"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大宋王朝没有在王小波的起义中得到教训,社会还是处于两极分化的发展状态,让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所以扬么提出这个口.不光在贫富上提出了均的观点。同时在政治上,也提出了等贵贱的平等思想.他们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财富上平均和政治上平等思想人。有水平!

【第8句】:元末农民起义

宋亡于蒙古后,中国人都给蒙古人统治呆了,就是想造反也提不出有水平的口号.所以元乱后,农民起义著名的口号只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个口号和黄巾起义一样,是一个跳大神的口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

【第9句】:.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口号

主旨是,等贵贱,免粮。均田免粮。"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李自成起义的条件也是和当时社会发展两极分化有关,所以他提出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口号,当然不可能做到.比如这"免粮"口号有很大欺骗性,如果所有老百姓不纳粮,都免税、免粮,你统治者,靠什么存在?

【第10句】: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

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他们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当洪秀全以天父的名义提出这些个理念时,而远在德国的他们同情者马克思,也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并而对洪秀全的革命寄以厚望,他认为洪秀全的革命必然会影响中国茶叶的出口,而茶叶是当时欧洲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品。洪秀全革命的蝴蝶效应是,把中国革命的火星,抛到了欧洲革命的火药筒上。但没有多少时间,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大火,就让曾国翻给扑灭了。

历代中国的别称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那么从古自今中国的别称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历代中国的别称,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的别称: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历代的名言

【第1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第2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第3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第4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第5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第6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第7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第8句】: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第9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第10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第11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第12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第13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第14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第15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第16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第17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第18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第19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第20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第21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第22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第23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第24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第25句】: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第26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第27句】: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第28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第29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第30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第31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第32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第33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第32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第33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第34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第35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论语》)

【第36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第37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第38句】: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第39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第40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第41句】:朝闻道,夕死可也。(《论语》)

【第42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第43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第44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第45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第46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第47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第48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第49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第50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第51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第52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第53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第54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第55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第56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第57句】: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第58句】: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第59句】: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孙子》)

【第60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第61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第62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第63句】: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第64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第65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第66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第67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第68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第69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第70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第71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第72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第73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第74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第75句】: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第76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第77句】: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第78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第79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第80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第81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第82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第83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司马迁《史记》)

【第84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第85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第86句】: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司马迁《史记》)

【第87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

【第88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史记》)

【第89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史记》)

【第90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第91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第92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第93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第94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第95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第96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陈寿《三国志》)

【第97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第98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第99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0【第1句】: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10【第2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现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第3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0【第4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0【第5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10【第6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0【第7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10【第8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10【第9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第10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第11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第12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第13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第14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

1【第15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1【第16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第17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

1【第18句】: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事空。(范晔《后汉书》)

1【第19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1【第20句】: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1【第21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第22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第23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瑀》)

1【第24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第25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第26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第27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第28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第29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第30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第31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第32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第33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第34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第35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第36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1【第37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第38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第39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第40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第41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第42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第43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第44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第45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第46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第47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第48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1【第49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第50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第51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第5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第53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第54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第55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第56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第57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第58句】: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

1【第59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奉入京使》)

1【第60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第61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第62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1【第63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1【第64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第65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第66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第67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1【第68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第69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

1【第70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第71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第72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第73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第74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二韵》)

1【第75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第76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1【第77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1【第78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第79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1【第80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1【第81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第82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第83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第84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第85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第86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1【第87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1【第88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调张籍》)

1【第89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第90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1【第91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第92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第93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第94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第95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第96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1【第97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上草送别》)

1【第98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第99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0【第1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20【第2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20【第3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0【第4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20【第5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第6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20【第7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0【第8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历代爱国诗词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陵望汉江》

唐·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李白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至今冶城隅,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长啸武陵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77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