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乡村振兴司法局标语汇集8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送法下乡活动总结

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我们通常会学习到一些做人的学问,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活动总结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活动总结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法下乡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送法下乡活动总结1

为提高我县全体公民的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改变山区的贫穷与愚昧,深化四五普法活动,推动普法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扩大受教育者的覆盖面,霍山县司法局在荷兰王国扶贫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1句】: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送法下乡是“法律援贫”活动的继续和深入,是“法律进万家”活动的延续,是法律进村入户的具体体现。旨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及抗御经营风险能力,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为此,县司法局高度重视成立了法律扶贫工作领导组,并根据社字(20xx)09号协议书,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在5月17日项目区司法所长会上予以落实。组织精干力量,编印法律读本,法律读本紧扣实际,顺应发展,对再版的《农村常用法律知识问答》中有关“婚姻法”部分进行了修订;组织律师、公证、法援、“148”法律专业人员分工编写了《农村经济法律知识100问》、《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知识100问》、《妇女、儿童、老人权益保障100问》。在编写体裁上注重普及与提高,一般分三部分:问答、法律原文、相关法律索引,四种读本各编印20xx(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册,为普法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县局要求各所以村为单位分解任务,按实名发放,在8月底完成发放任务。各所每两月组织人员登门辅导一次,解决群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第2句】:点面结合、发放读本

根据农村不同对象,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写了4种读本,编印成册后,及时地分解到各所,以便及时、快速地发放到农户手中。送法下乡采取点面结合,集中发放与各所分片发放相结合。各司法所采取以村为单位,进行分解,先摸排然后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按实名发放。在发放过程中,同时兼顾全局,力保每个村民组不少于一套书(4本)。各个司法所严格按照县局要求,于8月底全部完成读本发放任务。在各所分片发放的'同时,县司法局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组织了两次大型的集中发放读本活动。7月17日—18日在上土市镇、桃源河乡开展集中发放读本活动。8月6日—8日分别在太平畈、落儿岭、诸佛庵三乡镇开展了有针对性地发放仪式。其中在太平畈集中发放《妇女、儿童、老人权益保障100问》,在落儿岭集中发放了《农村经济法律知识100问》,在诸佛庵集中发放《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知识100问》。集中发送活动,得到了所在地、乡(镇)、村的大力支持。发送场面热烈、群众争相领取。有少数群众不辞劳远,赶到司法局询问读本有没有了,想拿本看看。由于此套书编印数量有限,未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据统计通过送法下乡共计发放法律读本7690册。

【第3句】:多种形式、送法下乡

为把“法”真正送进千家万户,除发放法律读本活动外,县司法局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送法下乡活动。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解难释疑。在村、镇人口密集的小集镇设立咨询台,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在广播上开辟《农村普法之声》栏目,在霍山报上开辟《法律信箱》,在电视开辟《法制园地》。利用大众媒介覆盖面广的特点,宣传法律,把“法”真正送进千家万户。

【第4句】: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送法下乡活动在中荷项目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句】:宣传了法律,教育了群众。通过发放法律读本,解决群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什么是法律保护的、什么是法律所禁止的,遇到山林、土地、家庭纠纷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法律进万家”。

【第2句】:密切了干群关系,减轻了政府压力。将法律扶贫读本送到老百姓手中,广大群众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政府是为民办实事的好政府,干部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并为之服务的好公仆。许多在基层的小矛盾、小问题通过村两委和法律明白人的工作,得到化解,使得政府主要领导从纷繁、复杂的琐事中得到解脱,减轻了政府工作压力,保证了政府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富民强镇步伐加快。

【第3句】:“送法下乡”活动,有利于基层的稳定。“送法下乡”以来,共解答广大人民群众疑难问题500余件,其中大多数为土地、山林使用权纠纷,由于解答及时、恰当,化解了许多矛盾。同时,广大群众耳闻目睹通过学习知识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送法下乡活动总结2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我区开展了20xx年“送法下乡”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重点突出宣传内容。重点宣传宪法修正案及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宪法、法治意识,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扫黑除恶氛围,努力建设平安乡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围绕“三大攻坚战”加强宣传。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是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发动7个镇、街道组织人员深入村(社区)广泛开展送法下乡,宣传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区司法局自主编印了“新宪法知多少”和“快来了解《新刑诉法》”手册,购置宪法红本,通过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上户走访之际,送到村(居)民手中,满足村(居)民对法律知识的需要,共计发放2000余册。

二是开展集中宣传。1月30日,我区宣传部、区司法局、卫计局等6个部门联合开展“幸福花开·新思想天天润石鼓”石鼓区20xx年“送法下乡”活动。该活动在角山镇中学启动。活动当天,十余位书法名家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写春联、剪窗花、捏面人、浇糖画,吸引来镇上赶集的大量村民,书法名家们率先开笔,铺纸蘸墨,写出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场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健康义诊、科技指导等一系列惠民服务,其中区司法局委派2名律师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多名工作人员在集市闹区张贴法律宣传海报,向过往群众发放宪法文本、法律宣传手册等资料。

  xx区司法局

  20xx年3月5日

送法下乡助春耕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歙法宣办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农村子法治鼓吹教导,保障我乡春耕生产,县农委来我乡开展了一次“送法下乡助春耕”鼓吹运动,现将如下:

【第1句】:落实运动

“送法下乡助春耕”旨在赓续进步农民群众依法维权及抗御经营风险才能,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司法赞助,是司法办事进村子入户的具体体现。尤其在春耕采茶季候,将庶民所想、所需的“司法套餐”奉上门、呈上户,是庶民最急迫的需求和期盼。为此,我乡将此项工作摆上紧张议事日程,三月开始,联合县农委开展“送法下乡助春耕”法治鼓吹教导运动,用司法知识赞助群众释疑解惑。

【第2句】:多样鼓吹

运动当天,村子民们早早的来到XX村子委会期待。依据农村子不合工具,满足社会不合条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农村子地皮承包法》、《地皮治理法》、《司法援助鼓吹材料》、《种子法》、《农药治理法》等一些常用的司法知识,会后,就农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司法鼓吹和咨询,为农民朋友送去了丰硕的“司法大餐”。据统计,此次运动我乡共发送各种司法鼓吹材料260余份,介入群众达200余人,咨询人数20余人次。

【第3句】:后果明显

【第1句】:鼓吹了司法,教导了群众。通过发放司法读本,办理群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广大农民朋友真正拿起“司法兵器”,掩护本身的正当权益,懂得什么是司法掩护的、什么是司法所制止的,遇到山林、地皮、家庭胶葛历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司法进万家”。

【第2句】:“送法下乡助春耕”运动,有利于下层的稳定。在本次运动中,富厚了村子民们的司法知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送法下乡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法下乡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法下乡读后感1

《送法下乡》,由我国作者朱苏力先生所著。朱老这本书反映了我国乡土法制现状以及司法制度存在的弊端,对我们目前的法制改革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幸拜读了苏力先生的《送法下乡》,深有感触,故借本文简要谈一下自己对送法下乡的意义的思考。

笔者认为,文中的"送"不同于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主体的赠与之意,含有上级对下级、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输送。"法",与道德相对,包含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形式上表现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实质上是法的理念、法的本源。"下"即到,包括形式上的送和实质上的到,我们更注重的是百姓能够从心里知法、懂法、用法。关于"乡",借用《乡土中国》的理解,就是农村的意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法律扮演着推进现有乡村秩序的全面改造和重新构建的角色,因此出现了"送法下乡"这一建设法治社会的新形式。那么究竟为什么要送法下乡?

苏力先生认为送法下乡是为了适应乡土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乡土力量的结构组织。笔者认为,送法下乡可谓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职责所在。

作为一名"新"公诉人,从学校到社会,从书本到实践,从大城市到基层,从聆听者到践行者,这些转变带给我太多感悟。工作中面对的除了个别穷凶极恶者,遇到更多的往往都是因为不懂法而入刑的人。我深刻的记得一名犯罪嫌疑人对我说过一句话,"我知道这是违法,但不知道是犯罪。"是的,即使是生活在法治宣传所处可见的环境中未必也理得清违法与犯罪二者的区别,更别说相对闭塞的乡土社会。因此送法下乡就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送法下乡呢?

我们可以现场设置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治灯谜有奖竞猜等活动,同时为推广"互联网+法律服务",工作人员通过向群众发放宣传卡片、宣传礼品,引导他们关注保靖县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让群众遇事寻求法律服务更便捷。依托当地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我们还可以设置青少年法治书画课堂,将法治宣传融入传统文化传承之中,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教育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感染力。

如书中序言提到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农村是我们的一扇窗口,我们都应有那种乡土的情结,那打开一切的链接。

  送法下乡读后感2

《送法下乡》在导师大人给的书目里排名比较靠前,也是我读的朱苏力教授的第三本专著。说实话,读过《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和《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后,感觉语言很亲切。朱苏力教授用他擅长的历史知识、独特的观察视角、雄厚的理论基础构成了这本书的."四梁八柱"同时,今天司法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司法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有些东西已经变了,也有些东西仍然没有改变,就此,我想关于这本书,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关于送法下乡。

在书中,朱苏力教授认为因为种种自然、人文和历史的原因,农村是国家强制力(权力)无法贯彻落实的一个边缘地带,为了加强对农村乡土社会的控制力,用司法手段强化统治者的权威,让国家权力意求的秩序得以贯彻落实,所以需要送法下乡。也正如书中所说的,在农村在基层有源远流长的"民间法"、"习惯法"他们形成了一股简单而复杂的本土势力,这种势力与"国家正式法"形成了一种对抗,因为强大所以有对抗,也因为有对抗所以需要普法。

无疑,"送法下乡"在普及法律知识,加强国家强制力,改善基层执法情况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书中举了一个"还贷款"的例子,因为我有一些基层工作经验,和各行各业的人打过交道,我对这样的行为并不陌生。但是我没有想过"带着警察,租了辆车,在炕头判案,或者称为调解法院的情形,也没有想过"法官的默许和妥协",没有想过"村干部"在这个案件中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这些情景背后的真正意义也是我所没有料及的。

但是我认为当代农村的本土或者说边缘地带势力对国家正式法的抵制仍时有发生,但和之前相比相对弱小很多,我的理由如下:

1)"送法下乡""谁执法谁普法"等各级普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让一些法律和行为深入人心,通过各种案例形成了一种威慑感,老百姓心中的那种"法不责众"的观念有所淡化。

2)中国大众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十二年教育即将纳入免费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都在分层次改变中国农村的知识体系结构。

3)部分像《送法下乡》中所讲"村干部",他们身份也在发生变化,有些地方将"村干部"纳入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编制,他们虽然依然扎根在农村,但随着身份的改变,心态和行为发生了一些本质倾向的变化。

4)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来农民最大的依托仅仅是有限的土地,所开展的日常生活也是围绕着土地开展,而当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生存有了更多的选择,造成了大量农民向城市涌进,农村本土人员减少,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有所增加,原来拧成一股绳的农村小集体有所分化。

关于模式的普适性。

说到模式的普适性,不得不提知识的普适性。"唯一不变的真理便是改变",既然事物都在不断发生改变,那么以事物为基础,实践的产物——知识怎么可能不改变呢?既然知识都在改变,那么由知识凝聚成的模式又怎么可能具有普适性?这是一个哲学和逻辑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按照马克思教给我们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我们可以知道一种模式仅仅在有共同点的一类事物中运行畅通无阻,但是事物有千面,如果只顾及到一面,必然无法做到模式运行的全面性,那么模式的普适性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书中谈到了一个"司法的自动售货机",在我眼中,司法规则体现在一个事物的方方面面,点点细节,司法判决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他极大考验着司法制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也充分考验着法官的职业知识和执业技巧,如:书中讲判决,基层法官把"用什么油"都考虑的那么周到。司法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如果按照统一和单一的"模式"难保实体的正义,更难保问题的彻底和更有技巧的解决。

关于法学人才。

书中又见朱苏力教授和贺教授关于"复转军人进法院"之争。朱苏力教授讲了一些自己实际调研的事情,告诉了我们,军人有执行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因为外源性可以更好保证公正等各种优势,而贺教授则比较关注复转军人简单粗暴,因为复转军人的大量进入法院,抢占了法学毕业生的位置。关于他们的)争论,我不想做评价,我只想提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到现在为止,改革开放将近40年了,市场经济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为市场经济的原因,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可选择性更多。也随着全国各类大学法学院的不断扩招,公检法系统招录越来越规范化和职业化,按照几个非官方统计,法学已经成为就业率较低的几个专业之一。不要说复转军人进法院,就是现在正儿八经法学毕业高才生进法院也需要进行各种考试和选拔,难度很大。

随着十八大以后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公证法》、《仲裁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八部法律的修改,法官、检察官员额制的进一步落地生根,建立了省以下司法人员人财物统一管理制度,这些都为司法公正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书中提到的法官"行政工作"问题,也随着司法辅助人员的重新划档有了进一步缓解。但是,这也面临这一个新的困境,以前刚进入法院的法学生,需要从"书记员"(当然在担任"书记员"的同时需要承担一部分"助理审判员"的工作)做起,然后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当司法辅助人员分类后,分为了五类,部分法院的书记员还实行了外聘,法学人才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无法成为审判者,他们进入内部后的选拔或许更为激烈,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也将更多。

当然法学生就业专业知识"窄面化"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关于法律调查和逻辑。

书中,有一点点醒了我。朱苏力教授告诉了我一种逻辑,这种逻辑我以前有一种懵懂的感触,但读了这本书后更为清晰。这是一种关于选择和适合的逻辑。比如说,在事物中,不是A错了,那B当然就对了的,也非A对了,B当然就错了的。或许说,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仅仅有是否合适。这种合适与否,需要考虑习惯,需要考虑背景,需要考虑很多无机和有机的东西。

在书中,还有一点也是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在我印象中,对一个事物的评价,我常常陷入一个"想当然"的误区,这种"想当然"往往会加大我对这个事物的进一步扭曲理解。要打破这种"想当然",唯有调研,也唯有实践。正如书中所说,"审委会",一提"审委会"我们很自然想起他的种种不好,想起他可能会干预司法,往往会忽略了他的"保护"功能和他"公正"的一面。到底"审委会"好不好唯有真正一线审理者才有"发言权"!

最后,我想说,《送法下乡》这一本书,作为《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和《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的姊妹篇,进一步拉近了我与中国农村的距离,也加深了我对法治中国的理解。但是,书终归是书,《送法下乡》始终是发表于20世纪末,当下的中国农村和司法都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巨变中,我能做的就是反复探索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灵感和思考!

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简报

  篇一: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简报

今年2月春节前后,安居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增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提高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在节日期间传播法治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法治宣传专项活动。

此次“送法下乡”活动,司法局工作人员为基层老百姓送去普法书籍,提供法律咨询,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活动中,安居区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到安居辖区常理、西眉、三家、拦江、观音、磨溪、东禅等场镇配合当地乡镇党委政府设立宣传站点,向群众发放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公民法律知识手册》、《法律援助条例》等普法宣传资料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书籍4000余册;现场解答咨询800余人次,赢得了群众好评,营造了农村学法用法良好氛围,深化了依法治国理念。

  篇二: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简报

“德风熏赤县、法雨润苍生,律法严明欣大治、春风和煦话小康。你们看这两幅对联对得多好,字写得多带劲,我马上回家贴春联去。这样的活动我是盼望它能多搞哟!”退休教师李大爷从娄底市本土书法名家手中接过法治春联后乐开了花。

“这法律书编的真好,”现场的.群众一边迫不及待地翻看着“抢”到手中的《法在身边》一边说,“内容贴近我们村民实际,写得简明易懂,我们喜欢!”

这是2月11日娄底市司法局送法服务团在新化县石冲口镇与当地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手中的两个缩影,反映了农民朋友对此次“送法下乡”活动的热烈欢迎。

为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夯实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根基,娄底市司法局法律服务团借力市委、市政府送政策、送法律、送卫生、送科技、送文化“五下乡”活动,联合参与活动的多家单位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全力开展送法律下乡。编印或购置了《20xx年中央一号》、《法在身边》、《湖南省“六五”普法读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汇编》、《务工指南》、《消防连着你我他》等法律书籍、法治挂历、法律宣传手册、法治宣传袋等10000余本(份)进行现场赠送,同时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普法宣传员等开展现场法律咨询,联合书法家协会开展现场书写赠送法治春联,联合花鼓戏剧团开展法治文艺演出等。

活动现场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法在身边》一书成了“抢手货”,600本书被一“抢”而光。该书汇集整理了2004年-20xx年共11年来在娄底当地一家报纸上刊登的《律师信箱》专栏文章,分为刑事法律咨询、人身损害侵权纠纷法律咨询、财产纠纷债权债务纠纷法律咨询、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法律咨询、征地拆迁房地产法律咨询、劳动工伤社会保障法律咨询、行政案件法律咨询等7个章节180个实实在在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鲜活案例,通过群众咨询与律师解答一问一答形式,给老百姓析法解惑、普及法律知识。

活动现场,面对群众提出的土地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继承、赡养、婚姻、工伤等热点难点问题,市司法局法律服务团一一耐心详细地进行了解答。对老百姓需要的法治春联,书法家们也一一给予了满足。此外,市司法局还向当地贫困户、五保老人、留守儿童等发放慰问金5000元,赠送物资价值5000元。

  篇三: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简报

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践行依法治国理念,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下涯司法所利用春节前,在外莓农陆续回家过年之际,在下涯镇春秋村、乌驹市村、联和村紧密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此次活动按照市司法局相关要求,针对本镇实际,采取以势造势,以请(律师)进来,送(普法书刊给在外莓农)出去的方式,结合镇开展的征迁分房、潘樟友基金会启动仪式、上级来镇开展的“五下乡”活动、给流动党员一封信等活动,紧密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此次活动,共发放普法宣传挂历2000本,普法挂图6000张,普法材料5000多份,针对在外莓农较多的特色,特印制并发放草莓知识小册1000余份,反邪、禁毒宣传小册2000余份。为广大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过好春节营造了良好氛围。

通过此次活动,下涯司法所立足于将法治文化融入到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融入到政策宣讲、平安建设,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引导、熏陶和启迪功能,使人民真正从内心拥护和信仰法律,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守法,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文章:

【第1句】: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简报范文

【第2句】:春节送温暖活动简报

【第3句】:春节期间农民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简报

【第4句】:春节期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简报

【第5句】:春节前“送法下乡”宣传活动简报

【第6句】:春节“走基层送温暖”活动简报

【第7句】: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简报2022

【第8句】: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简报范文

【第9句】:2022年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简报

【第10句】: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简报

851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