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良渚玉器宣传标语汇聚10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美术史简编课件

概述

史书中被称为“帝王”的人,都同文化创造和劳动工具创造有关:燧人氏发明火;伏羲氏作八卦;神农氏造耒耜,作陶器。苍颉造文字;史皇作图画,曾画过蚩尤的像,并把“神荼”、“郁垒”画在桃木板上以御百鬼;禹铸九鼎,上面雕饰着鬼神百物之形,使民分辨“神奸”。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石器工具上。新石器时代陶器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

第一节、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把砾石的边沿加以敲打,现出厚刃,可为敲砸之用,没有进行第二步加工。

继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之后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以磨和钻孔技术和极整齐对称形式成为石器工具发展的高级阶段。

先民已有多种多样的审美创作活动,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约三万年前的一件石墨装饰品,中央有穿孔,可系绳佩挂。钻孔是人找到深度和厚度的劳动,钻孔突破平面,发展了第三空间,是雕塑造型的基本因素。山顶洞人已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第二节、玉器

我国古代有极发达的玉石工艺,玉石器具有多种形式:圭、笏、璧、环等,在古代社会的宗教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及审美价值。儒家哲学中关于玉的学说,成为古代美善合一的美学思想的一部分。

良渚玉器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纹饰以神秘莫测的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

“神似”是红山文化古玉最大的特色,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典型玉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

第三节、彩陶与黑陶

陶器的分类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其中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

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拟形陶。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考古学界根据时间和地区的差异将陶器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

半坡类型

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其造型以圆底钵、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厚重朴实。

彩绘纹样中除几何纹样外,还有人面、鱼、鹿等形象,这些纹样一般都画于陶器最显眼的地方。代表作品有《人面鱼纹盆》、《鱼纹盆》和《鹿纹盆》等,纹样形象生动自然,手法简练,笔触粗犷,特征鲜明。几何纹样中主要有并列折线,并列斜线、三角形面构图的二方连续装饰带,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二方连续纹饰在我国早期的装饰图样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半坡类型彩陶纹样的造型特点是将虚实、疏密、正反、阴阳等关系较好地协调组织在一个空间平面之中。图样的多次重复,使看上去简单的图样显得丰富多彩,富有魅力。庙地沟类型

以河南陕县庙地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距今有5000多年。陶器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曲腹盆盆口较大,口部有折沿;碗型较小,并且是直口。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但很稳重。纹饰的色彩大多是黑色,一切都饰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分。装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几何花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形、花瓣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以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3190年到公元前1715年。它与仰韶文化相近似,也可能是仰韶文化所派生出来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陶器的制作方法没有太大改变,形制却比以前丰富,主要有盆、钵,罐、瓮、壶、盂、碗、豆、瓶、杯等。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盆、钵等器物使用内外彩绘,少数瓶、壶通体彩绘。纹饰有几何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以几何纹居多,纹样为波浪纹、旋涡纹或垂幛纹。纹饰线条生动流利,装饰图案构成繁密,变化丰富有序。具有代表性的一件是出土于甘肃永靖的双耳四系大彩陶瓮,其造型稳定匀衡,纹饰由旋涡纹、圆圈纹、波状纹、弦纹组成,线条生动流畅,弧线旋转造成强烈的运动感,堪称我国早期彩陶的杰作。

半山类型

以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长颈小口、宽肩大腹的双耳罐是最常见的器物。它们造型圆浑厚重,大方稳定,外型轮廓线转折变化最为考究,是工艺制作最成功的陶器之一。

半山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也兼用红色,组成的黑红间用的类型也较多。红黑的强烈对比与胎地的橙黄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效果。陶器的装饰面积较大,有的装饰带有四五条之多,主次分明,相互配合呼应,结构严谨、规整,形成一个变化多样统一的整体装饰色彩。装饰纹样多是几何纹,最常见的有连旋纹、葫芦纹、平行线纹、大圈纹、波状纹、折线纹、方格纹、锯齿纹等。半山彩陶纹样均以宽窄不同的二方连续样式展开,合围整个陶器。从陶器的顶部俯视,其图案变为优美的适合纹样,妙趣横生。

马厂类型

以青海和县马厂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基本上沿袭半山类型的器物。马厂彩陶装饰纹样略显粗犷简率,最具特色的纹饰是大圆圈纹,卷曲纹,蛙形纹和勾连纹。处理方法上是在二连纹饰的单位中,填以不同的纹饰。同时首次出现雷纹,它与勾连纹为后来的回纹形成奠定了基础。

龙山文化的黑陶

在整个龙山文化系统中,又以山东龙山文化的氏族部落制黑陶器最为发达,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010到公元前1530年。由于陶坯经过磨光,加上封窑严密,又有意识地让烟熏黑,表面光亮如漆。形制类型较彩陶明显增多,如盆、碗、豆、杯、鬲、鼎、罐等。

黑陶以造型见长,精细俊巧,样式繁多,独具风格。其工艺技术有黑、光、薄、棱、鼻五个特征:色调乌黑;器物表面光亮如有釉;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有的厚度仅是0.1~0.2厘米,被称为“蛋壳陶”;黑陶的转折关系棱角清楚分明,有的黑陶上刻有凹凸的弦纹;有的器物有盖、把手或穿绳的钮鼻。

彩陶上的绘画

史前彩陶上的绘画,严格来讲还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绘画,它们仅仅是人类早期对器物的“美饰”。彩陶上的几何纹饰和具有一定写实风格的鱼、蛙、鸟、虫、兽的动物纹饰,以及枝叶花朵的植物纹饰等这些装饰性绘画,都说明原始人类具备了对美的初步体验与艺术表现的基本能力。陶器上的这些装饰性绘画,不但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存活动,而且充满了浓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宗教观念。

半坡彩陶纹饰的动物形象已有接近写实水平的`能力,尤其是关于鱼的形象,同时还有大量的关于鹿的形象的描述。庙地沟

彩陶中,鸟和植物花卉的形象较多,风格写实。彩陶器中的人物形象并不太多。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人面纹。更有名的是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陶盆,内壁上画的是原始人载歌载舞的景象。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在绘画技法上大多比较熟练。从彩陶上的那些生动流畅的笔触和某些线条来看,可以推测原始人类使用了某种类似毛笔的工具,这为中国后来的绘画确立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岩画、地画

岩画是在岩石上雕刻和绘制的图画,其创作时间约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岩画按其表现的内容可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北方地区反映原始的游牧生活;南方地区反映了南方原始农业社会的生活状况。这些岩画从总体上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社会经济、生产状况和人群组织形式,成为研究原始社会的活化石,也为探索原始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实物依据。岩画达到史前艺术第一次繁荣时期的顶峰。包含人类初期的各种审美意识和观念。

在大地湾遗址发现一幅仰韶文化晚期的地画。描绘两位猎人手执棍棒将野兽驱入陷阱的景象,寄寓着祈求狩猎丰收的愿望。

第五节、雕塑

雕塑作品以材质分为陶雕、玉雕等;以内容分有人物、动物。

陶雕人物多是妇女儿童的头像,人面五官是陶雕的主要部分。陶雕除了人物外,还有大量的动物雕塑作品,造型颇具匠心,生动简练。

原始玉雕造型匀称,种类繁多,制造精细巧密,并结合了使实用和审美的双向价值。代表作品有: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玉刀和玉铲;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龙;辽宁阜新红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鸟等。

思考题

简述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试分析仰韶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简述龙山文化黑陶的分类和特点。

参考书目

《小逻辑》[德]黑格尔商务印书馆

《艺术问题》[美]苏珊.郎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思维发生学》张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纲》李公明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简史》谢丽君李倍雷安徽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洪再新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课件

引导语:如何设计一份中国美术史课件?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教学日期:XX月XX日星期X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史前美术。

教学重点:彩陶

授课过程:

第一章史前美术

第一节概述

史前美术的概念是指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空间。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宽泛意义上的美术已初见端倪。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则转向了器用。陶器的发明,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另外,岩画、地画、壁画、玉石雕刻等工艺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节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大约有两百多处,下面仅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

旧石器时代早期

山西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云南元谋人文化遗址,距今约为170万年,发现有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此外,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人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文化遗址,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均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和火烧痕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

山西襄汾丁村人文化遗址,距今20万年,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陕西大荔甜水沟大荔人文化遗址,距今10万余年,有人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遗址,距今19万余年,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骨角器和动物化石。

旧石器时代晚期

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距今4~2万年;山西朔县峙峪人文化遗址,距今【第2句】:8万年;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距今【第2句】:5~【第1句】:6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文化遗址,距今【第1句】:8万年等等,均发现有石器工具、骨角器、装饰品和动物化石。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8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它们的文化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4个区域:

黄河流域

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集中于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5500~前4900年;河南北部的磁山文化,约公元前5400~前5100年和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约公元前5200~前4800年。

中期主要一在黄河中游分布甚广、延续时间久长的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为主,还有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月公元前4300~前2500年)。

属于晚期的有黄河上游的马家窑,约公元前3000~前2050年,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4个类型。它与仰韶文化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

长江流域

早期主要有河姆度文化(其下层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前4600年)和马家滨文化,约公元前5000~4000年。

中期主要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约公元前4400~前3300年,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约公元前4000~3300年。

晚期以继承马家滨文化发展而来的良渚文化为主,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还有屈家岭文化约公元前3000~前2600年。

华南和西南地区

早期有仙人洞一期文化(发现于江西万年仙人洞,约公元前6800年)和广东粤西地区的阳春独石寨,封开黄岩洞等。

中期有台湾大坑文化

晚期文化遗址分布较广,主要有石峡文化、山背文化、凤鼻头文化等等。广大的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存在着面貌多样、相互关系复杂的新石器文化。

北方地区

早期的新乐文化(发现于辽宁沈阳新乐,约公元前5300~前4800年)分布于辽宁东南部,中期的红山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约公元前3500~3000年)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地区。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文化类型有相互交流、影响以至融合统一的趋势,而中原地区文化的先导地位也日益突出。

第三节陶器和彩陶

陶器的分类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其中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

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拟形陶。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彩陶

【第1句】: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考古学界根据时间和地区的差异将陶器分为不同的类型,有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

【第1句】:半坡类型

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其造型以圆底钵、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风格厚重朴实。

彩绘纹样中除几何纹样外,还有人面、鱼、鹿等形象,这些纹样一般都画于陶器最显眼的地方。代表作品有《人面鱼纹盆》、《鱼纹盆》和《鹿纹盆》等,纹样形象生动自然,手法简练,笔触粗犷,特征鲜明。几何纹样中主要有并列折线,并列斜线、三角形面构图的二方连续装饰带,单纯而富有装饰效果。二方连续纹饰在我国早期的.装饰图样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半坡类型彩陶纹样的造型特点是将虚实、疏密、正反、阴阳等关系较好地协调组织在一个空间平面之中。图样的多次重复,使看上去简单的图样显得丰富多彩,富有魅力。

【第2句】:庙地沟类型

以河南陕县庙地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距今有5000多年。陶器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曲腹盆盆口较大,口部有折沿;碗型较小,并且是直口。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但很稳重。纹饰的色彩大多是黑色,一切都饰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分。装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几何花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形、花瓣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

【第2句】: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以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3190年到公元前1715年。它与仰韶文化相近似,也可能是仰韶文化所派生出来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第1句】: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陶器的制作方法没有太大改变,形制却比以前丰富,主要有盆、钵,罐、瓮、壶、盂、碗、豆、瓶、杯等。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盆、钵等器物使用内外彩绘,少数瓶、壶通体彩绘。纹饰有几何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以几何纹居多,纹样为波浪纹、旋涡纹或垂幛纹。纹饰线条生动流利,装饰图案构成繁密,变化丰富有序。具有代表性的一件是出土于甘肃永靖的双耳四系大彩陶瓮,其造型稳定匀衡,纹饰由旋涡纹、圆圈纹、波状纹、弦纹组成,线条生动流畅,弧线旋转造成强烈的运动感,堪称我国早期彩陶的杰作。

【第2句】:半山类型

以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长颈小口、宽肩大腹的双耳罐是最常见的器物。它们造型圆浑厚重,大方稳定,外型轮廓线转折变化最为考究,是工艺制作最成功的陶器之一。

半山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也兼用红色,组成的黑红间用的类型也较多。红黑的强烈对比与胎地的橙黄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效果。陶器的装饰面积较大,有的装饰带有四五条之多,主次分明,相互配合呼应,结构严谨、规整,形成一个变化多样统一的整体装饰色彩。装饰纹样多是几何纹,最常见的有连旋纹、葫芦纹、平行线纹、大圈纹、波状纹、折线纹、方格纹、锯齿纹等。半山彩陶纹样均以宽窄不同的二方连续样式展开,合围整个陶器。从陶器的顶部俯视,其图案变为优美的适合纹样,妙趣横生。

【第3句】:马厂类型

以青海和县马厂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基本上沿袭半山类型的器物。马厂彩陶装饰纹样略显粗犷简率,最具特色的纹饰是大圆圈纹,卷曲纹,蛙形纹和勾连纹。处理方法上是在二连纹饰的单位中,填以不同的纹饰。同时首次出现雷纹,它与勾连纹为后来的回纹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3句】:龙山文化的黑陶

在整个龙山文化系统中,又以山东龙山文化的氏族部落制黑陶器最为发达,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010到公元前1530年。由于陶坯经过磨光,加上封窑严密,又有意识地让烟熏黑,表面光亮如漆。形制类型较彩陶明显增多,如盆、碗、豆、杯、鬲、鼎、罐等。

黑陶以造型见长,精细俊巧,样式繁多,独具风格。其工艺技术有黑、光、薄、棱、鼻五个特征:色调乌黑;器物表面光亮如有釉;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有的厚度仅是0.1~0.2厘米,被称为“蛋壳陶”;黑陶的转折关系棱角清楚分明,有的黑陶上刻有凹凸的弦纹;有的器物有盖、把手或穿绳的钮鼻。

彩陶上的绘画

史前彩陶上的绘画,严格来讲还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绘画,它们仅仅是人类早期对器物的“美饰”。彩陶上的几何纹饰和具有一定写实风格的鱼、蛙、鸟、虫、兽的动物纹饰,以及枝叶花朵的植物纹饰等这些装饰性绘画,都说明原始人类具备了对美的初步体验与艺术表现的基本能力。陶器上的这些装饰性绘画,不但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存活动,而且充满了浓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宗教观念。

半坡彩陶纹饰的动物形象已有接近写实水平的能力,尤其是关于鱼的形象,同时还有大量的关于鹿的形象的描述。庙地沟彩陶中,鸟和植物花卉的形象较多,风格写实。彩陶器中的人物形象并不太多。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人面纹。更有名的是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陶盆,内壁上画的是原始人载歌载舞的景象。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在绘画技法上大多比较熟练。从彩陶上的那些生动流畅的笔触和某些线条来看,可以推测原始人类使用了某种类似毛笔的工具,这为中国后来的绘画确立的发展方向。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器中,有的在口沿上刻有符号,约有二百七十多例、五十多种不同的符号,有的重复出现几次,有的集中发现与某一遗址,有的相同符号出现在不同遗址。

马家窑文化彩陶器上则发现用黑色颜料画的符号,仅柳湾墓地就有一百三十余种。

在山东莒县的陵阳河、诸城前寨等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刻划符号,则具有浓重的图画色彩,如陵阳河出土的刻符陶尊上的符号,好象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下面有五峰耸立——这已经是一种通过形象组合表示较抽象含义的表意符号。

1974年在江苏吴县澄湖遗址出土的一个陶罐上也有数个刻划符号其中一个八角形符号似受大汶口文化影响。

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文字的起源是多元的。

第四节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雕塑

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在新石器时代。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陶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分,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

【第1句】:陶雕

陶雕人物一般是原始人所喜欢的氏族成员的形象,从现有的陶雕作品来看,多是妇女儿童的头像,人面五官是陶雕的主要部分。陶雕除了人物外,还有大量的动物雕塑作品,造型颇具匠心,生动简练。

【第2句】:玉雕

玉雕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对自然硬质材料工艺加工的自觉。原始于雕造型匀称,种类繁多,制造精细巧密,并结合了使实用和审美的双向价值。代表作品有:山东日照龙山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玉刀和玉铲;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龙;辽宁阜新红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鸟等。

工艺美术制品

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制品主要是经过打制的锋利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有:染织,骨器和编织等。

小结

中国史前艺术的特色集中体现于七千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玉器上。从这些出土文物来看,尽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实能力,但是,单纯的视觉审美享受并不自觉。史前美术与同样产生于原始思维平台之上的原始宗教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赖关系。

术语

原始思维:是相对于文明思维的一种思想认识方法,受自然泛神论影响,不分物我,长于整体地把握事物。其逻辑前提是感觉而不是论证。

陶器:是用陶土作坯胎,用火烧制而成的器物。窑温一般在摄氏600到1000度之间。

彩陶:在打磨过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赫石和氧化锰作成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赫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是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弦纹:是指在轮制成型时用工具接触器物,使得器物表面出现粗细宽窄不同的平行纹线,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思考题

【第1句】:简述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第2句】:试分析仰韶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第3句】: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第4句】:归纳原始思维与文明思维的差异。


中国美术史的课件

中国美术史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史前美术

教学日期: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史前美术。

教学重点:彩陶

授课过程:

第一章史前美术

第一节概述

史前美术的概念是指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载之前的历史。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空间。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宽泛意义上的美术已初见端倪。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石器工具上。新石器时代的美术则转向了器用。陶器的发明,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发展了美的造型和装饰。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绝大部分都与陶器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也在陶器的造型和装饰上得到表现。另外,岩画、地画、壁画、玉石雕刻等工艺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节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大约有两百多处,下面仅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

旧石器时代早期

山西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云南元谋人文化遗址,距今约为170万年,发现有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此外,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人文化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文化遗址,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均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和火烧痕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

山西襄汾丁村人文化遗址,距今20万年,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陕西大荔甜水沟大荔人文化遗址,距今10万余年,有人化石、石器工具和动物化石。

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遗址,距今19万余年,有人类化石、石器工具,骨角器和动物化石。

旧石器时代晚期

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距今4~2万年;山西朔县峙峪人文化遗址,距今【第2句】:8万年;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距今【第2句】:5~【第1句】:6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文化遗址,距今【第1句】:8万年等等,均发现有石器工具、骨角器、装饰品和动物化石。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8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它们的文化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4个区域:

黄河流域

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集中于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5500~前4900年;河南北部的磁山文化,约公元前5400~前5100年和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约公元前5200~前4800年。

中期主要一在黄河中游分布甚广、延续时间久长的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地沟类型)为主,还有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月公元前4300~前2500年)。

属于晚期的有黄河上游的马家窑,约公元前3000~前2050年,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4个类型。它与仰韶文化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

长江流域

早期主要有河姆度文化(其下层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前4600年)和马家滨文化,约公元前5000~4000年。

中期主要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约公元前4400~前3300年,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约公元前4000~3300年。

晚期以继承马家滨文化发展而来的良渚文化为主,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还有屈家岭文化约公元前3000~前2600年。

华南和西南地区

早期有仙人洞一期文化(发现于江西万年仙人洞,约公元前6800年)和广东粤西地区的阳春独石寨,封开黄岩洞等。

中期有台湾大坑文化

晚期文化遗址分布较广,主要有石峡文化、山背文化、凤鼻头文化等等。广大的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存在着面貌多样、相互关系复杂的新石器文化。

北方地区

早期的新乐文化(发现于辽宁沈阳新乐,约公元前5300~前4800年)分布于辽宁东南部,中期的红山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约公元前3500~3000年)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地区。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文化类型有相互交流、影响以至融合统一的趋势,而中原地区文化的先导地位也日益突出。

中国美术史宋代课件

中国美术史宋代课件,仅供参考。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中文)/ArtHistoryofChina(英文)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适用专业:艺术类、设计类专业

【第1句】: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中国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介绍及分析中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重要代表美术作品,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制作方法、审美特色以及意义。教学总体目标在于经由对中国美术作品的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及面貌,并由此促使学生们反思本土艺术文化的特色。

【第2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先秦美术

(一)基本要求:基本了解原始社会的骨、牙、纺织及其它工艺、先秦绘画和先秦雕塑,掌握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绘画、雕塑;先秦灿烂的青铜工艺:滥觞期、鼎盛期、转折期、衰落期。

(二)重点与难点: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绘画、雕塑、先秦灿烂的青铜工艺:滥觞期、鼎盛期、转折期、衰落期

(三)教学内容

【第1句】: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绘画、雕塑

【第2句】:原始社会的骨、牙、纺织及其它工艺

【第3句】:先秦灿烂的青铜工艺:滥觞期、鼎盛期、转折期、衰落期

【第4句】:先秦绘画

【第5句】:先秦雕塑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第1句】:论先秦青铜工艺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一)基本要求:了解秦汉绘画艺术:壁画、帛画、秦汉雕塑艺术、魏晋南北

朝时期人物画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掌握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画论。

(二)重点与难点: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画论

(三)教学内容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第4句】:

【第5句】:

【第6句】:秦汉绘画艺术:壁画、帛画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秦汉雕塑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画论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第1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何会兴起山水画?

第三章隋唐美术

(一)基本要求:了解隋唐壁画、工艺与雕塑,掌握鞍马、畜兽和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二)重点与难点:鞍马、畜兽和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三)教学内容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第4句】:

【第5句】:人物画山水画鞍马、畜兽和花鸟画壁画工艺与雕塑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第1句】:谈隋唐山水画的新发展

第四章五代、两宋、元代美术

(一)基本要求:了解宋代雕塑和工艺美术、元代水墨梅竹与花鸟画、人物肖像画等内容,掌握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宋代雕塑和工艺美术、元代山水画。

(二)重点与难点: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宋代雕塑和工艺美术、元代山水画

【第1句】:五代绘画的承前启后

【第2句】: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

【第3句】:宋代雕塑和工艺美术

【第4句】:辽、金、西夏美术

【第5句】:元代山水画

【第6句】:元代水墨梅竹与花鸟画、人物肖像画

【第7句】:元代寺观壁画

(四)学时分配:8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第1句】:谈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的原因及表现。

第五章明代、清代美术

(一)基本要求:了解清代的宫廷绘画与仕女人物画、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等内容,掌握吴门四家及其传派、明末山水画派与董其昌、扬州画派。

(二)重点与难点:吴门四家及其传派、明末山水画派与董其昌、扬州画派

(三)教学内容

【第1句】: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

【第2句】:吴门四家及其传派、明末山水画派与董其昌

【第3句】: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明末的人物画大家

【第4句】:明朝壁画和版画

【第5句】:固守传统与破格创新的清初画坛

【第6句】:扬州画派、清代的宫廷绘画与仕女人物画

【第7句】:清代壁画、版画与年画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第1句】:论明末山水画派特色与董其昌的贡献。

第六章近代美术

(一)基本要求:了解中国早期的美术教育、中国早期的美术留学生、新时期的工艺美术,掌握新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重点与难点:新时期绘画艺术、新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

【第1句】:绘画艺术

【第2句】:新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第3句】:中国早期的美术教育【第4句】:中国早期的美术留学生【第5句】:新时期的工艺美术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第1句】:写一篇

目4000字左右的论文,学生自己选择与中国美术史有关的任何题

【第3句】:主要教学参考书

【第1句】:梁燕、付予编著《中国美术史》

【第2句】:杨仁凯主编《中国书画》

【第3句】:黄宗贤编著《中国美术史纲要》

【第4句】:陈传席著《中国山水画史》

【第5句】: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

607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