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合集4篇)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必须深入持久、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才能使广大青少年立下爱国之志、凝聚爱国之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合集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校园文化的涵义,并对如何以校园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涵义爱国主义精神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阵地的高等学校,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其中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我国对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的重要途径。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促进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区域产生的,因此,校园文化可以定义为:在校园这一范围内,由全体校园人在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为追求和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逐步创造和形成的观念、态度、文化形式及物质形态的总和,是所有校园人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共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等。狭义的校园文化则单指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校园人的文化价值取向、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校园文化一般还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诸如校园环境设计、建筑物的布局与风格、学设施配备等这些外在的物质载体多被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文化涵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二是观念文化层,指校园人的价值观、道德评判标准、学习态度、行为准则、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三是制度文化层,是其部分观念层文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四是方式文化层,主要指学校中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有纪念意义的碑刻人物雕塑及校史陈列室等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者。

笔者论述的主要是狭义的校园文化,专指学校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主要通过校园人的文化价值取向、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方面体现。所以说,文化承载精神,精神体现文化。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环境”,是校园的“氛围”,是校园的“生态”,是校园中弥漫着的文化精神,甚至是学校的灵魂。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提出了“泡菜坛理论”,即校园是泡菜坛,文化就是泡菜水,学生就是泡菜;有什么样的泡菜水,就将泡制出什么样的泡菜。这也正验证了我国古谚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以校园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建设校园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强调要把这一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中。这一体系有四个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校园人的文化价值取向、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校就应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点。

2.1重视高校国防教育课程

高校国防教育,指的是在高校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教育对象进行的为了国家安全与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是社会国防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授国防思想、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的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中开展国防教育,就要把它纳入学校总体教学大纲,并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来实施。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主要是由军事理论课、军事技能训练两项必修科目及军事理论专题研究、定向运动等选修科目组成。国防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培养公民为国家安全与发展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其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教育的最本质的核心。教师应通过对大学生讲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荣历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深厚的情感,培养他们为国家、民族利益和安全而勇于献身的道德情操,在校园营造为国防尽义务而感到光荣的良好风气,促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现在的大学生都有极强的个性,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军训期间有严格的训练、规律的作息生活、标准的内务管理以及各种评比竞赛,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观念的形成。

2.2增加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化知识宣讲

目前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大量地开展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讲座,给广大的学子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但是,素质教育讲座中却很少涉及爱国主义主题。因此,高校应该增加这方面的讲座,通过这类讲座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高校可以邀请航天英雄、军事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增加学生的国防知识和爱国热情,例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围绕学子们共同关注的国内社会热点和国际热点问题举办讲座,让他们及时了解和关注国际国内局势的新变化和新情况,掌握世界的变化信息及国内的热点发展趋势,例如拉萨3.14事件、台海两岸关系等;还可以通过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国旗的神圣,以及身为中华民族传人的伟大自豪感,激发学子们为祖国的强盛而奋发图强。同时,从2009年开始大学生成为征兵的首要对象,当兵成为体现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实践途径。如何让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这既需要高校经常组织爱国主义文化知识宣讲,又需要高校开展对大学生服兵役的宣传工作。

2.3加强校园网络宣传

合理利用校园网络来弘扬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网络的迅速性、交互性、虚拟性和多元性确实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网络文化一方面提高了文化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深化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开阔视野,感受到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情理。从理论创新到生活点滴,从新闻宣传到民间舆论,从轰动事件到先进人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提高鉴别是非的能力,提升爱国主义热情。通过网络信息,学生还能增长人文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高校要重视互联网、校园网,尤其是国防教育网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的变化和中国传统军事文化。

3.结语

大学是文化的圣地,是精神的传播源头。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在新世纪国际国内新形势变化下的新要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又一途径,同时,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浓厚的校园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把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激发起来,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陶磊.聂自俊.浅议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科技信息,2006,(5).

[2]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3]施一满.素质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研究.中南大学,2006.10.

[4]吴温暖.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6.

第二篇: 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

摘要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对增强国力、凝聚民族力量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是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热爱并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是老师任务的重中之重,更应该是历史老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举措。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情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探索、进取的民族责任心,以及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主义。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他们的作为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可见,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对教育青少年学生具有重有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历史教学来看,有三件事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二是培养学生的时代感;三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人类历史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历史的产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就要培养他们对于事物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看法,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于我们中国历史来讲,尤其是近代面对西方列强侵略,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才建成了伟大的新中国。每个时代的人民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说近代人民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民族权利的话,那么我们就要教育今天的孩子们,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肩负重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衣、食、住、行等等,都是通过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优化发展而来的。要教育学生从发展变化上来看问题,通过具体事物、用历史变化观点来解释说明生活中常常碰见的事物,以此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这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很重要。也就是要从感情上、思想上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这種思想感情是同爱国主义密切联系的,无形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达到教学之目的。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时代感。从历史教学上来说,从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建国后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上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中,来说明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以此来培养学生感觉到今天和过去的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感觉到目前我们努力的方向、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时代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这种思想应该从学生时代培养,将来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三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们对于社会变化、时代责任有认识之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培养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充满希望,这样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如我们的四大发明曾对世界文明有很大贡献。其实像这一类史实我们国家还很多,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把这些东西讲给学生们听,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政治上,我们这一百多年的斗争很不容易,两千多年的封建压迫、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压迫,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懈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对世界被压迫民族国家的解放斗争运动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也只有这样,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得到真正体现。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时代感是历史教师的重大责任,培养学生“三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需。我们只有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历史教学中的首位,才能真正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在吸收并创新文化的过程中既取其精华,又舍其弊端,不断创新教育,改革历史教学,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首位,从教育思想上改革着手,以便明确包括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培育出社会主义新时期迫切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三篇: 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美术、音乐三门课程实际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关键词:美学教育爱国主义情操语文教学自然美音乐美

学校美育是学生学习审美的知识和技能的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美的规律,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的各科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手段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实教学中怎样渗透美育教育呢?

一、运用语文教学渗透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言文学艺术美是美育的基本途径,提高语文课的艺术质量,意味着用美育思想指导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在美的形象欣赏中,感受到美的生活,增强审美情趣,培养美的意识。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艺术美是中国灿烂文化的基本内容。《赵州桥》《颐和园》《桂林山水》《长城》……古代雄伟建筑的记载,祖国壮丽山河的描写,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领略祖国的伟大,感受祖国的美丽,让教材中诗一样的语言叩响学生心灵的情弦,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语文教材中的《林则徐》《刘胡兰》《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是何等壮烈,何等崇高。忠心皓日月,正气壮山河,无数革命先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子孙后代的幸福。更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雄人物爱国的形象和壮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二、运用美术课渗透美育

美术课中绘画、写生是学生欣赏和享受美的理性和智力因素的结合,在学生学习、欣赏、享受美的过程中,会获得物质美的感觉和丰富的精神享受。利用美术课或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热爱文化知识的热情。同时,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可以点燃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火花,激励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热爱自然,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带领学生野外写生,结合大自然美的欣赏,传授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以美启真,以美促智,是充分发挥美育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自然美的欣赏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过程。茫茫原野,连绵群山,朝辉夕阳,银河星光,小桥流水,鸟啼燕舞…这些自然美的形状、色彩、线条、声音构成的美丽画卷,能给人一种生理和精神的娱悦。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受它香馨的呼吸,呢喃的细语,或者让辽阔的大海去打开学生的胸怀,让高山的雄奇去振奋学生的精神,学生会觉得耳目一新,神清气爽,会翱翔在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里学生领略,感受大自然的美,对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对倡导艺术生活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更将促进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操。在美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唤醒学生民族情感,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

三、运用音乐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是艺术美的内容之一,是现实美的反映,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最好素材。音乐是通过流动的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思维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表现生活的方式不是直接的描绘,而是音乐家把自己的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得到的丰富感受,予以情感的概括,然后用具体的音响表现形象思维凝成的听觉形象,从而使人们通过听觉深深地感受到作品中表达出的思维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教育学生热爱音乐,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乐)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畫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

曲调健康,内容向上,富有美感的音乐能启迪人的心灵,陶治人的情操,愉悦人的精神,引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再见吧妈妈》这支抒情歌曲,根据战士即将出征时向母亲告别的特定环境,熟练地表现了“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部队整装待发的激昂情绪,热烈的气氛和威武的场面,继而无限深情地倾吐了战士对母亲,对祖国满腔诚挚的爱和誓死保卫祖国的壮志豪情。再如《保卫黄河》《我的识国》《红星歌》这些激越抒情的旋律,都将引起学生心中强烈的感情共鸣,都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第四篇: 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因其教育阶段、背景和对象的原因,更是学术界和社会研究、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对于高校爱国主义自身运行的过程和逻辑的研究较少,而探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自身逻辑对于明确其教育阶段性、提升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文章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逻辑进行初步研究,分为情感教育、意识教育、行为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逻辑阶段,希望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在逻辑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逻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因此,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就本质而言,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体与国家关系的价值取向和意识要求,突出的表现为个体对于所在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爱国主义教育向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其教育的效果不仅关乎当代,同样会对国家的未来和前途产生重大影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因其教育对象和教育阶段的特殊性,更是备受关注。从国内研究成果看来,对于高校爱国主义自身运行逻辑较少,但认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逻辑不仅对于当前教育阶段划分有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于提高高校爱国主义针对性和效果、提供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遵守教育学逻辑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也应遵守自身运行逻辑。列宁提出“爱国主义应该包含由低到高、由隐到显的三级序列质,即一级情感质,二级意识质,三级行为质”,因此,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列宁关于爱国主义“三层级”观点,认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逻辑存在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并且遵循认识与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功能性分析

爱国主义的形成最先基于个体对于生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乡土、同胞、文化等具体事物或概念物化事物的熟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个体自然属性中内在安全需要的要求,而后延伸到社会属性,演变成对“国家”概念的认识和认同。这种由个体因其具体生存时空而产生的朴素情感构成了爱国主义的认识基础,因而是爱国主义的起点。从“情感”本身来看,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这种原始的反映和认识是感性的、并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同时也不依靠“教育”而存在。但“爱国主义”作为集情感性、政治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并不止个体朴素的感性认识组成,还包含政治、科学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因此需要进行“教育”与“引导”。

高校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基本的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体所处时空范围的具体的真实的情况,即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国家状况,包括文化、地域、同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帮助高校学生不断强化对于所处国家的情感并引导这种情感朝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任务有三:一是教育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爱国主义;二是增强高校学生对于国家的情感;三是保证高校学生爱国情感方向的科学性。

(二)情感教育的内容

高校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功能性和任务决定了其教育内容:一是历史教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其发展轨迹,是明晰国家从何而来、往何而去的关键。要增强高校学生爱国情感,必须要加强我国历史教育,尤其是近现代历史教育,坚决反击“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通过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对比理清我国的发展轨迹,通过苦难史和辉煌史的强烈反差激发高校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二是国情教育。加强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具体情况的教育,使高校学生对于当前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具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客观的认识,从而使得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感保持理性和科学性。三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可以通过讲座、公共课、社团活动等方式推进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文化教育,从民族角度增强高校学生的归属感、从文化角度筑牢中华基因,使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成为爱国主义最坚实的血脉纽带。四是爱国主义概念教育。这里的爱国主义概念教育,是指通过思政课程,让高校学生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对于爱国主义的含义、内容和要求有清晰的、正确的认识。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承接:意识教育

(一)意识教育的功能性分析

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是指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国情和爱国主义的知识性教育),帮助个体从思维逻辑上理解并自觉认同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个体为什么要爱国的教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由物质决定的。在文章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阶段语境中,意识教育并非是指对于“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教育,而是侧重于个体在接收这种反映后进行辨别和吸收,从思维逻辑上转化为认识自觉的教育过程。

爱国主义要从被动的知识性认识转化为自觉的思维性或者逻辑性认识,单靠个体自身努力周期较长且容易出现偏差,意识教育便有存在必要性。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意识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一是教育学生从逻辑上理清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二是引导学生产生爱国主义自觉意识。

(二)意识教育的内容

高校爱国主义意识教育的内容区别于情感教育,更多的是进行逻辑性教育而非知识性教育,需要引导高校学生理清几种关系,以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的自觉认同。一是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是明晰爱国主义逻辑关系的基础,也是解释为什么个体需要爱家的关键。阐明国家由个体组成并以其存在和发展作为前提,个体需要国家的存在保障社会秩序和个体自身利益的辩证关系,并以此解释爱国主义对于个体的必要性。二是个人发展和国家前途的关系,是爱国主义逻辑关系的重点。通过明确国家前途是个人发展保障、个人发展是国家前途的动力的辩证统一关系,来解释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三是個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这是爱国主义逻辑关系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坚持和发扬集体主义,必须解释清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一致性,并且进一步解释个体利益在特殊情况让步于集体利益的原因,从而阐述爱国主义对于个体的合理性。通过个体和国家逻辑关系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思维上正确认识个体和国家的关系,在逻辑上明确爱国主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进而使爱国主义获得更坚实的理性根基,从被动反映的爱国情感转向主动自觉的爱国意识。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转化:行为教育

(一)行为教育的功能性分析

高校爱国主义行为教育是指在情感教育和意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践行爱国主义并对其行为进行教育的过程。爱国主义核心功能是协调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而这种协调不仅表现在个体和社会的思维意识中,更是直接通过个体的实践行为来实现。高校爱国主义行为教育正是针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判断和引导,解决哪些行为是属于爱国主义以及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的实践问题,从而保证爱国主义在实践层面的实现。

高校爱国主义行为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逻辑中处于转化阶段,将情感、意识层面的认识转化为个体具体实践行为,然而这种行为是由个体已形成的意识为指导,是否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于爱国主义的规定,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爱国主义实践,就成为高校爱国主义行为教育的重点。因此,行为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二:一是为高校学生爱国主义实践提供校园平台和机会;二是针对学生在爱国主义实践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行为教育的内容

从校园平台搭建而言,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内整合班团建设、社团实践、主题文化活动等资源,搭建爱国主义实践平台,并注重平台建设的立体化和系统化;在校外,应该积极利用所在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例如红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打造校外爱国主义实践基地,同时注意校内外实践平台在时间上、方式上的良好结合。从实践机会而言,应调节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协调好重点教育和集體教育、即时教育和持续教育、主题教育和系统教育的比重,扩大高校爱国主义实践的机会的覆盖面。从教育方式而言,行为教育应区别情感、意识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维,采取参与式、浸入式、体验式实践教育方式,通过实践来发现学生爱国主义行为偏差(尤其是非理性行为)并进行纠正,通过实践来强化和修正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意识。从教育内容而言,要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爱国主义实践并非高大上的口号,应鼓励学生在生活实际的实践,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赋予国家意义,即国家角度看待个体的实践,强调学习上努力上进、生活中遵纪守法扬美德、工作中敬业奉献等个体实践就是对于爱国主义的践行。

  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合一: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的功能性分析

高校爱国主义自我教育是指学生经过实践验证、修正、完善自身爱国主义认识,并最终强化和内化自身爱国主义信念的过程。自我教育作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个体自身的反思和内化占主要地位。同时,自我教育虽然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延续,但高校教育在此阶段处于次要地位。

自我教育在逻辑上处于情感、意识和行为教育之后,是对知识性、逻辑性、行为性的教育在个体内部形成的认知的反思和沉淀,是个体对于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同时自我教育在逻辑上又是下一个“起承转合”教育阶段的基础,经过自我教育后形成的个体认知决定着个体下个阶段情感教育的起点高度。因此,自我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在此阶段主要任务在于:一是对之前阶段积累的爱国主义认识和行为的反思和纠正;二是对已经改造过的爱国主义认知进行内化。

(二)自我教育的内容

综上所述,自我教育阶段的内容主要有:首先,学生根据自身实践来验证自身爱国主义认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自身爱国主义认知是否符合实际、自身爱国主义言行是否符合国家社会的要求,经过实践的验证后,个体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偏差。其次,对自身爱国主义认知和行为进行反思和纠正。经过实践的检验后,针对自身爱国主义认知和行为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部分进行纠正和完善,从而保证自身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一致。再次,对验证完善后的爱国主义认知和行为的内化。高校学生应该对反思完善后的认知进行消化,使验证后的爱国主义认知转化为属于自身固有认知的一部分。最后,内化的结果将作为下阶段教育验证的基础。内化本质上讲是个体对于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和强化,使新接收的认识转化为自身主观世界的一部分。但高校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内化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在于内化是个体主观世界的改造,外在教育不能直接介入;另一方面在于内化的知识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世界且不能一次完全认识客观世界。因此,由于个体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内化成果相对于客观世界还可能存在不全面和不符合的情况,将进入下一个“起承转合”教育阶段进行完善和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认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遵循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在逻辑上存在“起承转合”的过程,由情感教育、意识教育、行为教育、自我教育组成,形成了一个由“知识—逻辑—实践—内化”的认识闭环。同时,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而言都不是一次性工作,要实现爱国主义由外在教育转化为高校学生自我世界的一部分,并保证学生爱国主义认识和行为符合客观世界实际和需要,必须经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吴蕾蕾.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兼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问题[J].哲学与现实,2010(04).

[2]吴林龙.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4(11).

[3]薛中君.论现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及意义[J].人民论坛,2024(11).

[4]孙国梁.涂小雨.国家民族公民:爱国主义的三个逻辑支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420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