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毕业生求职遭遇寒流,工作难觅,待遇不太理想。一些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路虽坎坷,但曙光初显。
“借”老促销
2009年,罗汉明从工学院毕业后,就放弃了薪水不高的沿海某私企的岗位,和8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办了一家环保产品公司。他们拥有一种节能产品的完全自主产权,在所做的营销网站上一炮打响,每天问价、要求订货的客户源源不断。
公司的股份罗汉明占得最多,头脑也最灵活,大家推举他为总经理。但让入困惑的是,好几次,外地来公司订货的客户考察了公司,看过产品,都表示满意,但签约时总有些不放心。后来,和一个用户深谈后才得知,公司全都是20多岁的小青年,怕有闪失。罗汉明灵机一动,从猎头公司招来一名懂技术会营销的退休工程师“坐镇”,从此销售形势大变。现在,罗汉明实为总经理,但名片上却印的是业务员。对此,他有些无奈,也暗自窃喜。
“杀回马枪”
当“渔大夫”
李强农学院的同学在农科所或科研单位就业后,他却选择在江南的一家渔业养殖场打工,待遇不好,工作十分辛苦。对此,很多同学嘲笑,一个名牌大学生沦为高级打工仔有所不值,家人也很不理解。李强却有自己的职场规划,先苦后甜。
原来,他是在拜师深造。在打工两年里,他利用技术员的合理身份,遍访周边牛蛙、甲鱼、螃蟹等养殖场,向高级渔技师学艺。自认为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后,他辞工回来,办了一间“渔大夫”诊所,为遍布市郊80多个养殖场“送医送药”。由于技术精湛,专业熟,本市又独此一家,那些患了“渔病”的养殖户只会想到他。为避免遭遇全部损失,尽管开的“诊断费”和治疗费相对较高,也乐意付。现在,李强“出诊”年收入在8万左右。
上一篇:谷歌家常菜:不创新就死
下一篇:池老师教我的两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