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罗利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603年他受人诬告被判处死刑,在伦敦塔中一关就是十三年,是历史上在伦敦塔内滞留时间最长的一名囚犯。据说,在污水遍地、潮湿阴暗、寒风刺骨、毒虫遍地的牢房里,他用十二年的时间写就了《世界史》,聊以自慰。
据说有一件事情,几乎击碎了他的梦想。一天,看守他的两个卫兵发生了争执,罗利从头到尾目睹了这场争吵。与此同时,他的一个朋友来探监,恰好也目击了此事,于是向罗利提起了这件事。但罗利发现,他们两个人的观察大相径庭。同时,他还发现,两人在狱卒谁是谁非的问题上,看法也截然相反。罗利顿时心灰意冷,他连一桩耳闻目睹的事件都不能准确地描述与记录,又有什么权利去描写、仲裁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事情呢?于是他将已完成的手稿付之一炬。
这里揭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就会观察到截然不同的场景。不用故意歪曲,仅仅是视角的错位,就足以令历史产生诸多荒诞。比如世界史,在有些人笔下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厮杀史,而在有些人笔下却是一部热血豪情的奋斗史。
然而,罗利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世界史》。至于他为什么最终又拿起笔完成了那部《世界史》,现在已经无从查证。不过,我在一本书中发现了他的这样一段话:古人认为美好的,我们现在依然觉得美好;古人认为罪恶的,我们依然认为是罪恶的。我们的历史,似乎一直在与人性的罪恶作对,但一直在解释为什么会失败——这也许就是罗利最终写完了那部《世界史》的原因。
正如人性中的善与恶相互并存一样,人性中的善与人性中的恶,都以不同的角度仲裁着历史。善良人眼中的光明或许就是恶人眼中的黑暗,恶人眼中的天使或许就是善良人眼中的魔鬼,历史也一直就在光明与黑暗、天使与魔鬼之间纠缠。好在,这个世界上,人性之善远多于人性之恶,正义总会战胜邪恶,不然人类社会也不会发展到今天。
上一篇:鞋匠给里根的教训
下一篇:幽默大师林语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