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王濛创业记

故事会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濛创业记

作者:天宇

同样都是下海经商,王濛与邓亚萍最大的区别在于,王濛是拿自己的积蓄和风投资金去创业,而邓亚萍败的那20个亿是国家的钱。

滑冰奥运冠军、“刺头”王濛近日有了一个新身份——王濛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日前,这位冰上女皇拿出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和风投资金开办了这家很接地气的服装、冰刀生产以及体育文化推广的企业。

王濛当老板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外界的普遍关注:双重身份将会给这位极富个性的黑龙江女运动员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下海经商

中国从来没有过现役运动员从商的先例,王濛以运动员身份创立公司,一时间让她再次成为话题人物。目前,现役运动员下海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敏感。随着体育运动市场化和职业化的不断推进,这些年来有不少运动员都有过经商的念头,可由于体制限制、资金短缺、隔行如隔山等许多因素,他们只能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王濛是幸运的,因为她赶上了好时候,从商想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据王濛透露,在确定自己的目标后,她曾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有过一次长谈。王濛有想法,把自己主动下海与减轻国家负担很好地结合起来,“咱们国家的运动员太多了,拿名次的也太多了,未来发展,包括工作分配,你总不能什么都指望国家给你安排吧”,王濛向中心领导敞开心扉,“我觉得,人得有自己的想法和眼界,才有可能取得收获和价值。而且运动员不仅仅是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更应该是有自己的规划和梦想”。王濛的大胆提议和想法,引起了中心领导充分的关注和肯定。

上帝每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经历2011年的斗殴风波后,回归国家队的王濛将索契冬奥会看得很重。然而,今年年初,她经历了人生中最残酷的“擦肩而过”,6天后,央视白岩松的到访为她的未来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那次广为人知的见面与一场鲜为人知的对话中,白岩松到底对王濛说了些什么?其实,除了公开播出的专访以外,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私下里又聊了很多关于人生未来的规划与设想。白岩松没有明确建议王濛应该做什么,而是为她提供了几个方向和几种可能性。这次谈话令王濛顿时茅塞顿开,她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王濛还可以这样!”

从此,受伤躺在病床上的王濛,在情绪上有了很大转变,她开始对自己无缘冬奥会的残酷现实多了一分平静和坦然,因为释怀而不再抱怨,对于自己的未来,她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憧憬:毕竟所有的运动员,不管他们有多么优秀,都会有离开赛场的那一天。她反复问自己:“再想用运动成绩来证明自己吗?在现在的情况下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什么是运动员的价值?成绩,都已经拿过了,证明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也已经不需要了。现在需要的是,规划好自己明天的人生。”

王濛想了很多,开始设想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在传统印象中,商人应该头脑灵活、精打细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今王濛成为现役运动员经商第一人,许多人不禁要发问:“这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能行么?”

王濛一步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她先在家乡七台河的工商局做了公司登记。她最初为公司设计了3个Logo,七台河工商部门有人建议她“能不能把眼界放得再远一点儿,Logo的冰雪痕迹太多,如果未来跨行业领域,应该有一个更广义的表达主题”。不到一周时间,王濛拿出了40多个Logo。大家突然发现,他们原本熟悉的赛场上的王濛渐渐显露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她很单纯、有悟性、待人诚恳,听得进所有不同意见。她居然是一个颇具商业头脑的人。在王濛的不懈努力下,她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各种“关卡”,跑遍了一个个需要跑的部门。当然,在创办公司的过程中,她的社会知名度也使她少走了很多弯路,许多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奥运冠军,都向她投去赞许和羡慕的目光。

王濛终于迎来了新公司奠基成立的那一天。奠基仪式上,王濛的发言一如既往豪气冲天:“公司项目投产以后,以生产销售体育服装、鞋帽、配饰、体育器材以及冠军滑冰俱乐部经营为主,以代加工和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以运动员效应和品牌价值为资本,形成体育文化产业聚集地,从而辐射全省,带动东北。”

公司正式成立后,王濛立即开始实施自己精心规划的三个设想:一是与某现有品牌合作,参与服装生产、加工和销售。作为国内某体育品牌的代言人,王濛向该公司高层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她计划在家乡七台河市打造一个王濛冠军旗舰店,销售该品牌赞助国家队的服装和奥运装备。随后,她跟市里多次沟通,通过招标,将七台河8万余套校服的订单拿到了手。

王濛的第二个设想就是自主研发并生产冰刀、冰鞋等体育器材,为黑龙江省队乃至国家队供货。自黑龙江冰刀厂破产后,我国目前没有冰刀冰鞋自主加工企业,国家队每年购进的冰刀鞋价格高达1万元一双,冰刀也要六七千元。“我们没有标准的加工厂,必然影响了短道速滑的全民普及。”王濛说,“我穿的是美国的冰鞋。我已经跟他们聊了技术,马上要从美国引进生产线。除了短道的专业鞋,我还要做普及鞋,也叫‘入门鞋’。这种刀和鞋加起来不过几百块钱。你要培养孩子对滑冰的兴趣,得让他们先穿得上,买得起。”

王濛第三层设想其眼光更加长远:打造配套俱乐部,从普及推广短道速滑,直至最终与国家队接轨,包装、承办体育赛事。从她的商业计划书看来,除了已经公之于世的计划,王濛还留有一招“后手”。她的公司名为“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这意味着该公司可以进行比赛运营、运动员经纪等业务,做大做强体育文化产业。

不难想象,处于现役的王濛将来不仅会负责自己的商业开发,还有希望凭她在队中的影响,将一些一线选手的经纪权益统统收归旗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王濛董事长兼CEO的职位,及其公司经营范围与冰雪项目的重叠,这让她的现役运动员身份显得微妙。因为现役,而且还有相当的赛场竞争力,王濛依然有资本与国家队叫板的。再加上多年来在队中的威望,“濛主”在国家队几乎是一呼百应的绝对核心。如此一来,运动队的商业合作与开发究竟是自留地还是外包田?是内行人办内行事还是非正当竞争?这些被外界质疑的焦点势必会随着公司壮大而进一步放大,这将是对王董事长的考验。

回报家乡

当年,置身NBA的姚明也曾开办过自己的企业,但那时姚明的背后有一支强大的“姚之队”。而像王濛这样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开创公司,这在现役运动员中确实尚属首次。

曾有记者问王濛:著名奥运冠军、乒乓女皇邓亚萍之前做搜索引擎同样是踌躇满志,可到头来她居然赔了20个亿。在由体育转换为经济的新语境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体育优势甚至是身份认同。那么,你的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王濛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出创办自己这个企业的初衷:“很多人觉得有了能耐,就想往外走。我在哈尔滨、北京和美国都有房子,可我10岁离家,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我依然孤独,走了那么多地方我更加深刻意识到我的根在七台河。企业再有钱有什么用,城市不行也没意义。我做品牌,就是为了我的家乡。家乡好了,我才好了。我不用被人说‘伟大’,可我想做个里程碑。”

或许,王濛与邓亚萍最大的区别在于,王濛是拿自己的积蓄和风投的资金创业,而邓亚萍败的那20亿是国家的钱。王濛直言自己有多套房产,可以说这辈子衣食无忧,经商“不在意钱,不关心赚钱”,重要的是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重要的是推动冰雪项目发展,重要的是回馈家乡父老,重要的是帮助弱势群体。

据了解,在公司王濛不具体管理日常事务,她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团队为公司操盘,她更像一个甩手掌柜,只负责大的决策和高端接洽。王濛坚持公司一定要在七台河扎根,这与商家习惯在大城市落户截然相反,王濛强调“根在这里,不能忘本”。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王濛与当地妇联、残联合作,雇佣大量女工和残疾工,这也意在给弱势者提供饭碗。可见,王濛的公司充满公益性质,比如计划普及“入门冰刀”,让更多的孩子能体会到滑冰的乐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冬季项目。除了女工、残疾工,一些退役生活无着落的运动员也在王濛的视野范围内。如果地方体育局都无法妥善安置的退役选手,能够在王濛公司实现个人价值,岂不也是功德一件?

此外,王濛还是一个十分注重情义的人。当年因为“打架事件”,王濛和死忠刘显伟一起被冬季中心开除,王濛因为冬奥金牌任务毫无悬念重归国家队,而成绩平平的刘显伟职业生涯就此终结,这次王濛开公司特意拉上刘显伟做副总,正是义气的体现。从反面说,王濛帮派意识太浓,从正面讲,王濛是真的豪爽、仗义、够朋友,刘显伟替王濛出头,濛旋风今天就拉朋友一把。

那么,踏入商海的王濛能否复制李宁的成功轨迹呢?目前来看还不现实,王濛本来就没想超越谁,她说:“除了七台河,王濛冠军系列的产品,其他地方买不到。我也不打算开电子商务。七台河只有70万人口,购买力有限,但我哪儿都不去。”王濛抱着回报家乡的念头,这是她的侠义思维,她不会为了销路在北上广深宣传造势,相反她要给七台河实惠和温暖。

凭借个人名气和影响力,实现像荷兰、加拿大的全民滑冰普及,同样是王濛的梦想。“加拿大卡尔加里,中国和韩国的速滑运动员年年去。我也去过,因为那里有非常专业的训练体系,你去了只要交钱就可以。”王濛说,“七台河盛产短道速滑冠军,我们也有雄厚的技术。所以我们计划创办一个冠军滑冰学校,不依靠政府,而是以俱乐部形式发展中国短道的职业体育。国外普遍采用这种模式,由俱乐部投资教育,减轻政府压力。我们想把七台河做成一个真正的培训基地和摇篮。”

事实上,我国花滑名将陈露几年前也曾在深圳开创花滑俱乐部,但始终未能成功打破俱乐部模式与体制之间的壁垒。王濛的对策是通过家乡实现“自下而上”。“地方政府这次给了我们很多支持,这就使我们的俱乐部和政府密切关联起来。今后,我们向地方队乃至国家队输送人才,也就有了途径。比如打年赛,孩子们可以代表俱乐部;打大赛,可以代表七台河、黑龙江。国家队如果觉得我们孩子优秀,完全可以送上去。我一直想,如果北京和张家口2022年冬奥申办成功,中国的冰场上站的冠军是我们俱乐部培养出来的,哪怕只有一个,那我们就算没有白干。”

“冰上雅姿”用4年时间逐步实现了向中国花样滑冰的“反哺”。申雪、赵宏博搭建的商业平台,让中国年轻运动员获得了与国际顶尖现、退役运动员每年集中直接交流的机会。这同样是王濛的心愿。“我们的俱乐部跟美国也有协议:每年我们把他们的小孩接到七台河,跟我们的小孩做交流,同样也让我们的小孩交换到美国去开阔眼界。这也是俱乐部的优势。”

毫无疑问,王濛敢作敢为,即便体育服装行业正处低谷,即便冰刀、冰鞋大众需求不高,她依然选择了“风雨兼程”,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勇气。或许,她是体育人,离不开这个行当,这是一种最淳朴的爱;而对于女性、残疾人、退役运动员的倾斜,正是其“关注弱势群体”的企业文化体现;而为家乡回报一份真情,为国内冰雪文化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佳话,或许她正在找寻的是这个时代渐渐消逝的侠义精神,也许缺少巧取的手段,但绝不会缺少勇气和朋友,不会缺少赞许和掌声。

224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