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一

引言:

《纲要》第三部分指出:教师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案例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们正处于中班时期,他们喜欢画画,已拥有一定的技能,但在绘画中缺少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喜欢游戏,却难以控制自己的持久性。他们喜欢表达,却分不清场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仅是大人,孩子们也不例外。在幼儿园里,我们不难发现集各种缺点为一身的孩子,他们不仅课下调皮、吃饭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高兴了,甚至还会撒个小谎……,他们的存在有时会让整个班级秩序大乱,让我们这些老师备感无奈,甚至于束手无策,可是他们真得就这样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吗?答案是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姓名:越越在玩球游戏中,老师请小朋友在草地上拍球,提醒幼儿不要离开规定的区域,可越越却抱着皮球跑到走廊边的台阶上,让皮球沿着台阶下楼梯。其他小朋友看见了,觉得很好玩,纷纷效仿。 教师看见这么多小朋友违反

另一名教师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首先肯定了越越的玩法,然后带有启发性地对大家说:

片段二:

申申是班上公认的顽皮孩子,平时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做事情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常常

教师在巡视时看到,非常严肃地对申申说:

案例分析反思:

分析,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如果从守纪律、规则的角度或许是出轨的,但是换一种角度去考虑,这也正是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显现。教师应正确处理好

在以上案例中,一位老师眼中的调皮蛋,需要严加管教。但在另一位老师眼中确是充满想象力,创造力,活泼聪明的小精灵。因而给予了欣赏、鼓励和引导。

然而,遗憾的是现实中顽皮儿童们在众多老师的训斥和高度控制下,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长此以往,他们受到教师过多的干涉和限制,则有可能形成畏缩、胆怯、过分依赖的不良人格特征。 策略调整:

1、满足交往的需要如果教师能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

2、发现闪光点我们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面对

赞扬、鼓励和引导。不要用带色的眼睛去看待他们,要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重视和关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要我们停下来认真分析品味,一定都会有所收获的!幼教同行们,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分享每一个孩子的快乐,用心去欣赏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美!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好老师!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二

一个医生总是伴着对一个又一个的病例的研讨而逐步生长,一个律师也是在一个又一个案例的分析中不时成熟,我们教员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只要学习、研讨教育教学案例,还要学会案例的写作。地方电视台播出的《发明的天梯——家长如何开发孩子发明力》一书就是一部讲述100个鼓舞孩子发明的故事的案例,另外还有一部反映东方国度教育孩子的经典著作《爱的学校》也是由80余个案例组成的。这两本书没有通篇的实际说教,但却通知了人们很多道理,令读者爱不释手。

什么是案例?

案例都是事情或许故事。是事情就要有进程,不是立体的去剖析,而是静态的反映进程。在事情中都有成绩或疑问情形。一切的故事和事情不一定都是案例,但案例则必需是事情或故事,案例里都包括着成绩。案例中的事情要有典型性。表如今含有成绩疑问的阐明意义,在教育教学上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这个事情应该是在最近三年内真实发作的。 教育教学案例的特点

普通来说,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拟容易了解。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前想象的教育教学思绪,是对预备施行的教育措施的扼要阐明;案例则是对已发作的教育进程的照实反映。而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拟相近,它们的区别也表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这个区别次要表现为上面三点:

1.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思索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成绩,动笔前要有一个比拟明白的想法。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资料停止挑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待特定的内容。

2.案例要阐明后果。普通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要想象的措施而没有施行的后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载教学的进程而不引见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只要阐明教学的思绪、描绘教学的进程,还要交待教学的效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先生的反映和教员的感受等。读者晓得了却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进程的外延的理解。

3.案例要有评析。关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点思想、进程、后果,对其利害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剖析。评析是在记叙根底上的谈论,可以进一步提醒事情的意义和价值。

为什么教员要写案例?

案例可以记载我们本人的教育教学的阅历,是记载我们生命痕迹十分好的手腕。

案例写作有助于我们去看法本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写作有助于我们反思本人的教育教学行为。

案例写作有助于教员之间分享经历、增强沟通。

案例写作的根本要求:

要围绕一个主题来写,复杂的一个课堂实录是不能成为案例的,案例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德育、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叙说上要有矛盾的抵触。阐述要详细、明白,要视事情的复杂水平而定字数。要有一个从

开端到完毕的完好情形。 要反映事情发作的特定背景。 要可以提示教育教学任务的复杂性,要反映教员与先生复杂的内在心思形态。

案例的写作格式:

1、背景的剖析。包括事情发作的地点、组织机构、人员等等,容量能够较大,提供成绩发生的场景。

2、成绩的反映。在写作这些内容时,要细心品尝,由于关于处置成绩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并且相关水平也最高。

3、成绩的处理。对所存在的成绩寻觅处理的办法、途径和手腕。

4、反思与讨论。这是对处理成绩的办法的深化剖析,哪些恰当,哪些不恰当,便于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惹起留意和改良。(这是案例的精髓局部。)

5、讨论的成绩。

教育教学案例的撰写

1.要选好素材

案例的素材选取办法有两类:一类是按既定的方针去选材。比方,经过一段工夫的实验研讨,为了推行经历,去选取好的典型。另一种选材办法是即时性的,在教育教学研讨进程中或许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某一个事例特有典型性,虽然事先没有选案例的义务,但也要把这个事情很好地记载上去,并把事先的感受和启迪写出来,这是即时性搜集素材,我以为后一种素材更鲜活,更具灵性。

选取素材的准绳就是资料为理念效劳,为主题效劳,资料表现理念。

选材的另一条准绳就是可以选全程,也可以选局部,可以是完好的一节课,一个教育事例,一个教育进程,也可以是一个片断。

2.客观真实地记载

案例首先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所以在记载这个故事的时分要真实、客观。写案例决不是为了发明一个完满的典

型,而是表达在详细的教育教学理论中怎样施教的,怎样育人的,因此案例首先要真实、客观。

3.案例的言语要生动生动。

对事情事先的氛围、局面、人物的表情要写得生动、生动,使人看了,如身临其境,防止板滞、僵化。一篇好的案例应有令人兴奋的亮点。

4.案例要有启迪思想的剖析 有入情入理的评点。

素材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有些能被人看到,有些是包含在事情处置的进程中,需求具有较高教育实际程度和较丰厚的教育教学经历的专家给予剖析评点。

案例示例一:

我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员吴士平教师的一堂语文课,内容是《宋定伯捉鬼》。依照教材的本意是阐明宋定伯这团体很机智,他经过把本人打扮成鬼,获得鬼的信任之后,使鬼表露了真相,后果把鬼给捉住了。 吴教师也是按这个思绪引导先生去学习这篇课文的。那是一堂地下课,在讨论宋定伯英勇、机智时,一个先生站起来说:教师,我有不同的看法,宋定伯其实很虚假,说假话,骗了鬼,而鬼反倒说真话,所以宋定伯这团体是不讲诚信的。事先先生都为之一愣,听课的人也都肉体一震。吴教师略一思

索,立即表扬了这个先生,表扬他敢想敢说,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时分勇于宣布本人的见地。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首先是先生的积极性充沛调动起来了,其次是吴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尊重先生、鼓舞特性的教育思想十分值得称誉,她们勇于打破人善鬼恶的惯例看法很不复杂。但是在案例之外,我们不由要问,诚信的施行是在诚信者之间,当你面对的是诡诈奸滑之徒时,难道也要把本人交给对方吗?诚信和战略该如何施行,如何掌握,虽然这个成绩很深奥,但也不可不点拨一句,引发先生在今后的行为中,生活中去考虑,而吴教师恰恰是这样做了。她把这个成绩作为考虑题留给了先生,这不正是大语文教育观的表现吗?不正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表现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案例。加上精彩的评析之后,愈加光芒耀眼。 案例示例二:

在座的教师能够看过上海七宝中学青年教员王红写过的案例——《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讲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诵,后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窗遭到了哄笑。王教师将这件事写了这样一篇案例:

台下的同窗们紧紧凝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缄默中,我忽然从懊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不知所措的为难吗?但是是自信打败了这一切。有时分,一次小小的成功用够激活一团体潜在的宏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往往可以摧毁一团体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个男生难道会堕入后一种情形吗?不,决不能。我终于浅笑着启齿了:“既然他不太习气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

定,同窗们也纷繁趴在桌上。终于,我的面前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响。那确实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由于动情的缘故,我听到的声响渐渐响了起来,进展也不多了,有的中央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晓得他已渐渐进入了形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然回头看看他。我居然发现台下早已有不少同窗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凝视着他。朗诵完毕后,教室里响起一阵暖烈的掌声。我晓得这掌声不只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参见《上海教育科研》1999。6)上海市教委张民生副主任在《一个素质教育进课堂的生动案例》一文中,对这个案例评论道:

有口吃的孩子说不出话了,普通好教师的处置办法是:“没关系,你先下去,再好好预备一下,下次还无机会。”但王教师有另一种视角,一种新的境界,这么处置这种局面,化解为难的处境,关于先生能够是终身难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教学进程中,考虑成绩的角度是以我原来设计好的教学进程为主呢,还是以先生为本去思索成绩。(参见《上海教育科研》1999.6

下面这个案例首先是记叙的详细、明晰、生动,我们看了如身临其境;其次是点评精辟深入。点评人并没有说王教师做得如何如何好,而是指出王教师处置课堂上这个先生的成绩时的新视野,新的角度,即是以原来设计好的思绪去教学还是以先生为本去考虑处置成绩的办法。只要百余字的点评,让读者茅塞顿开。

案例的评析不要太长,贵在精练,精到。精炼是指无废话,精到是具有入木三分、鞭辟入理的功夫。这就需求我们在理论中不时去探索、磨练,进步本人。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三

两种“本能”

——我的三则教育故事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 张旭欢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罚,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

小李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 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李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老师这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现在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紧接着,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只有朋友这个词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情。朋友,是你可以寻找帮助、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助、排忧的人。伤心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老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老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

很多学生激动地搭话:“老师,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小李摘录的,老师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李,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直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既高兴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清里,可以读出他被老师表扬、被大家接纳的快乐。

课后,我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说:“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吗?这样方便出黑板报的同学抄写„„”小李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到学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来的人请大师当众表演。大师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众人等了一会儿,却见大师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大师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天下午,课代表小王一脸沮丧地来到办公室,抱怨说:“老师,好多人都不交作业。”“不交作业?”我陷入了沉思:发火是没用的,顶多好几天,然后依然如旧。既然“山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

自习课的时候,我拿着红笔走进了教室,按顺序给学生面批作业。见状.其他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业本,摆在课桌上。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见我“地毯式”批改作业,一个都不放过,也都飞速地写起作业来。一节课下来,一直俯身讲解的我腰酸背疼,但心情却非常舒畅。长时间以来,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主动问问题的习惯,而老师又不能及时辅导,致使作业本上的错误依旧。而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学生的作业,还“新账旧账一起算”, 学生们原有的一些学习困惑都得到了满意解答。

这之后,他们不但作业上交积极了,而且学生们主动问问题的也多了。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这学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小张平时语文课表现特别好,古文默写次次满分,可期末考试成绩勉强及格。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默写时特意留心小王并在班里展开调查,终于发现原来小王平时默写时作弊,有时写在桌子上,有时小抄夹在指缝里„„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张这样的学生以前我也曾遇到过,不过他表现得更激烈些。他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学生,虚荣心非常强。因为他是班干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很高,要求处处给同学做表率;但同时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浅、自欺欺人,幻想不劳而获。按照心理学原理,其实他这样做,恰恰说明他心虚,是不自信的表现。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会直接在班里不点名将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全班一起分析原因,指出这种“掩耳盗铃”行为的危害,促使当事者改正,并且要求大家一起监督。另外一种稍微缓和些的做法就是将其叫到办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张个性张扬、崇拜英雄、自认为是班里“最有男子汉气概”的,喜欢说大话,是典型的“顺毛驴”,只喜欢听表扬,越表扬越来劲。我冷静观察他一周,他似乎意识到什么了,刻意表现得很好。既然这样.我决定暂且不揭穿他,先让他“假装”。装的过程就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装”习惯了,也就成真的了。这样会帮助他真正强大起来。

为此,我在班会上总结期中考试时,提到有些同学在大考中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并有意识地提到小张:“小张同学平时的语文成绩是咱班的‘一哥’,这次考试‘马失前蹄’,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他的实力。”听到我这番话,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仅仅是小张,数十双眼睛里满是惊诧。放学以后,我又特意找到小张,拍拍他的肩膀:“小张,压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潜能,你平时默写全都会,这次是太紧张了。看来你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要记住:你是咱们班的学习风向标,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个倔强的男孩都快哭了„„我知道,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却给他注入了催化剂,我的“善解人意”会使他没有退路。

我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满足了小张的心理需求,不但帮其掩饰了过失、挽回了面子,而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何发?只能拼命学习,充实自己,以达到真正的提高。他后来在周记里写道:“我不敢停下来,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我是‘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否则等于承认我不但学习不行,而且品质很差,我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只有使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弥补以前的过失。语文

老师铺天盖地的表扬,班主任满满的期望,同学们质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懒惰、浮躁、虚荣。我拼了!”

接下来让我更得意的是,所有老师都惊讶于小张的表现,他不但踏踏实实地学习,而且为人诚实大度,作业工整认真,上课表现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试一举跃到班级前十。如今,他稳稳地位于班级前十,已成长为一个更加理性、沉稳、健康的阳光男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好”的愿望,这也是他们的“本能”,只不过常常被懒惰等负面因素所蒙蔽。擦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激发他们“想好”的“本能”,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批评的“本能”只会压抑他们“想好”的“本能”,只会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黯淡。

两种“本能”其实也就是两种角度,一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说到底,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情感的。当教师真正关爱学生,用心、用情,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和对待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克制自己的“本能”,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本能”,创生出更多和谐美好的音符。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 毛静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风波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3.灵犀一闪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想要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说悄悄话,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如果孩子都把我当朋友,跟我说实话,那么,“借跳绳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这么想,可心里还是没底: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于是,我立即在班里举行了一个“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的讲悄悄话活动。我对大家说:“小朋友,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今天我这位大朋友想和你们做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愿意吗?”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太好了,我想和老师交朋友„„”这群顽皮的孩子忍不住欢呼起来。我借机鼓励道:“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如果大朋友做错了事,现在知道错了,很想改正错误,你们会原谅我吗?”“会!”“我也会”„„孩子们回答得很真诚。眼看时机成熟,我赶紧揭示游戏主题——“知错就改”,并宣布游戏要求:“下面我们就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向他诉说压在你心里的秘密。倾听秘密的朋友要做到:帮助他保守秘密,提醒他改正错误!悄悄话游戏开始!”

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是那么天真、纯洁。话音刚落,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开始轻声细语起来。看着小朋友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失落:孩子能把他们的秘密告诉我吗?毕竟我是他们的老师!万一没有孩子来找我,丢失的跳绳怎么办?还能找得回来吗?我的心中充满忧虑。这时,性格活泼开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身边,“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对吗?”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大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响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来!”我趁势引导:“朋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吧!”他马上就把橡皮还给同桌,还对李响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我本以为他会让我为他保守秘密,没想到孩子能当场认错,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不一会儿,又有许多孩子来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小错误,他们都得到了我的表扬。“真是勇敢的孩子,记住,这只是我们俩的秘密!”

4.等待花开

“丁零零”下课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有关跳绳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这个游戏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学,我正在教室关门

窗,一个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晓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书包。“要不要老师帮忙?”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到她身边,她红着脸低声说:“毛老师,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吴梦的跳绳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诉别人,行吗?”我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经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天等待,“借跳绳事件”终于可以结案。“知错敢于承认,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我不敢自己还给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绳放在老师讲台的抽屉里,我帮你还。不过,以后借东西时,一定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好吗?”她使劲地点点头,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很多时候,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对于晓菁的这份等待,是我对她犯错的宽容,更是对她自尊的呵护。正是这份等待让她在愧疚之后能够平静而从容地抬起头„„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爱的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开。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种子会慢慢地发芽,花儿会悄悄地开放,我会静静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守候花开的幸福„„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四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虽经验不足却对于教育教学有诸多热情,并视之为终身使命。平时一直关注新教育的改革,身为数学教师的我,力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新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下是我的一些教育教学反思。

一、数学学习需要最佳心态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而且也应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传感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构成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我认为,要构成数学学习最佳心态,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二、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而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去挖掘数学,不仅要能“做”、“会理解”,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去“理解”,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辨证等方面去展开。

以函数为例,函数概念主要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特殊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函数的全部。

教师在教学生时,不能把他们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三、多媒体走入课堂势在必行

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于实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信息技术与新教材的整合更能体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高中数学新教材简洁、实用,一改过去教材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结果轻过程”,对背景知识的关注和应用不够;不注重实践和应用。新教材中选取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和学生熟悉的教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结论及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扩充了课堂容量,而且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

多媒体的应用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一改老式数学教学的苦燥无谓。因此,多媒体走入课堂势在必行。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五

美术课本里经常会有一些美术作品,尤其是一些外国美术作品中的雕塑、油画里面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裸体的,或者是半裸,每当看到这些,学生们的反映都很怪异,有些胆子大的男同学就发出怪叫;有些女同学就赶紧低头或保持沉默;有些同学甚至会在书本插图上显示的特殊部位画上符号„„每每碰到这样的情况,用何种更贴切的言语去引导学生?学生的眼中的“美”与“丑”到底以什么为标准的?

在一次美术课上,当我提问要求学生对雕塑作品分类时,一位男同学说:“雕塑可以分为穿了衣服的和没有穿衣的”。他的话音刚落,就引发了好一阵怪笑。看着同学们好奇但是又似懂非懂的样子,我严肃地说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审美差异,介绍了米开朗基罗、罗丹等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雕塑作品,强调了人体艺术的运动、健康和自然美,顺手从桌上翻阅一本书,这本书中有几幅国内人体雕塑作品,正好可以给同学们看看。这时有的同学在忍不住偷偷地笑,还有还乘机大声怪叫,而更多的同学(女同学为主)保持沉默。

面对学生的反映,我很被动,也很生气。但是我又不能回避这个话题,回避将意味着什么?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健康的审美情趣欣赏人体呢?

这时一个调皮的同学开始插嘴:“老师,不是我无知,是我们怕丑。”全体同学都笑了,诡秘地望着我,看我怎样回答。这确实又给我出了个难题,不过我不愿意被他们牵着走,我的的智慧锦囊还不会“资源欠缺”。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觉得人体丑吗?”没有人站起来反对,都神秘的笑了。“我这里倒是有几幅丑的。”我还没有说完,学生惊讶地望着我,有女同学连忙夸张地捂着眼睛,我说:“这都是你们的杰作,正好利用现在的机会作为回报展示给大家,心里好好地想想,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美术教室后面的桌子上有很多被学生弄坏的学生作品和素描师范挂图。我拿出其中的一幅素描作品,画面已经被恶作剧的学生用签字笔画的乱七八糟;几张素描师范挂图也被恶作剧的学生挖破了;被还有摆在架上的石膏头像也被学生用铅笔添画了眼珠和胡须。。。。。。

“谁来谈感受?究竟美与丑的标准是什么?”我说,“你们对这样的作品怎么评价?”学生什么也没有说,刚才的神秘笑容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严肃的对同学们说:“对作品的尊重和认同是你的文化修养问题,你甚至可以批评可以辩论,但是随意涂划毁坏作品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

我继续翻到书本中间的裸体画,问学生这怎么样?画家为什么画不穿衣服的人?赤裸的人体美吗?

我注意到,学生们听得挺认真,脸上的红晕渐渐退去,羞涩也不见了,似乎听懂了我的话。我拿出几幅极具动态美的裸画,又谈到了一些人体绘画的基础理论,如头像的

也没有继续展开关于人体的话题,这是一个很中国国情的话题,只有慢慢渗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怎么可能在一节课把它阐释清晰?只有在接触和了解的同时,接受和认同。当然重要的是,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态度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

《心理学》不是告诉我们:“孩子天生就有一颗好奇心,一切未知的领域都会成为他们探求的目标,关注人体也是无可非议的正常心理。”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关注异性的行为,便采取不是训斥、挖苦,就是回避的教育方法。训斥、挖苦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毫无益处;回避也不是办法,孩子太小难以辨别是非,放任自流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害的如果正面引导,用美去抢占孩子的精神阵地,不健康的思想也就退避三舍了。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六

爱,改变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 各位老师下午好!站在这儿,我倍感骄傲。我骄傲,是因为我有这么好的机会站在这里;我骄傲,是因为我能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个值得我骄傲的一个故事。 每逢过年,我都会接到一家三个人的电话。孩子说:“老班,我拿奖学金了!”爸爸说:“老师,豪豪真的长大了,都给我从他学校那带烟回来了。”奶奶说:“丫头,多亏你了,我们的家像个家了。”虽然话语朴实,但我知道这是他们惦记这我呢,心里总是暖暖的。那孩子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是班上的一名男生,叫豪。回想当年,豪是以为脏兮兮,行为孤僻的孩子。每两周回来办公室打电话向其父亲要钱:“我没钱了,快打200块过来!”“这次怎么还不打钱过来啊,你想饿死我啊?”诸如此类的话,我听在耳里,难受在心里。豪怎么会对自己的父亲如此无礼?怎么办?想帮助他,却无从下手,显然单纯的地说教对这孩子已经行不通了……无意间看到一句话:爱可以融化坚冰。对,我何不用爱去感化豪呢? 当务之急是要深入了解豪,很快从豪的家人、同学及高中班主任那儿,我得知,豪很少与人沟通,从小妈妈与爸爸因为感情不合离家出走,有年迈多病的奶奶一手带大,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境贫寒,豪视父如仇。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开始走近豪。

第一步 现身说法,取得信任

与之多次聊天后,我有意无意地聊着自己的烦恼,爸妈吵架,爸爸脾气暴躁等。(当然这也是事实)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股杀气,全是仇恨。“怎么了?同情老师了吧?”我见机问他。它沉默了许久之后说:“老师其实我比你惨得多了。”豪含着泪道出了他如何被同伴欺负;如何孤独害怕:如何恨自己的父亲。我也跟着流泪了,当时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很明显,豪开始信任我了,这一步为我今后彻底唤醒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 沟通家长 取得合力

重点是做其父亲的工作。由于常年在外,父子极少沟通,矛盾不断加大,多次话访后,豪的父亲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的严重性,最终愿意和我合作。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我知道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帮豪放下仇恨,还他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步 细致观察 把握教育契机

一个从小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我们可以想象他所经受着的痛苦、复杂、漫长的感情磨砺!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母爱去感化他。当他身上有股异味时,我会为他准备好香皂和浴票;当他大冬天蜷缩在冰冷的凉席上时,我会为他铺上暖暖的棉被;当他因为奶奶生病感到无助时,我会利用自己丈夫是医生的资源前去为奶奶义诊。点点滴滴,我就是想让豪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爱,让奇迹出现了。冰山开始融化,豪的心暖过来了。随着豪父亲对他的关心也日益增多,豪慢慢地变了,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去爱。

很庆幸自己的坚持,豪的一家有了阳光!从此更坚定了我用爱去完成我的教育使命的信念!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七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同龄人中,我没有靓丽的外表和时尚的服饰,但我是学生眼里最美最美的老师;我不想苍白空洞的说我为教育事业做了些什么,但我敢说我15 年来是一步一个脚印,以我的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爱我的学生。正是这份真诚的真挚的无私的深沉的爱,我教的孩子能快乐成长,我的教师生涯也充满阳光和快乐。 再多的辛苦劳累在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之下烟消云散,无影无踪!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当初,我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在我日记本扉页上的时候,“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一句很简单的话语,真的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包含着浓浓的师爱。马尔克姆·戴尔凯夫是一位职业作家。小时候是个很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信心,没有朋友。但是,老师布劳斯太太的一句评语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在一次作文中,老师给他的评语他永远都忘不了——“写得很好!”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成功而又充实的一生,并且也热情的鼓舞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在我读到这四个字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我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将来我能做什么,”戴尔凯夫说,“直到读了布劳斯太太的评语,我才找到了信心。那天回到家后,我又写了一则小故事,这是我一直梦想着去做却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之后,在读书的业余时间,他又写了许多小故事,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交给布劳斯太太。而布劳斯老师对这些稚嫩的作品则给予了鼓舞人心的、严肃而又真诚的评价。“她所做的一切恰恰是当时的我所需要的。”戴尔凯夫说。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没有人能左右我们的命运,但是老师、朋友的一句重要的话语有时就如同人生的一颗启明星,温暖我们心灵的港湾,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程。优秀的教师就是一团火,一座丰碑。能给人以示范,给人以热情,给人以动力!。

我自己也遇到过很多鼓励我的老师和朋友。小时候,我转学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特别自卑,但是班主任刘老师给了我热情的帮助和真诚的关心,经常鼓励我,说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是个很用功的学生,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就是在我中考之前没有信心的时候也鼓励我:“哀兵必胜!你会成功的!”结果我不负众望,考了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还有很多家长朋友,都给我很多的鼓励和很高的评价!“你是个优秀的老师!”“你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我的孩子放在你的班里很放心!”我听了真的非常欣慰和自豪!记得有人曾说过:“我曾想做一个伟人,但没有成功;后来我又想做伟人的妻子,业已失败;现在我想通了,我要做伟人的老师。” 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

所以我在和孩子们相处中,更多的是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殷切地期望!表扬他们的优点,赞美他们的闪光之处,用美好的语言激励他们,用真善美的故事启发他们,快乐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幸福荡漾在他们的心头!

我曾经讲过丽娜的故事,丽娜是个一生下来就裂唇的可怜的孩子!她肯定:除了家里人,没有人会爱她。二年级时,丽娜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老师长得很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她、尊敬她。但丽娜觉得没有一个人比她更爱伦纳德夫人。因为这里有个不一般的缘故——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一次耳语测试: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耳,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一遍。可丽娜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她不愿把这事说出来,以免被人嘲笑。早在幼儿园时,丽娜就发现没人注意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而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测验时,丽娜都假装用手捂住了耳朵。这次同往常一样,丽娜又是最后一个。她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会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

终于轮到丽娜了。她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她静静地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她的心田,抚慰了她那颗受伤的心,这句话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这位美丽而亲切的老师轻轻地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这短短的一句话,给了一个常受嘲弄的残疾儿童以震撼内心的巨大的欢乐和生活的勇气,丽娜从此不再孤独,不再自卑;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爱的老师也爱自己!乌申斯基说:“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该耐心、细心。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对他们充满希望,真诚地爱着他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子,把浓浓的师爱化作每一个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一定会有更多的奇迹和惊喜。人生因为事业才显示生命价值。我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我将继续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分分秒秒地珍惜宝贵的时间,真真切切地爱着所有的学生,踏踏实实地做着该做的工作,这,就是我的平凡人生平凡路。套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作为我的结束语——一个好老师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误人子弟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骄傲地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孩子。

谢谢大家!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八

本学期,我接了一个新四年级班。还没开学,同事就和我开玩笑,说我“中奖”了:全校最傻最难管的学生赵某分到了我班。他的前班主任赵老师也感慨:总算是送走了这个活菩萨,以后学生再怎么差,也不可能比这个更难管了!一番了解后,我对赵某有了一些了解,赵某某,男,11岁,智力水平很低;父亲是手扶拖拉机的司机,靠临时性拉货维持家用;母亲在家翻袜子补贴家用,父母两人智力均不及正常人。赵某在校的特殊表现为上课乱喊乱叫,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下课惹事生非,经常无辜打骂同学等;对于老师的询问与教育只会回答:“不是”、“他骂我”、“好”、“知道了”。我对他今后的教育产生了一丝担忧。

开学第一天,他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暴露无遗。在接下来的日子,我特别留意对赵某的观察。随着一天天的与赵某接触,我发现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赵某总是沉浸自己的世界里,在桌面上乱画,随意撕些本子,弄得满地都是纸屑。写作业时,别的孩子专心致志地写自己的作业,而赵某在老师给别的孩子指导时,满教室溜达,给别的同学捣乱,自己的作业不写(除非老师帮他准备好本子,他才磨磨蹭蹭地写,而且没能写对几个字)。有时还拿别人的笔、橡皮,丢到垃圾桶。课间趁别的孩子不注意打人一下,其他孩子又打不过他(他个子高大而且很胖)。把痰吐到手上再擦到衣服上,有时还吐到其他同学的课桌、书本上甚至是别人衣服上。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向我告他的状,孩子们也不太喜欢和他玩。

分析问题的成因:

从发育上看,赵某像是7岁的孩子,个头比正常的孩子大一号。通过多次与家长交谈和多方位的了解,得知赵某在出生时就不会哭,但当时并没有做及时的诊断,估计是脑部缺氧,;而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也不重视,没有给孩子做任何检查和治疗,因而造成孩子智力上的永久性缺陷。

这些是赵某智力不正常的的首要原因,但这并不能成为他行为古怪、习惯差、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学习的主要原因。智力不正常的原因,是由一个个的原因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父母的遗传可能是第一个原因;脑部缺氧是第二个原因。但是,如果没有后来第三种不良的影响──赵某早期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来加重这种状况的话,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至于造成现在这种严重的后果。在某些情况下,这最后一种状况成了使他在发展方面落后的主要原因。

对于赵某来说,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贫乏性,也是造成他发展上偏差的最有害因素之一。父母亲智力水平有限,不能给予他正常家庭的正常教育。在他出生后的最初2、3年里也不可能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因而他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智力水平的孩子在进入学校后也很难得到应有的教育。一般的教师都会用教所有孩子的方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学得很差,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成绩差,加上行为习惯怪异,很少有老师不放弃他,班级里的孩子也不愿意和他相处。这又使他变得更糟糕,从而进入“老师不管——行为习惯变差——学生告状——教师不当处理——表现更差”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他将成为学校教育的牺牲品。

解决问题的对策: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类孩子的教育问题呢?有人建议送他们去特殊学校学习。这并不是拯救他们的最好方法,只是部分人用来推卸责任的最佳捷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当在普通学校里对这些儿童进行教学和教育,因为有一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是拯救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既然普通学校无法将这些学生拒之门外,那么就应该承担起教育这些学生的责任。

1、理论学习——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1)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

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是我们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我对“不适当的教学”的理解首先是不能以衡量所有孩子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学习落后的孩子。不要随意用打分数的方式来评价他们,只有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才给他们打分数,并且不要让孩子感到他在班里和别的孩子有区别。对于他们,要尽一切努力发展他们的认识可能性,增强他的记忆,要细心地引导他们思考,要以百倍的细致、耐心和同情心,让他们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如果儿童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2)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

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情。良好的教育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最基本的是教会孩子做人,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3)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更多的关爱

在理想的学校内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在现实教育现象中,至少有5%的学生是被教师长期忽视的。本案例中的赵某就属于被教师长期忽视的群体之一。我们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和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继续被忽视。那么今后在对赵某教育过程中除了尊重他,还必须给予他更多的关爱。

(4)善于觉察发现极其细微的变化

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考虑到有些孩子的智力过程的能动性有所降低,他们的智力眼界相对地受到局限,我就作出一些结论,譬如应当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等。

2、实践尝试——初尝成功喜悦

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此位学生。

首先,我从生活上关心他,尊重他,从细微处爱护他。例如给一包吐痰用的餐巾纸,雨天问他是否带伞,一声“冷空气”的提前预报,关照他多加衣服。当他好奇的来看我改作业时,给他一个微笑,问一声:有需要帮忙的吗?每次进教室,先观察他,并叮嘱他可以做些什么事。面对学生一天四、五次针对赵某告状时,我先告诫自己,要冷静、警慎,然后再去处理。处理此类纠纷的地点,一般选择在教室.这样既在全班面前公开分析事情的对错,又让其他孩子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并给予谅解,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其次,深入观察赵某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的动机。他为什么喜欢大喊大叫?很显然他想引起大家的关注。他为什么老是找茬?其实他真的很无聊,想引起身边同学的注意。他老是把纸斯成碎片,为的是打发时间,发泄心中的怨恨。

孩子们反映,放学时,他老是会锁门,不管里面有没有同学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特殊学生教育案例。(我们教室的门是在外面上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连续几天的深入观察。放学时,赵某先背好书包,然后把教室没放好的凳子插进座位(本学期翻凳子的新方式);看到窗还没关时会提醒同学们关窗,如果同学们还是没关窗,放好凳子后他会自己关窗;抬抬头看看教室,检查灯是否已关;这才走出教室,把门关上并上锁。我曾提醒他别锁门,但是没用。这一系列的活动的都表明他是可以教的。尽管他没有考虑到教室里的其他人,他还是关心爱护这个班级的。在他看来,放学时必须要把这些事情完成,才能回家。我从心里面觉得他是如此的可爱!

再则,我利用赵某不在场的时间对全班的孩子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孩子们说说平时自己对赵某的态度,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①他老是找茬的真正原因。②假如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和你玩,你会有什么感受?③你会以什么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经过讨论,孩子们也发现了,其实赵某在班级里一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我趁机引导孩子们要多给赵某一些宽容与关爱;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赵某,找一找他的优点,多夸夸他等。

这些思想教育带给孩子们的触动很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从而也引发了赵某的一些变化。比如,看到老师要出教室,他马上站起来开门;小马同学吐了,我请两位同学打扫,他主动要求也要扫。一次他来看我改作业,我顺口说:你帮我发啊?他居然有模有样的发了起来,开始一点都没弄错,最后剩下几本名字不太好认的,我提醒孩子们帮他,最后他完成了我给他的第一件正式任务。对于赵某的这些进步,我在班中及时进行了表扬,激励他不断进步。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教育,赵某的改变很大。课堂上大喊大叫、随意走动的情况没有了;虽然作业质量不高,但他有作业意识了;虽然还是有找茬的情况,但比以前好转许多了。一个曾经的问题学生有了如此进步,我的心里欣慰极了。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人”的发展,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虽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要你肯坚持,冰山也会融化的。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方法,需要耐心,更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打好这场持久战。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九

捐款风波

每逢星期一,全校师生集合在一起,伴着雄壮有力的国歌,看庄严的国旗冉冉升起,聆听老师或同学令人振奋的讲话,对我来说是一次洗礼。而今天的讲话却是个例外,讲话的同学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宣读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坏消息:二年级三班的王艺璇因患白血病急需救助。消息传来全场一片寂静,同学们的脸上写满了惊愕的表情。

下午的班会上,当我深情地宣读了为王艺璇捐款的倡议书之后,同学们沸腾了,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全部捐给小艺璇,希望她早日康复,回到美丽的校园。为了节省时间,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爱心小使者帮助收钱。此言一出,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每个小组很快就选好了,只是第一小组争执不下,等我定夺。我环顾一下四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其中小宇是个调皮的孩子,最近老是挨批评,不是给同学弄坏了钢笔,就是不写作业。为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呢?“就是你了!”我抓住小宇地手大声的宣读了结果。小宇兴奋极了。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把自己的爱心捐款纷纷拿来,有自己舍不得花的崭新压岁钱,有爸妈的爱心援助,有沉甸甸的钢镚,有的同学在信封上还写上了祝福小艺璇早日康复的话语。当小组长将他们组的爱心捐款纷纷交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按照他们的统计一一记在本子上。可是我在数钱的时候发现少了十几元对不上,怎么回事?“也许是我数错了。”我安慰自己,也怪自己粗心,组长交钱的时候我没有清点,

我认为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啊!

下午,小宇打开一个精心包着的纸包,交给我一百元,我有点诧异地问:“你不是上午已经捐了吗?”“老师,这是我妈妈捐的。”小宇大声地说。“妈妈真好!我们都要谢谢她!”我摸着小宇的头说,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去了。

晚上,小宇的爸爸突然打来电话,说小宇要跟我谈谈钱的事,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小宇下午捐的一百元是偷拿爸妈的,让家长发现了要追回?”“老师,我要向您承认一个错误。”小宇小声的在电话里说。“没事,孩子,你告诉老师,说明你信任老师,老师很高兴你给我打电话。”我安慰道。“老师,我其实上午只捐了5元钱,,那天我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招待客人,我没来得及要,我就把我的5元零花钱交上来。看到同学们都捐了那么多,我有点害羞,我是组长,才捐了5元,我就欺骗了您说捐了20元,回家跟妈妈说了之后妈妈又给了我一百元,今天看您在讲台上一遍又一遍的数钱,我觉得对不起您,我错了。”小宇在另一头嗫嚅着。“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今天你的表现棒极了!请转告妈妈我们全班同学和小艺璇都谢谢她!”放下电话,我长舒了一口气。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谁知星期三的早上,小宇又交给我一个纸包,里面有十几元,他低着头说:“老师,这是我补上的,妈妈说要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这是妈妈预付给我的三个月的零花钱。”这样小宇成为我们班捐款最多的学生,我在班上大大的表扬了他,之后还被学校评为“爱心小使者”,拿到奖状的那天,他兴奋的小脸红扑扑的。

从这件事后,小宇慢慢地转变了,变得自律、自信了,同学们告他状的少了,老师们表扬他的话多了。英语老师说他最近变得爱学习了,模拟考试考了一百一十多分呢,这在从前是根本不可能的。数学老师说他错题少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作文是他最头疼的了,最近也写得流畅了。是啊,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只有家校合一才能尽快的让孩子改正缺点,健康地成长起来!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

陈毅同志经常以谈心的方式让子女了解革命前辈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从而沟通两代人的心灵。

1963年8月间,陈毅同志就先后四次和儿子谈话。

他向儿子讲述家史,他还谈了外祖父给他的印象。正是与外祖父的接触,使他看透了官场上的那些人物的丑恶面目,开始对腐朽没落的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了认识。

陈毅同志又回忆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由于地主家庭出身,家庭没落了,受人歧视,才感到社会的不公平,有了模糊的反抗意识。又由于接受了洋学堂的教育,感到必须向西方学习,才能变弱国为强国。这时,心里萌发出一种民族责任感。

到了西方,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影响,崇拜“自由”“平等”“博爱”。每到星期天,看到法国的工人也系领带,逛公园,参加舞会,看不出受压迫的样子,认为要学法国,学资产阶级。可是不久参加了勤工俭学,深入到贫民窟里,才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和工人的悲惨生活,从而对资产阶级有了新的认识。

陈毅同志还检查了当时自己思想上的矛盾,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斗争很激烈。在法国既接触了马列主义,又想当博士,进入上流社会显赫一下,荣宗耀祖。正在这徘徊之际,他找到了共产党,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真理。

回国后,由于当了留法学生与段祺瑞谈判的代表,出入官府,又能写文章发表,颇受赞扬,思想有了波动,资产阶级思想又重新抬头。经过认真的自我教育,自己于1920xx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与旧社会决裂。

陈毅同志在无情地解剖了自己之后对儿子说:“我觉悟的比较迟,但一级觉悟就坚决干,我认定一条,党内比党外好,同志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党的事业可以发展,革命一定走向胜利。”他还说:“觉悟迟没关系,有反复也不怕,只要真正觉悟就好办。就怕觉悟得早而不真,迟早仍会动摇,也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改。”他对儿子吴苏说:“能得到组织批准入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入党后,下定决心,坚决干到底,更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一

他的名字很响亮

他的名字很响亮——万星。

个子高大的他,似乎向众人展示:他是一个阳光少年。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时候,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他:勇于担当,不负众望。不料,我遭到了当头棒喝:在全班喝彩之后,他无动于衷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屑一顾地甩出一句话:“我不想当”。初次走马上任当班主任的我,确实在精神上趋趔了一会儿。这时,我领教到:冷漠的学生大有人在,班主任单凭一腔热血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还要讲究策略。

时间在一天天的流逝,冷漠的他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带给了我诸多的麻烦:隔三差五的迟到,上课说话,不穿校服,不佩带校徽,无故旷课,不良习惯很多;为此我找他多次谈话,他都每次“虚心”听取我的意见,主动承认错误并写检查;可是不出一两天他还是照样,曾经按照班规处罚他做了两周的值 日,跟家长谈话,但这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他的这些坏习惯丝毫没有改变。不仅如此,他的“号召力”非同一般,竟然能在自习课的时间组织班上同学十多人去打篮球。他的这些行为,让我伤透了脑筋。同时,我也不由自主地冷落他。不料,这一招似乎凑到了功效,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国庆节快到了,高二年段学生自行组织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万星在课后走到我面前:“周老师,傍晚我们班和八班进行篮球比赛,你来助阵好吗?”看着他热切的眼光,我故意装着漠不关心:“老师可能没有空,你们自己组织吧。”他楞了一下,看上去失落极了。

傍晚,我出现在蓝球场上,事后回想,真的是不虚此行。蓝球场上的万星让我刮目相看:他几乎无人能挡,班上的蓝球队员也个个听他指挥。蓝球场上的他确实是众人之星。这场比赛自然轻而易举地打赢了。万星在我面前露出了骄傲的笑容。这时,我的耳边想起印度一句谚语:想做一件事,会找一个方法,不想做一件事,会找一个借口。 为此,我便从他兴趣爱好入手,他爱好篮球,那我就要充分肯定他。所以,在赛后我由衷地对万星说:“酷毙了” 。没想到这句年轻人的口头禅加深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我终于初步在他的心目中树立了威信,然后我把以前的批评教育改为表扬鼓励,一次他主动要求把全班同学喝饮料的瓶子拿到外面收购站卖了作为班费,这种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时间的精神我在班级大加赞赏;对他近来一个月能够不说话,按时交作业我也给予表扬鼓励,这样渐渐的去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在体育方面好以外,其他方面也可以做的更好。在他的影响之下,班级的纪律方面有名显好转,我在管理班级方面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时刻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恰到好处地进行表扬鼓励,比起批评教育,更能事半功倍。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二

批评的艺术

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动员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如我班的刘鑫同学,常常迟到,有一次他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仔细想想,有哪些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后来,他不但极少迟到,而且还能够认真学习了。事实证明,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批评要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老师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

五、批评要迂回启发。

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认识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定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用意的。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三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the measure of a man’s real character is what he would do if he knew he would never be found out .-thomas macaulay (英国历史学家)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它的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青少年正处于思想品德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终生来说,有着定向和奠基的意义。而在整个德育工作方面,我认为,让学生树立“慎独”的思想观念,才是德育工作中的奠基石。

然而,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不难发现,甚至于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 ——许多学生人前一种形象,人后却是另一种作风:举一个共性的例子,好多学生,特别是女生,在参加学校的义务劳动中,表现的特别积极,勤劳,吃苦,不怕脏,不怕累。而回到家中,甚至于连“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之类的家务活都不愿意干;还有一些学生,当老师在场时,各方面表现的非常令老师满意,讲礼貌,懂人情,言谈举止高雅得体,而老师离开以后,这些学生的表现肆无忌惮令人痛心,甚至气愤;值日生擦黑板规定要把黑板擦干净,至少让下节课的老师看不到上节课老师的板书笔迹。每次我上课,黑板擦的都是干干净净的。我想,其他教师上课是否也如此呢?有一次,我故意课间去教室,结果黑板擦的一塌糊涂,不仅上节课的内容相当清楚,而且大上节课的内容也依稀可见;还有个别学生,自认为无人在场,或无人知道,做一些有愧于自己良心的事情:记得我班有一次选举班干部的过程,事前我没有发选票,让学生自己用纸条写下选举人名单,结果,班级全员50人,却收回了53张选票。我被这种结果惊呆了,我想搞这种恶作剧的学生并非完全置道德于不顾,他们是缺乏自觉的道德意识,有人在场,他们遵守道德,那是他们害怕舆论谴责,道德对他们的约束力仅仅是外在舆论;无人在场,干什么坏事似乎心存侥幸,又似乎心安理得,那是因为外在的约束力已经不存在了。

可见,“慎独”的前提是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良知,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约束力的。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利用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有人在与无人在一个样”,引导学生达到这种“慎独”的境界。

基于此,我针对在班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经常给学生讲述关于“慎独”的一些美谈。比如:东汉名臣杨震,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讽刺地回答:“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结果行贿者灰溜溜的离去。同时,通过一些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活动、课堂阅读材料等多种形式,告诫他们:仅仅为了沽名钓誉而循规蹈矩,仅仅从个人利害得失的角度去遵循道德,都算不上道德上的真君子,“慎独”才是真正的道德境界。让他们懂得,“慎独”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只有经过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磨练,才能逐步做到“慎独”。

教育的结果,许多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室里自习课有无老师一样安静,讲桌上的粉笔沫被同学悄悄地擦净,脚下的废纸被同学悄悄地拣走,坏了的拖布有同学主动修好„„ 班里处处是正气,宿舍里处处是和气,良好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同学们的学习有了保障,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氛围,大家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共同生活,共同进步,共同谱写人生的壮歌。

我想,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能够真正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筑起道德的栅栏,我们社会的道德风尚就会更好。特别是新世纪的青年,他们的思想状况、道德水平、行为表现,都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道德风貌和社会风气,影响到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素质的高低,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力争让每个学生达到“慎独”的境界,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四

案例现象:

班上有一位名叫刘的男生,乍一看没有什么不良感觉。但只要出现在班级里的人群当中,就开始出现各种不近人意的情况。先是陆续有任课老师反映他上课聊天、睡觉、玩手机。他上课喜欢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引得大家哄笑。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不拒绝,无论什么事情被批评都是笑笑的听着,并保证再不会有下次;常出现迟到、旷课现象。

二、问题记行为表现

1、性格倔强,固执,好动,责任感薄弱。

2、比较聪明但不爱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缺乏主动性。

3、爱和同学打架,爱骂人,做事偏激,不爱接受批评。

这个孩子从小由奶奶一人带大,由于隔代教育,存在代沟,祖辈们只能一味地弱爱、袒护、放纵,在培养、教育方面他们却无能为力。渐渐地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自律性较差。 另外,该生的父亲就一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回家,更谈不上父爱。生活、学习全靠奶奶一人照顾。小时奶奶视他为小皇帝,无论要什么都会满足他,长期以往,变得谁的话也不听,任性而又懒散,可现在大了想管又管不了了。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赞扬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在受表扬时,脑神经活动就快,也更加灵敏,做事的效率就高。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表扬和鼓励无异于小树苗成长过程中的阳光和雨露。处理同样的一件事,一个正确的引导会让学生充满

自信,走向成功,而一个批评只能让学生丧失信心,走向消沉。老师应站在学生的年龄段去体会学生的迷茫之处,了解学生的需要,发现存在症状的根源所在,并以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的角色。平时能多学习心理学,适时开展心理辅导,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俯下身子,走进他的思想深处,了解这个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与他交流,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的心扉,让学生觉得你值得信任才会跟你说实话,才会接受你的道理。进而以这样的方式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塔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思想教育。但是能注意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不对他造成伤害。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五

挖掘 “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

我班有一位叫钟松财的男生头脑聪明、相比而言学习成绩也还过得去,尤其理科反应比较快,但这个学生一贯纪律散漫、上课不爱听、常有小动作和说话现象相伴,有时还爱跟任课教师抬抬杠,学校、班里组织的活动经常不参加,而且谁积极参加他还挖苦讽刺,平时还常迟到。据说以前的老师就拿他没辙。用我们的土话说,这是一个比较刁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放弃他,其次一定要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该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发现他属于个性极强又爱面子的那类学生 。所以,面对这个学生,我从不直接批评,而且绝对不因其做错了什么事状告家长。我采用以下措施:

1、大力表扬积极维护班级体的同学,让其感到为班级体服务是每个人的光荣。

2、发现该生点滴的进步就抓住不放。

在第一次阶段测试中,该生的成绩由年段的182名进步到149名。对此我首先在班级里大力表扬并及时把这件好事打电话告诉其家长(尽管其父母都在外地)。然后我抓住这件事认真和他谈话、指出他的优点、也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他不仅听进去了,也虚心接受了。渐渐的该生在变:下课知道主动擦黑板了、坚持做值日了。这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又不断的找其耐心的谈话,不断认同他的改变。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有意识的让他作为主辩手参加辩论赛,结果他出色的表现搏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彩。从此以后该生真的变了。上课不仅纪律真的转变了,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学习也更认真了,在第二次阶段测试中,他一下子由年段的149名又跃到了年段的116名。在该生的进步中,我感到了做班主任的乐趣,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一学期来,像以上所述的案例不计其数,恕不一一列举。回顾本学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收获的确是令人幸喜的。虽说普通班的班主任是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劳而无功”。是啊!做普通班的班主任,论省心,每天学生可能都有事让你做;论收获,学生得奖的机会不多,犯错的机会多多。再加上学校给我们普通班的定位较高,所以我们常常是用在班级管理上的精力超过了用在教学上,结果仍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如意。但我们应该相信,尽管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其完全改变,要想带好普通班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心,但只要我们能够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还是会取得令人心喜的成绩的。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六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

在我国,特殊儿童受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1、特殊教育学校;2、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3、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随班就读。其中大多数残疾儿童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很多共同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也适用于特殊教育,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学习盲文和定向行走,对聋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弱智儿童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等。

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心理学研究表明:0-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谢、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引路人,因此,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残疾儿童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更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认为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首要任务。对学生的了解既包括对残疾形成原因的了解,也包括对学生残疾程度的了解;既要关注学生的在校行为特点,也要留意学生的家庭状况,等等。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学生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所在,某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只有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方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重建自信

残疾学生不管是肢体残疾还是智力残疾,由于身体某一部分的缺损,行为活动受到某种局限,在发展的某一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以自卑甚至轻生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适应期。 肢体残疾的儿童绝大部分智力是正常的,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残疾学生慢慢认识到、发现自己和其他人不同或者由于别人的异样眼光,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孤独感,甚至出现自闭心理。再晚一点,他们更会把自己的身体缺陷与自己的未来生活、前途等联系起来,产

生一种自感形“残”,自我忧伤的内心体验或者转而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甚至会出现一些恶作剧的行为。

智障儿童的情况则不一样,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思维和适应能力比一般儿童低,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观发生的比较晚或者始终停留在以原始需要为动力的自我中心水平上,从不思考或很少思考自己的前途、未来等问题,因此他们较少有对人生的消极情绪。但是,可能由于外部原因,如别人的嘲笑、歧视、欺凌而感到有压力,从而使他们由热爱、眷恋学校、老师转向逃避学校、老师,甚至因此变得沉默、消极或抗拒继续上学,有得可能在别人面前产生一种文饰心理和行为。

因此,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心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使他们进入教与学过程的基础,保护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就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1)、用心爱护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心应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孩子的爱。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和信任残疾儿童,用爱去温暖他们,影响他们,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如:孩子只要有小小的进步,就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并奖励他“小红花”。

(2)、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和班级的各种物体的设置要有助于残疾儿童的行动。教师及其工作人员要对他们持积极的态度,不要对他们加以歧视和排斥。教师对残疾儿童所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残疾儿童自信心的形成,而融洽、和谐、友好的气氛是消除智力残疾儿童心理压力和努力学习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残疾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保护和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3)、加强同正常儿童的接触与交往,增强残疾学生的自信心

残疾儿童是全体儿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常与正常儿童一起搞活动,如春游、联欢会等,对正常儿童来说,他们从小就懂得社会,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更多地懂得爱,养成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品德;对残疾儿童来说,受到保护,得到期待,树立了榜样,明确了生活方向,去掉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

三、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残疾并不可怕,而一旦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格,那将是危险的,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残疾人违法犯罪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作为教师,要懂得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一方面要在平时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抓起,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即全程育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四、重点关注特殊儿童的教学工作

肢体残疾学生的智力大部分是正常的,他们基本上能够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家庭教育指导孩子获得代偿技能。这是肢残者必须在早期就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例如,腿没了或脚没了练习用拐杖走路,再严重的练习用轮椅走路,用木棍、轮椅代偿或代替腿的功能。左手没了,练习用右手代替左手的功能;右手没了,练习用左手代替右手的功能;双手没了,练习用脚代替手的功能(我国已有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学会了用脚洗

脸,端碗,洗衣服),练习用脚写字、用嘴写字等等。

在对智力相对落后的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力的开发与训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既要教给他们一定的文化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要教会他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理解数量关系,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正常学生相比,智障儿童在听说读写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在同一班级中需要顾及全班绝大部分的正常学生,同时也要兼顾智力落后的儿童,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注意讲课时说话时速度、语言的形象直观,尽量使学生能听到听懂。在说话训练方面,可以通过回答简单问题,复述课文等形式来进行,让他们在掌握一定生字的基础上读懂一般课文的基本内容,再逐步提高其写字能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训练,需要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对智障儿童开展劳动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从劳动中真正得到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重要性在于家庭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相比于一般家庭残疾儿童的家长要承受更为巨大的生理压力、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在对残疾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他们较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实际问题。残疾儿童家长要走出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使其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

一、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拥有一个有缺陷的孩子是不幸的,但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一现实,则是孩子最大的不幸。有很多残疾孩子的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缺陷,可能是出于自卑、爱面子、虚荣心等多种不能正确面对现实而逃避事实的原因,对外声称自己的孩子正常,不采取任何的早期家庭康复教育,直到错过孩子最佳康复时期才感到懊悔,但为时已晚。

其实拥有一个残疾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敢正视现实的虚荣心。因此,一旦事实发生,家长必须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完全面对现实,敢于正视问题,正确地对待孩子,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陪伴孩子一起度过他特殊的成长历程。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在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不能很好地体谅孩子的真实困难,导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耐烦。其次,家长信心不足。他们认为孩子将来很难有出息,导致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时常动摇正确的教育信念。再次,家长爱心错位。家长对残疾孩子的爱心因强烈的内疚、负罪感而偏轨,不能理智地关爱特殊孩子,而是溺爱、百般迁就,甚至是放任。

残疾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家长应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恐惧感、自卑感和内疚感,纠正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当的亲子观。对孩子的未来既有设想,又不要有幻想,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残疾儿童自身存在的潜力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观念,把孩子培养成残而不废、身残志不残的人。

作为家长,由于平时很难接触到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所以就需要翻看书报、查阅资料、向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士请教,结合孩子实际给他制订一个合适的康复教育计划,家长更是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与努力,与孩子一起共同来完成对孩子的早期家庭康复教育,这一点是很极其重要的。

三、配合学校,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家长和学校都有着让残疾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望,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家长应积极主动地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有针对地为孩子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文化知识、思想教育、生活技能、康复矫正等,选择适合的课程和多层次的教育内容,选配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促使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同时家长可通过按时出席家长会,积极参加和协助学校的有关活动,或通过书信、电话或面谈经常跟教师交流有关孩子的情况,向教师提供有关孩子的个性、成长史、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对学校和教师的看法、对孩子的期望等信息以供教师参考。家长还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班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以及如何克服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等。通过这种双向沟通,使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目标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残疾儿童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安排,家长也要积极和学校合作,和学校共同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课程。

四、以身作则,注重心理教育

残疾儿童比一般儿童更敏感,心灵更脆弱,他们渴望别人能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理解自己,所以家长作为最亲的人,必须倾注更多的关爱。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体贴、充满和谐的气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耐心的与孩子沟通,从小培养残疾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同时,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有很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儿童会无意识地模仿父亲或母亲的行为,因此做家长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处处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在残疾儿童的成长中,身体力行的去做,比一味的说教更能教化孩子、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更需要社会上的支持与肯定。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

继续抓好随班就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意识,切实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接受更好环境教育。

三、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宣传,唤起全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心、爱心,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捐资助学,加强对学龄儿童的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特殊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为了残疾孩子的明天,我们应该抱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来完成教育培养孩子的光荣任务,力争把残疾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七

师德可以传递爱心

西北的寒风雕琢的是冷峻的巨石,潺潺的小溪雕琢的是婉约的鹅卵石,它们都是自然界的艺术家,而我,一名被称为“灵魂工程师”美誉的人民教师,我要雕琢的是一个个才华各异,个性彰显,活生生的人。

而关心学生是班主任老师师德的一个关键问题。热爱、关心学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思想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慢慢引导,点点滴滴做好思想工作,尤其是对较差的学生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在生活中,教师要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学生;在学习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精心指导。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关心学生突出地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学习方面。既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改进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轻松学习,愉快简单的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了解学生,感染学生。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班主任老师来说,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门学问,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

案例1:我们班上有一位女生张某,开始表现非常好,与同学关系融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是后来,我发现她课上精神不定,若有所思的样子,有时还趴在桌上睡大觉。这时,我想坏了,这孩子遇到事了。我就选了一个时间找到这位女生,问他我是不是有心事。我问了好长时间,他坚持说没事。我接着给她讲道理,说我们是到学校好好读书来了,都希望三年后可以金榜题名,但是如果心思不专一,成绩就会下降的;再有父母都很不容易,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更希望子女越飞越高。女生落下了伤心的泪水,哭着说她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男同学,可是人家男生不理他。我引导告诉她学习是现在最重要的,美好的时光不能白白流逝,为以后长远打算;关于考虑个人感情现在太早了,思想并不成熟,等上大学后随缘吧!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开导,女生明白现在该怎么做了。他在高考时考出了理想的成绩,步入了大学之门。

二、点滴付出,关爱学生。

案例2:我了解到哪些学生家庭比较困难,在能力之内伸出援助之手。有两位学生叫庞某和赵某,成绩非常优秀,家庭条件很困难,因此高二时甚至有了辍学的念头。我知道后心急如焚,急忙找着两位同学谈心,让他们内心坚强些,给两位学生每人50元生活费,并找了一些旧衣物送给他们,且发动全体师生捐款捐物来帮助他们。两位同学在一片片爱心的触动下,重新鼓起勇气发誓坚持读完高中,一定要考上一所优秀的大学来回报一位位好心人!

三、严格要求,教其做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放纵宽容,也不是袒护溺爱,而是严格要求、深沉真挚的爱。现在与时俱进的新课程标准已应运而生,让学生在自由、轻松中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案例3:有一名学生李某,在物理课上与老师发生口角,并威胁老师出校门后要打老师。情况非常严重,我马上找到了同学李某,态度很不好,情绪不稳定。我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策略,告诉他自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与老师冲突是不礼貌的,是不尊敬老师,同时也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中的美好形象,会成为成长历程中的遗憾……经过长达2小时的引导,李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说找物理老师道歉,让老师原谅他的无知与冲动,并在班里检讨向老师赔礼。后来李某一点错误也没犯过,成为了一名尊师守纪的好学生。

案例分析: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名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德与爱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培育我们美的师德才能培养学生美的品德。只有把我们的爱心化成阳光雨露 , 才能使学生沐浴其中,茁壮成长。

爱心使我们热爱学生,热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爱心使我们乐意做出奉献;爱心使我们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爱心使我们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一切;爱心使我们在工作中,始终热情洋溢、细致入微。

云卷云舒,花谢花开。回忆自己与学生交往的日子里,有过忧虑、有过烦躁、有过伤感,但更多的体会到的是发自内心的欢心与喜悦。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每一个都让自己感觉到幸福与踏实,这种感觉在以往的工作中是从未体会到的。自己暗暗琢磨,这该是因为自己调整了心态才有的收获。

最后,我坚信用我们的爱心会点燃无数学生的激情,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八

问题:以下的教学片断,说明了教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哪些教学方法?并作简要分析。

案例一:

语文老师在讲完“窃窃私语”这个词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把“窃窃”错写成了“切切”。于是老师打算在这节语文课上帮大家纠正这个词的写法。

正当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教室里忽然传来几声窃笑,老师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小张和同桌的小李正在小声说话,一边说着一边笑,显然不是在谈论跟上课有关的内容。老师停下来望着他们,这时,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注意到了,小张却还是旁若无人的讲着。于是,老师把小张叫起来提问:“你能不能解释一下‘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吗?”小张显然不知所措了,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于是老师又把小李叫起来了,小李似乎有所准备,“就是小声说话的意思。”“那你知道‘窃’是什么意思吗?”老师接着提问。小李这下无言以对了。老师示意让他们坐下。

老师开始解释:“窃窃私语,就是背地里小声说话的意思,也就是偷偷小声说话,‘窃’就是偷,私底下的意思,它一般和财物利益有关,所以要写加‘宝盖头’的‘窃’而不是没有‘宝盖头’的‘切’,比如,同学在课堂上背着老师偷偷说话,这就叫‘窃窃私语’,如果在偷偷地笑,就叫‘窃笑’,同学们认为这种行为好不好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好!”小李和小张顿时红了脸,低下头,认真听课了。

分析:在案例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了科学性与思想统一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这三个原则。

首先,老师在向学生正确讲解“窃窃私语”这个词语的写法的时候,根据词义的分析,还进一步向学生传达了“在课堂上讲话这种行为是不好的”这种观念。这样,老师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遵循了科学性与思想统一原则。

其次,老师把学生在课堂上偷偷讲话的情况当做一种具体体现,直观地向学生描述了“窃窃私语”的正确表现,有利于学生感受到丰富的词义,更容易的掌握到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这样的直观手法,方便学生用感受来掌握理性知识,遵循了直观性原则。

最后,老师是在发现了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后,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面理解知识。老师对这个知识点的再次教学,弥补了学生掌握知识中的缺陷。这样老师就成功的引导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了知识,遵循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在教学方法方面老师主要运用了以语言传递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幼儿园中班篇十九

——爱心与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进入三年级以来,学生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与一、二年级的时候不一样了。班上有一位学生叫李青俊。刚开学就发现他上课总是低着头,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老师课堂提问,他缄默无语。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别字。甚至连组词以及简单的加减法也是做得错误百出。每次单元测验,语文、数学都不合格。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性格内向,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提高看来是无望了。但是我觉得这名学生其实并不笨,于是我开始了围绕他的工作。首先,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有次上写字课,大家都在认真地书写,唯有他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写字,他说没有铅笔都用完了,我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笔借给了他,并嘱咐他下次一定要带好文具。在他转身离去的一刹那,我读懂了他脸上感激的笑容!从那以后,我发现,在承受长期学习落后的打击,缺乏爱的滋润,总是处在无人关注中的学生,只要有一丁点的关爱,就能触动他的心弦。于是,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经常找他闲谈,引导他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与此同时,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他,跟他一起玩,跟他一起写作业。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其次,我与其他科任老师统一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其实,他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在动脑、运动等方面,他都有特长,我们抓住这些优点表扬他、鼓励他。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在语文课上的一次听写中,这个沉默的小男孩居然全都写对了,而且非常的工整,我非常兴奋,对他大加褒奖,并说:“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看,这些听写你全写对了!看来,你比有些平时学习优秀的同学都好呢!只要努力,你一定不会比其他同学差的,你说是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但是我还是看见了他眼中多了一些自信的眼光。

有了这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他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了,他的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案例分析:

爱心与赏识是实现小俊同学成功转化的两大支柱。

1、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很多优秀的班主任,他们的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共同点就是热爱学生。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留守的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使他们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2、赏识是提高自信心的动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绝大多数是因为失去了学习兴趣,对学习失去信心,但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信心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总之,爱心与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两大法宝!

422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